书城传记雷雨顺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2950300000004

第4章 特殊幸福的日子

记雷雨顺的话

雷雨顺的事迹广播后,我们又一次来到医院探望老雷。病榻上,老雷含着热泪对我们说:“我做的工作实在太少了,党和人民给我的实在太多了。”当我们问他,如何理解他常说的“读不完的书,作不完的文,讲不完的学”时,他便滔滔地谈起来。

“躺在病床上,多年来的学习、研究生活,总是历历在目。多年来,尤其是近五、六年来,我一直过着一种极端紧张的‘读不完的书、作不完的文、讲不完的学’的日子,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幸福的日子,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

“读书,及时了解同内外和自己研究有关的知识,是研究工作的需要,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治学的习惯和兴趣。如果有两个星期不去专业图书馆看一看有什么新书、新文章,不及时用笔记本、卡片把有关重要内容摘记下来,那真是感到若有所失啊!和自己当时工作有关的重要文章,借回来,深夜阅读,又是多么惬意啊!

“做文章,是研究工作的结晶,是自己对组织、对专业同行的交待,是相互进行学术交流的最有效手段。研究的问题多了,感到要写的东西真多,因此常常处在写作兴奋中。何况还有许多同行刊物约我写文章。写文章是马虎不得的,要对读者负责啊!但由于要写的东西实在太多,自己深感有许多文章的深度是多么不够!

“几年来,相当多的省气象部门,与气象有关的院校,象北大、南京气象学院、南京空军气象学院、中山大学等邀我去讲学。讲学,吃粉笔末,嚷大嗓子,冒大汗是辛苦的。但是,我深感把自己钻研的结果向大家进行交流,尤其是对很少有机会接触专业最新成果的第一线气象预报员同志,介绍国内外有关的新知识,是自己这种有时间整天读书、搞科研的人应尽的义务。到现在我还欠着到五、六个省去讲学的债,但愿病愈后能还了这笔债。同时,通过讲学,我感到自己和战斗在天气预报第一线的同志呼吸与共,息息相通,心里是很高兴的。而且,在讲学的互问互答中,教学相长,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到预报员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希望我们研究工作者选择哪些课题。这样,自己搞科研的目的性也就更明确了,感到要做的工作也就更多了,也发现自己经常不能满意地回答预报员们更多的问题,因此感到要读的书、文章太多了。

“在这种‘良性循环’中,督促着自己加倍努力地治学、研究、讲学。学无止境啊!

“在病榻上,我不时地想起那许许多多每日辛苦值班的预报员同志,在夏汛紧张的时期,他们更是格外地辛苦、忙碌啊!他们永远是我进行降水天气动力学研究的推动者。我也常常想起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培养,中学、大学以至局、院、所、室的领导对我的关怀和支持,国家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邹竞蒙同志,顾问薄伟民、程纯枢同志,以及研究院的领导对我们的研究工作始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没有党组织的关怀,我什么都没有。同时,没有我们一起工作的同志同心协力,能量天气学的研究能有所进展也是不可能的。

“我也打内心深处感谢我的导师谢义炳教授,是他指导我走上了气象科研的道路,我也深深地感谢气象界许多老年和中年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研究应用能量天气学的同志,没有他们大胆实践,先走一步,这项研究是不可能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的。

“至于我个人是微不足道的。”

为了争得那宝贵的一分一秒,我们始终没有打断他的话。然而这款款的话语,却落地有声,它烘托出这位优秀中年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为了党的事业,他多年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他把这当作一个共产党员的特殊幸福。

(本文于1983年2月1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2月13日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出版时作者进行了补充)

(作者徐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