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丝路铜城:白银(亚欧大陆桥系列丛书)
2948700000011

第11章 铜城白银在荒原上诞生(3)

白银黄河沿岸光、热、水、土条件较好,耕作水平较高,是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区;干旱山地是农、林、牧区。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糜子、水稻、蚕豆、豌豆、大豆、荞麦、大麦、莜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籽、棉花等。蔬菜作物有:胡萝卜、萝卜、莴苣、蕃瓜、菜豆、白菜、西红柿、辣椒、葱蒜等。瓜类作物有:西瓜、甜瓜、籽瓜等。1983年以来,大棚蔬菜生产商品化,引种了许多外地品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距今4000~3000年间,白银大部分地区开始由有林地区向草原和荒漠转化。但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地垂直带上,直到明、清时期,仍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清中叶后,除高山深谷尚保留一些森林外,均已被农田代替。目前只有哈斯山、寿鹿山、昌岭山、屈蜈山、铁木山有一定面积的天然乔木和灌木林,呈“岛”状分布。建国以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林区面积增长很快,约达14万亩。林区有文化宗教遗址,可供避暑、旅游;有矿泉、果品可供开发;有药材可供采集;有木材可供利用。

明代以后,黄河沿岸农民植有梨园、枣园、桑园。清代陕甘总督左宗棠倡植柳桑,沿驿道植柳数万,人称“左公柳”。房前屋后、庙宇坟地、村边河岸都曾植树绿化。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防沙治沙,不少荒山披绿装,一些沙滩变绿洲,部分农田林网化。迄今,全市新增人工林28.84万亩,零星树木418万株。大面积果树有:苹果、梨、桃、杏、葡萄、枣等,零星的有核桃、山楂、李子、樱桃等。林区野生动物有:马麝、黄羊、沙狐、旱獭、红腹锦鸡、兰马鸡等。药材有:黄莲、甘草、柴胡、贝母、黄芪等。

养殖业

家畜主要有:牛、马、驴、骡、骆驼、绵羊、山羊、猪等。家禽有:鸡、鸭、鸽等。另有家兔、蜜蜂。全市已建成养殖基地11个,肉、禽、蛋供应充足。

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水利管理所和生产大队沿黄河陆续兴建一批鱼池。至今,已发展到养殖水面4502亩,放养草鱼、鲤鱼、虹鳟鱼等鱼类30种。

白银自古代农耕时期,便开始了自流泉水的利用。哪里有泉水,哪里就有百姓繁衍生息,哪里就有城堡民居。后屡经战乱,农田此荒彼耕,城池即毁即建。明代人口大增,垦荒开田,自流泉水利用方式多样,并修筑堤坝蓄水灌溉,开挖水渠扩大灌溉面积。明末清初,开始引潜流水灌溉(即淘控泉水)。

建国初期20世纪50至60年代,自流泉灌溉基本没有发展。70年代后,各地打机井截引地下水灌田,大大提高了地下水利用率。

由于河道变迁,黄河两岸有大片洪水淤地,土质肥沃,多为农民耕种。明代始引进“天车”,修筑河堤,开凿渠道,垦荒地为良田。清代始逐年修筑河边大□,拦洪淤泥成地。至民国33年,修成顺河大□20公里,淤地1.5万亩,并修筑靖乐渠倒虹吸工程。解放后,沿黄河两岸继续修筑和加固堤坝,对防洪抗洪,拦水积泥淤地起到很好的作用。

引黄灌溉自汉代开始,在当时条件下,受河水涨落的影响极大,无法实现保灌。明代相继修渠9条。清代相继修渠10条。解放后除新开渠道外,对原灌渠多次维修和改扩建。筑防洪堤以护渠护田,建防淤工程增加耕种面积,开排水渠防涝治碱。20世纪50年代使用戽斗、龙骨车、天车等提水工具扩大灌溉面积。20世纪60年代柴油机取而代之。20世纪70年代建起151座小电灌站、15座抗旱泵房,不仅保证了枯水期的灌溉,而且扩大了灌溉面积。当时的渠灌和电灌工程共计可灌地15万多亩,受益群众17万多人。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1957年开始兴建甘肃省第一项电力提灌工程——靖远中堡电力提灌工程。此外还陆续建成南川、旱平川、工农渠、靖会、中泉、刘川、四龙、三合、水川等电力提灌工程。1987年“两西”农业区域性开发项目建设以来,“景电”、“兴电”等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相继建成,发展有效灌溉面积79.8万亩,全市形成了以高扬程提灌为主体,井、泉、库及自流灌溉相结合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使大部分干旱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景电”一、二期工程的建成是白银水利建设史上的成功典范。

20世纪70年代以前,白银市景泰县是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虽有大水、小水、喜集水等地名,却是“有河无水流,山是和尚头,十年九不收,风沙不断头”。黄河在境内缓缓流过,景泰川在干旱中苦苦挣扎。

建设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196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在那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一个贫穷落后的省启动了一项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工程。这是何等雄伟的气魄!何等壮丽的乐章!从1969年10月15日正式动工到1971年9月30日上水,设计灌溉30万亩的“景电”一期工程已见效益。滔滔黄河水通过泵站,经过管道,跨过渡槽,爬过山岗,穿过隧洞流进了千年荒滩——景泰川。至1998年灌溉面积已达30.6万亩,超过了设计标准。灌区累计产粮15.8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世纪70年代的80元增加到2000年的1820元。“风吹石头跑”的荒滩变成了条田连片、渠路成网、绿树成荫、五谷丰登的陇上绿洲。先后安置贫困山区移民万多人,一座座新城镇在昔日荒滩上拔地而起。

“景电”一期工程建设中坚持“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造设备,自筹资金”的方针,“两年上水,三年受益,五年建成”,是我省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

1984年设计投资4.88亿元、灌溉面积52万亩的“景电”二期工程复工。根据一期的经验,二期建设中科技含量加大,经营承包制被全面运用。1994年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它通过19级泵站,提水流量每秒28.6立方米,可灌溉景泰、古浪二县的82万亩荒滩,人称“中华提灌之最”。

“景电”灌区群众生活日新月异,“农机农电砖瓦房,平畴沃野新村庄。”从千古荒原到五谷丰登,从背井离乡到幸福安康,灌区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

日光温室四季青

我国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以节能生产技术和低成本、易普及,领先于世界,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保证了北方地区冬春生产淡季的鲜菜供应,也为菜农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树立了“两高一优”农业的样板。

白银市1991年从山东寿光引进技术,在白银区建起第一批四座琴弦式温室,当年种植成功,冬天鲜嫩的黄瓜摆上了市民的餐桌。市场前景展现出温室种植的强大生命力,使温室面积以每年三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到1998年底,总面积达2.2万亩。其中当年新建5000亩,可提供以黄瓜、辣椒、蕃瓜、茄子、西红柿五大果菜为主的反季节精细时新蔬菜700多万公斤,收入1.2亿多元。1万多户从事温室生产的菜农仅此一项,就实现了户均5000多元、人均990元的收入。产品除供应省内各地外,还外销四川、内蒙、新疆、青海等地,成为白银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温室生产是一项高投入的系统工程。在西部相对贫困地区发展、推广,存在着资金、技术、销售(主要是冬季运输)等难题。

这项工作首先引起了白银区和靖远县领导的重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负责实施。1991年抽调农技人员去山东寿光学习,负责引进、设点试验示范。试验成功后,及时制定发展计划、扶持政策、奖励办法等,终于使温室生产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在平堡、大坝、重坪建成三个以第二代温室为主体的温室反季节瓜菜生产新技术示范基地,带动了全市温室生产的大发展。

较之我国东部,白银属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温差大,干旱缺水,土地瘠薄。在省部级专家的指导下,从1992年多点示范开始,白银市农业局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课题组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设计、测定验证、成功推广的专题研究。从山东引进的7米跨度温室,脊高为2.6米,采光面为一坡一立,平均采光角只有26°。课题组通过实践,将温室高度逐步提高到2.8米、3.1米、3.3米;将采光面逐步改造成弧形,使主采光面增加7.5°,采光率提高了11.67个百分点;改进了温室后坡保温和力学结构、草帘制作标准,提高了采光、保温、抗风能力,改善了室内操作环境。所种黄瓜上市期提早到12月下旬,产量高峰期由3月提前到2月。

新结构的温室在黄瓜生产上获得成功,但仍不能越冬生产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喜温茄果类蔬菜,更不能生产西瓜、甜瓜等喜温喜光瓜果。而这些果菜冬春季上市,将获得优厚的经济回报。1994年开始,课题组着手第二代温室的技术配套研究,经过4年努力,比较成熟的第二代温室技术体系全面推出,在靖远县平堡乡建成第一个第二代温室示范点。1998年1月,温室栽种的甜瓜成熟,茄子、辣椒的产量高峰期提前到来,在2月市场高价出售,获得了高效益。春节刚过,市领导在平堡示范点现场办公,对这项成果给予肯定,要求沿黄河各乡组织干部和农户参观学习,并决定建设三个第二代温室新技术示范区。当年,全市新增温室5000亩。

为保证温室生产的顺利健康发展,白银市农业局在市、县(区)、乡及重点村,层层设立服务网点,负责各类生产资料的采购、调运、发放和贷款的落实。在建温室前,组织召开生产资料、贷款协调会,落实计划任务,各级农行和信用社都大力支持和配合。省级各有关厅局都给予了项目、资金的指导和支持。几年来,共落实各类资金6000多万元,采调各类农膜400多吨、大竹杆30多万根、小竹杆600多万根、铅丝3000多吨、钢管1000多吨……市、县(区)政府在靖远县、白银城区、白银水川乡建成了一个个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在温室生产集中区设立产期临时集散市场。在周到服务、协同合作的同时,帮助农户积极组建本地运销队伍。靖远县已与农业部信息中心“全国购销信息网”联网,增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由于温室生产投资大、风险大、技术性强,因此,提高农户技术素质,用各种方式进行培训指导,成了一项重要工作。白银市农委采取“课堂讲解理论,现场介绍操作方法”的方式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并将技术要领和操作规程印成小册子发放。每位学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合格后,在示范区以示范点或村为单位,培训全体种植农户。进入生产期后,技术员每天巡回指导,现场解决问题。按作物生产期的需要采取时段学习方式,即每周或十天左右集中学习一次。几年来,已完成1万多名菜农的多次培训。目前,温室面积越来越大,种植农户越来越多。在原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录像片,使培训内容更生动形象,也更普及。

几年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白银市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城镇增供保供时新优质蔬菜,从根本上改变了冬春蔬菜短缺的状况,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为“两高一优”农业作出了样板,实现了农业结构更新,增产增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体系,增强了农业科技实力;为农民开拓了一条增加收入的路子,这是一条技术密集、劳动密集、投入密集的高效益之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变冬闲为冬忙,生产实践又将农户锻炼成较高水平的劳动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打温室草帘,制造专用肥、有机肥、专用药、专用地膜、专用籽种、专用滴灌系统、专用二氧化碳施肥系统以及专用嫁接夹、吊蔓绳、骨架材料、结构材料等。农作物秸秆,都被充分利用于制草帘或作为温室覆盖物。不再支付从外地调运蔬菜的费用,减轻了财政负担。发展温室的贷款利息增加了银行利润。批发市场管理费、温室特产税可增加财政收入。加快了农村经济向市场化的转化进程,推动生产向集约化、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带动了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科技人员经常深入温室地区、农户,从事生产指导、运销、科技信息服务。农户自发成立产品协会、专业会,自我提高,自我服务,一旦成熟,可成为专业合作社等类型产业化组织。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极大提高了资源(光、热、水、土、气)的利用率,常年生产、特别是反季节生产,充分利用了以往闲置资源,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充分利用了农业目前所有的技术成果和涉农工业的先进成果,如优良专用品种、杂交制种、营养钵或苗床育苗、嫁接技术、套袋技术、全要素配方施肥、高水平调控技术、精密微灌技术、气肥技术、地膜技术、温室设计技术、环境配套技术、保鲜贮运技术、规范管理技术等。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平均达到60%以上,科研示范温室超过70%。

目前,各蔬菜重点生产省市都在调整发展战略。白银市对12~3月份蔬菜市场高效益期的生产技术研究始于1994年,温室结构设计、品种筛选、整体技术都有较好的成果。立足于丰富的光照条件,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已通过技术与资源的有机结合,将优势产品的产量高峰期控制在效益高峰期。随着投入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大宗农产品已无竞争优势,需求制约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法则,白银市高效日光节能温室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如何形成规模效益,将是面临的新问题。

商贸运输比争先

商 贸

古代祖厉、鹯阴、媪围三县,处丝绸之路要冲,西域商人的良种牲畜、玉石、鹿茸等名产与中原商人的蚕丝技术、冶炼技术、凿井技术及丝绸、陶器等互市贸易。芦阳镇、哈思吉堡、北城滩都是唐代前商贸活动的重点集镇。

北宋以后,白银为宋、夏、金争战之地,但会州(今靖远县城)仍为三国边界民间重点交易市场。

明中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都超过了前代,裘衣、棉麻、砂金、食盐成为大宗输出品。哈思吉堡、迭烈逊堡、芦塘堡等成为繁荣的城镇,一条山、打拉池、会宁县城、靖远城等地形成以土特产交易为特色的集市。

清初,白银人口大增,商贸集散地增多。以靖远县为例,人口逾6万,街市5公里,水烟作坊100余家。清末兵燹频生,商贸衰微。民国期间逐渐恢复,上市以日用百货、农副产品为主。

建国初期,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商贸有了进一步发展。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活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全市个体商业得到充分发展。至1990年,有纺织品、百货、食品、燃料、五金、饮食服务、医药等从业人员7263人,商品零售额5401万元。集体商业企业(除供销合作社外)304个,从业人员1504人,商品零售额4588万元。

白银市区内近年兴建的铜城商厦、白银百货大楼及鳞次栉比的“专卖店”、“精品店”等已颇具新兴商业风采。

运 输

古代白银主要驿道有:陕甘驿道,会宁至靖远驿道,平凉、固原、海原至靖远驿道,兰州至宁夏驿道,靖远、景泰至武威驿道。驿道沿途设驿站。元代以后,驿站设施、经费核算、驿夫驿马配备及使用均有明确规定和要求,驿站管理逐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