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2946800000003

第3章 万般皆下品,唯有“学习”高(3)

2.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当孩子安心做一件事时,父母不应随意打断他而让他做另外的事。但在完成一小部分学习内容后,可以让孩子休息一会儿吃点好吃的,玩玩小玩具,听听歌曲,做做操,以此来作为孩子完成一项阶段性任务的奖励,而不至于使孩子的学习太乏味。

3.设法使孩子集中精力干一件事。家长要注意孩子在平时的表现,当孩子做事不彻底时,要鼓励他把事情做完。不管是在孩子玩积木还是画画时,都不要把所有的玩具和用具一股脑摊在孩子面前,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丰富孩子的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选出一项让孩子坚持下去。因为孩子的经验不足,感兴趣的东西有限,所以要尽量让孩子多接触新事物,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感兴趣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5.努力成为孩子的伙伴。父母要常常鼓励孩子,经常和孩子倾心交谈,要孩子知道你一直关心他、爱他,从而使孩子产生做事的积极性。如果父母对孩子努力做的事不闻不问,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到失望,而放弃手中的事。

习惯7.纠正孩子依赖性强的坏习惯

凡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现在的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几代人的关心与爱护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因此在家里,没有成人一勺一勺地喂饭,孩子就不肯自己进食;没有成人陪着、拍着睡觉,孩子就又哭又闹不能入睡;就连和小朋友玩耍时也要求父母跟着;早晨起床后不叠被子,吃完饭不知道刷碗,上学忘了带学习工具也要责怪是家长没有提醒他们。如果孩子有这些类似的问题,家长就不得不思考孩子的依赖性是否太强了。依赖性强的孩子,大多数缺乏责任心,遇到一点困难就想到让父母替他去做,这种依赖心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1989年7月10日,四川省的一位青年从6楼阳台跳下身亡,这位青年是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贾彭。

在别人眼里,他一直非常优秀。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排在最前面,每次考完试,他都会问老师:“这次考试谁是第二?”因为他很坚信,第一名肯定是属于他的。如此出众的学生,自然深得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厚爱。为了贾彭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父母可谓是操尽了心,除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父母都会代替贾彭去干:吃饭时,妈妈会及时地把饭端到贾彭的手边;衣服脏了,当然也是妈妈的事;笔记本用没了,也是妈妈为他去买,他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而且有时还为自己的这种生活而沾沾自喜。事实上,到了十七八岁,早应具备洗衣、做饭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但贾彭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没有学得这些能力。

1988年7月,贾彭参加高考,他以全县第一,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某名牌大学,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学校。这一喜讯,给家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亲朋好友们无不夸贾彭聪明。同年的9月,贾彭和其他刚入学的学生一样,无比兴奋地来到了首都北京。然而在大学生活开始不久,贾彭就表现出了困惑,他不会买饭,不会洗衣,甚至常常找不到上课的教室,不知道该怎样和同学相处。虽然好心的同学也在不断地帮助贾彭,但还是难以解决他的适应问题,这令贾彭万分苦恼。无奈之际,他只好提出了休学,学校根据他入学以后的表现也同意了。

第二年的7月份,学校及时地寄去了复学通知。收到通知的贾彭,没有丝毫的兴奋,反而产生了无比恐惧,他害怕再次离开父母,他担心自己依然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他便从6楼阳台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贾彭的事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有意无意地包办了孩子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这是一句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具体而言,在纠正孩子过强的依赖性方面,建议家长从以下角度入手。

尽可能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父母要转变观念,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孩子的生活起居,能放手的就不要包办。家长们不妨尝试一下美国家庭的做法:美国的婴儿从一出生就单独睡觉;孩子会捧奶瓶了,母亲让他自己捧奶瓶吃奶;吃完奶就把孩子放在大便椅上让他自己大便;之后,让孩子在有围栏的床上自己玩;孩子学步的时候,也是他自己扶着学步车走。长大后,一切自我服务,还得帮忙干一些家务活;孩子在7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自己挣钱;13岁的女孩,包揽全家衣服的洗涤,按社会价格收费;18岁以后,就完全独立。

提出的要求应该和孩子的能力相符合。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时候,要按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果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自卑心理,要求过低又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实际上,在幼儿期,伴随着孩子生理的发展,他们的肢体活动能力增强,相应地自主性也开始发展,独立性渐渐增强,这时是父母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适当时期。父母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当儿童看到自己双手完成了很多事,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运用一定的策略改变孩子已形成的依赖心理。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地给予纠治。首先要了解孩子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很多孩子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让父母费不少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叫孩子起床,可孩子总赖在床上不起,一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们从床上拉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位父亲就对女儿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晚上睡觉时上好闹钟,早晨自己起床,没有人再叫你了,迟到了由自己来负责。”当然这位父亲对女儿是很了解的,他知道女儿所想的。第二天,闹钟一响,女儿果然立即跳下了床。这位父亲很了解自己的女儿,运用一个小技巧,就很轻松地改变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他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习惯8.纠正孩子缺乏主见的坏习惯

缺乏自信往往和缺乏主见紧密相连,要想克服孩子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不良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不少父母在训斥孩子时习惯于用这样的话,如“我的话你怎么敢不听”,“你必须这样做”,“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有的父母甚至还拿起棍棒来逼迫孩子。在这些家长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概念,家长是权威,家长所说的所做的总是对的,孩子必须要服从。家长的这种行为,不管是对何种类型的孩子都是极不适用的。对于那些有思想、有判断力的孩子而言,家长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孩子在表面上是不敢和家长相对抗的,但是他们的内心是十分不服气的。对于那些天生胆小、懦弱的孩子,这种绝对权威的方式,只能致使孩子在做事时越来越缺乏主见、犹豫不决。

明明是个11岁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因为参军常年在外,而妈妈整天又要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明明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当然是万分高兴,对孩子是百般关心、照顾,给明明穿衣服少了,怕冷着了孩子,穿多了又怕孩子太热。明明想出去找小伙伴玩,也要征得爷爷和奶奶的同意,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限制孩子出去,不是担心别的孩子会欺负明明,就是怕明明摔了、跌了。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出去玩,都是爷爷操心的事,每天穿什么衣服比较合适,当然就是奶奶的事了,明明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安排得恰如其分。要做作业了,先做哪个作业呢,明明犹豫不决,问一声爷爷,问题就解决了。

明明不爱运动,偶尔跟同龄的小孩在一起做游戏。可明明更多的是随着其他小伙伴玩,当个小“跟屁虫”、“小尾巴”,跟着别人学,别的小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如果没有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他就静静地待着。当爷爷奶奶发现了明明的这种“随从”行为以后,才开始为孩子没有主见、缺乏自信而担忧。

缺乏主见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的人,他们经常会人云亦云,随大流,以求得安全。孩子做事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可能有气质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有些家长出于“好心”,惟恐委屈了孩子,一味包办代替或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使得孩子无独立做事的机会,一旦遇事让他拿主意时,就不知所措,祈求别人的帮助。还有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待孩子往往期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赞许少,批评多。有的父母甚至让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又不帮助他,使得孩子对成功的体验少,而经常感到失败的痛苦,这样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害怕做错事,更不愿意拿主意。

所以,孩子做事的果断性、主见性不是天生就有的,成人应注意教育孩子,让孩子在锻炼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并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那么,如何转变孩子,使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呢?建议父母从以下做起:

1.丰富知识,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孩子年龄小,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是非判断标准还很模糊,而且孩子的控制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就跟着别人学。对此,家长既不能忽视也不可羞辱惩罚,而应耐心地正面引导、纠正,使孩子通过成人对其行为、言语的评价,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如孩子听见某些人说了脏话,于是就跟着学,这时父母需要解释清楚,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不文明,不要学说等。同时,父母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对于孩子做的事情,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对自己的认识,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孩子有了自信心,又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做事就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盲目地随从别人。

2.正确评价孩子做的事。对孩子要求不能过高,要多鼓励、少批评。对竭尽全力也没做好的事,成人要给予理解,告诉孩子:“没关系,以后再慢慢努力,爸爸小时候也经常这样。”成人正确的评价,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鼓起勇气去拿定主意。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成功自我激励,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信心。在孩子做事时,成人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尽量让孩子明白怎样做。含糊不清、笼统会使孩子感到无从下手,拿不定主意。

3.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特点是好奇好动的,一般都愿意参加一些活动,成人要尽早让孩子练习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穿鞋、擦桌子,独立完成简单的委托任务。凡是孩子能够做到的,成人尽量不插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尝试,发现自己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如果孩子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就会果断地去做。因此,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那些较难的事情,成人应同孩子一起去做,并给予适当帮助,教孩子逐步学会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孩子有了成功的经验,就会增强自信,做事果断。

4.在活动中锻炼孩子。一个人在做出决定以前,需要考虑利弊得失,再做出最佳选择。成人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充分自主的机会,让孩子有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力,凭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怎样做。如到商店给孩子买玩具时,父母选定价钱后,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与花色;又例如,儿童乐园是孩子常去的地方,也是孩子最喜爱的地方,有的父母寸步不离地陪着孩子,规定孩子这个可以玩,那个不能玩,防止孩子出意外。这时,父母不妨让孩子自己做主,只给孩子以启发引导,适时地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开展竞赛,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同时要鼓励孩子自己创新。

习惯9.纠正孩子自卑的坏习惯

人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但是如果父母对儿女的期望过高,给孩子的压力过大,那么,孩子就会像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再也无法前进,甚至会渐渐失去自信,滑入自卑的深渊。

期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成为成功之人,是当今大多数家长的心愿。为此,父母可谓不辞辛苦,呕心沥血,但在父母们一心为孩子好的辛劳中,经常忘记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以至于劳而无功,不但使孩子的童年充满了痛苦的回忆,还给亲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做父母的平时容易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看人家,可比你强多了”,或是“我们家怎么有你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孩子”之类的话。父母说这些话往往是无心,但孩子却容易把它们当真,在多次讲了这类话以后,就会对孩子起到强烈的暗示作用。对孩子而言,父母具有绝对的权威。可是,父母的一句话,就会使孩子完全否定自己,产生自卑心理。

洋洋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里的教授。洋洋是独生女,因此爸爸妈妈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希望他们的女儿和他们一样有知识,甚至超过他们。于是从洋洋很小的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给她制定了发展计划。当洋洋刚会咿呀学语时,父母就教她念英文。等洋洋长到三四岁时,她每天的时间就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如早晨起床要练声,上午学知识,下午学跳舞,晚上练琴。洋洋的爸妈希望洋洋成为一个全才,所以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