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考试高手
2946600000033

第33章 考试的要领(3)

在开发创造或解决问题的部门中,经常被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确认表法。因为当人的思考一旦受阻碍时,都会反复做相同模式的思考,而容易走入死胡同。这项确认表法的功能即在解除这种困境。

使用这个方法的要诀是:预先列举有关问题的一切条件。再配合需要来确认问题,任何问题都有几个共同点,例如:“加大之后”、“缩小之后”、“扩大之后”、“倒过来看”、“切断来看”等,以各种角度来进行分析。

这个方法也可充分应用于考试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几何学上的“辅助线”、“连接点”、“中点”、代数中的“a的值等于复数时”,“等于零时”,“等于整数时”,等等。在平时读书时,就应该把注意的事在脑中列一张表,尽量使想法能迅速地网罗一切的表。

这样一来,不仅可避免因为思考而浪费时间,在遇上难题时,也能立即改变观点去思考。也就是说,遇到困难的题目时,稍微绕道应用确认表法去思考。

2.迷惑时,依赖“第一感”去回答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考试时,脑中常常会浮现出两种以上的答案,但不知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而“第一感”也就是最先想到的答案,大部分是正确的答案。

因为我们回忆的时候,大都是按照自己写的习惯或说的习惯,而在无意识中浮现于脑中。也就是虽然自己没有多大的自信,然而由于有那样的积累,才会很快浮现出来。但是,在这以后所想到答案,一般都是以理论来思考,出现了几种可能的答案,这也就包含了勉强找出来的因素。

有些汉语或英语的拼音视觉性倾向更强,十之八九都是最先想到的比较正确。

3.如果完全没有信心时,就用猜题

考试卷上经常发现有一些完全空白的题目,结果肯定是零分,如果空白是零分,答错了题也是零分,结果一样,那么就应该随便猜一个答案,也就是利用猜题的方法,即算完全错了,也无所谓。

但是,如果幸运猜中了;就可对一些一知半解的问题,客观性的问题拿到分数。尤其是非题中的机率,在先天上就占了一半,而三选一的选择题也有百分之三十三点三的机率。考试时,经过长久时间而想出的答案和随便猜中所得的分数,是一样多的。

二十、写答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的形态,一般都比较单纯

数学、物理或化学的答案一般都是1、-1、X-1等简单的形式。假如经过复杂的思考过程,而所得到的是形式简单的答案,那么可以认为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

这也是以出题者的立场而论,答案的形式简单,比较容易阅卷。事实上,考试的目的是要判断考生有无了解原理,是否能正确推演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如果写出的答案是复杂的公式或数字,就应该再分析检查是否错误,因为大部分的正确答案,都是简单的形式。

二十一、要当心太自信而出差错

1.越是认为“这题曾经做过”,就越容易出错

有一个这样的心理学实验:让被实验者反复看几张年轻女性的照片,然后再让他看一张抽象的图片,问他看见的是什么?大多数人回答是:“年轻的女人。”

其实,这张抽象的图片可以看成是年轻女人,也可以看成是个老太婆,但是被实验者却不会把它看成是老太婆。

这表明了人反复经历一件事之后,其残留的经验结构会停留在脑子里,一旦遇上相似的事,就会产生将其看成同一结构的倾向。

在做考题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倾向,当考卷上的问题和以前做过的问题相似时,就立刻想,“这个问题我很熟悉。”如果有了这个想法,不管问题本质的差异,就认为这个问题和自己知道的问题相同,结果往住会使做出来的答案全部错误,而自己还在自鸣得意。因此,越是遇见类似的问题,就越要细心观察是不是和以前经历过的问题相同。

认为“我以前练习过了。”结果反而因此而做错,那么练习再多次也都是徒劳。

2.练习量越多的人,越容易贸然断定

在考场上如果看到完全陌生的问题,则必然会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事实上,每一个考生都希望在拿到考卷的那一刹那,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可是,这种“哦!我见过这题”的情形却更容易使人陷入圈套。这就是所谓的“贸然断定”。同时,出人意料的是,练习量越多的人,因贸然断定而失败的倾向越强。这是由于勤勉用功,做了很多练习题,所以很容易会有轻视的错觉。这个机率越高,其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人可分为思考型和行动型两种,其中以后者居多。思考型的人都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行动;而行动型的人尚未仔细看清之前就跳过去了,也就是没有看清题目便盲目去做。

然而,像这种贸然决定或粗心大意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都会有反面的影响。因为周围的人会认为“他又粗心大意了!”而将其视为一个笑话,结果反而使他能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但是在考场上这种情形却只能导致失败,因为练习量越多,越容易有这类的倾向,所以必须特别小心。

越是认为这个考题自己非常的内行,就必须更加仔细去做,切忌贸然断定。

二十二、怎样少出差错

1.答题时若放松警戒之心,容易出差错

听说在失物招领处领回遗失物品的人,经常在办手续、填表后,就自行离去,忘了把领回的东西带走。这是由于找到了重要的失物后,心里松了一口气,使原有的紧张感消失,结果还是忘了东西。

考试的时候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形。在好不容易解答了一个难题而松了一口气时,却把应该写的答案给写错了,虽然在考试时一直维持紧张的心情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松懈了自己,粗心大意在原本不该写错的地方写错,那就后悔莫及了。

为了防止这种错误,应该自始至终都保持镇定的心情,尤其是在考试时,不要因为自己会做而乐昏了头,也不要因为不会而耿耿于怀,总而言之,就是要避免感情用事。要认为答题时是最重要的时候,一题一题仔细地确认,必能发现写错的字或遗漏的字,等到录取时,看见自己的名字名列前茅再高兴也不迟。

2.简单的问题比困难的问题容易出差错

原来的翻砂厂都是人工劳动,当工人们抬着钢埚将通红的铁水倒进一个个模具时,都是十分紧张的。然而,在这样危险困难的作业中,却很少会发生烧伤等事故,但是在清扫炉膛或加煤块的简单工作中,却会发生一些严重的烫伤等意外事故。这看起来是令人惊讶的事实,实际上它说明,所谓的粗心大意并不是由于精神紧张或感到困难才发生的,而是在精神松懈的单纯工作下才产生的。

升学考试也有同样的情况,因此,认为问题很容易时更应该抱着慎重的态度。

二十三、试卷检查

1.用相同的方法检查好几遍,也无法发现错误

检查答案是考试时必须做的事。但有许多考生把试卷检查了好几遍也不能发现错误。这是因为只使用同样的方法检查所致。心理学上的“习惯化”这三个字可以解释这种情形。因为反复受到相同的刺激,会产生自动反应。尤其是在演算单纯的计算问题时,不去检查问题的性质,而只是确认自己所做的答案有没有错误,结果就根本没有效。为了防止这种因粗心大意而犯的错误,就要改变思考模式去检查。具体的方法是改变顺序,或倒置理论,用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确认。

2.只检查答案不看问题是没有用的

不管自己做的答案多么顺手,但还是会担心出错。所以每位考生在做完试卷后,若还有剩余的时间,要埋头做检查工作。但有不少人只顾检查答案,没有再去看看问题的内容,如此一来并未达到好的考试效果。

由于粗心大意而失败的例子,有人是弄错了题意,有人是把V、X写反了。当然,在考场上每个人都会紧张,但由于粗心而写错答案实在令人遗憾。

把问题看一遍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不再检查就匆匆答题,很容易产生错误。一般人都是对自己写下的答案没有信心而一再检查,对于印刷部分的试题却不太去注意。

有时候,出题者知道考生的习惯,便在问题中布下陷阱,假如你粗心而掉进这个圈套,长久的考试准备就功亏一篑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检查时必须先看题目。平时养成这种习惯,才能发挥自己的实力。

二十四、不轻易改变原来的答案

做完所有的试题后,回过头来检查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对前面做过的题目进行查漏补缺,使你的答案更加完满。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发现,有的同学原来写的答案是正确的,在检查时却又改成了错误的答案,这个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把所有的试题做完以后,我们那些紧张工作的大脑神经就会获得很大的放松,我们的心情也会很快平静下来。这时候再回过头来以批判的眼光检查前面做过的题目时,往往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与缺陷。但是,造成把原来正确的答案改为错误答案的并不是那些错误很明显的地方,而是那些你不能确切解答、模棱两可的地方。这种情况常见于选择题部分,尤其是英语的选择题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在一场外语考试中,有一个英语单词或词组你忘记了它的确切含义,而底下有四个选项。也许你可以通过排除法把其中两个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可是剩下的两个选项你再也分不清谁对谁错,似乎它们都有可能是正确的。于是你通过猜测选择了其中一个作为答案。当你在检查的时候,还是记不起那个单词或词组的意思,这时你忽然觉得选择另一个答案似乎更好一些。那么,你该不该改变原来的答案而换上另一个答案呢?

我们认为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应该慎重一些。只有当你经过一番思考,最终认定原来的答案不好,应该改选另一个答案;而且你确实能够列举出原来的答案错在什么地方,或者另外一个选项作为答案的理由或证据是什么时,你才可以修改原来的答案。如果你不能列举出这样的理由,你改选另一个答案仍然出于猜测,或者只是一种感觉而已,甚至把这作为一次赌注,那么你最好不要轻易改掉原来的答案。因为有大量的实践证实,你所做出的第二个选择往往是错误的,而第一个同样具有猜测成分的选择的正确率往往更高一些。

那么,我们坚持第一个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呢?理由是我们作出第一个选择是“趁热打铁”的结果,而作出第二个选择是“冷灰生火”的结果。当我们全神贯注投入到考试当中时,我们的大脑神经都处在一种积极工作的状态,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判断敏锐。这时候我们的思想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当我们遇到前面所说的两难选择时,我们最终可能还是靠猜测来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答案。但是这时候所作的猜测与检查时所作的猜测是大不一样的。这时的猜测有一个正在积极思考的大脑活动的有力支持,有一个大量相关的知识点都被调动起来了的知识网络作为参照,在这种情况下所作出的判断是比较敏锐,甚至是水到渠成的。有时候这样的判断可以称之为是一种直觉。

当我们把试题做完以后,大部分被激活的知识点已经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慢慢地退回到记忆当中,我们的大脑神经也逐渐恢复平静。在检查的时候,大脑神经没有原先那么活跃了,也没有了大量相关知识网络作为背景加以支持。这时候我们所作出的判断敏锐性会降低,在两难问题上的猜测很大程度上只是纯粹的猜测而已,不再是原来的直觉似的猜测,因此判断的正确率会降低。就像是已经熄灭了的火堆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熊熊烈火是很不容易的一样。

所以,当我们在检查的时候,如果没有确切的理由认定原来的答案是错误的,或是没有另外更好的答案时,应切记不要轻易改变原来的答案。

二十五、切莫轻言放弃

一个人所具有的潜力往往比他自己所认为的要大。当你在困难面前似乎已经无能为力的时候,如果你能够进一步挖掘,而不是就此灰心丧气,那么你有可能会发现自己原来还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还可以做得更好。成功往往就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努力向前再多走一步。在考试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同学一遇到难题就躲,理由是:我肯定做不出来。他们根本就不敢去尝试一下,甘愿白白把分送掉。

案例如下:

考场上,大部分同学都在紧张地埋头做题,只有一个女生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她时而双手托腮,陷入沉思,时而手拿铅笔在草稿纸上漫不经心地乱画,时而拿起手表不耐烦地看看时间。然后她居然伏在桌子上,似在休息。过了几分钟,她抬起头来往两边看了一下,其他同学仍在认真做题。她只好又拿起笔来随便画。

当她这么漫不经心地画了一会后,忽然间她似乎发现了什么新线索,一下子警觉起来,便改用直尺来仔细画线,然后认真地计算。慢慢地,她的眉头舒展开了,并高兴地微笑起来,随即把刚才在草稿上写的东西仔细地抄到试卷上去。

原来这里正在考数学。这位女生做题的速度比较快,她提前半个多小时把所有能做的题目都做完了,只有一道题还没有做出来。她把做过的题目检查一遍后,再集中精力思考最后一道题。那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似乎相当难。她几乎是绞尽了脑汁也没有任何头绪。她很想放弃不做了。可是此时离交卷时间还有15分钟,其他同学都还在认真做题,她不好意思第一个提前交卷。她只好在草稿上随便画画图。结果她不经意间把那道题的图形中的一条关键辅助线画出来了,与其他的线段联系起来后,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便一目了然。就在她将要彻底放弃的时候,忽然间她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最终把这道题做出来了,因此她露出了成功的微笑。

这位女生的成功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时候,切莫轻言放弃。有时候有的题目对我们来说似乎真的很难,无从下手去解答,就像是赶鸭子上架一样。如果就此放弃,似乎无可非议。只要我们把大部分题目做好,放弃这道题成绩也不会很糟糕。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还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思考的话,我们不妨继续努力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打破原来的思想框架,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说不定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继续发挥潜在的聪明才智,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你的潜力。只要你善于挖掘,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就好比,只要有一块木板搭在架子上做成一个适当的斜坡,那么鸭子还是能够上架的。

在考试中,我们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做完所有的试题为目标。因此,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每一个可能得分的机会。对题目的解答一般可以分为儿个步骤,或分为几个层次。有的题目虽然我们不能全部给出解答过程,或不能得到最后答案,但是能做出一步就做一步,哪怕只是列出了一条方程式,或只给出一步推理,一句评论,也可能会提供得分的机会。不要认为不能全部解答出来,就干脆放弃不做。也许在你做出第一步以后,从中得到某种启发。最终有可能会豁然开朗,得到完满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