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
2945600000055

第55章 铁腕女人的熟女味道(5)

对于妻子的帮助,克林顿在某次采访中曾这样公开承认希拉里对他决定参加1992年总统大选有重要影响。在被问到为什么他相信妻子的政治判断力时,克林顿说:“她有第六感,我不得不佩服她。”为了确保丈夫的初选胜利,希拉里帮助克林顿确定和修改电视讲稿,设计公众形象,制订竞选策略,甚至对克林顿在电视辩论中的措辞和风度等细节都一一过问。

克林顿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希拉里作为美国最出色的律师之一,事业正处在巅峰时期,刚过40岁的年纪,让她在事业上有更多的奋斗空间。然而为了丈夫的事业,她不得不早早结束自己的律师生涯,一心做起了备受瞩目却不断引起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

(二)从纽约州参议员到美国国务卿的成功跃进

2000年2月,尚未离开白宫的希拉里宣布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同年11月7日,她当选为国会参议员。2006年,她获得连任。

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之一,作为他的妻子要想从政,难免会带有丈夫的影子。所以,希拉里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她的政治活动一定要打上自己的印记。她身边不乏有她丈夫曾用过的“谋士”,但她组建了一个只忠于她自己的团队。

在参议院,希拉里最初没能进入那些极好的委员会,如拨款委员会、军事委员会、财政和对外关系委员会。于是她带着自己的专家,在健康和教育委员会找了个位子坐下。与此同时,她也在争取游说到更好的位置。2003年,她离开预算委员会,在军事委员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那里,她是最早在国会指出驻伊美军缺乏装甲武器的参议员之一。“9·11”事件后,她极力主张加强国土安全,并指出了港口和边境等一些敏感地区的安保疏漏。她最大的成绩是在世贸中心遭袭后不久,在国会极力争取了200亿美元的安保拨款。

在美国军界,希拉里也同样赢得了很多人物的友谊和赞赏。当年,希拉里第一次当选纽约州参议员时,约翰·凯恩将军,即后来的美军副总参谋长,希望找她反映一下有关西点军校和美军第十山地师驻防的问题。忙碌的希拉里在三个月后安排了跟凯恩将军的15分钟会面。后来,两人一直谈了45分钟,“她立刻提交了关于西点军校和第十山地师的议案,而且还进行了实地考察。”凯恩后来说:“她对军队的深刻了解和对军人的诚挚态度让我惊讶,也让我非常放心。”那时候希拉里还是美国第一夫人,她告诉凯恩,她随克林顿环游了世界,而且还去过很多有美军驻扎的地方。“她对我们的军队文化、军人和军人家庭简直就是了如指掌。”凯恩说。

希拉里不仅善于在政界和军界结交朋友,而且在参议院为人低调,非常注意把自己“第一夫人”的身份和参议员的身份区别开来。每逢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她总是到得很早,尽管她总是最后一个发言。

随着她作为政治家的名望稳步上升,一些接近她的人说,他们相信希拉里最终会放弃总统竞选,转而向参议院的领导层冲击,而且未来有可能成为第一位女性多数党领袖。不管怎么说,希拉里的政治抱负决不仅限于纽约州参议员。而这些话都在今天的希拉里身上得到了证实。

2008年,美国总统民主党党内预选期间,希拉里作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曾一度领先奥巴马,但最终以失利告终。尽管她没能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但她是首位距离总统宝座最近的“第一夫人”。奥巴马当总统后,随即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

英迪拉·甘地:为印度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印度国母”

英迪拉·甘地虽是印度甘地家族的著名人物,实际上却姓尼赫鲁。她的祖父潘迪特·蒙蒂拉尔·尼赫鲁是印度著名律师,曾任国大党主席。英迪拉的父亲潘迪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印度著名的国大党领袖,他曾长期从事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并出任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她的母亲卡麦拉·尼赫鲁也是反英斗士。

1937年,英迪拉考入英国牛津大学索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政治、行政和社会管理学等学科。在这所名校里,她广泛地阅读有关艺术、考古学、建筑学及宗教思想方面的书籍,博览群书大大开拓了她的眼界。

1942年,英迪拉嫁给律师费罗兹·甘地,婚后改随夫姓,因此被称为甘地夫人。她是印度民族主义的领袖,不仅连续四届当选印度总理,担任执政的国大党主席,更是印度的第一位女总理。

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英迪拉·甘地正式迈入政治舞台,担任父亲尼赫鲁总理的私人秘书,陪同他出访了中国、前苏联、美国、法国等国,出席每年的英联邦总理会议,还参加了万隆会议和其他国际会议,会见过周恩来、纳赛尔、苏加诺等国际知名人士。这段经历,使她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外交经验。1959年,她当选为国大党主席。1964年尼赫鲁遇刺身亡后,英迪拉担任过新闻和广播部长。尼赫鲁去世后,印度国内政治派系之间斗争尖锐复杂。在这种情况下,1966年1月11日甘地夫人作为尼赫鲁的女儿被推举出山,竞选大获全胜,她以多数党领袖的资格出任印度总理。那年,她48岁。印度由此进入“英迪拉时代”。

英迪拉·甘地当上总理后,立即着手组织内阁领导班子。她极力笼络父亲的旧属,在国大党内“拉山头”,另立新党,称为“国大党英迪拉派”。她刷掉了某些平庸之辈,罢免了个别政敌,按自己的愿望组成内阁。1967年大选后,国大党党内矛盾开始尖锐。她沉着应付,几经周折,终于站稳了脚跟。1969年国大党分裂,她派被认为是正统的国大党。而在1971年大选中,国大党又以压倒多数的优势获得胜利,她再度蝉联总理。1971年3月,巴基斯坦东西两端陷入分裂。英迪拉·甘地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不惜挑起第三次印巴战争,这次战争以印度的胜利而告终。20世纪80年代初,英迪拉在德里先后主持了英联邦大会和不结盟会议。此后,她在印度国内的声望渐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此人们称她为“印度的女皇”“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

然而,英迪拉·甘地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72年,印度政府救灾效率低下,加之受美国“水门事件”冲击波的影响(印度国内也揭发出类似事件),她的声誉受到了极大损害,导致1977年国大党在大选中失败,她落选总理。国大党亦因而分裂,英迪拉派在国会的影响力被降低。英迪拉本人受到以往政敌的攻击,被人民党元老查兰·辛格下令逮捕。但是,她的被捕和被长期审讯,却给她在公众面前树立了一个被政府迫害的无助女人形象,她的政治路途也因此得以重生。

由于人民依然面对着艰难的生活,故此开始对执政的人民党不满。而同时英迪拉则发表公开讲话,为国家在紧急状态时所犯下的错误道歉,这为英迪拉·甘地重新建立了新形象。在总理重选中,英迪拉获得大胜,于1980年1月14日又一次就任印度总理。

在英迪拉·甘地执政印度的早期,锡克教教徒一直争取着更大的权益和认同。他们在旁遮普邦占有多数地位,亦建有著名的锡克教庙宇——金庙。当时,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印度教徒希望政府保障他们的安全,而英迪拉派国大党为了在大选前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在1984年6月3日,她下令印度陆军攻入金庙。这次事件中有646人死亡,4712人被拘捕。而伤亡者和被捕者都以锡克人为主。这次军事行动被锡克人认为是政府对圣地的亵渎以及对锡克人的屠杀,所以某些锡克教极端分子便扬言要杀死英迪拉。当时,总理府的安全顾问曾提议她撤走在她身边的锡克教人士,但她为避免印度教和锡克教双方矛盾加剧而婉拒。然而,这次婉拒亦为她的死亡种下了祸根。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在总理府被两个她的锡克教警卫开枪刺杀身亡,结束了她对印度长达16年的执政生涯,享年67岁。当她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出后,印度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反锡克教徒的暴动,不少锡克教徒在这场暴动中被杀死或无家可归。

著名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对英迪拉·甘地有以下的描写:“她的相貌很动人,她有一对淡啡色而又略带哀伤的美丽眼睛,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奇妙、高深莫测却又能引起人们好奇的微笑。”短短几句话,揭示出从英迪拉·甘地内心深处表现出来的性格。英迪拉·甘地的性格受父亲的影响不太喜欢与人接触,这多数与她童年的动荡生活有关。

有人说英迪拉·甘地是个非常孤僻的人,说这位夫人是“冷酷”的;但对某些人而言,她似乎又很腼腆,会在他们面前局促不安;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她又显得傲慢与冷淡。在外交场合,据会晤过她的人说,除了斯文的微笑和频频点头以外,她没有过多的应酬话。谈话时,她很注意听对方讲,而自己则很少开口。英迪拉·甘地对家中的仆人和秘书人员,尤其对那些为尼赫鲁家服务的仆人非常和气,她同那些为她工作的人保持着同事关系,而不拘泥于礼节。她有着广泛的阅读兴趣,几乎可以涉猎国内外大多数杂志。她能阅读法文、德文报刊,对诗歌和电影以及有关环境问题的书籍也颇感兴趣。

在遇刺前,英迪拉·甘地曾说:“我的一生都用来为人民服务。即使我死了,我相信我的每一滴血都会用来哺育印度,让她变得更加强大。”短短的话语,字字都是英迪拉·甘地为国鞠躬尽瘁的忠心。时过境迁,虽然她的身影早已远去,但是很多印度人民依旧在怀念她,怀念这位为印度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印度国母”。

艾薇塔·庇隆:从伴舞女郎到永开不败的阿根廷玫瑰

也许你没有看过麦当娜主演的影片《庇隆夫人》,但你一定听过她演唱的那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而这部影片及歌曲所要诠释的都是同一个人——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薇塔·庇隆辛酸曲折、辉煌传奇的一生。

艾薇塔是母亲胡安娜与一个农场主的私生女,自小被父亲抛弃的她们过着贫苦的生活,同时还要忍受着同伴的欺弄与嘲笑。父亲去世时,艾薇塔前去吊唁,却被当作野孩子给轰出来。过早的痛苦和屈辱的经历在造就一个人倔强、执著的性格同时,也会催生她偏执的理想和难平的欲望!正因为如此,艾薇塔小小年纪便种下了令人咋舌的理想:成为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人物!坚定、刚烈、极强的自尊心、过人的胆略,这样的个性,注定了艾薇塔以后不凡的经历。

(一)艾薇塔从乡村到首都的追梦之旅

虽然艾薇塔的生活困苦,但她从小就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当时的阿根廷社会,女人若想出人头地,演员是条捷径,于是她将自己的梦想定为演员。15岁那年,一直在家乡小镇当伴舞女郎的她邂逅了从首都来小镇演出的歌手奥古斯汀·马加尔迪,艾薇塔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出路,于是她不惜以身相许要和马加尔迪到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去找寻自己的梦想。艾薇塔对马加尔迪说:“这个地方太闷了,连鸟儿都要离开,带我去首都,相信我,我会成为阿根廷首都的大人物。”怀着这样的憧憬,艾薇塔来到了大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

然而,现实总是比憧憬残酷,抵达首都后不久,艾薇塔被马加尔迪抛弃了。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艾薇塔没有走回头路,而是选择留下继续实现自己“大人物”的理想。在乱世的阿根廷,女人若想成功,必须依靠男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艾薇塔不择手段。她的足迹踏遍首都的酒吧、剧院、宾馆,穿梭于各种权势男人之间,一次次地利用“爱情”,从酒吧老板到军官、从摄影师到导演,只要对自己有所帮助,艾薇塔决不放过。天生丽质的艾薇塔很快在一个摄影师的镜头下成名,随即而来的就是拍广告、当主持、演电影……艾薇塔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她也终于成了名人。演电影时,艾薇塔最喜欢扮演女强人,她演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法国皇后约瑟芬、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等,在这些角色中,她总能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那种美好感觉。

成名后的艾薇塔的交际范围更广了,她从此辗转在富人和官员之中,“艾薇塔”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社交圈无人不晓的名字。

(二)“相信我,我是最适合你的女人,我的好会令你吃惊。”

1943年6月,阿根廷发生军事政变,一个叫庇隆的上校由此脱颖而出,声望骤升。在1944年1月22日的宴会上,25岁的艾薇塔和丧偶的49岁庇隆相遇了。宴会中,庇隆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庇隆气宇轩昂的仪表、打动人心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艾薇塔,庇隆“平等、自由、民主”的思想更是令艾薇塔全身心地崇拜,从那一刻起她就相信,这个男人能够拯救她,也能领导阿根廷,能帮助所有穷人。当两人目光对视的那一瞬间,美好的爱情便产生了。艾薇塔与庇隆一见钟情!

艾薇塔对庇隆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您的存在。”他和她都是单身。两人都是自由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当艾薇塔与庇隆相恋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阿根廷上流社会的一番震荡。对这样一个“出身贫贱、不择手段的放荡女人”,上流社会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可是艾薇塔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她热心地陪伴庇隆出席各种场合,与穷人握手交谈,用得体的举止和温婉的笑容征服了阿根廷人民的心。艾薇塔还认真地对庇隆说:“相信我,我是最适合你的女人,我的好会令你吃惊。”

事实也正如艾薇塔所说的这样,她的好超出了庇隆的意料。艾薇塔将鼓舞人心、笼络群众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不把中产阶级放在眼里,而是将社会底层人民当作“重点培养对象”,这种“争取大多数”的策略获得了极大成功,庇隆的人气也直线上升。艾薇塔协助庇隆将“平等民主”的思想变成信条,于是产生了“庇隆主义”。艾薇塔陪伴庇隆在全国进行巡回演讲,宣传“庇隆主义”,在阿根廷政坛上刮起了一阵“庇隆风暴”。

然而,时局混乱的阿根廷不断发生暴乱和革命。庇隆遭到国内反对派的陷害,被捕入狱。政治纷争让庇隆身心疲惫,正当他打算放弃自己的政途时,前来看望他的艾薇塔对他说:“要冷静!要坚持下去!你不能逃避,我相信你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总统,成为挽救黎民百姓的人!”

之后,艾薇塔使出浑身解数,在全国各地宣传演讲,为身在监狱的庇隆争取民众支持。面对人民大众时,艾薇塔毫不避讳自己黑暗的过去,反而将那段经历当作拉拢人心的最佳工具。“你们的苦楚,我尝试过;你们的贫困,我经历过。庇隆救过我,也会救你们;庇隆会支持穷人,爱护穷人,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会对我宠爱有加?”正是这样的话语,拉近了艾薇塔和阿根廷大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