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闻香识女人:女人全书
2945600000032

第32章 母性圣洁而光彩的温柔(3)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决定着人生的成就。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要鼓励孩子向着目标前进,而不是轻易打碎孩子的梦想。

一位成功人士回忆他的经历时颇有感慨地说: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出于奖励,老师送我一本世界地图,我真的特别高兴和兴奋,跑回家就开始认真地看这本世界地图。很不幸,那天轮到我为家人烧洗澡水。于是,我就一边烧水,一边在灶边看地图,看到一张埃及地图,想到埃及一定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神秘世界。埃及有金字塔,有埃及艳后,有尼罗河,有法老王,还有很多令人着迷的东西,心想长大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埃及,去体味一下那里的神奇和美妙。

“正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妈妈突然进来怒气冲冲地跟我说:‘你在干什么?’我猛地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我理直气壮地说:‘我在看地图!’妈妈很生气,说:‘火都熄了,看什么地图!’我继续有恃无恐地大声说:‘我在看埃及的地图。’我妈妈跑过来给了我两个耳光,然后愤怒说:‘赶快生火!看什么埃及地图。’最令我伤心的是,她还用很严肃的表情跟我讲:‘我向你保证!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赶快生火吧!整天想入非非,你以为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呀。’

“我当时看着我妈妈,呆住了,心想:‘她怎么给我这么奇怪的保证?真的吗?我这一生真的不可能去埃及吗?’她的保证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伴随着我成长。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去埃及的梦想。20年后,我第一次出国就去了埃及,我的朋友都问我:‘到埃及干什么?’那时候还没开放观光,出国是很难的。我说:‘因为我的生命不要被保证。’于是,我自己跑到埃及旅行。

“有一天,我坐在金字塔前面的台阶上,寄了张明信片给我妈妈。我这样写道:‘亲爱的妈妈,我现在在埃及的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两个耳光,还踢我一脚,保证我不能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吗?现在我就坐在这里——埃及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写的时候我感触颇深。我妈妈收到明信片时跟我爸爸说:‘哦!这是哪一次打的,怎么那么有效啊?一脚踢到埃及去了。’”

孩子小时候往往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想,例如,长出一对天使般的翅膀、长出一只犀牛那样的犄角,或者是自己有三条腿,能够跑起来更快……这个时候,妈妈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的想法光怪陆离就打击他们:“宝贝,你的梦想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宝贝,你能想点儿实际的吗?”

要知道,飞机发明之前,人们一样相信人不可能飞上天空。孩子伟大的梦想总是由一个个小小的梦想组成的,而母亲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他们想象退步,变得不敢憧憬未来。

有梦想的孩子是很难得的,无论他是想成为一个政治家,还是想成为航天员,无论他的梦想多么幼稚可笑,妈妈一定不要像上文中的母亲那样,扼杀孩子的梦想。我们要做一个呵护孩子梦想的妈妈,为他们的梦想护航。

韩国“第一妈妈”: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在这个家中感觉到温暖,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到满足和自信,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在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中,妈妈以她特有的身份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的细心和认真使她懂得怎样让孩子理解家庭的爱,感受家庭中的温暖。

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惠在营造家庭温暖的港湾上是每一个母亲学习的模范。张炳惠是已故韩国政府总理张泽相的女儿,她拥有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和乔治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她还是被美国和日本称为有着40多年教授生涯的韩国“第一妈妈”。这个称呼的来历主要在于她将三个继子都送进了美国哈佛和耶鲁大学。长女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后来成为了一名国际律师;次女16岁的时候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毕业后也成了一名国际律师;长子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来在哈佛大学进修经济学管理,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卓越的商业人士。

孩子们的成功跟继母张炳惠的教育信念有很大的关系,她坚信优秀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优秀的子女。在教育过程中张炳惠有自己的原则,父母除了要做孩子的榜样和对他们因材施教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她接手的这三个孩子从小就遭遇父母的离异,在别人的抚养下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家的观念,更别说感受家庭的温暖了。这样的经历让他们缺乏安全感,也不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谦让、友爱和帮助。

母亲张炳惠深深理解孩子的这种缺失,于是她总会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理解家的概念,想尽办法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方面她发挥了母亲最大的影响力,让三个孩子在家中找了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自从张炳惠来到这个家后,家里的一切都在悄悄起着变化,以前的脏乱状态也一去不复返了。在家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轮流做卫生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母亲的影响下,做家务成了孩子们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有一天长女爱丽丝不舒服,那天正好赶上她做值日。于是张炳惠就把握住了这个很好的机会,对经常和爱丽丝吵架的长子彼得说:“姐姐今天不舒服,你帮她做卫生好吗?”

彼得表现出了为难的表情,因为他们兄弟姐妹之间从来没有互相帮助的习惯,因此他显得很犹豫。张炳惠站在犹豫不决的彼得面前,对他大声地喊:“我们的彼得今天替生病的爱丽丝打扫房间,爱丽丝听见了吗?”

彼得在替爱丽丝做卫生的时候,似乎是为了让姐姐看到他的表现,他又扫又擦,格外卖力。自从彼得替爱丽丝打扫卫生后,爱丽丝对彼得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之后的生活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爱丽丝还会请彼得帮忙,并总是向彼得表达谢意。听到姐姐感谢的话,彼得非常开心,渐渐地,当南希有困难的时候他也愿意效力了。

渐渐地,在母亲的引导下,他们家出现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氛围。她的努力缓解了姐妹和姐弟之间的冷漠,孩子们也知道了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再也不是一个人去承担了,关键时候还有家人的帮助,他们的不安全感也渐渐消失了。

后来,每当父母下班回家,孩子们都会上前问候。就这样,家庭中的温暖就像温泉一样在汩汩流出。这样的家庭氛围成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和源泉,成就了他们不凡和华美的人生。

在闲暇的时候,你是否问过自己,有没有辜负“妈妈”这个温暖的称呼?是否珍惜自己身为母亲的影响力,是否竭尽所能地给孩子带去阳光和自信?孩子在反省中成长,妈妈也要在反省中升华。

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与宽容的家,才能让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高的起点,让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奥巴马之母:好妈妈为孩子缔造光明前途

奥巴马曾经说过,“她是一生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这个人就是奥巴马的妈妈——安·苏托洛。

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为美国第56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这位政治新星仿佛从世界的边缘走来:他生于夏威夷,长于印尼和美国本土,在梦想和种族漩涡的交缠中成熟。他没有万贯家财,更没有显赫的家族荫庇,却从社区底层崛起为主流白人政治圈中的黑人领袖。他被视为“肯尼迪第二”和实现马丁·路德·金“梦想”的最佳人选……当奥巴马成为许多美国人心目中的政治偶像时,人们忍不住要追寻他的成长之路,奥巴马是如何从社会最底层一步步成长为一个政治领袖的呢?

在年幼时,奥巴马的父亲与母亲离了婚,但母亲并没有因此心存积怨,让奥巴马去仇恨这个父亲;相反,奥巴马的母亲竭尽所能地在儿子心中勾画出一个积极正面的好父亲形象。所有的男孩要成长都要向他的父亲学习。身在单亲家庭的奥巴马,正因为心中存有对父亲的美好想象,所以在生活中才不“缺”父亲。

奥巴马的童年很复杂。他是在白人家庭中长大的黑人孩子。和美国很多离婚家庭的孩子一样,奥巴马的童年经历了失去父亲、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活。按照常理来讲,这种童年生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是什么让奥巴马避免了家庭离异的负面影响,成功地走出童年的阴影呢?可以说,奥巴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不得不归功于他背后的伟大女人——他的母亲。

与老奥巴马离婚后,安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愤怒,她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而且自他们离婚后一直到1982年老奥巴马遭遇车祸去世,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此外,老奥巴马也没支付过赡养费,虽然安也没有提出要赡养费,但这个父亲毕竟没有尽过自己的责任。

然而,安没有表现过对老奥巴马的愤怒,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他的坏话。实际上,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父亲,安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他的父亲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奥巴马童年的每一个进步,母亲都自豪地归结为奥巴马继承了父亲的智慧,是奥巴马沿着他父亲成功的道路在走。这种鼓励给了孩子极大的信心。在夏威夷普纳后私立学校念书的时候,奥巴马总是跟同学吹嘘:“生父是一个非洲王子”。童年的奥巴马把父亲想象成非洲王子,他也要配得上这样的父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和信念,这个信念是母亲给奥巴马最好的人生礼物。他的外祖父母也很好地保护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奥巴马的外祖父母反对女儿与奥巴马父亲的婚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在奥巴马的面前诋毁他的父亲,相反地,他们会向对父亲没有太深记忆的奥巴马谈谈他父亲的逸事。例如,谈起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唱非洲歌曲时,他们说:“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倒了。”

是一个宽容而有智慧的母亲给了奥巴马一个“好父亲”的信念,是“好父亲”的信念让奥巴马避免了童年家庭离异的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母亲这样谈到父亲,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离婚给奥巴马带来的心理冲击。他的内心不仅没有分裂,还学到了豁达,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在糟糕的情形下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可能是奥巴马如今展现出乐观性格的重要缘由。

安不仅让儿子以有这样一个黑人父亲而自豪,还让儿子学会了作为一个黑人的自豪。她经常带民权运动的书籍、美国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马哈利娅·杰克逊的录音以及马丁·路德·金的讲稿回家,让奥巴马耳濡目染。这一切给奥巴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相信,人们虽然拥有不同肤色,但本质是一样的,人人生来平等”。

安原来的名字叫“斯坦利”,这是男孩的名字,奥巴马的外祖父想要一个男孩,所以给她起了这个名字。于是,一直到改名前,她常常因名字而遭到一些同学的嘲笑,但安很坦然地面对这一点,并不会因此而自卑或神经质地反击。她也教会了奥巴马这种坦然。小时候当小伙伴们称呼奥巴马为“小黑孩”时,他也没有感到什么不妥。或许因为他已经从妈妈那里学会了接纳自己的肤色,所以对“小黑孩”这种称呼里的蔑视意味可以免疫了。

1971年,安把10岁的奥巴马送回了夏威夷。小女儿玛雅回忆,那是母亲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因为她在印尼生活,这会带来很多困难,但这时她的乐观天性发挥了作用。对此,玛雅说,妈妈曾教育她说:“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

显然,奥巴马也继承了妈妈的这一天性。美国民主党内初选中,尽管一开始希拉里明显占据上风,并在后来也给奥巴马带来了严重挑战,而且他也遭遇过“牧师门”等事件,但奥巴马和他的竞选阵营从未乱过阵脚,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提起母亲,奥巴马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遗传自父亲的黑色皮肤在奥巴马的政治生涯中成为一面旗帜,而遗传自母亲的坚韧不拔与自信,以及受母亲影响形成的对社会、宗教和种族的看法,更使他成了今天的奥巴马。

奥巴马的母亲值得每位妈妈去学习。当你把自身优秀的品质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时,你也会跟奥巴马的妈妈一样优秀。作为一个优秀的妈妈,我们要记住的是:自信的妈妈,才能让孩子形成自信的性格;不暴躁的妈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的孩子;坚韧的妈妈,才会造就勇敢和坚强的孩子。

希拉里之母:妈妈的品质对子女有着决定性影响

伟大的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说:“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他认为,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他这样的信仰唤起了妻子的母性意识,两个人共同努力培养出了一个天才。

这个天才就是19世纪德国的卡尔·威特。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卡尔·威特的成功让父亲老卡尔·威特感到无比的骄傲,但是他也没有忘记妻子的功劳。他曾在《卡尔·威特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他的儿子卡尔取得的成就,也跟他的母亲密切相关。”

可见,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常言道:“知子莫若母。”家庭中最了解孩子的人无疑是孩子的妈妈,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需要什么;从心底深处爱孩子的人当然也是妈妈,试问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爱比母爱更深沉、更伟大呢?妈妈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达母爱的时候,也以自身的品质影响着孩子。

母亲的品质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希拉里的妈妈就将胆小的女儿培养成了政界精英。

2008年希拉里作为奥巴马的强有力的对手参加竞选时,多次被问及“是什么把她推向总统之路”,她的回答是“妇女运动”,而“母亲则给予了决定性影响”。在整个竞选活动中,她不但让多萝西全程陪同,还亲昵地称老母为“我的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