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2945400000024

第24章 垂头顿足空叹气,不如充实自己争才气(4)

在他们眼中,薪水就是一切,学生时代的梦想早已消逝。他们以应付的姿态对待工作,能偷懒就偷懒,能逃避就逃避,他们绝对是“到点才来,下班就走”的那种。他们工作最多是为了对得起老板付给他的薪水,而从来没想过工作会跟自己的前途有何联系。

很多人缺乏对薪水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总认为老板付给自己的薪水太低,可惜的是,他们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说:“当你拥有上亿资产的时候,金钱对你来说无疑只是个符号而已。”也许,你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是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就会发现薪水只不过是你所获得的报酬中的一小部分。

去问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如果在没有利益回报的情况下,他们是否还愿意努力去做自己的工作呢?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我会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去工作,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

一个人要想获得快速的成长,捷径就是选择一种哪怕没有任何报酬自己也愿意努力去做的工作。当你这样做时,金钱就会自然地追随你而来,所有的公司也将竞相聘请你这样的人才,而且他们也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报酬。

薪水不等于工作的报酬。通过工作让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自己快速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假如工作仅仅为了生计,你的生命价值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确实如此,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做的事,而是我们要全力以赴用生命去做的事。

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情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

如果年轻的厨师想早日使自己的手艺精湛,仅仅想着“我要做美味的料理”就能实现心愿,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不只是“要做美味的料理”,而且还保持“做美味的料理是上天赐予我的最完美的工作”的念头,料理的手艺就能进步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想的话,做菜这件事就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做事的第一步是学会如何去做。事情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你可以高高兴兴和骄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脸和厌恶地做。如何去做完全在于我们,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我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封信,出售一件货物,还是打一个电话,都在说明雕像或美或丑,或可爱或可憎。

如果一个人轻视他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绝不会尊敬自己。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工作辛苦、烦闷,那么他的工作决不会做好,这一工作也无法发挥他内在的特长。

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创造事业的要素和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是多么错误的观念啊。原因很简单,抱怨和推诿其实是懦弱的自白。

一个人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看一个人能否达成自己的心愿,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就可以了。如果某人做事的时候,感到受了束缚,感到所做的工作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那么他绝不会做出伟大的成就。

不论做何事,必须全力以赴,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劳苦。

在工作中,常常有许多人认为自己在为主管工作,为公司工作,他们没有给我们期待的回报,以致我们心中不平,想借此怠工,或以其他行动来报复,甚至想要轰主管下台。

但是,我们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想一想,如果我全力以赴,业绩辉煌,谁最占便宜?如果我偷懒,表现不佳,谁最吃亏?固然主管也许会因我们表现的好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真正影响最大的是你自己。是你自己不能成长,是你自己在浪费光阴!

你有理由觉得自己是在为主管工作,而常常闷闷不乐,工作提不起劲;但你更应该告诉你自己,你是在为自己工作!因而全力以赴,常有一颗快乐的心。因为不管工作表现如何,真正影响最大的绝对不是主管或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自己成长步伐的快慢,只意味着你付出的多与少,工作的勤与惰而已。

不管你的工作看起来是怎样的卑微,你都应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用生命去做。

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允许对自己的工作表示厌恶。厌恶自己的工作,最终也会遭到工作的厌恶。如果你为环境所迫而做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应当设法从这些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乐趣来。

要懂得,凡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总能找出事情的乐趣,这是我们对工作应抱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成效。

你的追求不要只局限于满足生存,而要有更高的目标。千万别对自己说,工作就是为了薪水。你应看到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快速成长。

用阅读丰富你的学识

人是需要读一些书的,尤其是在现在富了物质穷了精神的时代,许多人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通过读书可以把自己从物欲名利中超脱出来,塑造美好的生活观念。

古今中外名人对读书都有极精彩的话语,唐朝皮日休赞美读书的好处:“惟文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英国莎士比亚讲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当代作家贾平凹说得更为精彩:“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强自立,不畏不俗不谄。”

当然,读书最快乐的境界莫过于进入美感境地,我们没有功利目的,只读自己喜欢的书。读书使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心游万仞,目极八荒,让人们在书海中遨游,捡拾美丽的贝壳,构筑自己的精神大厦。

读书而且读些对人有积极影响的好书是一生中的幸事,有可能从此你的世界观会有很大的不同。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对人生经过沉思后精心筛滤过的自我陈述,所以经常读书是一种完成思想成熟的捷径。

当阅读时,你会抛开一切的烦恼,悄然地被作者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文化境界里自由漫步。在无数个夜晚里,你与一位长者展开了平静深远的交谈,驰骋古今,横跨时空与地域。

长者充满智慧且言语坦诚,他的思想会慢慢溶入你的心灵深处,字字叩击着你幼稚的灵魂。潜移默化中你对世界万物的着眼角度开始发生变化,你会用心去体会人生的真正含义,能够快乐积极地对待生活,学会欣赏美并去创造美,你将踏着智者们的思想阶梯逐步达到一定的领悟境界,认知到宇宙自然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

有人把一生不爱读书的人比做囚徒,他们囚禁在自我和无知的牢笼里,他们会经常地抱怨:“生活淡而无味,工作周而复始。”他们一定无法感到快乐,因为他们把自己套在一成不变的生活程序里,更多地关注于利益的得失,不仅对于外界的精彩无知无觉,而且忽视了生活中的点滴快乐,这种损失是非常可怕的。

古人曾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想必这就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吧。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阳光空气,同样,离开书本的日子也会是最乏味的,与书相伴的人生才最有意义。

懂得生活的人就会懂得书中的美妙,愿我们都珍惜读书时间,随手拿起一本心爱的书阅读吧,开始彼此的阅读人生。

书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仓库。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于是,世人甚爱读书。

鲁迅先生平生最喜欢的事莫过于收藏书籍。这些书籍不但满足了他阅读的需求,同时也给了他人生的快乐。综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账,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600多册书籍和6900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6500本图书。

据说鲁迅总是利用各种机会,想方设法搜寻和购置大量图书。书对于鲁迅如同沙漠行者对绿洲的渴望。有一次,鲁迅的母亲劝鲁迅买几亩水稻田,可以供自家吃白米饭,省得每月向粮店买大米吃。鲁迅听了笑笑说:“田地没有用,我不要!”然后又大声说:“有钱还是多买点书好!”鲁迅的日本好友增田涉回忆他的爱书之好时,说:“如果鲁迅共收入一万个银圆,然而光买书的费用他就可以花去将近20%。但是这20%给他带来的快乐远远超过了那80%的费用吧。”1920年以后,鲁迅先生的经济收入有所下降,这段日子是鲁迅生活苦闷、思想彷徨、健康状况最不好的阶段。然而,就在这时候,书籍成了他的最好的朋友,也成了他的开心果。他大量买书,大量阅读,在书中的思想的熏陶下,他的精神才得以慰藉,他才得以开心一笑。

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收藏书籍则给了鲁迅先生人生的快乐,即便是面对悲惨的中国现状,他也能够通过书籍来抚平苦痛。鲁迅先生的不朽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和日本购买外文原版。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读书便能读懂历史,明了世界,于是古人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秀才不出门,却知天下事。”

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知识真正成为心灵的一部分,可以显现出一个人内在的涵养。

不同的书,要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心情下看。饭后休息的时候,适合看杂志;白天能挤出时间的时候,适合看小说;晚上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适合看散文、诗和词。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巨大的享受时刻。

在忙碌而焦躁的生活里,在寂寞的风雨夜里,书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和充实。书可以成为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和一个幽婉的安慰者。

雨果曾经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心灵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识去浇灌。只有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能有指挥若定的挥挥洒洒。如范仲淹“胸中自有十万甲兵”,如诸葛孔明悠然抚琴退强兵。

当人们的心理状态趋于不平衡时,常常会出现烦躁、紧张、苦闷、愤怒、猜疑、忧郁等情绪。这时用阅读书籍来调节自身情绪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你遇到烦恼、忧愁和不快的事时,去读一读或翻一翻你喜欢的书籍和杂志,即可分散心思,改变心态,冷静情绪,减少精神痛苦。

借着爱好和兴趣的光成才

励志大师卡耐基曾经说:“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可以将你的思想从忧虑中移开,最后,还可能带来晋升和加薪。即使不能这样,也可以把疲乏减至最低,并帮助你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