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官场与职场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2943600000070

第70章 住酒店的人(3)

第二天,柯巴绿在餐厅看见朱麦克时,脸红了。这是朱麦克第一次看见她脸红。她对朱麦克说:“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朱麦克知道她说这话的意思,对她笑了笑。

到了这个时候,柯巴绿才告诉朱麦克,自己是这家酒店老板的女儿,她从加拿大回来,她爸爸让她接手这个酒店。可是,她对酒店的管理一点信心也没有,也不知道从哪里人手。

朱麦克告诉她,这个酒店是很好的。自己在这里一住六年就是一个证明。而且,管理酒店跟做其他生意一样,都是有规律可以抓的,生意的规律就是:社会上缺什么东西,你就要提供什么东西,酒店也一样,要摸清社会发展的脉络,要知道这个时候人们想要的是什么,你就给他们提供什么。如果抓不住,就会被社会淘汰,如果抓住了,就能够把生意做得很好了。

这些话是对柯巴绿说的。同时,朱麦克也是对自己说的。因为这段时间,他正在做一件事:他跟信河街的九个老板联合起来,申请成立了一家“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老实说,朱麦克并不想跟那么多人合作。他是一个工作至上的人,如果参与了,他就想把事情做到最好,那么,他就必须跟另外八个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就随时有掉进他们的圈子里的危险。但是,朱麦克又知道,“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社会发展的脉络”,说白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是私营化的银行。以前,国家不允许私人办银行,现在,终于开出了一个小口,那是因为看到社会上有这种需求,公立的股份银行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后肯定有很大的作为。但是,国家又规定,必须要九个人以上合股,才能申报,所以,朱麦克要想参加到这个项目里,就必须跟另外八个人合作。

这又有点违背朱麦克的意愿了。

4

朱麦克决定去一趟丽江。

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决定过于突然。“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事肯定是个很大的原因,因为九个人中,懂专业的,只有朱麦克一个,所以,所有的申请程序,都是朱麦克在跑。这些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九个人合在一起后,就变成了一个整体,九个人的家事也好像变成大家共同的事了。这当然是好事,这才能一条心嘛!但是,如果跟着他们八个人转,朱麦克的生活轨迹就完全被打乱了。如果不去呢?那别人肯定会觉得他没有诚心,破坏了生态平衡。朱麦克还是不能习惯这种方式。所以,公司走上轨道后,他就想离开一段时间,让这个热度冷却一下。他出去的这段时间,也是让其他股东适应的时间,时间一长,他们就习惯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柯巴绿,现在不再在朱麦克身上探寻爱情的命题了,她转了一个巨大的弯,现在叫朱麦克“师傅”,酒店碰到什么事,都会找朱麦克商量。朱麦克吃早餐的时间,完全被她占领了。有一次,柯巴绿说:“师傅,你当我们酒店的独立董事吧!这样你住在酒店里就不用付钱了。”

“如果不付钱,我马上就搬出你们的酒店。”朱麦克说。

不是朱麦克不肯帮柯巴绿,而是,朱麦克知道,帮助只是一时,只能是关键的时候指点一二,长久的生意,还是要柯巴绿自己去做,只有这样,她才能把生意做好。所以,朱麦克也想离开她一段时间。再有一个原因是,佟娅妮又来电话了,她告诉朱麦克,自己刚从香格里拉的“小甸希望小学”回来,她在那里整整待了两个月,每个周一到周五给孩子们上课,周六和周日就背起背包,到周边各处走走,有时就睡在当地山民家里。有一次,她迷路了,就在野外搭起了帐篷。半夜,来了两只狼,很友好地在她的帐篷外蹲了一夜,天快亮了才走。好像是特意过来给她做伴的。她说自己现在每天都开心得要死。最后,佟娅妮说:“朱麦克,你来玩啊,我不会吃了你的。”

“好的,我这次一定去。”朱麦克突然说。

朱麦克坐的是先到大理的飞机。到了大理后,他原本想在大理待三天的,大理有很多地方是很知名的,譬如大理古城。譬如蝴蝶泉。譬如洱海。朱麦克想,如果三天不够就待四天。四天不够就待五天。反正他这次出来就是想多待一段时间才回去的,一个月也可以,再多几天也无所谓。他有的是时间。但是,朱麦克只在大理住了两个晚上,他在大理古城里走了一圈,连蝴蝶泉也没有去。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游玩的心情。而且,他还发现,自己的心一直不能够安定下来,头有点痛,喘气吃力。他想,可能是有点高原反应。信河街的诲拔约等于零,自己突然跑到高原上来,当然会有点反应。不过,朱麦克知道,高原反应是其次的,因为,他的心安定不下来,是从离开酒店那一刻就开始的。只是,他还不知道,这种急躁的情绪从何而来,又要跑到哪里去。

第三天一早,朱麦克就坐飞机离开大理了。但他没有去丽江,而是坐上了去香格里拉的航班。他决定先到“小甸希望小学”去看看。

到了香格里拉县城建塘镇,朱麦克先找一家酒店住下来。下午,他去了一趟教育局,从教育局里查到了“小甸希望小学”的具体地址,它坐落在香格里拉最北端的东旺乡白玉村,离县城约两百公里。如果是高速公路,一个多钟头就可以到,但在这里,可能要开四个钟头。教育局的人还拿了一张白纸,在纸上给朱麦克画了一张去“小甸希望小学”的草图。

从教育局出来后,朱麦克又去报摊上买了一张香格里拉的地图,。他根据草图,找出了明天要走的路线。他本想到租赁公司租一辆车自己开的,后来想想,还是从酒店里直接叫了一辆。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朱麦克和司机出发。中午十二点半,他终于看到了“小甸希望小学”了,外面有一圈围墙,中央两扇铁门,铁门的右边竖挂着一个牌子:甸希望小学。铁门进去,有一个大操场,操场的左上方竖着一根旗杆,上面挂着一面国旗。国旗下面,是一排两层楼,一共有五间。今天是星期日,学校里一个学生也没有。但是朱麦克看见里面有两个大人在走动,应该是前来支教的老师。香格里拉教育局的人告诉过他,这个希望小学的老师,基本都是外面来支教的。朱麦克不想被他们看见,所以,让司机把车子停在远处,他下车后,在学校的围墙外走了一圈后,就回到车里去了。

学校方圆几里并没有可以住宿的旅馆。朱麦克原本有在这里住一晚的打算的,但看了这里的环境后,他决定当天赶回去。所以,算起来,他只在“小甸希望小学”围墙外待了半个钟头,下午一点钟,他往回走,五点钟就回到了酒店。

过了一夜。朱麦克包了一辆车,去了泸沽湖。到了泸沽湖后,他了解到这里最好的酒店叫“里格春天宾馆”,房间的阳台可以看见泸沽湖,一个晚上三百元。朱麦克就选了“里格春天宾馆”。到了以后一问,才知道这个宾馆是一个信河街的人来投资的。老板早几天出去旅游了。朱麦克进了房间后,感觉很不错,是他出来这几天里感觉最好的一个房间,房间里干净明亮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这里的房间特别高,一般酒店的房间只有三米,这里却有四米。

朱麦克在泸沽湖住了三天,他哪里也没有去,每天早上五点二十分起床,打扫完身体后,做六十个仰卧起坐,然后,沿着湖岸跑四十分钟。回来之后,冲个澡,吃了早餐,就坐在房间里,守着泸沽湖看。

三天之后,朱麦克去了玉龙雪山。玉龙雪山离丽江已经很近了。但是,玉龙雪山下来后,朱麦克却去了期纳。期纳在丽江的南边,他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是临时决定去的。在期纳住了一夜后,他又绕到丽江的东面,去丁一个叫战河的地方。他又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住了一夜。

这时,朱麦克再也想不出来自己往哪里走了,他也不想走了。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是时候了,去丽江,找佟娅妮去。

到丽江的束河古镇时,天已经暗下来了。佟娅妮告诉过他,她的“四海为家”开在四方街上,只要一到古镇,一问四方街,没有人不知道的。朱麦克没有给佟娅妮打电话,他在四方街口下了车,一路慢慢走了过来。

四方街是一条老街,两层,沿街布满旅馆和酒吧,叫人眼花缭乱。走了一会儿,他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招牌,叫做“南麂岛酒吧”。朱麦克突然记起来,佟娅妮说过,她的旅馆隔壁就是“南麂岛酒吧”。这么想的时候,朱麦克的身上一热,心猛烈地跳了起来,抬头看了看,酒吧的对面刚好有一家叫“乡愁小栈”的旅馆,他想也没有想,一头就拱了进去。

朱麦克要了—个临街的单间。住进去一看,窗外正是对面的“四海为家”和“南麂岛酒吧”。朱麦克去了一趟楼下,问老板这里有没有叫餐服务。老板说有,给了他一张对折的名片,上面有电话号码和菜名。朱麦克回到房间,就在这张名片上叫了一份丽江著名的美食——火腿黄豆面。叫对方送到他的房间来。

不一会儿,火腿黄豆面送来了,朱麦克发现自己一点胃口也没有,付了钱后,又让送菜的伙计带回去了。

朱麦克一直坐在窗口望着对面两个店面,一直到凌晨三点,也没有看见佟娅妮的踪影。三点过后,朱麦克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朱麦克还是五点二十分就醒了,他只是去上了一趟卫生间,马上又回来守着窗口。

上午十点钟,对面的“四海为家”终于开门了。开门的是一个小伙子。十一点,朱麦克心里一跳,他看见佟娅妮从里面走出来了,她懒懒散散的,头发有点乱,还拍拍自己的头,好像对那个小伙子说了句什么。只转了一下,佟娅妮又进去了。过了一个半钟头后再次在店门口出现,佟娅妮已经焕然一新了,朱麦克又看到以前的那个佟娅妮了,她身里又充满了活力,不停地跟经过的人打招呼,好像很多人跟她都很熟,她跟“乡愁小栈”的老板也打了一个招呼,打完之后,还对朱麦克住的房间看了一眼,朱麦克身不由己地往后仰了仰,心头又是一阵乱跳。

下午一点,“南麂岛酒吧”也开门了。佟娅妮拿一把靠椅坐在门口,她手里拿着一个照相机,偶尔举起来拍几下。有人走进她的酒吧,佟娅妮就会站起来跟他们打招呼。没有客人的时候,佟娅妮就很安静地坐在椅子里,看着街道,脸上挂着微笑。

朱麦克就这样看了佟娅妮—个下午。天黑之后,他又看着佟娅妮在酒吧里走进走出,一直到凌晨三点半,他看见佟娅妮进了“四海为家”,再也没有出来。

第二天一早,朱麦克就坐上飞机回信河街了。回到万豪酒店的时候,刚好在大厅碰到柯巴绿,她对朱麦克笑了笑,说:“师傅,回来啦!”

朱麦克也对她笑了笑。

进了房间后,朱麦克放下行李,长舒了一口气。他发现不安的心这时突然安静了下来。他拉开窗帘,长时间地看着窗外。

⊙文学短评

他是个商人,当代社会的成功者,还是一个长期住在酒店里的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多时候却也非常空虚。他光鲜的外表,忙碌的生意并不能安慰他的灵魂。他所拥有的一切并不能够令他的内心获得平静。于是,他来到了丽江“乡愁小栈”,一个人坐在临街的小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