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2941500000054

第54章 以佛心修平常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4)

像这一类的事,看起来,是历史上的一件小事,但由小可以概大。此所以东方朔的滑稽,不是乱来的。他是以滑稽的方式,运用了“曲则全”的艺术,救了汉武帝奶妈的命,也免了汉武帝后来的内疚于心。

假如东方朔跑去跟汉武帝说:“皇帝!她好或不好,总是你的奶妈,免了她的罪吧!”那皇帝就更会火大了。也许说:“奶妈又怎么样,奶妈就有三个头吗?”“而且关你什么事,你为什么为她说情?”“可能她的犯罪,都是你的坏主意吧!”同时把你的讲话家伙也一齐砍下来,那就吃不消了。他这样一来,一方面替皇帝发了脾气,你老太婆神经病,十三点!如此一骂,皇帝难过了,也不需要再替她求情,皇帝自己后悔了,也不能怪东方朔,因为东方朔并没有请皇帝放她,是皇帝自己放了她,恩惠还是出在皇帝身上,这就是“曲则全”。

可见,生活中糊涂一些,运用巧妙的曲线,也不失为大丈夫。这种弯曲不是见风使舵,不是奴颜婢膝,不是瞒上欺下,相反,它是另一种意义的人格和超脱。

古语有云:“水滴石穿。”水,乃至柔之物,却偏能以柔克刚。因为它懂得坚韧,懂得持久,更重要的是它懂得方法,再陡峭高峻的重山,它也能九曲十八弯绕出群山环抱,在弯曲中求得生存,在弯曲中发展壮大。它警醒我们:即便险阻重重,你也可以避其锋芒,突破弱点,不必在现实的礁石上撞个粉碎。

那个被鲁迅称过“有点迂”的方孝孺,确实迂得可以。作为饱学之士,让他治经修书可,让他运筹帷幄却大大不可。一根筋的书生不懂兵不厌诈,使他的学生建文皇帝在“靖难之役”中引火自焚。面对明成祖的招降,他的硬气倒的确使他保全了气节,可却连累十族数百条人命。试想他如能假意投降,暗中联络旧部,壮大势力,再给明成祖奋力一击,说不定历史也要被改写。如此难道不是替建文帝尽忠的更好方式?需知大丈夫应能伸能屈。伸,是为了给敌人雷霆一击;屈,则为那一击蓄积力量。只有先韬光养晦使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做无谓的抗争。

曾看过报道,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蹲踞俑,作蹲下射箭姿势,保存得相当完好,衣饰条纹都清晰可见。而一同出土的站立俑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据考古人员介绍,因为坑顶为土木结构,一旦塌陷,较高的站立俑便首当其冲受到较大撞击,而较矮的蹲踞俑可少受损害。另外,由于蹲踞俑重心较低,立得比较安稳。这让人联想到,人在生活中也不妨保持低姿态。

是啊,这是一种弯腰的艺术,就像饱满的稻穗谦虚地低下头来,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勾践忍辱负重,张良为老人拾履,韩信受胯下之辱,他们一时的退守,却赢得了将来的辉煌。因此进退统一,有时不退,就无法进。

运用巧妙的曲线,懂得弯曲,是为了不折断正直。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理智。

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

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

弯曲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的海阔天空;是为了让生命锻炼得更坚强。

欲望愈多,距佛愈远

一个人,世间的欲望愈多,天机愈浅,人愈聪明,本事愈大,欲望也就愈大;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的欲望愈多,则离道愈来愈远。

古人云:“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争取财富,却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越来越少人住在家里;为什么我们要盲目地去追求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以至忘了尽可能享受简单快乐的生活?答案就是由于欲望的存在。因为人的欲望愈多,则离道愈来愈远。

牛不喝水就不会低头,人无所欲就不会苦苦祈求。欲望就像是一条环形锁链,永远都没有尽头。

有一位青年削发为僧,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打坐修禅,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和尚,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小和尚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猫之后,他又想到了: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就带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小和尚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小和尚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这其实正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欲望就像是一条环锁链,一个连着一个,永远都没有尽头。而真正可悲的是:人绝对不愁为自己的欲望找不到借口。

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停下来”,不要被欲望所控制。

殃崛摩罗尊者在出家之前权利欲很强,一心想成为他们国家的国王。一个修行未成的人告诉他,如果能够用一千个大拇指做成花冠,他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于是,殃崛摩罗千方百计地收集大拇指,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样没过多久,他就得到了九百九十几个大拇指。只要能够得到最后的一个大拇指,就可以成为国王了。

一想到这一点,殃崛摩罗就心花怒放,不能自制。可是,这最后的一个大拇指要怎么得到呢?他冥思苦想。始终想不出什么办法。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他几乎丧失了理智,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最后,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他拿起了刀子,冲向正在灶台上为自己熬粥的母亲。母亲吓坏了,苫苦地向他哀求。但是,一心想成为国王的殃崛摩罗,一点都不为所动。就在他要动手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和尚,并且,这个和尚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于是,殃崛摩罗放开母亲,开始追赶和尚。

和尚看起来走得很慢,并像有意在等他一样,可是,殃崛摩罗全力追赶,怎么也追不上。

原来,这个和尚不是普通的和尚,而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化身。佛祖在灵山上心念一动,知道殃崛摩罗要杀掉自己的母亲,就想趁机度化这个愚昧的众生。于是,佛祖化成了和尚,出现在他的面前。

殃崛摩罗追得筋疲力尽,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只好高声喊道:“喂!和尚,站住!给我站住!”

佛祖回答道:“我已经停下很久了,是你停不下呀。”

殃崛摩罗听到这话,心中顿时大悟,明白了自己犯下的罪恶。于是,他放下屠刀,拜佛祖为师。由于他一心向佛,潜心修炼,最终成为了菩萨。

在生活中。很多人难免会踏上一些不该走的道路,并且难以自拔。人一旦被权利、金钱、欲望所控制。就会身不由己,欲罢不能。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提醒自己,给自己敲敲警钟,让自己“停下来”,寻找一条正确而适合自己的道路。

六祖原来不识字

谁又真能了解,知识愈多,烦恼愈大。财富越大,痛苦越深呢!所以佛经里把烦恼叫做“烦惑”,愈有烦恼,思想就愈迷惑不清。

学问到了极点,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进得去,跳得出来,然后把一切书本知识丢光,白纸一张,到这个境界,可以养生,可以谈道,可以学禅。所以庄子讲的是对的,学问到了最高处,把所有学问丢光,这是高明人。自己没有学问,本来是一张黑纸,冒充白纸一张,是不对的。

一个人养生,把自己身心搞得不烦恼、不痛苦、不忧烦、很安详、很平凡、很快乐地过一生。有学问、知识、经验,而不被其所困,要能解脱。换句话说,要提得起,放得下。

屈原忧君爱国,搞得自己“形容憔悴、颜色枯槁”,最终万念俱灰,自投汨罗江中。

杜甫一辈子穷困潦倒,“念念不忘君父”,后来病死在一条小船上,一直漂流了几十年才被收葬。

“何仁人之多忧!”千古之下,读书人真是令人扼腕长叹!一个人学问越深,忧患就越重。所以文人往往大惊小怪,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古代以“圣人之忧”来形容忧愁的无穷无尽。

“无忧者,其唯文王乎?”文王的智慧已经能够洞察一切,然而《易经》卦辞处处都是危患之意。

仔细品味古代的诗文,几乎都有藏哀,如果心情悲凉的话,就难以竟读。所以老子说“绝学无忧!”“无知者无畏”,没有学问的人,难以深谋远虑,不懂得事情的严重性,加上也不关心身外之事,一辈子都省心。

所以学习既可以广益知识,同时也是烦恼寄生的一大渊薮。思考的东西多了,失眠、神经衰弱接踵而至。因为知识有时更像一张网,我们都被网住了。

毫无疑问,知识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和幸福,但是知识不等于快乐,更不等于幸福。有时候,知识反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沉重负担,好似一张沉重而结实的网,罩住了我们。

学问学多了如果不善加运用,就会变得非常迂腐,甚至连基本的人世常识、人情伦理都忘却了。就像“邯郸学步”中的那人迂腐得连原来怎么走路都不知道了。

知识多了,人也就会成熟起来。但有时候,过于成熟,过于老练,就会变得世故起来。童心,也就自觉不自觉地丧失了。

小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一件根本不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情敞怀大笑,笑得忘乎所以。那样的生活多么的快乐,叫多少人在回想童年时暗自流泪。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们就渐渐成熟起来,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体统,要讲规矩,要做文化人,要干文明事。顾忌的多了,烦恼也自然多了起来。

成熟,有时候称为世故,这是最可怕的一种衰老,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无论他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可以说,都已进入了生命的黄昏。世故者只能混迹于权贵和金钱的阴影里,也只有在这些阴影里才能滋生世故的人。现在之所以有人崇尚世故,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世故,实在是因为权贵和金钱制造的阴影越来越大。

世故是烂掉的成熟,是那些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就近为自己选择的一个掩体,他们在内心深处有自卑情结和弱者心态,因此从其本质上讲,世故是一种幼稚的回归。

是啊,人,真正快乐的是在童年。返老还童,是一种理想状态,是人的一种对于童年的回味,对于童心的渴望。成熟了,有知识、有文化了,我们对于很多的事情,该敞怀大笑的,也只是淡淡一笑,没有笑的因素的时候,很难有会心的笑声。

有时候知识带给人们的不一定是快乐,知识有时候更像一张网,毫不留情地把人网在网中,网中有着生活中的种种压力,种种枯燥,种种可怕的思想。

所以说,知识虽然是好东西,但不是快乐,至少不是快乐的直接来源。与权力不是快乐、财富不是快乐、金钱不是快乐一样,知识只是快乐的一个因子,不是快乐的前提,更不是快乐的基础。

因为,有了知识只能表明你知道的多了,但并不表明你智慧了,并不表明你能智慧地生活。所以,大师告诫我们:“学问到了极点,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进得去,跳得出来。”

知识不等于智慧,有时候放下知识,才能发现自我智慧。

曾是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业家堤义明对这种“学习”十分不满,他说:

“如果你们不相信,大可作一个实验,把一批离开大学已经十年以上的人,拉去参加一项初中的毕业考试,很多人都会不及格。你不能说初中的教育内容不合实际,如果不合实际用途,为什么还继续采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