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成功,高智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除了高智商,还要具备高情商,具备高情商的人所需要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无疑是成功人士所共有的特点、素质。
(第一节 情商与成功
大家都认为,在高新技术企业中,领导的智商很重要,但实际上,情商的重要性超过了智商。美国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机构调查了188个公司,测试了每个公司的高级主管的智商和情商,并将每位主管的测试结果和该主管在工作上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领导者来说,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智商略逊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也一样能成功。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他十分认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2000年,李开复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不久,两篇文章在互联网上和中国高校中广为流传。其中提到,坚守诚信和正直的原则、生活在群体之中、做一个主动的人、挑战自我、直截了当地沟通等做人的道理,看似浅显,却被不少大学生列为座右铭。关于情商,李开复更多地谈到要善于与人交流,富有自觉心和同理心。比如,自觉心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
情商不是靠背书、考试能学到的。在中国传统背考模式的影响下,情商的培养受到了长期的忽视甚至忽略。应试心态造成了不少中国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把追求好成绩当作唯一人生目标,没时间交朋友,忽略了人际关系的培养。而中国学校的“名次”造成了一种“独自奋斗”心态。这样的教育模式可能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情商很低的人。
问题与差距。首先,评估自己情商的缺欠在哪儿。在美国公司有一种360度意见调查,每个员工都要得到上司、下属、合作者等各方面的评估,最后得到的若干份评估应该是一个别人眼中真实的你。评估是匿名的,往往能获得真诚的意见。虽然在学校里没有类似的调查,但学生们仍然可以多听听老师、家长、同学的意见,挑选合适的目标来培养自己的情商。如果人际关系太差,可以定一个目标,每一个月交一个新朋友;如果自控能力不好或脾气太坏,可以请朋友在自己要发脾气时用约定的“密码”来提醒自己平静下来。
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常常会要求学生近期给自己划定一个进步的目标。如果学生是个害羞的孩子,家长就和老师商量把克服害羞定为学生进步的目标,要求她每天必须举手提问一次。一段时间以后,把举手提问改成一堂课一次,再后来,一堂课举几次手。最后上课举手提问已经成了习惯,她面对很多人说话不再觉得难为情。在中国,情商的培养可能会遇到障碍。中美教育理念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应该承认并吸收美国好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是前提,大学教育是关键。 在美国,学生拿回来的作业,几乎每次都是和两三个同学合作,做不好都挨批评,荣辱与共,孩子间有很强的合作意识。
在中国,要是大家共同完成一份作业,老师会鼓励吗?家长如果要求老师不要把孩子的成绩排名贴在墙上,只说明学生大概的学习状况就行,老师能接受吗?如果学生提出,我想成为最好的我自己,而不是批量生产的没有个性的自己,家长和老师愿意吗?坦诚,与别人分享你的想法。可这些建议在中国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却受到了挑战。“你让我们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可有的人在听了我的好主意后却堂而皇之地占为己有”。“我们老师说了,和别人分享就等于慷慨地让人占便宜。我们到底听谁的?”
并不是你显现出一定能力就不可一世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才!比尔·盖茨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很多年前,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他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禁不住比尔·盖茨的“死缠烂打”同意见上一面,但一见面,就劈头盖脸讥笑说:“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您加盟。”那位高手愣住了。盖茨的谦虚把高手拉进了微软的阵营,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终于开发出了世界最普遍的操作系统。
青年创业者应该读读《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该书提出,一个从优秀跨入卓越的公司都有一位“第五级领袖”。 第五级领袖的特征是谦虚、勇敢、执著。他们不自我膨胀、不吹嘘自己、不霸占大权,而总是以公司为重,放权给能干的人。史蒂夫·鲍尔默,微软的CEO,几年前的鲍尔默就像个果断的老板,凡事喜欢一手抓,而且,总是在最前台鼓舞士气。做了CEO后,他放权给公司七大部门的负责人,不再做每件大事的最后决定人,而更支持7个部门负责人的成长。他不再做一个最有煽动力的拉拉队员,而是一个幕后的教练。他把自己对竞争对手的研究转换成对人才的研究。鲍尔默的行为对我们很有启发。
心理学博士加盟微软。微软亚洲研究院多通道用户界面组的负责人王坚博士,曾经是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摇身一变成了微软的主任研究员,他关于“数字笔”的研究让比尔·盖茨孩子般地欣喜若狂。众所周知,IT企业必须让产品最大限度地人性化。今天不仅像王坚这样的心理学家加盟微软,从心理学的角度辅助产品进步,甚至,文学家、社会学家等人文领域的专家也在为微软服务。如果讨论一个技术要不要产品化,微软内部有个专门的部门来模拟会有哪些人、在什么场合用这个产品。小说家要根据社会学家做的市场调查,虚构几个场景让不同的主人公使用产品,甚至可能最后拍成图片或是电视片。研发部门的人可以看到一个模拟的未来产品走向,他或许能看到,一个家庭主妇实际基本不可能用这个新产品;或是一个公司的经理他很喜欢这个产品,但还有很多功能学起来很费劲,最后就放弃了。
“一个现代企业,需要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
前微软领导李开复的导师罗杰?瑞迪是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委员会信息委员会的成员,也是“图灵奖”获得者。作为科学家,他并非全知全能,但他知道怎样去看待一个自己不懂的领域,知道怎样用一些最困难的问题去激励学生的热情和想象力。在计算机语音识别的研究过程中,李开复对导师主张的方法产生了怀疑,打算采用其他的方法试试。于是,一个世界级顶尖大师和他还没毕业的学生有了分歧。罗杰·瑞迪最后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可以支持你。”正是导师的这个态度,影响了李开复终身。李开复按自己的路子走了下去,罗杰·瑞迪一如既往地给他提供最好的机器和最新的资料。李开复的研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语音系统的识别率从原来的40%提到80%,罗杰·瑞迪也兴奋地说,你该去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李开复的成果引起了轰动,直到今天,全世界所有语音识别的研究都是在他开拓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财富与观念。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过:“你可以把我的财富全部拿走,但过不了几年,我还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学到赚钱的本领,比赚到钱更重要! 也有研究者这样讲过:“如果把全社会的财富聚在一起,重新等量分配给每一个人,不过三、五年,多数人的钱还会流入少数人的腰包。”尽管多数人不想花掉,但他们经不住无知和愚昧的阻止,也耐不住糖衣陷阱的诱惑,几次赌注下去,就一片精光。最后,原来的有钱人还是照样有很多钱。盲目的投资,只能叫胆量,如果把知识和观念加进去,才叫胆识!在富人的骨子里,他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已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而穷人却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穷人与富人的区别还在于:穷人在家看电视,富人在外跑市场;穷人攒钱,富人投资;穷人走亲戚,富人交朋友;穷人专注领薪水,富人考虑发工资;穷人指望被人挑选,富人想到选择别人;穷人学手艺,富人学管理;穷人听消息,富人听演讲。穷人不学习,既是穷的结果,又是更穷的原因。穷人把电脑当玩具,富人用电脑做生意。思维观念的不同,带来的一切都不同!致富完全是一种观念。邓小平曾说过:“改革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说过:“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无论认为自己能,还是不能,都是对的!人的一生,是采取或者不采取行动的结果!20/80法则告诉我们,2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之和的80%,8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之和的20%。这看起来好像不太公平,其实很公平,因为20%的人付出了80%的人没有付出的代价。付出与回报永远成正比!人生好比一道选择题,做前者还是后者,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能赚钱者为真智慧,赚钱多者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也多。要赚钱,必须打破已有的成见! 有钱,往往能解决一切问题;没钱,常常会制造许多问题。钱不重要,但很需要;谈钱很俗气,然而很实际。金钱究竟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全在于支配者!赚钱并不是我们的宗旨,而是通过赚钱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成为自己期望的那个人物,成为那个有素质的成功人物!怕谈钱,是因为对钱很恐惧,恐惧导致没有赚到钱。没有赚到一些钱,永远达不到小康生活水准,将长期成为党和政府的扶贫负担! 所谓“扶贫”,不应只是对经济状况的扶贫,同时更要对空虚的精神和思想进行扶贫,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的物质与精神同时脱贫!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甘愿贫穷而导致持久贫穷。持久贫穷,会麻木人的意志,封闭人的远见,使人变得迟钝。意志上对贫穷的妥协,会导致行为上对改变贫穷的放弃,最终会让贫穷伴随一生。贫穷使人处于弱势,贫穷使人失去尊严,脱贫过程就是为维护自身尊严的奋斗!在网络经济来临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哪个时候你想选择一项事业也没有像现在这么自由过。如果我们再不能尽快摆脱贫穷,完全是一种生存失职和无能的表现!一个人贫穷,只能怨自己没志气;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搞不好,只能怨经营者和领导人的脑袋不行。问题的根源在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温度不会使石头变成小鸡!内因的变化来源于持续的学习,我们要把学习变成一种本能,而不仅是习惯。一些人虽有许多书,但用于装饰。从内心里愿意学习,才是最伟大的学习。我们要学会往脖子以上投资,用知识武装头脑。王慈官曾说过: “一个人贫穷,主要是脑袋贫穷。想过富有的生活,先要有富有的思想。脑袋富有,口袋就能富有。拥有富有的思想,就能远离贫穷。”为了明天拥有,必须在今天行动。事业成功,只有一个道理;事业不成功,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和借口!采取他人的成功策略,吸取他人成功经验,可以减少自己摸索的时间。很多人努力工作付出很多,但一直没有成功,原因是选择不对,方法不对。宇宙万物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在金钱的流通过程中,也存在着规律,然而却很少有人去解读。这个规律就是:金钱在不知不觉地往观念超前、有胆识、素质高、行动力强、影响力大的人手里源源不断地流动!
人们通常容易忽视一个重要的事情,即不愿意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习惯抱怨他人。与其抱怨他人,不如用行动改变自己。不要使自己很随意,不要对别人太挑剔。要使事业成功,需要高姿态,高境界,学会原谅和宽容,用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严格自律是成功者的特征。一个人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他的思想格局!新世纪的竞争,实质是素质的竞争,共同课题就是提高素质。有一位作者收集了改革开放20年以来,许多弄潮儿升浮跌落的实例:如禹作敏、牟其中、步鑫生、马胜利、张兴让等等,写了一本《大沉浮》的书,意在总结经验教训。其中最根本的教训,就是缺乏应有的素质。又如一些行政管理者,俗称政府官员,他们要一展宏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曾几何时,不是被社会磨圆棱角,就是中箭落马的“半路英雄”,归根结底,还是观念问题。观念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观念决定一个人的财富。
“流氓”的情商。流氓,在这里的定义为:为了特定目标不计得失、不计概率、不计手段、不计尊严、不计廉耻的超常“进取”秉赋。在经济学意义上视为愚蠢的一句格言是流氓者的成功宣言:纵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也要做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一个成功者尤其是大成功者除了其先天长处和后天运气,在抵达成功巅峰前的最后一记杀招不是别的,而是流氓气。
有相当比重的人知道如何走向成功,但他们不够厚黑,不够潇洒,不够流氓,于是只能退出竞争。有一些人的先天素质并不比那最后的“成功者”要差,但他却不能下定决心去做流氓,于是某种成功与他无缘。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职业为相当比例的流氓所充斥:商人和官员。大商人不流氓不足以赚大钱谋大势,大政客不流氓不足于升大官居大位。在这个历史上有一种顶级的流氓,他们的名字叫皇帝。每一个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做不到顶级的流氓,他都不可能冲顶成功完成一次新的市场准入和资本重组。
这也是在“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流行观念之外,那些失败者却经常赢得人们同情成功者经常被人轻视的原因。悲剧英雄每每具有唯美的价值,虽然他们因为在最紧要关头的不能流氓化自身而身败但不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