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处世心经(大全集)
2940300000046

第46章 老狐狸处世方圆经(1)

有原则,不做老好人

老狐狸说

坚决不能做无原则的好人。处世能方能圆才能所向无敌。没有必要对自己有多少知己苛求,相交满天下,相知能几人?对于朋友之间的聚散也不需要挂在心头,这是常有的事情。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要学会求得保全。做好人,一定要讲究好手段,不要做毫无意义的好人,对别人的过分好心也要加以提防。对任何人都要保持一种平等的态度。

能方能圆,所向无敌

老狐狸认为,只有做到能方能圆的人,才能所向无敌。人做到动静相宜。

菜根谭中说,对于一个好动的人来说,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就像风中的残灯一样忽明忽暗,而对于一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其实就像已经熄灭的灰烬,也像毫无生机的枯木。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其实人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同时又好像是在不动的水中跳跃的鱼,通过这种心态去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能合乎道的理想境界。

孔子为了推行仁义主张,广泛学习,广收门徒,周游列国。据说有一次,他们师徒在大树下乘凉,等他们走后,人们就把大树给砍掉了。他们路过某个国家,人们就把他们的足印给铲掉了,这种侮辱,刚烈的人恐怕早已咆哮:“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孔子忍了下来,虽然传说中的他是个大力士,但是他能方能圆,在他看来一生的时间不是很多,确实没有精力将这些侮辱性的事件提上日程。他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思想传播上,结果不但得以高寿,而且成了圣人。虽然孔子一生未曾得志,累累如丧家之犬,但是他的仁义天下确实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心骨。

庄子也是能方能圆的人。他是属于穷得人们都会自愿地为他哭得死去活来的那种,贫穷和他如影相随,庄子很想甩掉它,庄子曾经借孔子的故事自嘲:“如果富贵求得来,即使给别人赶车我都愿意;如果富贵求不来,那我就只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庄子甩掉贫穷的种种努力最后都归于失败。然而突然有一天,玩笑地说是因为他吃肉的缘故,他智慧了,倚着一棵苍天大树,悠闲自得,影子不见了。他很开心,很快他就在树下做了个梦,梦见大树告诉他说无用就是最大的用处。谁也没有想到,他从此再也没有走出梦境。还是在那棵大树下,他的思绪飞到了北海,时而为鲲,时而为鹏。他潜入水中和鱼交流,舞在空中和蝴蝶纠缠,无拘无束。如果心情够好,他还会调侃调侃孔子,杜撰些故事,聊且一笑。有人批评他的思想消极,但毫无疑问这里的消极是个褒义词。

然而历史上的方孝孺却是方有余,而圆不足。燕王朱棣在北平的时候,他身边有个道衍和尚。据说这个和尚智谋天下无双,为朱棣出了不少好谋略,朱棣很是器重他。后来朱棣起兵,道衍随军出征。据说在出征前,道衍突然扑通一下跪在了朱棣的面前,朱棣大吃一惊,慌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道衍说有一个请求,朱棣说你起来吧,有什么请求尽管说。道衍说,求大王夺得天下以后,有一个书生千万不要杀。朱棣回答说如果夺得了天下,天下人都是寡人的子民,寡人当然不会杀他们,更何况是个书生?道衍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大军前行三十里,突然道衍又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这回朱棣又吓了一跳,他不明白这道衍今天是怎么了,该不会是行军打仗腿发软吧?道衍还是请求朱棣说有一个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杀,朱棣说早就答应你了,不会杀的,寡人说话是算数的。道衍说我不是怕大王说话不算数,我是为大王着想,怕大王在气头上非杀他不可,然而杀了他以后大王千秋万代都翻不了身。燕王很是好奇说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能让寡人非杀不可,又能让寡人永世不得翻身?道衍很坚定地说出三个字:方孝孺。“原来是他啊!”朱棣倒吸了口凉气。

很快,朱棣攻占了南京,见到了传说中的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朱棣用欺又用骗,用尽好手段,想让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方孝孺起先不答应,双方对峙着。后来方孝孺心一横,提笔就是四个字:“燕贼造反”!朱棣一看,怒气冲天,说你不肯屈服,难道你不怕寡人灭了你的九族,方孝孺说你就算灭了我的十族我也不怕。果然朱棣说到做到,将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凑成第十族。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个地杀,只要方孝孺回头,杀戮马上就可以停止。在最后时刻,朱棣还没有放弃机会让方孝孺回头。但方孝孺痴心顽固,不改初衷,最后也被杀。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圆有余,而方不足,他们为人处世往往缺少正气和原则,容易随波逐流,最后碌碌无为,即使真做了一些事情,也很少不背负骂名的。而还有一部分人,就像方孝孺一样,方有余,而圆不足,做人过于原则和正气,而且很多时候不知道变通,最后成为了“烈士”,后一种人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这种过于正气的人如果能够更加务实一点,如果能够在大节上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上有所变通,也许会活得更好。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以他们做人的人品和方式,他们想融入到一个群体,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过于方,容易刺伤很多人。其实,如果他们能够变圆一点,很多时候,并不影响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

老狐狸认为,人要做到能方能圆,这是一种大道的适应,才能所向无敌。

得意失意,求得保全

老狐狸认为,人在苦心追求的时候,往往会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而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潜藏着的失意。

正是因为人们有这种心态,所以人们无论是得意失意都要泰然处之,都要求得自己的保全。历史上有很多失意的人,比如司马迁,又比如蒲松龄。关于这两个人有一个作者写了这样两段话:

“如果司马迁不是一个真书生,而是一个随流的官员,他绝对可以贪污足够的钱,来赎回自己的宫刑。其实如果司马迁不是个真书生,他完全不会在汉武帝的气头上为李陵仗义执言。据说,他和李陵根本就不认识。然而以书生的仁义心肠,他觉得自己应该说句公道话,于是傻不隆咚地替李陵辩解,汉武帝正好逮不住李陵撒气,便轻轻松松地赐了司马迁一个宫刑。金庸书中的大侠往往都是经过九死一生而活下来的,只要没有死就还有希望,司马迁就是这样,含冤受辱,他更是仗义执言。他可以不报复自己的屈辱,但他必须坚持真相,毕竟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是即使他直言,汉武帝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果然,《史记》一出,皇帝们后悔了,被一个书生给戏耍了,造了本谤书流传天下,一生功过,书中写得尤其清明。不畏权贵,不流于世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直言到底,这是司马迁的江湖梦。一辈子都在忍受屈辱为后世说明真相,等到《史记》快完成的那一天,司马迁发须皆白,抬头远望,已近黄昏。回首往事,他心中涌起了无尽的落寞和无奈,一生的时间好像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于是写了篇短短二三百字的小文章《悲士不遇赋》,附在《史记》后面,我相信他是想写长篇的,但刚开了头又煞了尾,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应了那句话:说不尽,道不明,不能说,一说便是错。”

“蒲松龄也是有江湖梦的。一生落魄的他,始终是个穷秀才,在一个小山村里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让所有自命清高的读书人笑掉32颗铜牙齿和尖刻下巴的是,这个穷秀才在自己的住处门口的大树下铺了一张凉席,然后煮上一锅绿豆汤,让路过的人免费喝。这个痴心的书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如果你有好听的故事,不妨讲给我听听,鬼狐故事尤其欢迎。路人也十分开心,有绿豆汤喝,而且还有人听他们废话。后来的故事,就不多说了,《聊斋志异》出来以后,大家就对这个小老头刮目相看,直到今天,大家压根就不记得那么多年状元榜眼探花是谁,唯一记得的是当时有个叫蒲松龄的,很了不得,连鬼那样见不着的东西,他都能分门别类,描述得有模有眼,而且很有人情味。我不能准确地总结出蒲松龄的江湖梦是什么,但是我相信他一直很看得起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即使是在最困厄,让他感到窒息的时候。”

其实对于这两个很伟大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一直处在失意中。一个忍辱负重,一个穷困潦倒。然而正是在这种失意中他们产生了足以让他们得意的东西,这就是他们的著作,这让他们千古留名。这说明了人不要把得意和失意看得太绝对,得意和失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处在困厄中的他们,成就了很多他们原来无法成就的东西。

人如果处在失意的时候,千万要学会保全自己。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很多时候一个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或者遭受了很大的挫折,往往是因为时机不对,跟自身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既然这个人没有错,那么他就必然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能够把握一个更好的时机,说不定还能创造一番意想不到的成就。

我们习惯去把人的得意和失意看成一种结果,殊不知这并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状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状态是由心生的,而不是状态本身。因此人的得意失意是可以转化的。

老狐狸认为,不要把得意失意看得太重要,要学会保全自己。

做好人,讲究好手段

老狐狸认为,做好人,也要讲究好手段。

在《九品芝麻官》这个电影中,有句经典台词:“要想做好官,就要比奸官还奸,要不你怎么和他们斗?”剧中的包大人为了给人伸冤,用尽办法和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威胁皇上,最后冤情得以昭雪,皆大欢喜。

有人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认为自己做人高风亮节,不需要使用什么手段,而把那些使用手段的人统统斥为小人。这种人是过于天真地看待社会了,而且也过于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做人高风亮节是做人战略问题,而做人讲究手段是战术问题,战略是为了保证大方向的正确,而战术是为了保证能够迅速实现目标。《九品芝麻官》中的包大人听说了冤情之后,也只想做个好官,做个好人,但是处处被人陷害,最后不得不去京城求救,即使到了京城,他的仇家也没有放过他,最后他要学习说话的本领,他要接近皇上,甚至通过威胁皇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他成功了。如果他过于看重自己的高风亮节,而不愿意去做一些他认为不齿的事情,那么他很可能会在京城的街头乞讨一辈子,永远也不能翻身,更谈不上为人申冤。因为他懂得使用手段,懂得变通,所以最后能够成功,而且成为了路人皆知的清官。

做人,尤其是做好人,也必须讲究手段,不讲究手段地去做人做好人,不仅容易自己吃亏上当,而且容易受到世人的误解。在三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好人,他做人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对朋友的儿子十分友善,最后全家都被朋友的儿子杀掉了。虽然是缘于一场误会,但和这个人只是一心做好人,没有讲究手段有脱不了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吕伯奢,而他朋友的儿子就是曹操。

汉朝末年,董卓专权,对这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举国上下,人人痛恨。只不过董卓的权力太大,没有人动得了他。就在这时候,曹操行刺董卓,但没有成功,曹操立即推说是献刀,然后赶紧逃出了险境。有一天,曹操单人独骑来到了中牟县,他正想骑马进城,却远远看见城门附近有一堆人还拥挤着围观城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曹操挤进去看告示的内容。不料,他刚刚挤进人群,就有两名公差死死盯着他,他发现告示旁边有幅自己的画像,突然明白了自己正在被通缉,正要逃走,两个公差就猛地扑过来,不容分说就把曹操给捆上了。

中牟县县令陈宫是个很有才学的读书人,他心地十分善良,十分痛恨董卓的暴行。当天他知道行刺董卓的刺客曹操已被他手下的差人拿获,不敢怠慢,立即升堂审问。面对陈宫的审问,曹操毫无畏惧地说:“现在董卓在朝专权,作威作福,倒行逆施,一心谋取汉室江山。上至满朝文武,下至全国的老百姓,谁不恨董卓,谁不想杀掉董卓呢?我这次行刺董卓虽然没有成功,不过这是一件大得人心的正义之举。如果你把我解进宫去,献与董卓,你就成了为虎作伥的无义之人。那时,天下人会怎么看你?即使你因为投靠董卓而升官发财,可你想过没有,像董卓这样的大奸臣,迟早会垮台,到那时你这个卖身投靠者又会落得个什么下场?所以我劝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曹操在公堂上语中有骨,大义凛然。陈宫听了曹操的话,对曹操甚是钦佩,于是决定弃官和曹操一起逃亡。他们连夜出城。先是纵马急驰,唯恐后面有人追赶。他们一口气跑了一夜,虽然离中牟县县城还不算远,但至少目前没什么危险了。这个时候,曹操想起了他父亲的八拜之交吕伯奢就住在这附近,于是和陈宫一起去吕伯奢家休息。吕伯奢很是高兴地款待了曹操和陈宫,问到曹操为什么会到这里?曹操也丝毫不隐瞒,把自己行刺董卓没有成功,在中牟县如何被陈宫拿住,又如何被陈宫开恩释放等情况一一对吕伯奢叙述了一遍。吕伯奢听了以后也连忙给陈宫作揖施礼,感谢他的大恩。

然而吕伯奢虽然知道了曹操与陈宫的情况,但他对曹操与陈宫那种惊弓之鸟般的心理状态却很不清楚。吕伯奢连忙吩咐家中仆人准备宴席,而他自己亲自到西村去打酒。曹操与陈宫告诉吕伯奢不必费心,但吕伯奢一心要好好款待这个侄儿,于是坚持要去打酒。

曹操与陈宫正在屋中聊天,忽然听到屋子后面有霍霍磨刀声。曹操当即脸色突变,他问陈宫:“公台,后面磨刀的声音该不会是要对你我下手吧?”陈宫说:“你先不要多疑,咱们再听一听。”曹操这时已经坐不住了,又对陈宫说:“那么咱们到后面去看看动静怎么样?”于是两个人来到了后院。他们听到后院的一间屋子里有人在说话:“捆上就杀!”“对,先绑上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