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六计大全集
2939000000064

第64章 败战计(8)

这个行为气坏了教皇,于是他在罗马召开了全欧基督教大会,宣布开除亨利王的教籍。一时间,欧洲各国掀起了反对亨利王的浪潮,德国的封建主起兵造反,让亨利王处在了四面楚歌的艰难境地。

亨利王面对危机,被迫妥协。1077年1月,他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来到罗马,向教皇请罪。教皇却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王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

亨利王无奈,只好继续前往卡诺莎拜见教皇。到了卡诺莎,教皇又叫人紧闭城堡大门。当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王屈膝脱帽,接连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最后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

亨利王的“卡诺莎之行”为他保住了教籍,让他的王位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回到德国后,他集中力量整治内部,击破了造反的封建主。在阵脚稳固之后,亨利王又立即出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教皇最终弃城逃跑,客死他乡。

不难看出,施展“苦肉计”的目的在于骗取对方的信任,趁其放松戒备之时,再作打算。亨利王就是凭借这一点,不惜帝王之尊,长跪三天三夜,保全了自己的王位,最后打跑了教皇。可见,施展“苦肉计”的关键在于肯下血本,足够真诚,就能有所成效。

■ 职场活用 ■

机关工作的“苦肉计”

苦肉计,不仅可用于战争中,还广泛地见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职场上,适当地揭揭自己无碍大局的短处,不仅有利于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能取信于他人,为下一步的职业发展埋下伏笔。因此,这是极其可取的一计。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都知道,机关里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如果是在企业里工作,有本事就应该尽管使出来,带来效益,是会得到厂长、经理的奖励的。而机关就不同了,一些锋芒毕露、遭人嫉妒,吃过几回苦头的人,其教训是深刻的。

所以,在机关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最终会时时处处谨小慎微。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成长,人们逐渐找到了一种微妙的途径:一边极力表现自己出众的才华,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及赏识;一边在恰当的时机,揭揭自己的短处,承认自己的一些不足,以减少来自周围同事的嫉妒和暗算。因为,当向大家揭自己之短的时候,就是表明希望大家多帮助自己改正缺点,这就等于抚平了因突出成绩给周围人带来的不平衡感。

当然,使用“苦肉计”,揭自己之短是有限度的,这样的短处应该只是一些皮毛,而不影响大局。否则,你将会落得一个自鄙的名声,效果适得其反。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原典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①,以杀其势②。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③。

注释

①自累:自相拖累,自相牵制。

②杀其势:杀,减弱、削弱、刹住。势,势力、势头、气势。句意为减弱、刹住敌军来势汹汹的势头。

③在师中吉,承天宠也:军中有英明的将帅,指挥就能够巧妙得当,让敌人难以预测,用兵作战犹如承天神相助一样。

译文

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让他们自相钳制,以削弱他们的实力。三军统帅如果用兵得法,就会像有天神保佑一样,克敌制胜。

■ 解读 ■

所谓连环计,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多步骤或多环节的计谋。即计中有计,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用来累敌,一计用来攻敌,那么,即使智谋再高、力量再强的敌人都能被制服。

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在对敌作战时使用计谋,是每个优秀指挥员所追求和依赖的。而双方指挥员往往都是有经验的老手,只用一计,很容易就会被对方识破。相反,一计套一计,计计连环,不但能迷惑敌人,而且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连环计旨在用巧妙的方法拖累敌人,给敌人造成包袱,让其失去行动自由,不战自乱,进而达到减弱其力量,而我方或乘机进攻,或乘机撤退的效果。

而连环计的运用,最重要的就是布局。只有布局周密完整,没有破绽漏洞,才能完美地施展。如果其中一环一计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造成牵一环而动全局、缺一计而弃前功的不良后果。因此,只有那些思虑周到,组织能力强,能将主客观因素充分结合起来的运筹者,才不会因百疏一密而导致功亏一篑。

我们在使用此计谋时应把握如下要点:

一、将各环有机地联系起来。单一的计谋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运用连环计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各计谋之间相辅相成,便可做到一条计策失败,另一条计策马上接着实施,不让行动被迫中止下来。

二、掌握各环的特点,将其揉为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奇谋妙计,都需要有相应的条件作为基础,计谋讲求连贯、配套,有系统性和系列性。如果胡乱搭配,只会造成“驴头不对马嘴”的滑稽下场。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收不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巧使敌人“自累”,以耗其力。让敌人“自累”是此计谋的关键,即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并扩大或激化他们的矛盾,使得其内部发生变乱,产生内耗,进而虚弱力量。让敌“自累”,有其固有的优势,不但方便省力而且对敌人的破坏性极强,效果极佳。

四、以利诱敌,予以重负。当我们不能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使其“自累”时,就要根据敌人贪利的心理特点,主动为其准备某些利益,让他们为了捞取利益而干扰或破坏掉原来的行动计划;或使其仅仅抓住的这些利益,留而无用,弃而可惜,形成一个难以卸掉的大包袱,让他们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而当敌人运用连环计时,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加以应对:

一、“走为上”,逃离敌人环环相扣的计谋。敌人在使用此计时,我们往往会因为一时难以察觉而被敌人相互扣用的多个计谋所困扰,陷于应接不暇的被动状态,穷于应付。一旦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这种极端被动的局面,应及早逃离现场,“走为上”,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和敌人一味生拼硬干,吃亏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因此,见机逃走无疑是保全自己实力的一计良策。

二、搞好内部团结,避免让“窝里斗”耗费自己的实力。军争中,为了共同的敌人,怀有深仇大恨的人都能联合起来一致对敌,何况是自家人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相残害,敌人就会从中取利。因此,在内部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总想着把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而要清楚地看到双方共同面对的严峻形势,意识到互相之间的共同利益。大敌当前,矛盾双方谁也不会独自幸存,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克敌制胜,而不至于被敌人利用,陷入其设置的阴谋里无法脱身。

三、抵挡各种诱惑,以防上当受骗,误了战局。敌人在让我们“自累”的企图无法得逞时,很可能会换用别的伎俩,比如抓住我们贪图小利益的心理加以利诱。如果此时我们意志薄弱,见利忘义,同室操戈,就会正中其下怀;或者如果小的恩惠迷惑了我们的内心,我们一时糊涂就会做出错误的决断,甚至是打破我们的行动计划和战局,因小失大。

因此,要严格要求自己,抵挡敌人的诱惑,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让敌人的计谋无法得以实施。

■ 兵家活用 ■

连环设计的诺曼底登陆

“连环计”,就是一计复一计,一计套一计,环环相扣,一点空隙也不留。要直至获胜,达到目的方可罢休。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面对德军坚固的“大西洋壁垒”和恶劣的战场环境,为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顺利完成“霸王行动”计划,盟军曾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计策,最终取得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

为了保证“霸王”作战的顺利进行,让德国人无法了解到盟军登陆的真实意图,盟军设计了一个名为“刚毅”的欺骗策略,最终让德国人相信盟军主攻地点不在诺曼底,而是在英吉利海峡较窄水域对面的加来地区。

此外,盟军在登陆开始后,又用了一系列蒙蔽方法让德国人相信这只是一种牵制性进攻,因此德军在加来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25万人的部队最终被牢牢地吸引在了塞纳河以北,无法支援诺曼底战场。这是盟军采取的“声东击西”计。

为了达成“刚毅”计划,盟军又虚设了一个由12个师组成的美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部设在了与加来地区隔海相望的多佛尔附近,司令官是当时深受德国人关注的巴顿将军,以此来吸引德军更多的注意力。

随后,盟军有意让德国飞机侦察到在“第1集团军群”的集结地域内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及各种保障设施,在附近海域有大量的登陆舰船在集结装载的假象,好让德军相信确有一个集团军群正在英格兰东南部集结。这是盟军的“无中生有”计谋。

除此之外,为了减轻正面登陆海滩的压力,盟军又巧妙地在德军后方投下了200个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假伞兵,并空投了数千支假步枪和机枪。假伞兵离机开伞后,所带假手榴弹马上落地爆炸,假步枪和机枪坠地后发出的爆炸声,造成了很大的声势。很快,德军高级指挥机关的作战地图上便布满了伞兵标记,一时间难辨真伪,不知所措。

而这次欺骗行动,不仅为真正的空降部队顺利着陆做了很好的掩护,而且成功地建立了空降场。这是盟军的“调虎离山”计。

英吉利海峡的气候条件恶劣且复杂。为了寻找理想的登陆时机,同时避免被德军过早地发现,盟军在制定登陆日期及时间这个问题上与德军打起了“信息差”。首先,他们在战前轰炸了几乎所有的德军气象设施,并充分发挥取得制空权的优势,全面阻止德军侦察机获取到实时的气象信息;其次,盟军成立了专门的气象委员会,高度关注气象变化情况,并最终在6月6日凌晨,抓住短暂而有力的战机,果断发起了攻击。

此时,失去“知情权”的德军官兵由于无法获取气象变化的实时情况,一味地沉浸在恶劣天气带给他们的安全感中,而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就连隆美尔也回家去为太太庆祝生日了。最后,直到盟军官兵全都登上了诺曼底海滩,德军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盟军的“瞒天过海”计。

盟军上述计策的使用构成了一个计策集。这个计策集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总目标——实现出其不意的突然性登陆而展开。每个单计策又都有各自明确的分目标,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透射出了盟军谋略工程的光芒。可见,这个计策集的使用正是盟军成功登陆的秘诀所在。

曹操平定叛乱

“连环计”之巧,在于巧施计谋,使敌人自相牵制;“连环计”之高,在于接连用计,计谋迭出,计中有计,环环相扣,往往让对手防不胜防。

公元211年,马超、韩遂举兵反叛曹操,杀奔到关中重镇潼关。7月,曹操领兵前来平叛。

曹操屯兵在潼关附近后,便做出一副强攻的架势,暗地里却派大将徐晃、朱灵趁夜偷渡蒲阪滓,在西河扎起了营寨。随后,曹操引兵渡河北上,占据了渭口,并多设疑兵,把兵力偷偷运过河,集结于渭地。

表面上,曹操命令士兵挖掘甬道,设置鹿砦,做出防守的样子。马超多次率兵挑战未能成功,再不敢轻易发动进攻,最后不得不请求割地讲和。曹操听从贾诩的规劝,假装同意了马超的求和条件。

此时,韩遂前来求见曹操。韩遂与曹操本是同年孝廉,又曾于京中一起供职。韩遂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游说曹操退兵,曹操却故意装傻,与他只言当年旧事,抚手欢笑。马超得知韩遂与曹操相谈甚欢后,不免对韩遂起了疑心。

几天后,曹操送给韩遂一封多处被涂改过的书信,这让马超的疑心更大了。而就在马超对韩遂处处防备之时,曹操突然对马超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先是轻兵挑战,而后更以重兵前后夹击,最终使得马超、韩遂大败。

战斗胜利后,有人向曹操询问作战策略。曹操说:“敌人把守潼关,我若进入河东之地,敌人必然会引军把守各个渡口,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渡过西河。因此,我先把重兵汇集在潼关,吸引敌人调全部兵力来守。这样,敌人在西河的守备就势必空虚,徐晃、朱灵才能够得以轻易渡河。我在率军北渡时,因徐晃、朱灵已占据了有利地形,敌人便不敢与我争西河。过河之后挖掘甬道,设置鹿砦,坚守不出,不过是假装示弱,以骄敌人之兵而已。待敌人求和时,我假意许之,让敌人不做防备。而我军一旦发动进攻,敌人便会丢盔卸甲,无力抵抗了。用兵讲究变化,不能死守一道。”

从曹操的这段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平定马、韩之乱中,曹操先后用了“暗度陈仓”、“反间计”、“调虎离山”、“欲擒故纵”等计策。可见,曹操不愧是一位“连环计”的运筹高手。

■ 商家活用 ■

360安全卫士不断出招

连环计是在前一计的基础上再施一计,从而达到连续作战、不断削弱对手、扩大胜利成果的目的。

在2006年的反流氓软件运动中,周鸿祚掀起了一场反流氓风暴,并以清除流氓软件为名,推出了360安全卫士。结果,这一行动大幅度地打击了雅虎中国和CNN—IC。而这两者,是世人皆知的周氏敌人。此计为“借刀杀人”。

360安全卫士不仅在表面上打击了雅虎中国的网络实名,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借削弱网络实名插件的影响力、增加广大用户对雅虎中国的投诉,直接导致了其渠道商利润降低,成功瓦解了雅虎中国的渠道联盟。最后,周鸿祚趁机收编渠道,为其中国供应商构建起了成熟的渠道体系。而令人瞠目惊舌的是,其中国供应商瞄准并对付的目标其实并非雅虎中国,而是阿里巴巴。此为“声东击西”计。

2007年,360安全卫士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增了“个人定制”服务。业内人士将其理解为“360安全卫士定制版”。而其真正的意义,其实在于它把一个“网络工具”类软件,成功转变成了一个“大众消费品”。据说到2007年4月,360安全卫士的累计安装量已经超过了1500万。从此,占据终端成为了360的隐藏使命。此为“暗度陈仓”计。

不难看出,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商家来说,实施连环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此时他们自身的实力不济,也不受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在市场上尚处于劣势,只有接连不断地出招,才能聚集起不同性质的外部资源,形成合力,为我所用,最终实现跨跃式的发展。

眼镜店施计夺回生意

运用“连环计”,一定要事先做好谋划。整个“连环计”要成系统,而系统内各计要互相连接紧密,这样,实施起来才会有一气呵成的气势。

某市钟表眼镜批零商店是个专业的眼镜店,曾一直垄断着该市及周围地区的眼镜销售市场。正当这家专业眼镜店乐此不疲地陶醉在始终有老本吃的喜悦中时,在它周围竟然先后冒出了十几家个体眼镜店铺和不少专卖眼镜的地摊。有的地摊甚至还将阵势摆在了这家老店的门口。

这些小眼镜店的老板常常是进这家老店转一圈,出门便把自己摊上同样的眼镜标价降低许多,同时,他们还打出了足够吸引路人的“配镜迅速,立等可取”招牌。

就这样,个体经营者凭借其本小灵活、货廉好客的经营优势,很快堵住了那家专业批零眼镜店的财路。一向自居老大的老店,在众多小店的“围、堵、截、攻”面前,决定施以计谋,冲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