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两个饥饿的赶路人恳求得到上帝的恩赐,上帝发了善心,给了他们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聪明一点,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于是要了一根鱼竿。两人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很长一段时间就靠着这一篓鱼使自己保持体力。不久,鱼吃完了,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倒在半路上。
有另外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从上帝那里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共同分享这一篓鱼。经过长途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海边,用这根鱼竿,两个人各自过着幸福的生活。
任何一个人,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精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这就是当今时代所推崇的“双赢”。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双赢”,才是真正的赢。
林肯就深谙此道,他对政敌的友好态度曾经使一位官员非常不满。他不明白为什么林肯要试图跟那些人交朋友,而不是消灭他们。林肯却非常老到地说:“我这样做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其实林肯是在化敌为友,实现双方共同利益上的“双赢”。
刺猬法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寒冷的冬季,将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困倦的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因而它们拥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但是由于它们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迫使对方又分开。距离分开,就会冷得难以忍受;挨得太紧,身上会被刺痛。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
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法则”。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与某人的关系越亲密,对方就好像渐渐露出了刺猬的特性,越容易经常与其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与初次见面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员、情侣之间常常相互埋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
这其实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来解释。当你对一个人了解得不全面时,很容易被对方的优点所吸引,对对方产生敬佩或表示喜欢;与其亲密接触一段时间后,两人的关系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对方的缺点就日益显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感情,甚至变得非常失望与讨厌他。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会有这种情况。
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看来,通常而言,彼此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与他们所处的情境来决定的。据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者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不同的双方关系,分别是: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主要依赖于具体情境和交谈双方之间的关系、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心境以及文化背景等。
我们在了解了交往过程中人们需要的自我空间和交往距离后,就应当有意识地选择和他人交往时的最佳距离,以便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有一个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还说“仆人眼里无英雄”,意思是人在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否则伟大也会变得平凡。
戴高乐是一个非常会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与自己的顾问、智囊以及参谋们的关系。在他担任总统的十多年岁月中,他的秘书处、办公厅与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过两年。他对刚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说:“我只能用你两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做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他的规定。
戴高乐有着他自己的考虑:第一,他觉得调动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这可能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第二,他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惟有调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及充满朝气,并能杜绝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来徇私舞弊。
戴高乐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如果和下属之间没有距离,领导的决策就会过分依赖于秘书或者某几个人,易于受他人的影响,一旦他们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两者相比,还是保持一定距离为好。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理论。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会经常表示其对部下的关爱,但在工作之外,他与部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从不邀请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的各项业务都能够顺利得到开展。
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保持斯通的权威和别人对他的尊重,也不会使他与员工的关系过于亲密而影响到他的管理和决策。这是一种最佳的人际交往状态。
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尺度。尽管我们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还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比如,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秘密,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不希望有人踏入禁区。即使亲密如夫妻、父母与子女,或铁杆儿的朋友之间,也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其实,越是亲密的人,越要尊重对方的隐私。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使人心生反感。
跷跷板定律:人际交往收支平衡
赵兵是个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的年轻人。他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而且专业成绩优异。本科毕业后,他又到国外深造了一年,拿了个研究生文凭,毕业后找的工作也很对口。这一切,让他有一种无比的优越感。
可是同事们似乎不太喜欢赵兵,背地里总是议论他:“他以为自己是谁啊!凭什么让我去给他发传真?我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啊!”“凭什么动不动就让我给他打饭?”“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找我借一次钱,我唯一一次找他借钱,却被他拒绝了。”大家对他有很大的意见,平时连个招呼也不跟他打,生怕他会“黏”上,造成自己的负担。
有一次,快下班的时候,一个同事的母亲乘晚上的火车到北京西站,他必须去接站。他的母亲从乡下第一次来北京,如果没人去接的话,很可能会迷路。于是,同事让赵兵帮忙,把手头的工作继续完成。那天,赵兵本来也没什么大事,但是之前约了女朋友,为了不让女朋友失望,他拒绝了同事的求助,去赴女朋友的约了。
后来,有一个下午,赵兵要出门办事,想借那个同事的自行车用一下。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被同事以“自己要用”拒绝了。但是,那个下午赵兵却发现同事并没有用自行车。
渐渐地,类似的事情多了,赵兵才逐渐地意识到,原来他总是麻烦别人,而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又不能给予别人帮助,所以,大家认为他是个自私的人。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有的人把这种交换叫做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显然故事中的赵兵并不懂得这个原则,他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恩惠,自己却不肯付出,这样的“铁公鸡”自然让同事不满意。
我们每个人所做的每件事,都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人际交往也一样。没有一个人愿意对他人无偿地付出,也没有一个人会得到他人无偿的付出。一段稳定的人际关系,必须保持相互交换的平衡。
事实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人踩跷跷板一样,和谐相处就要保持双方支出的平衡和对等。一旦彼此的交换不对等,那么就会像跷跷板一样失衡。这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跷跷板定律”。
对于那些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顾他人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交往却失去了互动的乐趣,变得索然无味。对有的人来说,“自私”是有意识的,而有的人则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自私,是个性问题,比如那些天生就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人;而无意识的自私,是社交技巧的问题,无论是个性使然,还是不懂得社交技巧,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认识到人际交往中彼此付出的对等问题,来保持利益的互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种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壕堑战,大队人马想要穿过两军对垒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就比较容易。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有一个德军的特种兵以前曾经多次成功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带,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的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抓住了。他手中还拿着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面包递给对面从天而降的人。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德国士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且做出了一个很奇怪的举动——他没有把这个士兵带回去,而是自己一个人回去。虽然他知道,回去之后,长官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士兵为什么这么容易被一块面包打动?其实,这正说明了“跷跷板定律”的作用:得到了别人的好处之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是一块面包,却表达了对方的善意。这个德国士兵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抓走,甚至要他命。
既然交际是利益的相互交换,如果你要受人欢迎,吸引他人的话,那么就需要增加你“被利用”的价值。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的,或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者终止。
邻里效应:交往越多越亲密吗
南朝时期,平固侯吕僧珍非常有学问,对人谦虚诚恳,很多人都愿意与他交往。
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
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吕僧珍这种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受到了人们的称颂。有位名叫宋季雅的官员告老还乡到袁州后,特地把吕僧珍私宅邻家的一幢房屋买下来居住。一天,吕僧珍问他买这幢房子花了多少钱,宋季雅回答说:“共花了一千一百万。”
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反问道:“要一千一百万,怎么会这么贵?”
宋季雅笑着回答说:“其中一百万是买房屋,一千万是买邻居。”
吕僧珍听后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跟着笑了起来。
宋季雅肯花费一千万两银子“买”个好邻居,着实有点夸张。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知道邻居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关系不错的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这其实就是“邻里效应”。
人们也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
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在20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有1/3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熟悉能增加人际吸引的程度。如果其他条件大致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交往。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便于彼此了解,促进相互喜欢,我们经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是因为我们和邻居接触多,而与相隔较远的亲戚接触少。接触得多的人,我们会有一种亲密感;而接触得少的人,我们会感觉到生疏。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些都是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
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看来,邻里效应,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同样起着作用。
要想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就要主动与人多接触、多联系。每与人多接触一次,他人对你的印象就更深一点。要利用生活中的邻里效应,增加你和他人的亲密程度,就要学会主动跟人打招呼,主动地与人建立联系,少一点心理设防,有事没事跟朋友常聚聚。
邻里之间有时难免要发生矛盾,这时候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万一和邻居的关系搞到僵持乃至恶化的程度,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便。
小珍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她找了一份文秘工作,为了上班近点,就在公司的附近单独租了一间房。然而小珍觉得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她跟邻居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生矛盾。
一天,小珍哭着给姐姐打电话:“今天早上,我和楼下的那个大肥婆又吵了一架,因为洗手间漏水的事情。最后还打了一架。我都不想回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