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2937000000017

第17章 轻松玩转社交(4)

亲属间的交往,礼节应酬发生的频率较高,如“新婚之喜”、“寿诞之喜”和“乔迁之喜”等,总要有所表示,以示祝贺,这是人之常情。礼品是感情的载体,亲属间的交往终归是情感的交流。有时,一份薄礼常使多年积郁在内心的隔阂化为乌有。如果亲属有可贺之喜或有疾病在身,带点礼品去看望是可以的。古人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说法,只要能表达自己的庆贺或慰藉之情就可以了。如果彼此在礼节上应酬过多、过重,不仅会增加彼此的家庭负担,而且还会使人觉得庸俗,进而淡化人际关系。

(3)不要给亲友出难题

给亲友出难题不外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让亲友帮助办违章违纪的事;二是要亲友代办力所不能及的事;三是事无巨细,明明自己能办的也要亲友代劳,理由是,既然是亲友关系,就应替我奔忙。这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甚至不惜把亲友置于违法的做法是极端自私的表现。亲友间一方要考虑另一方的难处,另一方也应体谅对方的困难,应该帮的或能够帮的,就要主动热情地帮助对方。

(4)涉及到金钱的事情算明账

从实际情况看,为了经济利益问题而得罪人,在亲戚之间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亲戚之间的借钱借物等财物往来是常有的事,现了亲戚之间的特殊关系,把这种财物往来当成表达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作为受益的一方在道义上对亲戚的慷慨行为给以由衷的感谢和赞扬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把这种支持和帮助看作理所应当,不作一点表示的话,对方就会感到不满意,而影响彼此的关系。

另一方面,对于属于需要归还的钱物,同样是不能含糊的。这是因为亲戚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应把感情与财物分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只要不是对方明言赠送的,所借的钱物该还的也要按时归还。有的人不注意这个问题,他们以为亲戚的钱物用了就用了,对方是不会计较的。如果为了经济问题等到亲戚提出来时,那就不好看了。那时,就已经到了得罪人的边缘。

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亲戚给以帮助。但是,对于这种帮助要注意给以回报,这既是加深友谊的需要,也是报答对方帮助的必要表示。如果忽视了这种回报,同样会得罪人。

假如亲戚之间为了盈利而合作办事业,那么在合作之前就要有一个什么说法,最好立上文字合同之类,把各方的责任和利益都写清楚,这样合作才会顺利和成功。亲戚之间的合作共事因事先没有明确的说法而发生矛盾,最后反目成仇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亲戚之间在合作共事时,不要以为大家是亲戚,就感情用事,什么也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不好。到了发生经济纠纷时,大家就会因事先没有约定而闹得不愉快。在有了合同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讲信用,不能只顾自己,更不能贪便宜,否则就会得罪人。

总之,亲戚之间的钱物往来,既可以成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为造成矛盾的祸根,就看你如何处理。

(5)方法方式上要讲分寸,不要一厢情愿,为所欲为

亲戚之间由于彼此关系有远近之分,有密切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在相处中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分寸。“亲戚越走越亲”,是一般原则,但要看你如何走法,这里面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果不会走也可能走出矛盾和问题来。在亲戚交往中也有一个优化自己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尽量让主人方便。

★ 社交学提醒您:

良好的亲戚关系是求亲戚办事成功的主要原因,但良好关系的建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入手,依靠平日的积累,即使平时工作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如此,才能巩固建立起来的亲戚关系网。

远亲不如近邻,与邻里相处有道

刘家和宋家是邻居。刘家嫌宋家的花盆妨碍他们走路,就和宋家发生了争吵;宋家为了表示不甘示弱,仍把花盆放在那里。谁知两天后宋家心爱的花被拔。宋家为此大为恼火,打伤了刘家的人。两家从此结下了仇,相互提防,上班心里也不踏实。一天,刘家的两个人在家休息,宋家的人生怕家里出事,一走神结果出了工伤事故。

且不论两家的是非曲直,单就工作和日常生活而言,搞好邻里间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邻里关系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一种普遍关系。好的邻里关系等于为自己添了左膀右臂,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得到邻里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思想得到沟通。反之,不好的邻里关系会招出许多麻烦。那么邻里之间要如何才能和谐相处呢?

(1)主动交往

由于我国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自然经济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相应地产生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性心理。新中国成立以后,那种“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价值观念,仍然在不少人头脑中发挥作用,导致了人们热衷于一家一户式的与外界隔绝的人际活动方式。这是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要克服封闭心理,发展融洽的邻里关系,首先要提高交往的主动性。人际交往是互动的,只有在互动中人们才能彼此加深了解,深化感情。然而在交往的开始阶段,总要有一方更主动一些。对一些不熟悉的邻居,不妨主动叫出他们的名字,主动说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找出双方的兴奋点和共同点。这就为进一步交往打下了基础。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彼此相倚”现象。在陌生人之间,开始如果没有人打破沉默的话,往往大家都默不作声;如果有人谈笑风生起来,于是其他人也会很快响应。就是说,大家都相互示范。邻里间的交往也是如此。如果谁也不去主动交往,可能彼此间就一直“不相往来”下去;如果有一个主动些,大家彼此就会亲热起来。主动交往不仅是邻里交往的开端,也是邻里友好交往的基础。

(2)“不干涉内政”

人们常用“亲如一家”形容邻里关系之好。邻里之间有时因兴趣相投,谈话投机或相处时间较长,经常互相帮助,形成了比较亲密的关系。这种邻里友谊给双方都带来了许多方便和愉快。但这种友谊再深也只是邻里之间的友谊,而不能忘了“不干涉内政”这条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界限。“不干涉内政”是邻里交往的界限。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既有共同的社会属性,又有其独立的人格品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不同的人其活动圈永远不会完全重合。个人身上的事,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就没有究底的必要。诸如生理缺陷、私生活、家庭状态和宗教信仰等,那是个人的人身权利,邻里间关系再好都不能妄加评论,更不能以个人感情代替他人的意志,否则就会出现好心无好报的现象。在经济上应当清清楚楚,如果借钱善忘,时间长了也会引起人家的反感。邻居夫妻吵架,无论哪方有理无理,作邻居的也只须劝说,讲些道理,切不可站在一方立场上帮着另一方吵。为什么有些关系密切的邻里,忽然关系恶化了,甚至反目成仇,原因就在于超越了邻里交往的界限。

(3)严于律己,礼让在先

严于律己就是在交往过程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为自己的快乐和方便而去影响别人。如公用的厨房、走廊、庭院不多占用和堆放杂物;午休与晚上休息时间音响尽量小些,不大声喧哗等。严格要求自己是一种文明的、有修养的交往方式,也是人际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常言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指的就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感染作用。明朝时,山东一姓董的人在京城做官,家里给他捎来信,说家中因盖房砌墙和邻里发生争执,要他出面干预。此人见信后便提诗一首给家人:“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墙有何妨?”其家人接信后受到启发,砌墙时主动让出一些地方。其邻里也从中受到教育,也主动让出一些地方。结果两家墙砌好后,中间形成了一条八尺宽的过道。这过道被后人称为“仁义胡同”。这告诉人们邻里间如果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克制利己欲望,彼此礼让,不怕吃亏,就会减少或避免矛盾的产生。

(4)热情帮助,相互理解

邻里之间要主动、热情,相互帮助,不能关起门来对邻里的事不闻不问。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邻里的老人、行动不便的病人以及其他有生活困难的人,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感到邻里关系的温暖,增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邻里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情感交流。如果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必须对别人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是改善和发展邻里关系的重要手段,理解他人和克制自己是一致的。如果邻里是天南地北地凑到一起来的,性格各异,爱好不同,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就更需要彼此理解和尊重。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记住邻里之间的三个注意事项。有人总结了处理邻里关系的“三戒”可供参考。

(1)戒搬弄是非

有些邻里习惯风言风语说闲话;看到别人打扮得漂亮些就说三道四,邻家的男主人家来了个女客人就胡乱猜疑;别人家婆媳间有点小口角,就添油加醋地传来传去,往往闹得邻里间矛盾丛生。戒除这种现象的有效办法,就是不给搬弄是非者以市场,既不去打听邻家的私事,也不偏听偏信。

(2)戒多心多疑

邻里间出现矛盾,往往是出于误会,或是自己的心胸狭窄,好猜疑,习惯于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主观想象去推测他人。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凡做了错事的人,都有一种内疚感,这就更需要别人的宽容与理解。宽容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温暖和力量,使人心理感到安慰,如果对做错事的邻居一味责难,反而会使其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3)戒以邻为堑

战国时有个叫白圭的人自夸善于治水。孟子批评他说,你用筑堤挡水的办法使水流到别的国家,实际是把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后人就用“以邻为堑”形容那些只图自己利益,而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的人。冬天扫雪切不可扫开了自家的路却挡住了别人家的路;不愿往自家门口泼脏水,也不要把脏水泼在邻家门口……

如果人人都遵守邻里间交往规则,那么邻里间的矛盾就会大大减少。如果出现了矛盾,也不要感情用事。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冷静协调,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只要抱着以和为贵的态度,矛盾就不难解决了。

★ 社交学提醒您:

年轻人,尤其是踏入社会不久的人,对一些人情世故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邻里相处这方面有些欠缺。邻里关系的处理,重要的就是两个字:真诚。邻里之间本着互相体谅,相互帮助的原则就能相处好。

测试:

人际交往能力测试

下列选题中,选(1)得1 分,选(2)得2 分,选(3)得3 分。

1.曾经一同事向你吐露了一件私事,你会怎么办? ( )

A.要把它告诉别人。

B.守口如瓶。

C.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告诉别人。

2.同事生病住医院了,你会去探望吗? ( )

A.有空就去探望,没有空就不去了。

B.只探望与你关系密切者。

C.主动探望。

3.对于同事间的矛盾,你喜欢 ( )

A.打听、传播。

B.绕道而行,不介入。

C.设法缓和。

4.同事有困难时,他们 ( )

A.不愿来麻烦你。

B.只有与你关系密切的个别人才向你求助。

C.他们总是愿意来找你帮助。

5.对待同事的优缺点,你会怎样对待? ( )

A.指出其缺点。

B.听之任之。

C.赞美其优点,回避其缺点。

6.如果同事对你进行恶作剧,你会怎样呢? ( )

A.生气甚至发怒。

B.看心情和环境而定,可能生气也可能不会。

C.和他们一起大笑。

7.你交朋友会出于什么原因? ( )

A.因为业务需要,或者其他不得不交的原因。

B.他(她)乐于和你做朋友。

C.你发现这个人能够使你感到愉快。

8.你介意有人依赖于你吗? ( )

A.想办法摆脱这种人,避而远之。

B.没什么感觉。

C.并不介意,但希望你的朋友有一定的独立性。

9.当你疲惫不堪不想动时,却有一个约会,你还会不会去赴约呢? ( )

A.失约,并希望对方会谅解你。

B.赴约,在见面时问对方你是否可以提前离开。

C.赴约,并打起精神,假装很高兴。

10.上学时,你父亲给你寄钱来了,你会 ( )

A.把钱搁在一边。

B.买一些东西,如油画、一盏漂亮的灯,装饰一下卧室。

C.和朋友们小宴一顿。

11.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 ( )

A.你只能同你趣味相同的人友好相处。

B.你和与你兴趣、爱好不同的人偶尔也能谈谈。

C.一般说,你和任何人都能长时间交谈。

12.有朋友邀请你参加生日派对,你事先就知道来宾中间没有你认识的客人,你会 ( )

A.借故拒绝参加。

B.非常乐意借此去认识那些人。

C.愿意早去一会儿帮助他(她)筹备派对。

13.职场中,对于扫地、打开水一类的琐事,你是 ( )

A.想不做。

B.认为该轮流做。

C.你主动做。

14.一位陌生人向你问路,由于路径复杂一时说不清,而且你急着去办事,你会 ( )

A.让他去问远处的一位警察。

B.把他引向他应该乘的公交车站。

C.尽量简单地告诉他怎么走。

15.久别的朋友来你家了,电视上恰有你非常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通常你的做法是 ( )

A.你让电视开着,与他交谈。

B.你关上电视机,让他看你才照的照片。

C.说服他与你一块看电视。

16.邻居下班晚了,需要你帮忙从幼儿园帮忙接一下孩子,可孩子在你家很闹时,你会怎么办呢? ( )

A.你把小孩关在卧室里,不理他(她)。

B.你看看孩子是否需要什么东西。

C.逗小孩睡觉。

17.一个交往不是很深入的人请你去玩,你通常会 ( )

A.断然拒绝。

B.找个借口推辞掉。

C.欣然应邀。

18.到外地旅游度假时,你喜欢结交新人吗? ( )

A.独自一个人消磨时间。

B.希望认识一些新朋友,但总是很难做到。

C.四处结交新朋友,而且很容易做到。

19.业余时间,你通常喜欢做什么 ( )

A.呆在书房听音乐。

B.到商店里买东西。

C.与朋友在一起。

分析:

如果总分为45~57 分,则说明你非常善于交际。

如果总分为35~45 分,则说明你具备一定交往能力,不喜欢独自一个人呆着。

如果总分为35 分以下,则说明你的交往能力较差,有点不合群,人际关系需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