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2936500000003

第3章 沟通的类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沟通分为不同的类型。

浅层沟通和深层沟通

根据沟通时信息涉及人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程度深浅,可以把沟通分为两种:浅层沟通和深层沟通。

1.浅层沟通

浅层沟通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必要的行为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如管理者将工作安排传达给部属,部属将工作建议告诉主管等。企业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都属于浅层沟通,浅层沟通的特点是:

(1)浅层沟通是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缺乏浅层沟通,管理工作势必遇到很大的障碍;

(2)浅层沟通的内容一般仅限于管理工作表面上的必要部分和基本部分,如果仅靠浅层沟通,管理者无法深知部属的情感态度等;

(3)浅层沟通一般较容易进行,因为它本身已成为员工工作的一部分内容。

2.深层沟通

深层沟通是指管理者和属下为了有更深的相互了解,在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较深入地相互交流。有价值的随便聊天或者交心谈心都属于深层沟通。其作用主要是使管理者对属下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便于依据适应性原则满足他们的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深层沟通的特点有:

(1)深层沟通不属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但它有助于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好本部门或本企业的员工;

(2)深层沟通一般不在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内进行,通常在两人之间进行;

(3)深层沟通较之于浅层沟通更难于进行,因为深层沟通必然要占用沟通者和接受者双方的时间,也要求相互投入情感,深层沟通的效果严重地影响着沟通过程本身。

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

根据沟通时是否出现信息反馈,可以把沟通分为两种: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

双向沟通是指一类有反馈的信息沟通,如讨论、面谈等等。在双向沟通中,沟通者可以检查接受者是如何理解信息的,也可以使接受者明白其所理解的信息是否正确,并可要求沟通者进一步传递信息。

单向沟通是指一类没有反馈的信息沟通,例如电话通知、书面指示等等。严格说来,当面沟通信息,总是双向沟通。因为,虽然沟通者有时没有听到接受者的语言反馈,但从接受者的面部表情、聆听态度等方面就可以获得部分反馈信息。

在企业管理中,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各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要求接受者接受的信息准确无误时,或处理重大问题时,或作重要的决策时宜用双向沟通。而在强调工作速度和工作秩序或者执行例行公事时宜用单向沟通。

双向沟通较之于单向沟通,对促进人际关系和加强双方紧密合作方面有更重要的作用,因而现代企业的沟通,也越来越多地从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沟通。因为双向沟通更能激发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在促进双向沟通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平衡心理差异

上下级之间由于权力的差异导致的心理上的差异有可能严重影响双向沟通的效果,部属不敢在主管面前畅所欲言,战战兢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担心自己的言语可能会损害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企业主管应努力地消除部属的心理不适,创造一种民主、和谐、随意的轻松气氛,这样才能得到部属的真实看法和意见。

2.增加容忍度

双向沟通时,不同意见、观点、建议的出现是正常现象,企业主管不应该因反面意见的猛烈而大发雷霆、恼羞成怒,而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员工交换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以求达到共识,共同做好企业工作。

总而言之,主管与部属之间进行双向沟通,其关键在于企业主管。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在一正式组织中,成员间所进行的沟通,可因其途径的差异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两类。

正式沟通指在组织中依据规章制度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沟通。例如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等。按照信息流向的不同,正式沟通又可细分为下向沟通、上向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外向沟通等几种形式,如图1.1所示。

非正式沟通和正式沟通不同,它的沟通对象、时间及内容等各方面,都是未经计划和难以辨别的。其沟通途径是通过组织成员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超越了部门、单位以及层次。

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根据信息载体的异同,沟通可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1.言语沟通

言语沟通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又可细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两种形式。人们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是交谈,也就是口头沟通。常见的口头沟通包括演说、正式的一对一讨论或小组

讨论、非正式的讨论以及传闻或小道消息传播。书面沟通包括备忘录、信件、组织内发行的期刊、布告栏及其他任何传递书面文字或符号的手段。

(1)口头信息沟通

口头信息沟通方式十分灵活多样,它既可以是两人间的娓娓深谈,也可以是群体中的雄辩舌战;既可以是正式的磋商,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聊天;既可以是有备而来,也可以是即兴发挥。口头信息沟通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直接的方式。它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即时反馈。在这种方式下,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被传送,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对方回复。如果接受者对信息有疑问,迅速的反馈可使发送者及时检查其中不够明确的地方并进行改正。此外,上级同下属会晤可使下属感到被尊重、受重视,《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三顾茅庐,充分表现了自己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诚恳态度,才终于请出了卧龙先生诸葛亮。

但是,口头信息沟通也有缺陷。信息从发送者一段段接力式传送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失真的可能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偏好增删信息,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信息,当信息经长途跋涉到达终点时,其内容往往与最初的涵义存在重大偏差。如果组织中的重要决策通过口头方式,沿着权力等级链上下传递,则信息失真可

参与式管理,听众都会觉得言辞并非这位主管的本意。在礼节性拜访中,主人一边说“热烈欢迎”,一边不停地看看手表,客人便该知道起身告辞的时间已到。事实上,在言语只是一种烟幕的时候,非言语的信息往往能够非常有力地传达“真正的本质”。扬扬眉毛、有力地耸耸肩头、突然离去,能够交流许多具有价值的信息。激动人心的会议备忘录(甚至一字不漏的正式文件)使人读起来十分枯燥,因为他们抽去了非言语的线索。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经过研究认为:在人们沟通中所发送的全部信息中仅有7%是由言语来表达的,而93%的信息是由非言语来表达的。

非言语沟通内涵十分丰富,熟为人知的领域是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等。

(1)身体语言沟通

身体语言沟通是通过动态无声性的目光、表情、手势语言等身体运动或者是静态无声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扮等形式来实现沟通。早在二千多年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即观察到了身体语言沟通现象,他指出“高贵和尊严,自卑和好强,精明和机敏,傲慢和粗俗,都能从静止或者运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上反映出来。”

人们首先可以借由面部表情、手部动作等身体姿态来传达诸如攻击、恐惧、腼腆、傲慢、愉快、愤怒等情绪或意图。举例而言,在你一日最忙碌的时刻里,有位职员来造访,讨论一个问题。你和他把问题解决之后,这位职员却站着不走,并把话题转向社会时事。在你的内心里,很希望立即终止这个讨论而去继续工作,可是在表面上,你却很礼貌、专注地听着,然后,你把椅子往前挪了一下,并坐直了身子且整理你桌上的公文。不管这举动是潜意识的抑或故意的,它们都刻画出你的感觉并暗示这位职员“该是离开的时候了”,除非这位职员没有感觉或太专注于自己的话题,否则谈话很可能因彼此间的默契,而获得结束。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会直接影响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这一点不仅为大量生活中的事实所说明,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国外有关研究证实,学生对于课堂讨论的参与直接受到学生座位的影响。在倾向上,以教师讲台为中心,座位越居中心位置,学生对于课堂讨论的参与比例也越大。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还直接导致沟通者具有不同的沟通影响力,有些位置对沟通的影响力较大,有些位置影响力较小。例如,同一种发言,站到讲台上讲,与在台下自由发言所引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高高的讲台本身具有某种权威性。

沟通者的服饰往往也扮演着信息发送源的角色。例如,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十分注意在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服饰。在外交场合,克林顿穿笔挺的深色西服,扎深色领带;而在会见选民时,他则穿浅色的休闲服,以显示亲民色彩。

(2)副语言沟通

副语言沟通是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等来实现的。心理学家称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副语言。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揭示,副语言在沟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句话的含义往往不仅决定于其字面的意义,而且决定于它的弦外之音。语音表达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语调的变化,可以使字面相同的一句话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一句简单的口头语,“真棒”,当音调较低,语气肯定时,“真棒”表示由衷的赞赏。而当音调升高,语气抑扬,说成“真棒”时,则完全变成了刻薄的讥讽和幸灾乐祸。

(3)物体的操纵

物体的操纵是人们通过物体的运用和环境布置等手段进行的非言语沟通。例如,历代中国皇帝通过威严神圣的皇宫建筑和以龙文化”为特征的日常器具,来显示自己是“真龙天子”;而世

界各大宗教派别者纷纷凭借自己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仪式,来向世人昭示自己的教义;在中国古代,如果主人在会客时端起茶杯却并不去喝茶,便是在暗示送客的时间到了。在今天的企业中,也会经常看到下面的场景:

一位车间主任,他在和工长讲话的时候,心不在焉地拾起一小块碎砖。他刚一离开,工长就命令全体员工加班半小时,清理车间卫生。实际上车间主任并未提到关于清理卫生的任何一个字。

人际沟通、群体沟通、组织沟通和跨文化沟通

沟通按照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人际沟通、群体沟通、组织沟通和跨文化沟通等不同类型。

(1)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就是指人和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相互传递的过程。它是群体沟通、组织沟通、乃至管理沟通的基础。

(2)群体沟通。当沟通发生在具有特定关系的人群中时,就是群体沟通。

(3)组织沟通。组织沟通,就是涉及组织特质的各种类型的沟通,它不同于人际沟通,但包括组织内的人际沟通,是以人际沟通为基础的。一般来说,组织沟通又可以分为组织内部沟通和组织外部沟通。其中,组织内部沟通又可以细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组织外部沟通则可以细分为组织与顾客、股东、上下游企业、社区、新闻媒体等之间的沟通。

(4)跨文化沟通。跨文化沟通,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信息和情感的相互传递过程。它是同文化沟通的变体。相对于同文化沟通而言,跨文化沟通要逾越更多的障碍。

在以后的各章中,将分别详细介绍人际沟通、组织沟通和跨文化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