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反唇相讥
2935100000007

第7章 愚人自乐的幽默(2)

苏东坡在一旁暗自好笑。待病人走后,故意问刘偏方说:“我家有个病人,夜间盗汗不止,三床被子都湿透了,当用何药医治?”

刘偏方不假思索,说道:“只需要找几把多年的老芭蕉扇,焙干,研末,喝下去保管药到病除!”

苏东坡笑道:“照你这样说,把笔、墨烧成灰,让一个不识字的人喝下去,他便立时会写文章了;让一个胆小鬼舔一舔樊哙的盾牌,他便立刻勇敢起来了,叫一个丑八怪闻一闻西施戴过的耳环,便立刻变得俊俏起来了?”

刘偏方听后惊讶地说:“想不到,东坡公竟也是一位名医呀!”

缰绳太长

有人持竹竿进城门,横竖不能进,截断又可惜,正想不出主意时,旁人说:“十里外有个叫李三才老,很聪明,你可去请他出主意。”

持竿者正想去找,刚巧三老骑了驴也到城门前,众人欢快地跑上去迎接他。只见李三老直喘粗气吃力地坐在驴子的屁股上摇摇欲坠。

有人问:“您怎么不坐在驴背的中间?”

李三老答:“缰绳太长了。”

催母速死

东边有户人家的母亲死了,她的儿子哭得不怎么悲伤,被邻人指责不孝。西边一户人家的儿子见了,就对母亲说:“母亲你为什么不舍得快点死呢?如果你死了,我一定能很悲痛、很悲痛地痛哭你。”

瞎争成癖

有个营丘人,虽学识浅陋,却总喜欢和人家瞎争。

一天,问艾子:“大车下面和骆驼的颈项上,大都挂着铃,这是为什么?”

艾子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很大的东西,它们在夜里走,如不挂铃,狭路相逢就来不及避让,铃声可提醒对方早作准备。”

营丘人又问:“塔上面挂铃,难道也为了叫人准备让路吗?”

艾子笑他无知,回答说:“鸟雀喜在高处做窠,鸟粪很脏,塔上挂铃,风一吹铃响起来,鸟雀就给吓散了。”

营丘人还要问:“鹰和鹞的尾巴上也挂铃。哪有鸟雀到鹰和鹞尾巴上去做窠的?”

艾子大笑,说:“你这个人呀,不通事理太奇怪了!鹰鹞出去捉鸟雀,它脚上缚着的绳子,会在树枝上缠住;假使它一扑翅膀,铃就会‘叮呤当啷’响起来,人们就可以循声而找到它。你怎能说是为了防鸟雀来做窠呢?”

营丘仍旧问道:“我曾见过送丧的挽郎,手上摇着铃,嘴里唱着歌,难道也为了怕给绊在树枝上吗?”

艾子有点气恼了,说:“那挽郎是给死人开路的,就为了这个死人生前专门喜欢跟人家瞎争,所以摇摇铃让他乐一下啊!”

窃物求赏

钱思公长在富贵人家,却很俭朴节约。他有一支珊瑚笔架,平时特别珍爱,常常把它放在几案上。子弟中有人要钱用,就偷走笔架藏了起来。钱思公丢了笔架,很是不乐,在家中贴出布告,愿意出十千钱赎回那笔架。过了两天,那个偷笔架的弟子假装寻得了笔架,拿来给钱思公,于是得了十千钱。以后弟子中有人要钱用,又拿走了那笔架。一个之中,像这样的事要发生好几次,但是钱思公始终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表白贞洁

许义方的妻子刘氏,常对人表白自己端庄贞洁。有一次丈夫外出长达一年多,回来后问妻子说:“你一人在家自然寂寞,有无与亲戚邻里来往?”刘氏回答说:“自你们出门之后,为妻天天关门自守,从未跨出自家的大门。”许义方听了,感叹不已。过了一会,他又问:“你连门都不出,那每日如何消遣呢?”刘氏告诉丈夫:“只是有时写点小诗来调剂一下情绪而已。”许义方高兴地要来诗卷观看,谁知开卷第一首诗的题目是《月夜招邻僧闲话》。

没有鱼可吃

少妇生性风流,每当其夫早晨出海捕鱼时,她就暗中与邻人勾搭,相约学猫叫为暗号。

一天早晨,渔人在家,邻人又在屋后学猫叫,妇人情急智生,朝屋后大骂:“死猫!叫什么?今天人家没有出海,哪来的鱼给你吃?”

酒色之害

某人因为喝酒和房事过多,终于病倒了,便去请教医生,医生说:“这是肾虚所引起的现象,所以你要暂禁酒色一段时间,不然会有生命危险。”

站在旁边听到这个劝告的妻子,用一种很哀怨的眼光盯着医生,医生察觉到这女人的心情,便重新说了一遍。

“只是要尽量节制,谨慎,最好暂且戒酒。”

病人听了,很惊讶地问:

“戒酒?我听说这个毛病是色害甚于酒害的呀!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他的妻子听他说这话,觉得羞涩,立刻说:

“你说什么!”说着便要惩治他,又不好意思起来,便说:“你要好好听医生活,不然你的病是好不起来啦!”

我是米

一妇人与人私通,正在房里,他后夫突然从外面回来,妇人忙将姘夫装入布袋,扎住口,放在门后。

其夫进门看见后问:“布袋里是什么东西?”

妇人一时着急,说不出话来。

那人在布袋中说:“我是米。”

妒妇河

临清县内有个妒妇河。传说晋朝泰始年间,刘伯玉的妻子段氏,字明光,生性妒忌。伯玉曾在妻子面前读《洛神赋》,还说:“能娶这样一个老婆,我就没有遗憾了。”段氏说:“你怎么能用一个水神之美来污辱我呢?我要是死了,也不愁不做水神!”当天夜里她便投河死了。七天后,托梦给刘说:“你不是喜欢神吗:我现在已经做了神了!”伯玉醒来后,从此终身不再过此河。此后,凡有女人在此过河的,必需先弄脏衣服,将梳妆弄乱,才敢过。要不然,河水就会突起风浪。丑女人则可梳妆打扮得好好的过河,因为河神不妒忌她。所以,女人在此过河,河水不起风浪的,就认为是自己丑,连水神都不妒忌。丑女人在此地过河必定先将梳妆衣服弄脏弄乱,以便不让人笑话。由此,当地人传说:“想找好老婆,就请站在渡口。女人站在河边,是美是丑自然清楚。”

魂装阔

一个人最爱装阔,但他家却很穷。这一天来个客人,他便装成家里用着仆人的样子大呼道:“快倒茶来!”他连喊了几声,也没人答应。他妻子没法子,只好自己出来送茶。

这人一看是自己老婆出来,觉得很窘,便大喝道:“你男人哪里去了?”

他妻答道:“出去了。”

“为什么还不回来?”

妻子没好气地说:“他人未回来,可魂儿早回来了。”

“魂儿在何处?”

妻子实在忍不住了,便大声道:“正在那里坐着胡说八道装阔气呢!”

屋为衣裤

刘伶每天纵酒,很少有清醒之日。一次,酒后脱了衣衫,裸露着身子在屋内,有人碰巧走来,就讥讽刘伶。刘伶反讥说:“我刘伶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裤,你为何钻入我的裤中来?”

魏明作诗

唐朝有个叫魏明的人,喜欢作诗但就是作不好,又非常粗劣。一次,他带着诗去请教韩熙载。韩假说眼睛不好,顺手把诗放在桌子上。魏明说:“那我来朗诵给你听吧!”韩熙载说:“我这些天,赶上耳朵也不好了。”魏明满面通红地走了。

书法家巧答皇帝

南齐时有个王僧虔,琅琊临沂人。官到侍中,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很深,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长书法,而且不乐意自己的书法低于臣下。王僧虔因此很受拘束,不敢显露才能。一天,齐太祖提出,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书法的高下。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写毕,齐太祖傲然地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王僧虔既不愿抑低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他眉头一皱,从容答道:“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齐太祖听了,只好一笑了之。

磬里有鱼

一天,苏东坡到一座寺庙去拜访和尚。他进门后,就闻到一股鱼腥味,可是没有看到鱼。他仔细地观察了房内的陈设,心想:这房内除了一只大磬以外,再无可以藏东西的地方。于是,苏东坡对和尚说:“今天特请你对一联。”

“请出上联。”和尚说。

苏东坡淡淡一笑,吟道:

向阳门第春常在。

这是副老联,和尚不用思考,便脱口对出下联: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哈哈大笑,说:“你磬里有鱼(谐音“庆有余”),为何不拿出来请我?”

和尚听了,知道中计,也笑着说:“你的鼻子真灵!”接着,他叫来小和尚,把磬里的鱼拿到厨房去煮。

留 客 天

明朝的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适逢霪雨数日不停,一连几天在一位朋友家安吃稳睡。

主人这时正有要事要去外地,但见徐毫无辞归之意,就想出一条计策,在客厅写一字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徐文长见了字条,心中默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知道主人要逐客,不禁恼怒起来,但仔细一一斟酌,那十个字一气呵成,却未加标点,立即计上心来,高声朗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读罢,笑吟吟地对主人说:“我本来要向你告辞的,但你如此盛情挽留,怎好意思走呢?我只好领情再住几天了!”主人听罢,哭笑不得,只好耐着心等天晴送客了。

萌儿

为南宋帝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韩世忠看不起读书人,常常把读书人称之为“子曰”。宋高宗听到了,便利用他上朝禀秦的机会,问他:“听说你把文人称之为‘子曰’,是这样吗?”韩世忠回答说:“臣我如今已经改了,不称他们为‘子曰’了。”高宗很高兴,以为他改变了对文人的态度。可韩世忠接着说:“我现在叫他们为‘萌儿’了(子发了芽便是萌儿,所以称“萌儿”,比称“子曰”更损)。”高宗也被逗笑了。

低贱之物

欧阳修不喜欢佛教,碰到士人谈论佛经时,总板起面孔对着他们,但是他小儿子的乳名却叫“和尚”。

有人就问他说:“您既然不喜欢佛,排斥佛教,为什么却用‘和尚’来为儿子取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