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反唇相讥
2935100000019

第19章 自我解嘲的幽默(2)

过了一阵子,这女子希望尝尝36寸的滋味,又如法炮制地找了那位巫医,巫医再度狠狠地说:“不!”女郎的胸部便增长到36寸。拥有傲人的胸围后,她受到男子的青睐,邀约不断。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她又想尝尝38寸的滋味,又再度蓬头垢面的去找巫医。

她问巫医道:“你愿意娶我吗?”

巫医大怒道:“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不!不!一万个不!”

畜生不会下车

有个城里人开车去乡下探亲,迷了路,看见路边有个老人,就摇下车门玻璃大声吆喝:“老家伙,去××村怎么走啊?”

老人看了他一眼:“我没时间告诉你了,我家的牛生了一辆四轮小卡车,我得回去照顾。”

城里人好奇地问:“牛怎么不下牛崽而下车?”

老人一摸脑袋,说:“噢,我忘记了,畜生是不会下车的。”

运气比我好

一天清晨,村长出来散步,在村口碰到黄大爷正在放牛。村长对他打招呼说:“黄大爷,我今天运气真好,大清早一出来就碰到了像您这样勤勤恳恳、忠厚老实的人!”

黄大爷说:“村长呀,你的运气比我好多了!”

买点心

从前有个财主,无论吃什么都要挑名牌。有一天,他想吃点心,就把家人叫来吩咐说:“你去给我买一包‘永信祥’的点心。”家人到了杂货铺一问“永信祥”点心卖完了。杂货铺伙计说:“我这儿有‘德心厚’的点心,你拿回去看看。他要是吃,你再给我送钱;他要不吃,你就把点心给我送回来。”家人见说得有理,就拿着点心回去了。

财主一看点心不是“永信祥”的,就气势汹汹地说:“你真办不了事!这样的点心还能吃?快给我送回去!”家人只好把点心送回去,说:“我们东家除了‘永信祥’的点心,别的什么点心也不吃。”那个伙计想了想,说:“这儿还有‘永信祥’的一个封皮,我换上,你再拿回去看他吃不吃。”说着就把点心换了个封皮又交给家人拿回去。

家人回去对财主说:“杂货铺给你找到一包‘永信祥’的点心!”财主很高兴,他打开包皮拿起一块点心就吃,边吃边笑嘻嘻地说:“这点心吃着味道就是好!”

偷上面的米

呆大背袋大米回家,路上被乞丐在袋底下挖了个洞偷去半袋米,可呆大全然不知。到了家里,妻子问他:“怎么只有半袋米了?”呆大想了半天,才说:“大概挤成半袋了。”妻子见袋下的破洞,说:“你看,这不是被人家偷了吗?”呆大看着洞说:“破洞在下边,怎么会把上面的米偷去呢?”

汗到哪里去了

大热天,一个胖猪似的富翁,躺在大厅上乘凉,可是身上的汗珠还是流个不停。他便唤仆人来替他打扇。

仆人拿着一把大扇子,替他扇了一阵后,富翁马上觉得凉爽起来;摸摸身上,汗水已经没有了。他很奇怪地嘟囔着说:“咦,汗到哪里去了?”

牛生麟儿

甲中年得一子,大喜。乙来道喜,说:“听说您得一麟儿,可贺可贺!”甲说:“小小犬子,怎称得上麟儿?”正值丙在旁边,等乙走后,即对甲说:“他骂你为牛,为什么你还高兴?”“他是好意,怎说骂我?”丙说:“岂不闻牛生二子,其一为麟,他誉你儿为麟,就是骂你为牛!”甲大怒,飞跑着追上乙说:“我的儿子是你生的!”

公鸡不识路

朱哈捉了一些鸡放在笼子里,拿到集市上去卖。他背着鸡笼走了一段路,感到很累。这时他想:“鸡笼里的鸡也许会热死或渴死的,我为什么不放开它们,赶着它们上集市呢?”

于是,他打开鸡笼,把鸡放出来。鸡马上四散飞开,到处乱跑。朱哈提着一根棍子,跟在一只公鸡后面,边追边抱怨:

“你这该死的公鸡!半夜里漆黑一片,你能司晨报晓;现在大白天,你却不认识路!”

最后一招

从前,有个小伙子跟一个铁匠学打铁。三年学徒期满,徒弟要自立门面了。师傅见徒弟要走,想到以后不能再为自己赚钱了,还想再敲他一下。于是他对徒弟说:“你跟我学徒三年,今天就学徒期满了,三年来,我把全部本领差不多都教给你了,还有一手,我留你几天再教你。”

徒弟一听高兴了,“扑通”跪到老师傅面前聆听教诲。

铁匠拍着徒弟的肩膀,煞有介事地说:“能帮千吊钱,不把艺来传,看在三年师徒的份上,我现在就给你。其实,就是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这一手你要永远牢记:铁烧红了,千万别用手摸。”

不满足

阿三是个不满足的人,一天,有人找他,他正在那里发愁。来人说:“你还发什么愁?今年你地里山芋长得最好,卖得钱也最多,还不满足吗?”阿三说:“那也不行!我想起了猪没有东西吃了,能不担忧吗?”

远虑近忧

有个贫穷的士人,家里仅有一只瓮,夜里常守着它睡觉。某晚,他这么盘算着:如果求得富贵,我要用许多钱财,营造田宅,蓄养歌姬舞女,添置高大的马车,加置巨形的车盖,总之,一切需用,没有不具备的。他反复谋划,不知不觉欢畅地跳起舞来,竟一脚踏破了瓮,于是很快由快乐转为忧伤了。

上交血粪

一个新官上任,要求乡下每个村长要收一百担大粪上交官府肥田。

有个村长收了九十九担,还少一担,怎么也收不齐了。急得无法,就拿苋菜煮水,凑成一担充数。官员问:“这担粪怎么这样红啊?”

村长答:“百姓肛门里的粪都掏光了,这都是硬挤出的血啊。”

一伙滑吏

明朝有个名叫丰坊的翰林,很有文才。有次,宁波县令派手下人向他要一张药方。他即在药方上写道:“大枫子去了仁(人),地花果多半边,地骨皮用三粒,使(史)君子加一颗。”

县令看了药方笑道:“丰翰林在嘲笑你们哩!”

差吏问其原故,县令这样解释:大字去人是“一”字,果多半边是“夥”(“伙”字的繁体)字,骨用三粒是“滑”字,史加一颗是“吏”字。这四种药连成四个字,是“一伙(夥)滑吏”(即一班滑头滑脑的差吏)。

王门有狗

楚王问陈轸(战国时纵横家)道:“我对待贤士,够尽心的了。然而天下的贤士,却不肯聚来,这是为什么呢?”

陈轸说:“我年轻时,到过燕国,寄住在燕市的客舍里。那里前后有许多客店,其中东边的那家最好,但去的客人稀少,有时整天不来一人。打听一下缘故,原来是东边那家有恶狗,听见人声就出来咬人。现在您的宫门前,莫不是也有‘恶狗’吧?”

屠龙之奕

屠龙子跟都黎下棋。都黎接连失败,馆舍的人很同情他,并来帮助他;他又失败了,旁观者都感到吃惊,也都来帮助他。

屠龙子的随从请求停止下棋,对屠龙子说道:“人们常说‘寡不敌众’。他正在集众人智慧,我担心您难以取胜,以致前功尽弃。”屠龙子没有答应,仍然下棋。结果,都黎败得更惨,几乎不能支撑,帮他的人都变了脸色,手里握着棋子互相埋怨指责起来。让他们重下,谁也不敢。

屠龙随从高兴地说:“您的棋艺太神妙了!”屠龙说:“还不行,您没见过野兽相斗吗?兽中虎最猛,如果让虎和虎斗,一只虎当然斗不过许多虎;但如果让狐狸跟虎斗,那么,即使是上千只狐狸,难道能斗得过一只虎吗?”

蹶叔三悔

蹶叔很自信。他在龟山北面耕地,用高地种稻,用低地种谷。朋友告诉他这样种不对,让他把稻与谷换过来种。蹶叔不听,结果种了十年反而连粮仓里的一点储粮也没有。于是,他去朋友的田里察看,这些田收成都很好。他对朋友说:“我知道悔改了。”

不久,他到汶上跑买卖,看到哪种货物最畅销,就赶着去买,常常和别人抢购,物刚到手,许多经销这种货物的人也都赶了来,因而他的货物就很难卖出。朋友告诉他:“会做买卖的人,常买进人有所不急于买的货物,时候一到再卖出去,就会成倍地获利。”蹶叔不听。这样一直做了十年买卖,弄得异常穷困。这时又向朋友施礼说:“从此以后,不敢不悔了!”

过些时候,他要乘大船去航海,邀请朋友也一块去,于是他们泛海东行,到了深夜。朋友说:“要到归墟了,再前进,恐怕难以出来!”他又不听。船进入了深海之中,一直在海上漂流了9年,借助于一次强烈的海风和浪涛的推动,船才漂了回来。到家时,头发全白,身体像干肉一样瘦,没人认识他了。他向朋友叩头,仰天发誓说:“我若是再不悔改,有太阳作证!”

朋友讥笑他说:“你悔改了,只是为时太晚了!?”

官船破旧

瓠里子从京城返回故乡,相国叫总管代为送行,并吩咐道:“要坐船,尽可选择官船。”

瓠里子来到江边,总管却没来。靠岸的大小船只挤挤挨挨,哪是官船,哪是私船,毫无标志,难以选定。

后来总管来了,瓠里子便问:“哪些是官船?”

总管说:“凡是篷破的,橹断的,布帆上有洞洞的,都是官船。”

祝鲍论狗

卫灵公生弥子瑕的气,鞭打他后把他赶了出去。

弥子瑕很害怕,一连三天不敢上朝。卫灵公问祝鲍道:“弥子瑕怨恨我吗?”

祝鲍说:“没有的事儿。”

灵公又问:“为什么呢?”

祝鲍又道:“您没见过狗吗?狗是依赖人生活的,主人发怒打它,它嚎叫着逃开了,等到想吃食的时候,又畏畏缩缩地偎上前来,忘记了曾经挨打的事。弥子瑕,就是您的一条狗,一天失去了您的欢心,就会一天没有食吃,哪敢怨恨您呢!”

卫灵公道:“说得是!”

嘲东家诗

太原的鲍秀才在富人家教书。东家很悭吝。

冬至时东家送一只小狗作为贺礼送给亲家。谁知亲家也很吝,几天后把小狗烧熟了作为礼物回赠。东家请鲍秀才上席吃狗肉,并令他以此事作诗。

鲍秀才吟道:“小犬出去小犬来,两个亲家不用赔;恰似小生赴科举,秀才出去秀才来。”

无字之碑

南宋绍兴九年,河南地方商人往来增多,许多商人带了长安秦汉年间的碑刻去卖给士大夫,总能卖得好价钱。

有个姓王的东平人,一日,拿了一块碑对一起去河南的人说:“我最近得到一块十分奇特的碑。”

旁人一看是块尚未雕刻的碑石,一个字也没有,但王欣赏不已,认为它与众不同,旁人就问他:“这是哪个朝代的碑啊?”

王支支吾吾半天也答不上来,旁人就说:“我倒知道这碑的名字,它叫‘无字碑’,正好合乎你欣赏碑刻的需要。”围观的人大笑而散。

比衣哭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