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事的艺术
2927900000024

第24章 办事要掌握绝妙技巧(6)

而有的人则不然,他们在办事时,如果一条道走了两次,发现走不通,他们就会另辟蹊径,换一条道走。目的是一样的,如果能把事情办成,走什么样的路有什么关系。哪怕绕个大弯子,也会有人夸奖你的办事能力。

把现实的利益抓到手,这才是聪明人的办事之道。

遇到障碍就绕过去

远行之人,若遇到高山挡路、石头绊脚,自然会想办法绕过去,或动脑筋另辟蹊径。这种做法应用在求人办事方面,便是绕着圈子达到目标。换个说法就是不走直线走曲线。

意大利知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以其对采访对象挑战性的提问和尖锐、泼辣的言辞而著称于新闻界,有人将她这种风格独特、富有进攻性的采访方式称为“海盗式”的采访。迂回曲折的提问方式,是她取胜的法宝之一。

在采访越南总理阮文绍时,法拉奇想获取他对外界评论他是“越南最腐败的人”的意见。但若直接提问,阮文绍肯定会矢口否认。法拉奇将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曲折地达到了采访目的。她先问:“您出身十分贫寒,对吗?”阮文绍听后,动情地描述了小时候他家庭的艰难处境。得到关于上面问题的肯定回答后,法拉奇接着问:“今天,您富裕至极,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都有银行存款和住房,对吗?”阮文绍虽然否认了,但为了洗清这一“传言”,他不得不详细地道出他的“少许家产”。阮文绍是如人所言那般富裕、腐败,还是如他所言并不奢华,已昭然若揭,读者自然也会从他所罗列的财产“清单”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阿里?布托是巴基斯坦总统,西方评论界认为他专横、残暴。法拉奇在采访中,不是直接问他:“总统先生,据说您是个法西斯分子”。而是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总统先生,据说您是有关墨索里尼、希特勒和拿破仑书籍的忠实读者。”从实质上讲,这个问题同“您是个法西斯分子”所包含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转化了角度和说法的提问,往往会使采访对象放松警惕,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它看上去无足轻重,但却尖锐、深刻。

访问邓小平,她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她从邓小平传记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邓小平自己却忘记了。

邓:“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的传记中知道的。”

邓:“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祝贺啊!我已经76岁了。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老的年龄,他会立即给我一巴掌呢!”

邓:“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的,不是吗?”

访问气氛就这样十分融洽而轻松地形成了。

看来当记者的人,最擅迂回,最会委婉。

在朱镕基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的有关领导告诉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明天总理来视察的时候,要想办法得到朱总理的题词。敬一丹听了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多少有些为难:我怎么向总理提出这个请求呢?第二天,朱总理在中宣部部长丁关根的陪同下,来到中央电视台。他走进《焦点访谈》节目组演播室,在场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朱总理跟大家相互问好之后,坐到主持人常坐的位置上,大家簇拥在他的周围,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与总理交谈。一位编导说:“在有魅力的人身上,总有一个场,以前我听别人这样说过。我看您身上就有这样一个场。”朱总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和谐,敬一丹感觉这是一个好时机——一个很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时机。于是走到朱总理面前说:“总理,今天演播室里聚集在您身边的这二十几个人只是《焦点访谈》节目组的1/10。”

总理听了这话,说:“你们这么多人啊!”敬一丹接着说:“是的,他们大多数都在外地为采访而奔波,非常辛苦。他们也非常想到这里来,想跟您有一个直接的交流。但他们以工作为重,今天没能到这里来。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敬一丹说得非常诚恳,而且非常委婉,然后把纸和笔恭恭敬敬地递到朱总理面前。总理看了一下敬一丹,笑了,接过纸和笔,欣然执笔,写下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16个字。总理写完,全场响起一片掌声,热烈的气氛顿时进入了高潮。

敬一丹的“绕圈子”的确运用得非常恰当,可圈可点。请求题词,先把在外“四处奔波”、“非常辛苦”的记者抬出来,在感情道义上绕好了一个让人不宜也不忍拒绝的“套子”,另外语气曲折委婉,表述又贴切诚恳,终于如愿以偿。

拐弯抹角把话说

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语境,有时论辩需要一针见血,有时则需要拐弯抹角。拐弯抹角就是通过转换角度,或者借助其他中介来说服对方的方法。先秦时代,辩士们进谏国君往往用拐弯抹角的方法,这是因为封建君王喜怒无常,好恶不分,直言进谏反而得不偿失。上述例子中,成公贾如果直接向庄王进谏,就违抗了庄王先前的命令。所以他采取了“出谜语”这个方法,拐弯抹角地绕着弯子说,让庄王自己领会。

拐弯抹角能激起人思想上的波澜,让人在思索中明白事理,说服力更强。

古代辩士运用拐弯抹角的方法时有几个特点:一是需要借助中介,如一个故事、一则寓言等等,就事论理;二是巧妙利用时机,不以专门劝谏者的身份出现,以免造成对立局势;三是换角度提出劝谏,在另外的事情上做文章,其中的隐义由对方自己悟出,使其在自我启发中认识错误,这样既免除了对方心理和面子上的顾虑,又便于改正错误和接受意见;四、能起着忠言未必逆耳的最佳效果,大大增强了说服力。请看以下事例:

《战国策》里记有这样一则“南辕北辙”的故事。说的是,从前魏王欲攻打赵都邯郸,谋臣季梁知道此事,忙从旅途返回,求见魏王。他对魏王说:“我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一个男子,正赶着车向北走,却告诉我他要去楚国。我提醒他,‘若要去楚国往南走才对’,可那男子说:‘我的马是日行千里的好马。’我说:‘马是好马,可是你却弄错了方向。’那男子又说:‘我带够了旅费。’我说:‘你的旅费够了,但你的方向走反了。’可那男子又说:‘我的御夫技术高超!’诚然他具备了所有条件,可他却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楚在南,他却向北,因此,他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越远。大王,您身为霸者之一,刚刚获得天下的钦佩,却想仗着国富兵强而攻打赵国,你的目的是扩大领土,远播威名。但赵国并非弱小,若进攻不利,反而削弱魏国,可能从此离霸业日远矣。这不就和那个欲去楚国,却偏偏向北走的男子一样吗?”魏王听过故事后,若有所悟,改变了原来的主意。

这里,季梁借用一个成语故事劝谏魏王不要进攻楚国,并指出进攻的结果有害无利,魏王接受了他的劝谏。

论辩时,绕着弯子向对方提出问题,使对方落入圈套,这也是拐弯抹角法的又一独特的作用。这种技巧首先着重于问,以似乎与论辩无关的问题诘问对方,平中见奇,让对方不知不觉中计;其次着重于归纳,通过诱与问得出材料,然后以此材料归纳主题,阐明自己的观点,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窗外阳光灿烂,一间教室里却亮着六盏大日光灯。正准备上课的老师环视教室若有所思。同学们莫名其妙,都惊讶了,心想:“怎么啦,发生什么事啦?”

这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咱们国家富裕吗?”

这一简单而意外的问题使大家更觉奇怪,同学们齐声回答说:“当然不富裕。”

“那么,我们为什么大白天还要点亮这么多的电灯呢?”老师反问道。

同学们恍然大悟。

这位老师采用的是绕着弯子提问题的方法。他先避开要说的话,从表面似乎是无关的事物问起,最后依然回到自己要说的本意上来。

通过旁敲侧击达到目的

办事、说话难免遇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只要学会委婉的表达方法,旁敲侧击,就能起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旁敲侧击”法就是利用风趣的语言来回击或反驳一些错误的观点,是一种迂回的论辩技巧。

“旁敲侧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的静心默想,反复品味。因为它的特点是:谜底被深深地埋藏在谜面下。所以,听众在听完话之后,必须有个回味的时间,才能体味到谜面和谜底之间微妙的联系。

1937年的时候,维也纳的人们谈论的中心是合并的危险性。地理教师断言说:“希特勒永远也不会进攻奥地利,否则就要打大仗了。请你们注意看这个地球仪:德国在这里,那么一点点大,而在他的周围,有英国、法国、还有俄国,都比德国大。美国就更不用讲了……”

历史教师摇着头说:“这个我也知道,可是老弟,希特勒也知道这点吗?”

历史教师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指出希特勒这个法西斯的头子是战争狂,他绝不会量力而行。

一位顾客坐在一家高级餐馆的桌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餐馆经理很反感,叫来一个女服务员说:“你让这位绅士懂得,在我们的餐馆里,那样做是不允许的,但话要说得尽量委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