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事的艺术
2927900000015

第15章 办事要善于利用关系(2)

充分地利用你的商务旅行。如果你旅行的地点正好离你的某位关系成员挺近,你可以与他共进午餐或晚餐。

只要是你关系成员的邀请,不论是升职派对,还是他女儿的婚礼,你都要去露露面。

人际关系的往来必须是“经常性”的,接触愈频繁,彼此的交情就愈深厚。因此,绝不可忽略了所谓的“礼尚往来”。

如果有人在私下批评你:“这个家伙,只会在有事情的时候,才想到来找我。”那么,你的人际关系成绩就不及格了。长期下来,你是会吃亏的。尤其作为一个办事人员,更不可使意见交流的管道生锈,如此非但阻碍彼此的沟通,也会削弱交涉本身所产生的力量。

万一由于自己的疏忽,而发生了这种情形,你要赶紧设法补救,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登门造访。因为时间、地点和情况的有所不便,你可以直接以电话或书信,和对方取得联系,并向对方解释自己疏于联络的原因,以求得对方谅解。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重拾交情,并继续维持下去。

为了不使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毁于一旦,你就要不嫌麻烦地勤于打电话、写信以及登门拜访。其实,这些对你来说,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举手之劳,在维持彼此交换情报,及沟通情谊的前提下,你又何乐而不为?

经常传递口信

当你和拥有同一位熟人的某人谈话时,经常会在分别之际说,“那么,请代表我向某某先生问好。”虽然这几乎是替代招呼语性质的措辞而已,会如此照实传话的人少之又少。然而,自己的事情在别的场合受到夸赞时,任谁都会感到心情愉快。因此,“某某向你问好”,抑或“你果真表现不俗呀!我从某某那儿听说了。”你最好能将听到的夸赞传递给对方。

由这种方式,你可以确认自己不在场时,朋友们曾经讨论过你的事情。而自己能够成为朋友们的话题,也是自己的人际网络完整地发挥着机能的证据。

换言之,根据从共同熟人那儿获知传递而来的口信,你可以确定自己的人际网络已经变得十分紧密。因此,你不应该只将受托的口信完整地传递给对方,你不妨主动问对方,“您是否也有话想转告给某某?”由于彼此都是熟人,应该或多或少都有希望告知另一方的信息。

由这种积极传递口信的方式,两位友人可以由你的媒介进行沟通。即使未直接碰面也仍可加深彼此关系。所以说,朋友绝不可以独占,务必不断地介绍朋友们结识彼此。如此一来,你必定可以建立起无论利用哪条线路,情报均可传递至整体的人际网络。

结交社交专家

如果你不认识交际专家,你就永远无法是个社交专家,你也将永远无法认识一位社交专家,你就无法建立高素质的人际网。不善于找到伙伴,将没有人把你当伙伴。如果人际关系是一棵树,交际专家就是树的主要枝干,他们是我们人际关系网的关键节点。这张网里每多一个这样的人,我们都会多许多“伙伴”和朋友,这张网也会扩大好几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来自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的青年人,有一次他在学校里听到一个专家的讲座后,非常喜欢。于是趁着假期专门去拜访那位专家,却苦于无法合情合理地接近他,也许是运气吧,有一天,他正在商店里买东西,看见老专家也在采购,于是走上前帮他拿东西。趁着这个机会,向老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老教授居然答应了他。三个月后,他成为老教授唯一的贴身助手。凭借自己的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老教授把他介绍给了许多行业内的顶尖人物,于是顺理成章地,他也迅速拥有了自己的人脉,而且其中有大多数人是领军人物。

如果你很年轻,正在做第一份工作。你可能面临不少问题:人际圈子有点窄小。十个月前加入公司的排球队,而现在仍当不上副队长,尽管球技不错。没关系,记住,人际是一门终生的学问,需要不停地学,不停地用。你在20岁时学习,七十几岁时仍然会有收获。

(第三节 每个人都是你的交际良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良师,他们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尽量结交不同类型的朋友,不要只去找和你相似的人或附和你的人做朋友,俗话说得好:“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从朋友身上学习

交朋友时不要只看对方的爱好和个性,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些善于鼓励人的、乐观而幽默的、诚恳且有同理心的、乐于助人并愿意倾听人诉说的朋友。也许你会说:“我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敢去乱找朋友,如果别人拒绝怎么办?”但即使别人拒绝了你,你也没有失去任何东西,可如果别人接受了你,你就可能因此找到知己。同时,在寻找好友的过程中,也应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会鼓励人的、乐观而幽默的、诚恳且有同理心的、乐于助人并愿意听诉说的人,并尽力去帮助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唯有更多人的自愿付出,快乐才能更迅速地通过人际网扩散。

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自己亲自积累同等重要。所以,要多在朋友中发掘值得欣赏的物质,如热心、幽默、机智、博学、正直、沟通、礼貌、尊重他人等等。在班级、公司、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人际交流能力特别强的人,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比如,看他们如何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如何说服他人和影响他人、如何发挥自己的合作和协调能力、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如何表示赞许或反对,如何在不冒犯他人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个性等等。有的方法可以直接借鉴,有的方法可以间接模仿,有的地方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通过观察和模仿,你逐渐地会发现,自己的人际交流能力有了意想不到的改进。

建立良师俱乐部

一个人想要发展、成长,不只要接近一位朋友,而是应该组成个人的“良师俱乐部”。他们可以帮助你了解业界最新的动态,甚至可以分享有关职位的机密消息。有了每一层阶梯的扶手,让你不至于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一个良师就能让你的一生改变,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无意识地寻找良师。如果你能瞄准目标、精确出手,有计划成立个人的“良师俱乐部”,吸收良师的知识、人脉、视野,必然可以在残酷的竞争职场中脱颖而出。选择公司内最成功、最有能力的人当良师,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眼界会比同龄的人宽阔许多。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如果只会埋头苦干,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你的发展也十分有限,不会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32岁的富兰德林咨询公司总经理刘芳荣,自从1996年步入职场后,就开始建立他的良师俱乐部。由于25岁就只身到中国内地创业,刘芳荣更懂得友情的珍贵。他说:“我随时都有10~20个的长者组成我的良师俱乐部,在不同的阶段会有所增减。”

他的第一个良师,就是如今知名的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刚进旺旺食品时,刘芳荣只是蔡衍明的特别助理,他并没有因为蔡衍明是老板而保持距离,反而主动接近他心目中的良师。从早餐开始,会客、谈判、视察,甚至晚上的应酬,他都在旁边不停地记录、学习。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从生活细节到谈话技巧,刘芳荣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年内,他跟着蔡衍明见到几百位内地政商名流。刘芳荣后来自己创业时,这些人都成为他的重要人脉和信息来源。刘芳荣的“良师俱乐部”除了上司,也包括公司以外的专业人士。一位内地外经贸部退休的司长,就是刘芳荣非常重要的良师。这个长者不仅教会刘芳荣解读内地法律条文背后的含意,甚至还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刘芳荣。不同的良师,让刘芳荣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蔡衍明教会他的是生意场上谈判的技巧,但是跟着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他学到的是不同的人际互动技巧,甚至包括服装礼仪。甚至有一次,焦仁和实在无法忍受刘芳荣总是穿黑西装配白袜子,便直言不讳地出言纠正他穿着的品位:“穿西装时,应该配同色系的袜子!”刘芳荣学到了一种更精致、更优雅的人际关系。

中经合创投资公司总经理丁学文的第一个工作,是一位美商管理顾问公司的职员。当时公司的总经理查尔斯脾气暴躁,时常骂人,但是专业技术很强。当别人都躲着老板时,丁学文却把他当老师,不懂就直接跑去问他,甚至争取成为他的特别助理。

当了总经理的徒弟,薪水没增加,工作量反而倍增。当别人休假时,他却必须加班,甚至睡在公司里。丁学文辛苦得来的收获就是,可以跟着老板到第一线,学习面对大客户的方法。跟在总经理旁看事情,视野马上变得不一样。选对良师,让他快速地跳跃成长。

乡下农家出身的德勤管理顾问公司总裁颜漏有,48岁就跻身年薪千万元水准的高薪俱乐部。没有家世背景,除了凭借自己的能力外,他也将良师俱乐部视为他最大的资源。人生有三次投胎的机会,第一次投胎是出生;第二次是结婚;第三次是跟对人。选对良师,你就有了重新投胎的机会。颜漏有的“良师俱乐部”中,既有他的上司,也有公司以外的同业高层人员,比如惠普中国区副总裁余振忠。他说,到了像我这样的年纪,就该去找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同辈,向他们学习,才能给我不同的视野。

如果你没有家世背景,你一直都在埋头苦干,你应该把握第三次投胎的机会,建立一个良师俱乐部,向里面的每一个朋友学习。从巨人的肩上重新出发,迈好为人的每一步路。

学习富人的成功方法

世界行销大师赖兹说:“很少有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大多数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们骑的是最好的马。”

成为富人的方法和经验很多,有些是能写到书上的,还有更多是无法写到书上去的,要学习那些无法写到书上的真经,就必须想法跟富人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经验。

成就富人最重要的秘诀是“环境”,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如果比尔?盖茨出生在非洲,连电脑都没见过,就算他有230的智商,也不可能成为电脑王国的领袖,不可能成为世界首富。

百万富翁和百万富翁在一起;千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在一起;亿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在一起;成功吸引成功,失败吸引失败。

富人和富人在一起,穷人和穷人在一起;成功者与成功者在一起,失败者跟失败者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用相同的方式思维。盲人乞丐们在一起讨论的是如何用手就摸出别人给的是一元纸币还是二元纸币;炒股失败的人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的则是市场多么的不好,庄家是多么的坏,庄家在信息、分析工具上多么有优势,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学习富人致富的经验方法,仿效他们成就财富的秘诀。

深圳的股市高手崔宏谈到他的“富裕规则”时说:宁可跟聪明人打架,也不跟糊涂人交友。因为让他人获得了新知,同时也会让自己产生共鸣,有形、无形的交流,激发了灵感。在你亮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会通过各种形式获得反馈,在信息的交流中会使人获得更大的发展。

日本首富系山英太郎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自己有一套“利益至上交友法”。系山英太郎曾两度在全日本经营者研习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别和穷人交往。”穷人有两种:一种是指“没有钱的人”,可是这种人有思想,有能力,可能是“虎落平原”,暂时“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人是“人穷志不短”,跟这种人交往,你应该独具慧眼,在英雄落难的时候帮他一把,他可能会成为你的知己,将来还可能会成为你的救星。另一种穷人是“不仅没有钱,也没有思想和能力”。这种人是绝对的“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如果经常跟这样的人交往,你的一切付出都不会得到回报。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远离这种人,不能在他们身上浪费一分钱,一分钟。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喜欢身边围绕着没钱的人,享受他们的阿谀奉承。但是穷人只是向钱低头而已,而不是向你低头。不论你曾经给他们多少好处,当你没钱时,这些人就会忘记你曾经施与他的恩惠,两脚开溜。

人际关系本来就是施与受的关系,如果只有施,当然只有损失而不会有所收获。和人穷志短的人交往,不但对自己的成功毫无帮助,还会阻碍你前进的步伐,最终使你一事无成。因此,如果你的身边没有富人,如果你的朋友中没有富人,那么你就应该改换环境,就应该换朋友了。

身边有富人,你就要学习效仿他们,复制他们成功的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行动,才能快速成为富人,至少能够缩短你成功的时间。

要成功就一定要接近成功者。就像台湾成功大师陈安之所说,一个人要成功,有几个方法:第一个,他必须帮助成功者工作;第二个,当开始成功的时候,要跟更成功的人合作;第三个,越来越成功的时候,要找成功者为自己工作。

拿破仑?希尔在成功之前,曾利用20年的时间帮助钢铁大王卡内基工作,这期间他一分钱的报酬也不要,但在帮助卡内基的同时,他也不断地提升自己——他本人在成功学研究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陈安之在成功之前,也长期在美国帮助世界成功学大师安东尼工作,在帮助安东尼的同时,他也掌握了成功学的真谛,最后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四节 别错过生命中的贵人

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固然要靠实干,但有人一辈子实干也未必成功,这其中可能缺少一个“贵人”提携。所谓“贵人”,可以是身居高位的人,可以是令掌权者崇敬的人。这些人的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在他熟悉的圈子里“有名气”,说话管用。让贵人扶上一把,助上一臂之力,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

办事要会抓“贵人”

在古代,所谓贵人就是指有权有势或有钱有名的人。他们既然不同于常人,自然也拥有常人所不及的力量,可办成一般人办不成的事。但要想贵人为自己办事,当然必须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

找贵人办事,是许多人办成大事的成功秘诀。对于一般人来说,贵人很难遇到,然而一旦遇上,就要紧紧地抓住,直到帮你办完事为止。

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有了贵人,不仅能缩短走向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的筹码。如果你自知能力缺乏,毅力有限,那就更需要“贵人”相助。

李鸿章早年屡试不第,“书剑飘零旧酒徒”,为此他一度郁闷失意,然而1858年他却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从一个潦倒的失意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从此他的宦海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李鸿章拜访曾国藩,牵线搭桥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国藩的心腹,当时随曾国藩在安徽围剿太平军。有了这层关系,曾国藩把李鸿章留在幕府,“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李鸿章素有才气,善于掌管行文,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奏折甚为得体,深受曾国藩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