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2921300000009

第9章 文臣篇——谈笑间玩转天下(2)

一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似乎道出了枭雄的心愿,点破了曹操宁为儿子铺路也不愿自己称帝的决心。然其心中真实的想法,历千年涤荡仍扑朔迷离,但凭后人评述。

●华歆是奸臣吗

说到华歆,因为一则“管宁割席”的故事,再加上京剧《受禅台》(又名《献帝让位》)中的精彩片段,给世人留下了贪慕虚荣、为虎作伥的奸臣形象。然华歆真是为虎作伥的奸臣贼子吗?

《世说新语·德行》中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然而人活于世,德行高低的标准本就尚无定论,见到片金拾起,遇到热闹观望,在今天看来可谓人之常情,实难因此而说华歆贪慕虚荣。

京剧《受禅台》中,献帝刘协,挂白须,着素衣、手捧玉玺,满怀亡国之痛,唱腔凄惨;太尉华歆,金冠玉带,翎羽高挑,按剑逼帝,挥来使去,一副奸臣模样。正是这副“盛势凌人、气焰嚣张”的奸邪模样,使得华歆被世人认定为助魏篡汉、助纣为虐的千古罪人。翻查正史,并未找到关于华歆如何逼献帝让位的记载,而是在《三国演义》中有“华歆诌事魏,故草次诏,威逼献帝降之”的描述。舞台形象取材于此,岂不冤哉。

事实上,《三国志》注引华桥《谱叙》时说,华歆在曹丕受献帝禅位时,并非气焰嚣张,而是面露忧色。曹丕对此不满,问尚书陈群:“我应天受禅,诸侯群后,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唯独相国(指华歆)和你脸有不豫,这是为了什么呢?”陈群答曰:“臣与相国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义理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遂打消疑虑。

华歆归附曹操后,曾任议郎、尚书、侍中、尚书令,赤壁之战时任军师,曹丕即位后拜相国,一路官运亨通,并非趋炎附势,而是乱世之中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他主张重农非战,重视文教德化。太和初年(公元227年),魏明帝派兵攻打蜀汉,华歆上疏坚决反对,并指出:“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应先治理好本国事务,“以征伐为后事”,“兵不得已而用之”,切不能舍本逐末。时值秋雨连绵,不利于战,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华歆位极人臣,却始终廉洁自奉。当年他受曹操征召将行,“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华歆推辞不过,就暗自在礼品上做记号,事后一一送还。魏文帝时,华歆官拜相国,但“歆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

华歆无论在做人还是做官方面,都并非大奸大恶,一切骂名皆因参与了汉禅位于魏的改朝换代而易其主。史书《三国志·武帝传》注引《曹瞒传》中记载,皇后伏氏曾写信给父亲伏完,言及曹操“残逼之状”,并“令密图之”。此事泄露,曹操大怒,派华歆“勒兵入宫”。华歆“坏户发壁,牵后出”。华歆因此遭世人非议。

身逢乱世,帝王之位有能者居之,治世之才如良禽择木而栖。若有才不为国家所用,有力不救民于水火,只顾清高,明哲保身,又岂能为世人敬仰、万代流芳?

华歆本是一代名相、结果却落下一世骂名,实在是受文人杜撰所累,不可妄信之。

●“孔明”原来有两个

一千七百年前,蜀国丞相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智慧、高尚的德行,千百年来备受世人的尊敬与推崇。众人皆知诸葛亮字孔明,孰不知在那个群雄并起烽烟弥漫的三国时代,还有一位才德兼备的孔明——胡昭。

胡昭,字孔明,魏国颖川(今河南禹县)人,生于161年,卒于250年。胡昭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善于书法。他师承大书法家刘德升,与钟繇齐名,不相伯仲,素有“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的美誉。更因弱冠之年就有绝世之才华而被世人称颂。

胡昭生逢乱世,却厌恶出仕为官,宁可隐居陆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在当地开馆办学,教授贫苦百姓读书识字,明辨是非。不仅使当地的教化之风得以改善,还以理相劝,帮助百姓解决械斗之争,使社会风气日渐好转。

胡昭的办学颇有成效,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其中就包括河南温县的世家大族子弟司马懿。胡昭看出司马懿聪慧过人,机智敏达,料定此人将来必成大器,于是竭尽所能,倾囊相授。胡昭对司马懿,不仅有传道授业之义,更有舍命相救之情。司马懿虽敏于学却傲为人,与他人结怨,遭人追杀。幸得胡昭历尽艰辛赶往劝说,司马懿才得以死里逃生。

胡昭志不在朝野,却生不逢时。时值东汉末年,权臣涉政,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了增强实力,争夺地盘,纷纷广发英雄帖,招揽人才。

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才德兼备之人,且在当地颇负盛名,于是多次派人诸胡昭人仕为官。胡昭不为所动。然曹操不厌其烦,屡次相邀,逼得胡昭无奈之下亲自前往拜见。即使直面当朝丞相,胡昭仍态度坚决,自言“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准许息隐山林”。曹操深知人各有趣不能强求,虽求贤若渴,也留不住拒他于千里之外的胡昭。

袁绍亦听闻胡昭才华盖世,韬略过人,不惜降尊纡贵,多次登门拜访,请胡昭出山,辅佐自己争霸天下。胡昭本就不齿于官场的争名逐利,更看透袁绍嫉贤妒能之心,对袁绍的邀请“坚辞不就”。为防袁绍设计加害,胡昭悄悄逃离冀州。几日之后,袁绍果然颁下缉拿令,然胡昭已遁入山林,得以逃过一劫。

胡昭对各路诸侯接连不断地辟召避之不及,才不得不迁居陆浑山中。其后迁至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内)居住,仍难免魏帝曹芳的“公车特招”。而胡昭正是在这一年病逝,终究没有入仕为官。

于是,悠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便只留下了诸葛孔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隐没了胡昭的“尺牍之迹,动见模楷”。

●诸葛亮为何难以入围千古名相之列

三国争雄的烽烟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似乎已将诸葛亮定位成了千古名相。然而,诸葛亮因其用人不善与谋略上的失败,在跻身名相行列的道路上艰难地徘徊……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才智过人,工作勤恳,处事谨慎,“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致积劳成疾;每次出征必亲自领兵,对于军中、朝中一切事务都亲自打理。这不仅反映出其用人无方,更反映出其不善权谋。

凡事亲力亲为,并非为官之道。为官重在善用贤能,官阶越高,就越要学会宏观掌控全局,任用贤才扬其长补其短。诸葛亮给全国上下展示了一代忠臣鞠躬尽瘁的典范,却忘了为各方将领留下一展所长的空间与机会,忽略了将国运寄于一人之努力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蜀国的整体实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危难关头有才之士湮没于草莽的惨状。这便是诸葛亮不注重培养人才的后果,任其生前雄才大略,一旦英灵入土,曾经耗尽其心力的蜀国便陷入人才匮乏的危机而难以自拔。

1.用人不普,岂止痛失荆州、街亭

当年刘备打算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便留下关羽守荆州。可关羽为人骄傲,拒绝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结果导致了大意失荆州的悲剧。错用关羽守荆州,诸葛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对蜀汉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马谡“失街亭”,令人扼腕叹息的,不仅是街亭之失带给蜀汉的惨败,更是诸葛亮再一次用人不善的悲剧。刘备在世时就已看出马谡为人不踏实,也曾叮嘱诸葛亮“此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仍需要好好观察”。刘备认识到马谡作为一个高级参谋是很合适的,但并不适合做一个将领。诸葛亮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也没有把刘备的叮嘱放在心上。街亭一役,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最终“街亭失而几使孔明无退足之处矣”。

2.谋略不当,耗尽心力泪满襟

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荆州、益州,相距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难以集中兵力上的优势。其结果,关羽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成功,关羽父子亦命丧孙权手中。由此,毛泽东评论蜀汉衰亡“其始误于隆中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不愧为忠臣的表率,以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立下了英魂的丰碑。但他是否堪称“千古名相”,仍为历史与后人留下了不解的疑思……

●房玄龄稳居相位的玄机

房玄龄,大唐开国名相,对唐朝初年“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可说是居功至伟,无人能及。虽经历宦海浮沉,三起三落,仍能稳居相位,后世流芳。其中的秘诀,耐人寻味。

自幼聪敏好学的房玄龄,博学多才不在话下,更难得的是他天生一副敏锐的政治触觉。在秦王李世民还只是个年近弱冠的血气男儿时,房玄龄就察觉到其天命所在。当时,李渊父子起兵不过短短两个月,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而房玄龄就认定了隋朝将亡、李家王朝取而代之,于是毅然“杖策谒于军门”,投奔李世民。

房玄龄老成持重,目光长远。每次出征得胜,其他将领争先恐后地抢夺珍玩宝物,唯房玄龄忧心于为李世民招揽人才,收集各地民情民风、图书典籍,以备有朝一日治国之用。房玄龄的做法间接为李世民树立了求贤若渴的高大形象,在争取民心的斗争中把握先机。他的远见卓识,令李世民叹服。

房玄龄在“玄武门之变”的皇位斗争中,充当了重要的谋士角色。当时李世民虽为次子,但因战功显赫,加号“天策上将”,位于一切王公之上。太子李建成对此心生疑忌,认定李世民会威胁到他继承皇位,便与四弟李元吉联合,妄图置李世民于死地。房玄龄力荐李世民效法周公,除掉李建成及其同党,这样才能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确保国家社稷的安定与昌盛。房玄龄的想法与李世民一拍即合,使他成为推动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的重要人物,从而也奠定了他在秦王登基之后的特殊地位。

李世民即位后,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在22年的宰相生涯中,房玄龄忠心耿耿,为贞观之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甚至肯屈尊兼做“度支郎中”,亲力亲为地打理财政预算和账目。他的忙碌让李世民都难以承受,曾当面劝他不要总把自己弄得太疲累。可房玄龄依旧如故,不为所动。

房玄龄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在李世民授予他“太子少师”的职衔时,上表请求解除机要职务退出权力中枢。李世民不仅不批准,还下诏命令他不得继续上表就同一问题再次请求。当太子准备仪仗队要正式拜见老师的时候,房玄龄始终没敢接受如此礼遇。纵使身居相位,仍谦恭礼让,谨镇维持君臣之道。

房玄龄是名副其实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宽大的胸襟,足以令同朝为官者拜服。有一次他重病在床,奄奄一息。一个特别尖酸刻薄的官员居然说:“一个人应该分得清轻重缓急,譬如宰相生病这件事,在我看来就很有区别对待的必要。一般情况下,如果房玄龄生的是小病,我们绝对应该前去看望,因为这样可以加深和宰相的感情,以后,宰相也会给我们点恩惠。如果宰相病得严重了,那就另当别论。因为一旦宰相病死了,你去看望他所付出的就永远没有收回来的可能了。”房玄龄知道后,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还以颜色,还在那人来探望之时面带笑容地对他说:“谢天谢地,我知道我自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因为你都来看我了!”

“孜孜为国,知无不为”,道出了房玄龄的为官之道;“虚怀若谷,德才兼备”,更彰显一朝盛世的名相风范。

●冯道为何能事四朝,相六帝

纵观中国千年历史,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的车轮滚动到最后一个分裂割据时代——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纷争依旧,却少了些许英雄气概。然王朝更迭、江山代谢中,竟历练出一个“乱世不倒翁”——冯道。

冯道自号“长乐老”,瀛洲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观其一生,处乱世而历巨变,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俸事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三入中书,担任三公、三师等职,六任宰相,为官三十一年,几度处于权力顶峰而不倒。政权和皇帝轮替更迭,冯道却一路官运亨通,不但长年位极人臣,死后更被追封瀛王。冯道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事四朝,相六帝?

1.为官不作为,圆滑应对

冯道为官,“临难不赴,遇事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唯以圆滑应付为能事”。俸事后晋石敬瑭时,石敬瑭曾以用兵之事询问冯道,冯道答:“陛下历尽艰险,创成大业,神武睿略天下无有不知。兵伐之事,陛下一定要自己决断。臣下本是一书生,为陛下在中书,守历代成规,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臣下在(后唐)明宗朝时,明宗曾以兵事相询,臣也是这样回答他的。”冯道将皇帝夸得龙颜大悦,并表明自己行宰相之职,忠心耿耿。对于用兵之事,并无提出良方妙计。不仅不被怪罪,反而深得石敬瑭欢心。

2.处事不执著,见风使舵

冯道不执著于大德大义,在朝权更迭的关键时刻,恰如其分地见风转舵,依附于最有实力的当权者,尽己所能表现出对新主的“赤胆忠心”。后唐明宗死后,憨帝即位,冯道仍为宰相。其时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造反,愍帝闻之遂逃往卫州。冯道一看愍帝大势已去,“视其君如路人”,亲率百官迎接潞王李从珂入城,拥立李从珂为后唐末帝,自己继续担任宰相一职。

3.做人不败德,洁身自好

冯道为人宽厚,不拘小节。从不结党营私,也不与人争权夺利。

冯道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后唐庄宗时,冯道任翰林学士,其父去世后,冯道回乡丁优。当年庄稼歉收,冯道便把自己的俸禄拿来赈灾,地方官赠送的粮食布匹一概不受。

冯道不好女色,济世为怀。辽灭后晋时,冯道随耶律德光北归至常山,见到为契丹所掳掠的中原女子,便私下出资将她们赎回,寄于尼姑庵中,之后再为她们寻找家人领回。

忆起《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致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纵使冯道不算英雄,然历经四朝淘洗,相位依旧,古今多少德义之争,皆付谈笑中。

●为何君子小人都不喜欢寇准

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大举侵宋,寇准力主抵抗进而促成“澶渊之盟”,稳定了暂时的局面,也为北宋之后一百多年的和平发展提供保障。此后,寇准受到了真宗的高度礼遇与信任,一路升任丞相。

然而,寇准的仕途跌宕坎坷,四起四落,最终难逃被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的厄运。究其原因,六字记之曰:偏离“正”,过于“直”。《宋史》中说到寇准最多的就是“正直”二字。寇准的确“直”得令人佩服,但说他“正”,就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