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2921300000080

第80章 误解篇——此物常常非彼物(1)

●古代“皇袍”不都是“黄袍”

黄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黄色也是皇帝专用的颜色,皇帝下的诏书称“黄敕”,宫内一切装饰和外出乘坐的车辇也是“黄辇”“黄屋”。

后周禁卫军总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众将士以黄袍加其身,拥立为帝,其实此刻的黄袍仅仅是绣龙锦缎黄袍而已,并非官方的皇袍,但事实上,黄袍俨然已经成为皇权的象征,披上它的一刻,就要有称王的觉悟。那么,是不是自古以来黄袍就是皇帝专用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古代,帝王所着服饰都是有特殊标记的,有一套正规的服饰制度来加以规范,连衣裳佩饰也有规定,一串珠玉、一个图纹、一种颜色,以及丝线长度和衣料等,都有相应的标准。标准的专用帝王服饰出现于周代。

据《周易》记载:“天玄(天青色,非黑色)地黄(土地色)。”周天子在祭天的时候所着服装为玄衣纁裳,玄为黑,纁是指兼有赤黄色,玄衣是黑色的上衣,纁裳是赤黄色的下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其国君的袍服无法统一。《韩非子》当中有记载日:“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指出齐国齐桓公好穿紫色华服。至于其他国家不甚统一,没有固定颜色标准。汉代时期,玄色为皇服更胜,哪里轮到黄袍占据天下。

事实上,帝王着黄袍的规度始于唐朝,在唐朝以前,君王要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多是皇廷自家决定,规定不严。黄色更是通用颜色,并没有尊贵的含义。只是唐高祖以赤黄袍巾带为常服之后,有人提出赤黄色近似太阳的颜色,“天无二日”,日是帝王尊位的象征。

至此,赤黄色(赭黄)为帝王所专用,黄袍也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百官以及百姓不允许穿黄色衣服,并以品级定袍衫的颜色,即所谓“品色服”。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朝。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绝不能穿黄色服装。

●太监并非宦官

“太监”“宦官”是我们熟悉的字眼,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阴暗产物。在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太监就等同于宦官,二者都属于受阉后的男人。《辞源》把“太监”解释为“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紧随其后又有“自此,太监遂成为宦官的专称”一句,这里显然也把太监同宦官认作是一回事,由此便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宦官等于太监。

把太监和宦官等同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解。

从《明史·郑和传》“郑和……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握太监”的记载看,太监显然与宦官、阉人不是一个概念。郑和12岁受阉割,侍燕王朱棣,因“靖难”有功,成祖时被提拔为太监,“太监”显然是超于宦官之上的一类。如果太监即是宦官的话,又何须“累握”呢?

太监与宦官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时间上,“宦官”一词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宦官制度起源比太监早,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秦国宦官嫪毐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

其次,战国时期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而后来的太监则必须是阉人。早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宦官“悉用阉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直到明代,宦官才和太监联系起来,那时的太监一定是宦官,而宦官不一定是太监。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显然,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在明朝,太监是高级宦官,他们直接管理普通宦官。由于太监是宦官的顶头上司,因此,如果一个普通宦官能被别人称为“太监”无疑是件很高兴的事情,正如现在的一些人喜欢被别人称作“领导”一样。慢慢地,太监就成了对宫中阉人带有尊敬色彩的一个称谓。

到了清朝,二者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侍奉皇帝和皇族的宦官都被冠以太监之称,宦官制度也被取消了。

●“三教九流”并无贬义

“……有卖狗皮膏药的,有卖跌打药的,摆地摊的,算命的,等等,纯粹是个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自由市场。”这是从某篇文章中截取的一段话,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老百姓对“三教九流”的看法。

提到“三教九流”,人们都联想到旧社会闯荡江湖,从事一些不是很正当的行业的人。其实,这是受明清白话小说的影响,把一个中性词误解成了贬义词。

实际上,“三教九流”是对人的地位和职业的划分标准,最早始于商周时期。

其中,“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教”排列顺序的先后,始于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北史·周高祖纪》:“帝(武帝宇文邕)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这九个学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其实书中收录了诸子189家,但最重要的还数这九家。后来,“九流”被用来代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在“九流”中,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国家在不断地改朝换代,各行业、阶层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就是说,除了三教没争议外,九流的标准一直在发生改变,如以下两个不同时代的版本:

版本一: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娟。

版本二: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兀。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

下九流: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剃头),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娟妓。

这种变更的情况就如同“演员”和“教师”这两个职业一样,在旧社会,“演员”被人称“戏子”,“教师”则更有“臭老九”之称;如今,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提高了,变成时下的热门行业。

了解了“三教九流”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明白它只是一个对人群的划分标准,没有什么贬义。

●狗从不曾咬过吕洞宾

在做了好事后不仅没有得到对方表扬,还被对方责怪时,很多人都喜欢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有点怪对方像狗一样不知道我是好心的意思。但是,其实“狗咬吕洞宾”原本是“苟杳吕洞宾”,与狗无关。

传说吕洞宾在成仙前原是个读书人,因为参加两次考试都未中举,所以从此以后再也不愿意读书,就依靠祖辈留下的家产,会客访友,游山玩水,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当时,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家境十分贫寒。吕洞宾很同情他,与他结为金兰,并请他到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有个出头之日。

后来,有位姓林的朋友来吕洞宾家里做客,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想把妹妹许配给苟杳。

吕洞宾怕耽误了苟杳的前程,连忙推托,但苟杳得知后便动心了,就跟吕洞宾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没想到吕洞宾却说:“林家小姐貌美贤惠,贤弟同意我也不好阻拦,但是成亲之后,得让新娘子先陪我睡三宿。”苟杳听后很不能接受,但是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

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干脆躲到一边去了。

晚上,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进了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

苟杳好不容易挨过了三天,刚进洞房,就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

这一问,让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过来,仰天大笑,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哥哥用心,可谓太狠心啊!

几年后,苟杳金榜题名,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洞宾家不慎失大火,所有家产都化成灰烬。

吕洞宾只好用残留的破瓦烂砖搭了一间茅草屋,和妻小在里面躲风避雨,日子十分艰难,于是决定去找苟杳帮忙。

吕洞宾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并热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住了一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给吕洞宾。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之下走了。

回到家里,吕洞宾发现家里已经盖了新房,很是奇怪。刚要迈进家门,突见大门两旁贴着白纸,知道家中死了人,大吃一惊,慌忙走进屋内,见屋内放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号啕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

妻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

吕洞宾更觉诧异,问:“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呢?”

娘子端详了好久,才认出真是吕洞宾说:“吓死我了!”

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帮人抬着一口棺材进来了,他们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一听,便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戏。他很生气,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成两半,却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上面还有一封信,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看完信如梦初醒,他苦笑了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后来,因为“苟杳”和“狗咬”同音,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衣冠禽兽”是夸人

提起“衣冠禽兽”一词,想必很难有人对这四个字产生好感,通常这个成语都是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某些人徒有人的外表,穿着人的衣服,却干着禽兽不如的坏事。

其实,在最初,这个成语原意并非如此。“衣冠禽兽”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在当时,“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等级制度在官服上就体现出来了。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具体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只有官员才能穿上描禽画兽的官服,享受一定的待遇,自然与平民百姓不同,所以,“衣冠禽兽”是一个褒义词,带有老百姓的羡慕眼光。

其作为贬义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末陈汝元所写的《金莲记》一书中。因为在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民不聊生,将穿着官服的人视为匪盔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具有了贬义,老百姓将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为“衣冠禽兽”。

●“鸳鸯”非夫妻

人们对鸳鸯并不陌生,它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爱情永恒的美好象征。传说中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游则并肩、飞则比翼、睡则交颈,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于是,鸳鸯常被诗人写人诗中,从而留下“鸳鸯相对浴红衣,短掉弄长笛”、“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等无数动人的佳句。

其实,“鸳鸯”最初并非喻指夫妻,而是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友好、亲密。

《文选》中有一篇《苏子卿诗四首》,其中第一首有诗云:“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指天空中的两个星名)。”而从“骨肉缘枝叶”、“况为连理树”等诗句来看,这显然是一首兄弟之间的赠别诗。

另外,晋朝的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其中第一首《鸳鸯》的序文中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很明显,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二人。三国时代魏国人嵇康曾经写过《赠兄秀才入军》的诗,也是用鸳鸯来比喻兄弟和睦相处、友好无比的。而再上溯到《诗经·小雅》其中“鸳鸯于飞”的句子,也不是比喻夫妻的。

那么,从何时起,鸳鸯才成为美丽忠贞爱情的化身呢?

据考证,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一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夫妻之间美好的爱情,当时的文人觉得十分形象有趣,便纷纷效仿。

渐渐地,鸳鸯便成为夫妻的代名词。

然而,鸳鸯真的是情笃楷模,一生不离不弃的“爱情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