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2921300000046

第46章 悬案篇——疑窦重重史海沉(1)

●湘君、湘夫人究竟是谁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已随那汨罗江水沉入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他的《湘君》、《湘夫人》则跨越千年历史,留恋于人间烟火,一篇抒发女子对湘君的爱慕,一篇寄予男子对湘夫人的思念,情意绵绵。而湘君与湘夫人的身份却湮没在屈原笔下那迷蒙的湘水之滨,引来后人的无限遐思。

湘夫人即娥皇、女英,湘君是谁。

世人对于“二湘”身份的揣侧,似乎总也挣不开娥皇女英的传说。《山海经》中有记载:“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庭之山,其上多黄……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古人对古文的理解往往令人难以琢磨,正如将“帝之二女”理解为“尧帝的两个女儿”,因“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而认为“二女”即“湘夫人”。如此一来,便有了“湘夫人即尧帝之女娥皇、女英”之说。

若按此说,再加上《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尧用二女妻舜”的记载,那湘君便毋庸置疑的是舜了。但仍有不少赞同“湘夫人即娥皇、女英”的人对“湘君即舜”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从屈原以往的作品中皆能看出他对舜帝无比尊崇,堪比天神,断不会将舜描绘为区区一个湘水之神。照他们的说法,“湘君”就是一个思念着娥皇、女英的湘水之神,别无其他。

湘君即娥皇,湘夫人即女英。

亦有人认为,湘君与湘夫人分别是尧的两个女儿,湘君即长女娥皇,湘夫人即次女女英。此说同样源自《山海经》里那段极有可能被后人曲解了的记载。不同的是,将“湘夫人”一人代之以娥皇、女英变为“湘君”、“湘夫人”共代之。此说最令人质疑之处,是推翻了“湘君”、“湘夫人”乃一男一女的思维定式。

从《湘君》中的“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和《湘夫人》中的“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来看,明显表达的是对异性的思念与爱慕,那又如何能将湘君与湘夫人理解为娥皇、女英两姐妹呢?对此说的否定,又引出了湘君与湘夫人就是两个湘水之神,别无他指的说法。

以上仅是较为普遏的几种揣测,他家之言不可尽数。

●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

说起周公,似乎总与“解梦”纠缠不清。然而周公生平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执政六年后让位于成王,实现权力的和平过渡。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当危难过后便毅然让位,周公这种无畏无私的精神,受万代称颂,同时也引发了后人对其让位之举的质疑。

有人指出,《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记论训》中都说周公想要夺取天下。《礼记·明堂位》和《韩诗外传》卷三也有记载周公想要坐上天子的位置。《尚书·大传》更明确指出,周公身居要位,管理着天下的国事。

又有人考证说,《尚书·大诰》中出现的“王”,把周文王称为“宁王”,也称作“宁考”。而“考”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所以这个“王”应是周公。《尚书·唐浩》中也有记载:“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周公的弟弟康叔,名“封”,《康浩》中的“王”称康叔为“弟”,显然这个“王”也是周公。如此说来,周公的确自称为“王”。

根据以上证据,便有人认为,周公在武王去世而成王年纪尚幼之时,便有谋权的意图。之后以“王”之名义,行“王”之权力,虽说东征西伐、治国安邦功不可没,但也不能掩盖其意欲以权夺位的野心。

至于周公最后没有取成王而代之,实乃应变形势的无奈之举。因为遭到当时地位举足轻重的召公、太公的怀疑,而成王也对周公起了疑心,并且周公的两个兄弟管叔、蔡叔又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合起兵,关中局势动荡不安,形势对周公极为不利,周公不得不还政于成王,以平息众怒。

此番质疑,对世人心目中周公那无畏无私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更多的人仍坚持认为,从周公临危受命而勒勉摄政之举,从他在武王病危之时愿意以身代死的决心,便可看出周公对国对君的一片赤诚之心。如此忠君爱国之人,绝不可能做出僭越夺位之事。

无论是无奈还政,还是真心让位,不过是后人充满感情色彩的想象。而周公心中所想,早已随他而去,深埋黄土之中。

●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

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颇负盛名的刺杀行动,同时也被多数人认为是最失败的一次。荆轲与秦王,近在咫尺而无侍卫在旁,一边是养尊处优的皇帝,一边是精于剑术的刺客,外加一把满是毒液的匕首,为何荆轲在这么有利的条件之下,都无法成功刺杀秦王?荆轲的失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言者云云。

很多人将荆轲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他的助手秦舞阳。据史料记载,起初应该是荆轲捧着樊於期的人头,其助手秦舞阳捧着燕国督亢的地图,两人一同走上大殿献给秦王。然而秦舞阳临阵慌张,被侍卫呵斥,让秦王起了疑心,有所防范。而荆轲一人上殿,又增加了刺杀行动的困难,从而导致刺杀失败。

对于此,燕国太子难辞其咎,毕竟秦舞阳是他派给荆轲的。一个十五岁就杀过人的囚犯,在太子丹看来竟算得上艺高人胆大,难怪后人批驳他想出了一个根本不可能成功的计划,从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除上述说法外,更多的人认为,刺杀不成功,是荆轲自身的能力问题。荆轲在“图穷匕见”后,没能把握时机一击致命,抓着秦王的衣袖却被秦王挣脱。秦王在大殿之上绕着柱子跑,剑客出身的荆轲竟然追不上,甚至躲不开秦王的长剑,连番遭袭,最后死在了侍卫的斩杀之下。荆轲的刺杀如此狼狈,岂可不败?由此不能不质疑他自身的能力问题。也许正如当时著名剑客鲁句践所说:“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将原因推究到了太子丹的身上。太子丹在派荆轲刺杀秦王之前曾对他说:“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按太子丹的意思,荆轲首要做的是劫持秦王,逼他归还之前侵吞的各诸侯国的土地,若秦王不答应,才刺杀他。这就使荆轲在最能置秦王于死地的那一刻有所迟疑,不仅劫持不成,更错失了刺杀的先机,导致彻底的失败。

关于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即便是撰写《史记》的司马迁,都并非亲眼目睹而记录之,其中的因由,终究扑朔迷离,无可定论。

●秦始皇传国玉玺下落追踪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主要讲的是蔺相如怎样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替赵国保住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然而,和氏璧的故事并没有到此就完全终结。

后来,秦王赢政依仗强大的军事力量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并从赵国又夺回了那块和氏璧。秦王自封“始皇帝”登基后,为了显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特地用和氏璧制作了“传国玉玺”,并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传国玉玺外部螭龙盘踞,张牙舞爪,是皇帝独尊和无上权威的体现。当时著名玉工孙寿刻制玺纹,著名书法家李斯题写玺文。自秦始皇后,传国玉玺开始辗转流传,历代帝王都视之为承天受命的神圣之物,为得到它而费尽心机。

除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巨大外,传国玉玺格外引人注目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它在流传过程中时隐时现,且到目前为止仍下落不明。

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洞庭湖时,突然风浪四起,秦始皇的船面临被刮翻的危险。秦始皇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以此祭祀水神,压住波浪后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说完就消失了。传国玉玺重新回到秦始皇手中。

秦末,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登基后称其为“汉传国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逼迫掌管玉玺的孝元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扔掷地上,玉玺被摔掉一角,后来用金将其补全,因此留下瑕痕。

王莽政权被推翻后,玉玺落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年叛乱时,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后来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从此孙坚做起了皇帝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诉袁绍,袁绍得知后,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衰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又重新回到汉献帝手里。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于魏国,晋一统三国后取得了玉玺。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又归前赵刘聪所有。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夺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了石鉴自立,将玉玺重新夺回。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今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玉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玉玺屡有发生。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玩的把戏。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玉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玉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玉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

又据说真正的传国玉玺在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了漠北。明朝初,明太祖派徐达到漠北追击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玉玺,这是历史上最后有关传国玉玺的记载,最终还是空手而归。相传,在逐溥仪出紫禁城时,人们还在寻找。

●秦始皇为何因一句谎言而修长城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死者倍堪伤,僵尸扰袍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唐代文人于濆的一首《长城》,道尽了两千年前秦始皇修长城的无限悲凉。那道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婉蜒于无垠沙漠之上,气势恢弘,坚固雄伟的万里长城,立千年而不倒,其磅礴浩大之势,令万代叹服。而其背后的辛酸,不得不令人想起那句荒唐的谎言谶语:亡秦者胡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霸业,中原大地上唯吾独尊。然而,他并没有陶醉于一统天下的成就之中,而是一直忧心忡忡,不断谋求维持大秦帝国长治久安之法。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开始巡游天下,真切地感受到西部边陲之地与东部临海之滨在经济文化水平上的差距,同时也为一种流行于齐地的方术深深吸引,从而对求仙问道、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一位略微精通方术的方士卢生,逐渐成为秦始皇的宠臣,也成为刺激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罪魁祸首。卢生虽为方士,但对秦始皇的施政方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对生死问题有着极为紧迫的危机感,尤其是在两次出巡途中遇袭之后,内心的恐慌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他看来,帝王的长生不老似乎与帝国的长治久安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求仙、封禅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求仙问道,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但却一去无回。

秦始皇在现实之中无法找到巩固帝位之法,更寄托于神秘莫测的方术能为他带来一线希望。他多次派遣卢生寻仙问道,卢生却屡次无功而返。数次之后,卢生再无法用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言敷衍了事,竟信手拈回一本《录图书》,谎称这是一本谧书,更妄言其中记录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亡秦者胡也。

卢生一句搪塞责任的谎言,结果却催生出万里长城,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然而能够投秦始皇所好征伐敌手,则正中卢生的下怀。他给秦始皇找到了一个可以释放焦虑与不安的打击对象,同时也给秦始皇找到了机会,一泄当年想攻打匈奴而不成的积怨。也因此,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历史大震荡。

今日之长城,已再无当年御敌戍边之功用,它以其恢弘磅礴之势,给世人留下了对奇迹的无限感慨,以及对大秦帝国一代帝王的功过评说。

●汉代名将李广利为何会投奔匈奴

李广利,西汉时期将领,曾被汉武帝任命为贰师将军。然而,他这个“将军”名号可不是沙场上拼出来的,而是靠裙带关系得来的。李广利有一个妹妹天生丽质,凭借倾城倾国之貌被汉武帝看中后纳为妾,称为李夫人。可惜的是,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就被疾病折磨致死,临终前还嘱托汉武帝要照顾好自己的儿子和兄弟。为了完成李夫人生前的愿望,汉武帝决定踢予李夫人的兄弟高官厚禄,让他们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任命李延年(李夫人的哥哥)为协律都尉,李广利(李夫人的弟弟)为将军。可问题是:李广利实在不是那块当将军的料,战场上屡战屡败。

汉武帝征和三年,匈奴入侵,烧杀抢掠,边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此,汉武帝特命李广利率大军三次出击匈奴。第一次征匈奴,李广利在天山大战右贤王,先胜后败,差点丧失性命;第二次征匈奴,汉武帝授予李广利二十一万大军,在蒙古土拉河与匈奴单于十万大军血战,久战不下后匆忙撤军;第三次征匈奴,李广利率七万精锐,在内蒙古杭爱山与匈奴决战,七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李广利本人也投降匈奴。李广利原以为用屈膝投降可以换一条命,苟且一生,但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就在巫蛊之事中被他人害死。

当年李广利究竟为何投奔匈奴,这一历史疑案引发了后人无尽的思考。

有人认为这与李广利的人品密切相关。李广利当初得势是凭借姐姐李夫人的关系才得以实现的。事实上,他本人就是一个无品无德无才的庸人。在任大将军期间,阴狠奸诈,结党营私,陷害太子,直接造成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身为将军,战场上不善谋略,更是嫉贤妒能,排斥异己。征匈奴期间,坐视李陵孤军被围而不救,断送了一代名将的前程,而自己最后也兵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