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孔子做人做事的中庸之道
2916500000019

第19章 做人要自由,做事要跟老板走

孔子追随被流放的鲁昭公到齐国,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1.做什么人就要做像,做不像不如不做。2.凡事跟老板走。如果还没有老板,赶紧找一下。

做人要自由,做事要跟老板走

据《史记·孔子世家》:

“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

鲁国的大臣季平子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就带领军队攻打季平子。季平子就与另外两家大臣孟氏、叔氏联手,一共三家共同攻打鲁昭公的军队。鲁昭公吃不住了,兵败奔齐避难。不久鲁国内乱。孔子这年三十五岁,遇国君之难,马上跑到齐国去找鲁昭公,表示永远是他的臣子。

孔子中庸之道

1.做什么人就要做像,做不像不如不做。

孔子做鲁昭公的臣子就做得很像,老板在位他忠心,老板倒台了他依然忠心跟随。这是很高的做事境界。做事不舍,虽败必有后福。

正因为孔子忠于君主出了名,所以后来鲁国的另一位君主鲁定公起用孔子为宰相。

2.凡事跟老板走。如果还没有老板,赶紧找一下。

做事都要有老板才做得大。

做学问要有导师,做员工要有经理,做强盗都要有个头子。

孔子是圣人没错,圣人也要有个老板。鲁昭公就是他的老板。孔子本来认这个老板很亏,因为鲁昭公当国君很差劲,居然被手下赶下台。但再不成器的老板也是老板,诸葛亮不嫌刘备弱,孔子不嫌鲁昭公差。

大圣人忠诚于小老板,这是境界,也是做大的办法。孔子说“君君、臣臣”,就是说老板要像老板,员工要像员工。重点是把员工做好,而不是去管老板如何。

在今日中国这个员工社会,孔子这一思想非常重要。这并非“忠君”,而是忠于自己的事业。

老板不好最多倒闭,你把你自己做不好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