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2914400000013

第13章 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2)

八十年代末,《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刊有徐传武《漫话牛女神话的起源和演变》。这篇论文行文严谨,引文规范,论证也较严密,又有新见,是比较重要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明确将“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上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其证据,主要是论述了我国黄河流域从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已出现了农业到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前3000年)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作物除粟之外,已开始种植麻、先民们已掌握了较多的天文和生产季节知识,这些社会发展方面故事形成的合理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对《荆楚乡时记》中“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同样话语也见于明冯应景《月令广义》所引南朝殷芸《小说》)。杜甫《牵牛织女》中“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两句诗众所周知言牵牛、织女两星方位同实际相反的问题作了解释。论文引了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第三章的文字:“据计算,公元前2400年,河鼓(牛郎星)在织女西”,因而说:“牛郎织女为神话的创始年代是与牛、女二星方位相合的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那个时代”。这是很新颖的看法,尽管公元前2400年前后正是黄帝时代,那时的星象情况能否传到南北朝以后,很值得怀疑;且古人都随时观察天象以知时节,其不论当时星象实际而用三千年前的星象位置,必难以置信,但这一点毕竟是将来继续探索的一个新线索。

这篇论文同吕洪年文章一样将织女传说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之妻嫘祖,同时论文中说:“我认为原始的牛女神话的主角是两个’女织男牧(或耕)‘的劳动的’平民形象‘,显示着当时社会的男女劳动的两大分工,或者说是劳动者在创作神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形象和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45页),这一点也同史前社会的实际情形并不符合。以前人们误以为母系氏族社会末期至父系氏族社会人们都是完全平等,权利、义务、完全均等。其实并非如此。在父系氏族社会中期以前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氏族部落首领无太大的特权,但社会分工还是有的,氏族、部落有集中大家意见和首先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力,氏族、部落的首领是人们公认的杰出人物,有领导才能,其贡献比一般人大,是理所当然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氏族或部落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组织、领导、决策常常决定了部落的历史,这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认为一般的氏族部落人员,或者笼统的所谓“平民”被命名为星名,这也是不可能的。它的形成总是有一个代表人物的活动或事迹而引起的。

其次,论文认为“至秦汉时代国家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君主制政体确立”,织女星才被说成天帝的孙女(一说帝女,或曰帝子)。认为天孙或曰帝女的身份同上古神话完全无关,这一解释也比较勉强,既然这样都是平民,牵牛为什么被说成天帝的孙子或儿子?

再次,认为“牛郎织女”的神话起源于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43页)或曰中国原始氏族社会母权制时期,都估计太早。应该说是在父系氏族社会末期。这样一来才能同原始社会末期的估计相一致。事实上,公元前2400年也正是我国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以上两篇论文的成就是大大打开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思路,不是像有的学者一样只在秦汉以后有关材料中去寻找“牛郎织女”传说形成的线索,而是由“牵牛”、“织女”这两个名称的形成去探索它最早的胚胎。因此,应该说这是“牛郎织女”传说形成演变研究方面的两篇重要论文,应该予以重视。

近年中,由于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又都在开发旅游资源,《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都有流传,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也有流传,七夕节也是一个全国性节日,在亚洲很多国家、地区也都比较兴盛,所以,一些人在宣传七夕文化旅游活动的同时,也联系当地的某些地名、传说,对《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发表了一些看法。但实际上,真正进行了认真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刊有杜汉华的一篇《牛郎织女流变考》的论文,提到几种说法。除上面已论述过的姚瑄莹提出的昆仑神话说之外,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山东沂源县旅游局网上的《招商项目》中介绍说,当地有始建于唐代的织女祠、牛郎庙等古建筑,因此有人认为此处即牛郎织女的传说产生地。其实沂源织女祠、牵牛庙的传说是由于《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到“牵牛”、“织女”,据《诗序》,此诗是谭大夫为讽刺周王朝的沉重徭役而作,西周时间谭国其地在沂水上游,故后来当地附会而建有牵牛、织女庙,又有什么织女祠。诗中实际上是用牵牛、织女来比喻周王朝和周王朝的卿大夫,说他们居于高位而不关心民众。如果说反映了他们同周地有关。再者,诗中在提到这两个星名之前先说“维天有汉”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同“汉”(天汉、同汉水相应)有关。

(二)2004年农历七月初,首届中国七月七爱情节在鹿泉开幕。当地有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是不用说的。弘扬传统节日中利于精神文明,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为爱情的忠贞、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不屈于家族、政权的压迫的精神,不追求豪华、富裕、高贵的生活而共同劳动、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在今天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对一些人热衷鼓吹西方的“情人节”、夫妻感情淡漠,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充实幸福的精神生活的现象,也是一种抵制。我以为全国各地都应重视“七夕”节的教育作用,都应致力于挖掘它当中所包含的积极的思想、精神资源。

但有人一定要在当时找到一个同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地名,结果附会上了当地的抱犊山。但“抱犊”名称只能说同牛有点关系,同牛郎的传说并无关。而且“抱犊山”这个名称也产生在南北朝以后。《元和郡县志》卷十七萆山:“今台抱犊山,韩信伐赵,从间道萆山而望。后遂改为萆山。后魏葛荣之乱,百姓因山抱犊而死,故经以为名。”则此山在汉代名萆山,名抱犊山为公元527年之后的事,但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东汉时代已形成情节。实际上此处同牛郎织女的传说联系起来大体也就是近二三百年的事。

(三)《中兴江苏新闻网》2004年5月24日倪敏毓的《900年前中国的情人节起源于太仓南码头》根据宋代《中吴纪闻》和《吴郡志》的有关部分文字,认为900年前的北宋末期已形成的有关节俗起于太仓。《吴郡志十三·祠庙下》载,昆山县东三十六里有一黄姑庙,其地也名黄姑,“父母相传,尝有牵牛织女星精降焉。女似以金簪划河,河水涌溢,今村西有百沸河,乡人异之,立其祠。旧刻牛、女二像,后人去牵牛,独祠织女。”按“河鼓”本牵牛星异名,而误作“黄姑”,又设黄姑庙,后来又解“黄姑”为织女,正如赵翼《陔馀丛考》卷十九《湘君湘夫人非尧女》一文《蓼花洲闲录》中一个事实:“杜拾遗讹为杜十姨,而以之配伍子胥(讹为须)也”。古代南方淫祀,往往因音假想,即奉为神。清初诗孙枝蔚有《乌鹊桥》七绝一首,其前后二句云:“乌鹊桥今存茂苑,黄姑庙却在昆山。”诗后注云:“黄姑即牵牛星,繇”河鼓“讹也。父老言此精尝降于此,因祀之。同《吴郡志》所记一致,都是言河鼓星精虽降于此地,讹成黄姑,又误为织女。宋代其地有过七夕节的习俗,完全可信,但其地同”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完全无关。

(四)《四川文史》2003年第4期刊有重构的《七夕炎黄二帝通婚的故事》,将《山海经》中有关文字同牵牛织女的传说相比附,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起于山西、陕西、内蒙的黄河河套一带。其说颇为牵强,然而如以为”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北方,也最早流行于北方,则从大的方面说,较为近理。

(五)杜汉华本人认为银汉古称汉、云汉,《诗经》二”南“之地孕育了《汉广》和”郑交甫会汉水之神“等诗歌与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应产生于湖北襄阳。

以上这五种说法,本来都缺乏较扎实、严密的论证,很少有人注意到,但因为杜汉华这篇论文被收入一本名为《名家谈牛郎织女》的书中,一下被很多人所注意到,一般人也并未见到原文,不知其究竟是如何论证的,因而均视为一说,其实,杜汉华同志所列几说,有的发言者并不以为自己是在论”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只是对当时的”牛郎织女“传说及乞巧节的形成和传播作一解说而已。杜汉华同志的文章还提到日本祸岗说,我以为这也是猎奇以求惊人,不值一提的。

关于汉水同牛郎织女传说的关系,我在刊于《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上的《连接神话与现实的桥梁——论牛女故事中乌鹊架桥情节的形成及其美学意义》和刊于《西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上的《论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与主题》两文都从不同角度作过论述和论证,杜汉华同志的文章也持这个看法,我们的看法一致。但其产生在襄阳的说法,证据却不充分。《汉广》一诗和”正玄甫会汉水之神“的故事同”牛郎织女“的传说毫无关系。上世纪五十年代范宁先生著文说”传说织女是天上的水神“,依据是唐代《开元占经》引《巫咸》语。而《开元占经》乃是星占家因很少星在银河边而附会出来的,我于上面提到的论文中已予辩驳。

以往寻求牛郎织女的产生地,都是根据文献上的某些记载或某些有什么相关地名、祠庙由可牵合处,去论证是否是其地。我以为这种方法用于研究其他的民间传说鬼使神差的起源是可以的,用于研究”牛郎织女“这个产生时代早、流传十分广泛,其人物,情节又有极高概括性、典型性、代表性的传统故事,是难以达到目的的。这是因为:

(一)它孕育时间久,是我国古代、包括上古时代社会经济及礼俗制度等的概括反映,很难说产生于某一地。其中的两个人物,有可能是不同两个部族代表人物的原型发展而来。

(二)它的孕育形成可能经过了几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历史,都可能在其中留下了印记,也很难说这个传说明确地起于何时。因此,从不同的角度上看,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氏族社会晚期形成的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结构特征。耕而食,织而衣,衣食足而有礼义。男耕女织不仅是我国几千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氏族社会晚期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基本形态。牛用于农耕是农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发明。而我国封建社会中家长和宗族权力对男女青年爱情、婚姻生活的控制与破坏,造成无数的悲剧。然而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追求婚姻自主的努力与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具有概括性典型性的题材,这样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物,这样丰富而深刻的主题,要在某一个地方找到它的产生地是难的。

三、探索这个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十七年前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以为要考察”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

(一)应突破忽视传说形成的时代,先考察”牵牛“、”织女“这两个人物的形成,再看几时形成它的基本情节。

(二)应从我国早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去考虑,而不要只着眼于后代某些地方形成的传说,因为”牛郎织女“故事流传十分广泛,全国所有地方都有关于它的传说,而且故事中的情节,提到的事物,总是同当地的风俗相一致。这是民间文学的一般规律。

(三)关于其基本情节的形成应联系我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不能根据个别材料孤立地去下论断。

(四)应充分重视早期的文献,在文献的引述上尽可能做到去伪存真,也不能本末倒置,以产生迟的文件为依据而根据某些产生很迟的材料随意下结论。

(五)充分重视时代很早的遗物遗迹与地下新出土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实物。

自然科学的研究有定义、定理、公理、公式,严格按照这些已经被证明了的定义、定理等进行推算、推理或实验鉴别,就难以出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也有一些被证明的真理、规律、原理,有一些被前代学者所证明是正确的基本作法。但有的人认为社会科学是软的,由人说了算,人文学科更具主观性,完全以个人的好恶为转移,没有规律可言。这些看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连人的心理活动也是有规律可以认识的,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会有差异,但总有共同性;个别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比较怪异,但大部分人的看法总是相近的。我们从事历史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也应遵从客观规律,尊重前人已确定并被证明为正确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即使得不到答案或明确最终的结果,也会靠近真理一步,而不至于言人人殊,永远争论不休。

我想,上面提到的五条,真正严谨的、态度认真的学者不会有意见。

我根据上面的原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思考”牛郎织女“故事、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问题,寻找形成牵牛织女是由秦人的始祖女修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