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有6Q的孩子有大出息(大全集)
2910000000033

第33章 学商——LQ(1)

最能帮助青少年学会重视学习、善于求知的学商物语

在过去的农业经济时代,最大的财富是土地;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最大的财富是资源;而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最大的财富就是知识,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未来。

——著名社会学专家 李培林

毛泽东是中国少有的大成功者,他的成功主要就是得益于他非凡的学习能力。

——美国作家、《毛泽东传》的作者 罗斯·特里尔

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习。

——著名成功学专家 陈安之

用知识创造成功,用学习改变人生。

——慧聪网董事局主席 郭凡生

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阅读家,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也就无法走向成功。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 比尔·盖茨

我不是求学问,而是抢学问。我的知识基本上是靠读书得来的。我认为爱读书爱求知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著名企业家 李嘉诚

凡是学习能力强的人,最易成就一番事业。

——著名成功学家、《方与圆》的作者 丁远峙

学习是个人最重要的能力。

——著名青年学习方法专家 李晓鹏

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 埃加·富尔

好学不倦者,必成大器。

——美国前总统 林肯

百灵鸟爸爸和小百灵——学会对万事万物多问为什么

大百灵带着小百灵练完飞行后,在树枝间歇息。

“爸爸,”小百灵指着正在墙上爬行的蜥蜴问,“它的尾巴为什么这样短呢?”

“这是它新长出来的尾巴,待一段时间就长长喽。”

“那它的尾巴哪去了呢?”

“有一次,老鹰抓住了它的尾巴,飞向高空,想吃它的肉。它挣断尾巴逃跑了,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老鼠的尾巴断了,长不出新的尾巴来呢?”

“蜥蜴有再生能力,老鼠没有这种能力。”

“什么叫再生呢?”

“你这孩子,问起来怎么就没完没了呢?”百灵鸟爸爸厌烦了,“以后别再为什么,为什么地问了。”

“爸爸,我不懂又不问,那能得到知识吗?”小百灵撒娇地说,“要是我什么也不明白,那小百灵不就变成小不灵了吗?”

“是啊!是啊!”百灵鸟爸爸用翅膀一把搂住小百灵,“宝贝儿,爸爸再也不烦了,以后你就多问几个为什么吧!”

学会对万事万物多问为什么,懂得问题越多获得的知识就越多,而知识越多,对一个人的事业就越有用。

空空的袋子——学会在肚里装上满满的知识

空袋子看见周围的伙伴们都鼓鼓囊囊地站立着,自己瘪瘪塌塌地躺在地上,心里羡慕极了。

“我也要站起来!”它鼓足气,用力往上一蹿,问它的同伴道:“伙计们,你们看,我站起来了吗?”

“没有。”

“现在呢?”空袋子又用力往上一蹿。

“也没有。”

“那么,这回呢?你们再仔细看看,这回总站起来了吧?”空袋子用足狠劲往上蹿。

“没有,没有,你根本就没有站起来啊!”

“真奇怪!”空袋子瘫软在地上,叹道,“为什么大伙站着,都毫不费劲;我尽了最大的力气,反而站不起来呢?”

“肚里空空,又不愿装进实货,却盼望着站起来,你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学会在肚里装上满满的知识,懂得肚里空空事业就会空空。

天堂与地狱——学会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

有一天,一个10岁的男孩走进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男孩说:“我天天忙于看书学习,现在只想吃想睡,我讨厌学习。”

宫殿主人乐呵呵地说道:“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舒服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没有书给你看,也没有任何作业要你做。”

男孩一听,非常高兴,便住了下来。

开始的一段日子,男孩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地,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于是,就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我对这种生话已经提不起一点兴趣了,你能否给我找几本书来,再给我出几道题?”

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作业。”

又过了几个月,男孩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说道:“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给我书读,没有作业给我做,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要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你认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学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懂得学习不是累赘,不是折磨,而是快乐,是幸福。有书读有题做有知识学,那才是可赞的天堂生活,无书读无题做无知识学,那便是可悲的地狱生活。

卡里亚斯——学会在任何条件下都有爱学习的习惯

古希腊有一个叫卡里亚斯的人,出生于平民之家,酷爱学习,他的音乐、修辞、演讲、逻辑、军事、科学等各种学问无一不好。

有一天,他随人到山上的神庙去祈祷,不小心掉进了山谷,丛生的榛莽接住了他,他才得以保全了性命。尽管绝壁悬崖使他跌落的山谷与世隔绝,可乐观好学的他并未绝望,而是以研究山谷的植物与地理为乐趣。他逐一观察山谷中的动植物,考察山谷地形,虽以野果、野菜为食,倒也自得其乐。后来它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着了火,燃火生烟,终被外界所救。

还有一次,他随人到海外经商,途遇风暴。几天后,奄奄一息的他被冲到岸边。他被救醒,便开始投入到对当地语言和社会的研究之中,不久便以自己的博学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和爱戴。他凭着自己的航海知识、语言知识,带着此地人到希腊做贸易,不仅回归故里,且大发其财。

后来,因为他的博学与多才,他被人们推举为邦国执政官。

学会在任何条件下都有爱学习知识的习惯,懂得学习知识是不分场合地点,不分逆境还是坦途的。

能下雨的树——学会拥有一追到底的求知精神

小狗熊和小熊猫到美洲旅游时,在一个森林里相遇了。小狗熊告诉了小熊猫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昨天中午,我在一棵大叶子树下睡觉,突然,一阵哗哗的大雨把我浇醒了。我睁眼一看,太阳正直射着大地呢。除了树下很湿外,外面连一点下雨的痕迹都没有。”

“哪有树会下雨的?纯粹是瞎编。”

“这是真的,不信现在咱俩马上到那棵树下去看看。”

这时,正当中午,它俩顶着烈日刚来到那棵树下,哗哗啦一阵大雨,就把它俩全身都浇透了。而树外,却没有一丝雨的影子。

“怎么样,这下相信了吧?”

小熊猫点了点头,瞅了瞅树冠说:“真怪,树怎么会下雨呢?

“就是嘛!”小狗熊说,“书上讲下雨是地上的水被太阳一烤,变成水汽升到天上,水汽变成小雨滴。小雨滴你撞我,我撞你,变成大雨滴。空气托不住了,落到地上就是雨。”

“可是树的四周也没有云啊!”

“这可能是棵魔树吧!”

……

它俩在树下没完没了地猜测争论着大树下雨的原因。

傍晚,一只归宿的小鸟看到它俩那搞不清下雨原因就不罢休的样子,笑着说:“这是棵雨树。至于下雨的原因,在树下就是争论十天,也不会弄清。”

小狗熊突然开窍:“咱俩都会爬树,为什么不爬到树上去找原因呢?”

“是啊,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傻透了。”小熊猫也觉得好笑。

它俩找了点吃的后,就上了树。

雨树的叶子有半米长,中间凹陷,四周隆起。它俩发现雨树的叶子能大量吸收水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叶子里的水越来越多,叶子慢慢卷缩成一个个“袋子”,它俩掂了一下,估计每片叶子能吸一斤多水。为了找到下雨的全部原因,它俩决定在树上过夜。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到树冠的时候,小狗熊和小熊猫醒来了。它俩又发现“袋子”似的叶子有了变化:受到阳光的照射,“袋子”渐渐地张开了。到了午后,“袋子”完全张开,里面贮存的水便倾泻而出——雨树下雨了。

学会拥有一追到底的求知精神,懂得知识钻研得越透,判断事物、分析事物就越透。

蜻蜓与蝗虫——学会拥有不怕吃苦的学习精神

在很早很早以前,蝗虫和蜻蜓比赛学两种本领,一是看谁会在空中飞行;二是看谁能在空中捕捉飞虫。

学习开始了,蜻蜓用心地练,因过于用劲把眼珠儿都努成圆圆的了。它飞呀,飞呀,不停地飞,越飞就越敏捷,越敏捷就越能飞。因为它无休止地飞,就把展开的翅膀飞得硬了。收也收不回来了,所以,蜻蜓落下休息时,也还是要保持飞的姿势,翅膀总是张着。

蜻蜓由于勤奋地练,持之以恒地飞翔,历经千辛万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练就了一身飞行和捉拿飞虫的本领。

蝗虫就大不一样了。它刚刚练习飞行时,还不吝惜自己的力气,也是学呀,练呀的。便也学会了起飞,但没飞多远,就收拢了翅膀。蝗虫怕苦怕累,不愿花力气学下去,懒洋洋地不肯下功夫。他想:“卖劲儿学,我可受不了,我还要命呢。我要休息几天,下周再学。”

到了下周,蝗虫练了一阵,又喊叫苦呀累呀。它又想:“恢复恢复体力,下周再学吧。”

过了星期日,蝗虫只练了一下,就又叫苦连天,休息去了。

蝗虫越懒就越不去练,越不练就越懒惰,开始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它就索性不练了,半途而废。

蝗虫因没继续学下去,所以只学会飞,但不能远飞,它只是飞一飞,停一停,吃一吃,也没有学会在空中捕捉飞虫的本领,只好啃稻谷、糜黍之类的叶子,成了坑害农民的害虫。

学会在学习时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懂得勤奋才能学到真本领,懒惰永远会与真本领擦肩而过。

刺蝇和蜜蜂——学会学习时专心致志,乐于下工夫

刺蝇与蜜蜂同在一个著名的学校里学习,这个学校教授食品、营养等与生活有关的知识。

蜜蜂是一个酷爱学习、勤奋努力的学生,它每天认真学习各种植物的特点、分类及保存方法的知识;学习如何用这些东西调制食品和蜂蜜;它还学习了如何与别的蜜蜂在一起生活、合作、自卫等知识。毕业时,它的成绩非常优秀,博得了校方的高度肯定和赞扬。由于它学的知识扎实,毕业后它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每天除了吃饱肚子还有剩余。

刺蝇虽也是个学生,但无论学习还是劳动它都不努力。它总是想同时干几件事,而且不管干什么事情,它都懒懒散散,马马虎虎,对任何课都不上心。上课时它就胡思乱思,总是不集中。

刺蝇很想学会制蜜,可它不知用哪种树、哪种草、哪种花。于是,它便很盲目地钻树,而且每到一处,嘴里总是嘟囔着:“可能这是造蜜的树!也许这是酿蜜的草!或许这是做蜜的花!”每个树叶它都嫌不好,每朵花它都嫌味苦,所有的植物它都嫌不好吃。

就这样,在学校里它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到毕业时,它和入校时没有太大差别。

学会学习时专心致志,乐于下工夫。懂得心无旁骛,则知识满身;心不在焉,则知识离身。

“打洞专家”穿山甲——学会不满足现状,

活到老学到老

穿山甲获得“打洞专家”的称号后更得意了,对松鼠说:“你想想看,世界上还有谁能像我一样。既不怕狮子、老虎,又善于打洞而不被人活捉?地下的鼢鼠和鼹鼠固然会打洞,可它们不但怕狮子、老虎,连狐狸都怕得要死!”

松鼠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完美无缺的东西恐怕是不存在的吧!你不妨去访问一下豪猪。”

穿山甲感到话不投机,便去访问豪猪,看一看豪猪是否胜过自己。

它见到豪猪就请豪猪打个洞看看。

豪猪打了个洞,穿山甲看后说:“怪不得‘打洞专家’的称号落到我头上,你打洞的速度太慢,我打一个给你瞧瞧。”

只见穿山甲四肢飞快地挥舞。不到1分钟,已经消失在洞中。它的洞深4米,宽30厘米。洞的末端是巢,巢宽2米。

穿山甲爬出洞来,骄傲地说:“你瞧,我的打洞速度怎样?谁能抓住我!”

豪猪说:“我认为你不可能没有弱点,只不过我暂时没发现罢了。你不妨去访问一下狗獾。”

穿山甲访问狗獾,看狗獾是否能胜过自己。

狗獾打了个大洞。穿山甲看后说:“原来你打洞的速度也不快,听说狐狸爱在你洞里拉屎撒尿,弄得臭气熏天,叫你受不了,你只得把洞放弃。可是我的洞谁也不敢占领。总之,我是谁也抓不住的!”

穿山甲得意地走了,路上,它饱吃了一顿白蚁,回到巢里。

有一天,穿山甲正睡着,忽听得挖土的声音,知道事情不妙,想钻出洞去,可是洞口已被人挖了,只见锄头直落下来。它转身进巢,在巢壁上飞快地打起洞来。

“哼,想挖洞抓我,休想!我挖洞的速度远远超过你掘洞的速度!”穿山甲自言自语地说。

“哗、哗、哗!”一股水冲进了洞来。

“哎哟,不好,泥土成了泥浆!”穿山甲的爪子是挖土的最佳工具,但对付泥浆就毫无用处了。它拼命挥动爪子,只能把泥土和水搅得更浑、更粘。

“看你往哪儿跑!”一位农民拎起穿山甲的尾巴,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

学会不满足现状,活到老学到老,懂得知识无有尽头,求学没有终点。满足现状地学习一定遭遇坎坷,锲而不舍地学习一定总能沐浴阳光。

水桶和井水——学会把学习当成终身职业

水桶是一位刻苦用功的学生,它的老师是井台先生,每次上课时,老师总要从井里提一桶水给它喝,并且告诉它说:“什么时候你把井里的水喝干了,学习才可以结束。”

水桶开始时以为,一眼井不过那么大小,它里面能有多少水呢?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把井水喝干了的。水桶向老师表示了自己的信心,井台先生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许多年过去了,水桶喝的井水已经数不清了,可是它发现,井水一点儿也不见少,还像过去那样一眼看不到底。

这是怎么回事呢?水桶纳闷地去问老师,井台先生哈哈大笑说:“傻孩子,这井里的水是几辈子也喝不干的。”

“为什么啊?”

“这井和大海‘水’脉相通的呀!”

水桶不解地又问:“那您为什么还说,只有喝干井里的水,学习才可以结束呢?”

井台先生回答:“我这是期望你活到老,学到老,终生来喝这求知的水。”

学会把学习当成终身职业,懂得只有活到老,学到老,终生求知,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拥有驾驭事业之船的本领,才能让自己在成功之路上走得更远。

只有“4岁”的老人——学会早早地学习,

不浪费时间

有一次,一位国王有事外出,路上碰到了一个老人。

国王问:“你有多大岁数?”

老人回答:“大王万岁,我只有4岁。”

国王听了,十分惊讶,说:“你这个老头儿,年纪这么大了还说谎,看样子,你至少有80岁。”

老人回答道:“你估计得完全没错,不过80年里,我白白浪费了76年的光阴。在76年的时间里,我只知道吃喝玩乐,从来不学任何知识。到4年前,我发现我错了,我什么都不会,所以,在4年前我顿悟了。我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因此,我说我的年龄只有4岁,以前的时间都白活了。”

学会早早地学习,不浪费时光,懂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吃喝玩乐的人生是虚度的人生,勤奋学习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学和问——学会既学又问

知识妈妈生下了学和问两兄弟。学很喜欢看书,走到哪里都捧着书本;问比较活泼,好奇心很强,经常缠着人问这问那。虽然性格不太一样,但是两个人关系很好,形影不离,对知识妈妈也很孝顺。

可是,有一天,这对好兄弟却吵了起来。这个说:“我的方法才是学习之道。”那个就不服气地反驳道:“知识妈妈一向都称赞我。”两兄弟吵得不可开交,来找知识妈妈评理。

妈妈听了它们的诉说,微微一笑:“亲爱的孩子,如果你们真想知道谁最重要,就暂时分开吧,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答案自然就会出来了。”

两兄弟都同意了,于是,它们第一次分开了,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