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我的建议是什么呢?第一,我想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未雨绸缪的话就可以更好的应对。在你做计划的时候你可能并不一定知道将来一定可以达到,不时的做一些计划,但是有时候这些计划用不上,我经常看到有一些人做计划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知道这些计划并没有太多实现的机会,我要集中注意力做这些事,但是过于集中地做这些事情就会有盲点,在你计划之外很多的事情在发生,你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你需要做一些计划,但是不能过于执著的针对你的计划,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对计划进行调整,因为生活总会有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必须要理解它,并且抓住这样的机会。
在1997年我离开了米其林到了雷诺,我非常高兴,我想现在我是执行副总裁了,我要跟雷诺董事会的人碰面,我的家庭、儿女都很好,一切都安排好了。一年半之后来了日产的机会,雷诺的老板说愿意不愿意去日本,这对于我来说不在计划之内,我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个事儿,当我确定接受了这个事情,我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我到日本之前从来不会说日语,我们那代人都往西看,而不往东看,就是不太重视东方,我跟妻子说我的改变和调整在生活当中是全新的,不能说墨守成规留在法国,如果留在法国,我的生活完全不一样,我的意思是说可以作出一些计划,但是遇到一些事情可以对你的计划进行一些调整;另外,如果有更严峻一点挑战的话,我建议你们更勇敢地接受挑战,从事更难的工作,如果工作太轻松的话,我建议不要选择。有人说我去苹果,因为苹果非常成功,我觉得你们选错了,他们不需要你,你天天睡觉,他们对你根本不会在意,所以你们要去这样的企业——他们正在奋斗,他们正在作出变革。所以我的建议不要去看起来很简单的选择,你觉得很舒服,但是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好处,他们不需要你,他们已经很成功了,我建议大家迎接挑战,他们可能是正在黑暗中,可能接受了一些挑战,或者困境当中,但是我觉得应该去那,去了那就可以发挥作用,发挥领导力。
问:我是台湾来的学生,您刚才提到了技术变革,或者说技术的革新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技术革新会怎么样改变政府跟企业的关系?
答:您提到的两个问题都非常重要,我想说为什么汽车行业是处在一个变革之中,我觉得这个来自于两个方面,汽车行业有两个重要的支柱,现在这两个支柱都有一些分崩离析了,第一个是对石油的依赖,现在石油能源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因为石油会越来越贵,我觉得廉价石油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了,我们将来的石油会越来越昂贵,不是没有石油,现在石油还是有的,巴西又发现了新的石油,比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还要大,问题是在海下3 000米,如果开采出来要花很多的成本,所以石油将来仍然会很贵;另外,现在的经济强国都会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中国已经是了,印度、美国都在进口石油,西欧大家都在进口石油,他们不太希望石油进口,他们需要独立,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大家知道,一些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的时候,所有的运输或者交通都崩溃了,因为运输都要依赖石油能源,所以当时出现了非常糟糕的情况。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环境。全球气候变暖50%都是因为汽车造成的或者说交通造成的,所以很多人认为汽车工业应该为全球变暖而负责。当大家开车的时候他们觉得有罪恶感,好像开车的时候正在污染环境,这是我们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还有氢能、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的,我们过去5年就有这样的想法了,为什么我们现在采取电动汽车,首先你的能源可以来自于石油、煤炭、风、太阳能、天然气等等,来源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就不用怕依赖石油了,当石油出现危机的时候,你可以用核能,如果核能出了问题就可以用其他的,这样对石油的依赖性就减少了。
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电动汽车是零排放的,没有什么尾气的排放问题,你可以看一下电动汽车的外观就可以知道,根本没有排放,它唯一的排放是司机,汽车本身不产生任何的二氧化碳,对于公交系统来说采用这样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对环境是没有污染的,十年二十年前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技术,现在这个技术具备了,现在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了,而是大众的关切。
从经济角度考虑,油价上涨,所以要转成用电,生产的零部件也会出现变化,有一些公司会消失,充电的方式也不一样,电池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在21世纪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唯一能够存储能量的方式,存储能量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不知道中国的电力情况如何,在很多国家白天用电的比晚上用电价格更高,差价会达到一半,早上用1千瓦可能需要200元,晚上可能需要100元,白天使用就意味着省了100元,如果电池足够大,有足够的动力,就可以省很多钱,不需要投入太大的产能应对峰谷,但是很多人反对电动车,因为他们会使生产石油的企业,以及原有的零部件的供应商被淘汰,我们看到这个趋势,很多既有利益的集团在阻碍,但是也有鼓励这一潮流的人。
我认为汽车产品不会太多的并购,收购兼并并不是很好,所有的并购最终都会解散,像福特、捷豹、梅赛德斯和克莱斯勒都失败了,所有的并购最后都解散了,唯一的合并就是我们,因为我们并不是兼并,也不是收购,我们是合作的关系,是一个联盟。我记得2001年我到中国的时候和其他人一样,我们和中国官员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想在中国发展,他们开始对我们没有什么兴趣,所有的汽车厂都想来到中国,你们是不是也一样开设一个工厂,中方说不希望这样做,中方希望雷诺和日产和东风合作,中国的官员告诉我们雷诺和日产合作得非常好,我们希望日产和东风合作,我们希望由中日的成员是五五成,我们也希望你们做卡车的业务。而这种方式最终成功了,我们的模式优势在于,我们尊重合作双方,在这个基础上合作,这也是中国对于东风和外资合作的态度。所以我们合作成功了,我们和俄罗斯也是高层决定的,实际上有很多的竞争对手,有通用、菲亚特,他们都想和这家俄罗斯的厂商合作,俄罗斯政府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了解如何合作,我们并不想收购俄罗斯的企业,我们还会保留俄罗斯的经理人,保留俄罗斯现有的管理人员,这就是未来的模式,而不是并购,是合作。
问:我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我的问题是关于伙伴关系的,您刚刚说的,如何保证合作的成功,因为最近很多合资企业出现的问题,缺乏互信、利益不同。
答:我给你一个很好的案例,有人说应该写一本关于合作伙伴的书,请博士来写这些,我想你不用读这样的书了,给你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你一生都可以从这个当中受益,您结婚了吗?还没有,最终总会结婚的,婚姻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原则,婚姻如何取得成功,很简单,跟管理一样。我们举一个例子,作为男性、作为女性,未来的先生、未来的太太,你认为他会不会跟你很好的合作,我们将成为一个单一的个体,我们互相购买这样可以吗?实际上我们要尊重双方的个性,我要发展,但是我要和你共同的成长,我们会有同样的方向,但是我们同时必须保留各自的特性。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企业说我要收购你,我要和你合并,但是你要使用我的风格,我的立场就是你的立场,只有我问的时候你才可以提供自己的意见,这样可以吗?如果女性和男性说“闭嘴,这是我的想法,这是我的要求,这是我的重点”先生可以跟着太太的做法,但是会出问题,合作双方也是这样,要保证你要尊重对方的个性,尊重对方的要求,同时要识别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更好的协作,但是要给双方留下足够的空间,保证各方都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内发展,而且要保证对方有兴趣的时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和婚姻一样,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经理人的话,在婚姻上也必须取得成功。
在雷诺—日产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都会举一些简单的生活的例子,为什么你要求你的伙伴接受你的观点,如果你的妻子提出这个观点,你会接受吗?如果回答是:不,那么你不要期待你的合作伙伴接受你的观点。我们都了解合作伙伴,必须按照一些常识运作才可以保证合作关系的顺畅进行。
问:我来自中体赛事国际广告,我们知道丰田已经放弃跟F1的合作,您对汽车在体育赞助的开发方面有什么看法?以及尼桑对体育赞助的可能性?
答:关于体育赛事的赞助必须有一个目标,汽车厂商他们只是想提升品牌,宣传他们的产品一些特别功能,或者想接触某一些市场。我们知道一些国家F1是非常受欢迎的,在美国不受欢迎,但是在巴西很受欢迎,如果一家汽车公司要进入巴西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就可以赞助F1,通过驾驶员、赛车手加强自己的品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要明确赞助体育赛事的目的,只要你知道目的所在就不会做错,如果你的目标实现了就不用赞助了,你要保证退出这个赞助的时候要很明智,不会破坏之前的努力。对于体育赛事的赞助在汽车产业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在危机情况下也是一样,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赞助,保证退出赞助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损失。
问:戈恩先生您好,我是清华MBA学生,我的问题关于中国市场,现在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你可以对中国市场进行一个预测吗?日产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在和丰田、其他公司竞争中取胜?
答:中国的汽车市场显然在不断的发展,为什么呢?今年中国市场会增长40%,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为在中国增长的同时,美国连续第二年下降15%以上,中国市场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可以卖到1 000万辆,而美国只有950万辆到960万辆,这一趋势将延续,现在美国每1 000居民有800辆汽车了,在欧洲和日本也是达到了五六百辆,而中国是什么样的,我现在请大家猜一下,您认为中国每千人有多少辆汽车?正式的统计数据是30辆,每千名居民有30部汽车。那么这个比例会继续吗?葡萄牙已经达到了每千人600辆,中国肯定会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这是不会变的趋势,所以汽车产业的发展会继续,现在每千户居民只有30辆汽车,中国肯定会在未来发展到每千人五六百辆,我们会看到中国汽车市场继续发展,对日产的挑战就在于尽可能快地扩大产能,应对市场的需求。当每年增长30%、40%的市场,就会使市场发展速度快于产能增长速度,如何让日产成功,在竞争中取胜?首先需要有吸引力的产品,还有质量要好,服务也要好,我们中国的经销商对于我们的品牌来讲非常关键,他们是我们品牌的脸面,只有在经销商那里了解日产,通过经销人员,如果你满意经销商的服务才会满意日产,如果不满意就会换其他的品牌,所以我们需要好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的优势也在于经销商,不仅仅是上海、北京,还有各省、地方,农村地区,经销商网络必须得到很好的培训,才可以使你的品牌具有吸引力。
问:我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您说到多样性,日产雷诺多样性的特点,您是不是想让雷诺日产作为一个品牌在中国继续发展,还是进一步加强多样性?日产比通用、比克莱斯勒很好的应对了金融危机,这是如何做到的?
答: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得很好,这一点很好回答,因为他们都破产了,所以比他们做得好并不难,我们还好,我并不想让你认为多样性只是一个工具,从包里拿出来说因为有了多样性我们就可以降低库存?不是这样的。多样性只是一个价值,希望在公司内部发展这个价值体系,需要一些时间,但是最终一定很独特,因为这一点不是很容易融入自己的文化,但是一旦把多样性融入自己的文化力量是很大的,多样性不是失去原有的个性,既可以保持自己原有的个性,又可以接受不同的文化,对你来说是一个机遇,我们希望日产在中国以这样的形象出来,这是一家比其他任何企业都更了解中国文化的日本公司,我对此感觉很骄傲,因为李荣融主任说:“东风日产在中日合资方面是一个典范”。他并不是在小型会议上说的,他是在一个大型会议上和别的人说的,和很多的国有企业的代表说的,他是负责国有企业工作的,李荣融当时把东风日产作为很好的典范给大家介绍,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我们如何把合作关系在中国发挥作用,那么日产和东风,中国的合作伙伴成功的合作,也获得了中国消费者的信任,也就是友好的日本企业会在长期致力于中国市场的发展,致力于与中国的协作,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很好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希望日产在中国的形象,很难转化成事实向你介绍,因为我们每天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来提升我们的品牌。
多样性是一个长期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在危机中出现的,在危机中多样性可以作为黏合剂,把我们的公司凝聚起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多样性应对未来的挑战。
问:您对电动车市场是非常乐观的,很多中国人也是如此,从您的观点看,您认为中国自主开发的电动车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答:首先中国希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一部分,这是很明显的。现在中国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中国现在有自己的汽车生产商,但是他们都是和外国合作伙伴合作的,而且他们现在也在争夺市场份额,也希望在其他的市场上争夺一些份额,但是坦率地说,我认为中国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全球的汽车生产商在全球市场进行竞争。所以对中国来说,我觉得中国肯定是希望能够有一家全球性的汽车企业,能够同其他的市场巨头进行竞争,这是一个好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是非常好的机会,如果在这种竞争情况下没有新的技术就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个新的领域,零排放的汽车完全是一个新领域。其他的技术还没有形成什么样的规模生产,所以大家都在同样的起跑点上,这样才可以有更好的机会进行竞争,如果你跟那些一年前起步的人竞争就没有什么好的机会,现在你的机会就更好了,大家都在同样的起跑点上。
关于电动车来说,中国过去有一些商品,比如说化学的产品,我想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现在中国政府还没有宣布支持电动汽车的政策,但是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中国政府正在考虑。日产将来会作出很多的投入。
至于说会有什么困难,遭遇什么样的困境,我觉得如果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别人捷足先登,没有抓住这个时机发展这个技术的话,就会很糟糕,因为日本和韩国已经开始开发电动车,但是还没有对电动车的电池采取关注,如果你不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话,就不好。美国是70多万日元1辆车,如果大家想要投资电动车的话,政府就必须要进行支持,要支持企业界来开发这种新的技术,我觉得中国现在开发电动车可以跟大家站在同样的起跑点上,这是很好的机会,如果遭遇什么困境的话,我想就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就很难迎头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