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2908300000065

第65章 从摇篮里开始培养孩子的品德(1)

懂得珍惜是抓住机会的唯一方法

我理想中的女儿必须具备三点:身体健康、品德高尚以及能力突出。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她便无法成为优秀的人才。我坚信,只重视女儿的身体,就会让她变成粗鲁、愚昧的人;只重视她的品德,可能会让她变得只有想法而没有实际执行能力;只重视她的才能,可能会让她变得弱不禁风,或者是非不分。所以,从最初教育女儿的时候开始,我一直都是兼顾这三个方面,以便让女儿长大后能够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教育孩子不但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能力,也是为了让孩子具备高尚的品德。无论对孩子还是父母来说,这一点都非常重要。我在研究一些早期教育成功案例的过程中发现,不论是艺术大师、音乐大家、大文豪还是科学家,他们的成功都得益于合理的早期教育。我的观点是,从孩子一出生,就要着手培养孩子的智力。同样的,高尚品德的培养也要从摇篮期开始进行,不然便没有任何希望。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母亲在培养孩子高尚品德的过程中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母亲不但是最早陪在孩子身边的人,也是陪伴他们最久的人,因此母亲很容易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她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母亲能够严于律己,做孩子的好榜样,努力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积极地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创造条件,那么在实现这一切的同时,她本人也会随之成为伟大的母亲,成为值得尊敬的母亲。

相信我吧,年轻的父母们,你们一定要牢记:孩子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的手中。

一些父母或许会说:“我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尽可能地给他创造好的条件,但他却拒绝合作,我能怎么办?”

在我看来,这其中肯定包含父母所使用方法不当的原因,所以父母应该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毕竟,孩子一直都处于父母的影响下,这是一个真理。

在女儿幼年时期,我自己也时常遇到相似的情况。不过,我绝不会把责任推到女儿维尼芙特身上,而是想尽办法通过自己的言行积极帮助并且影响她。

目前,很多父母都只重视孩子的能力,却对孩子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放任不管。再加上许多家庭互不来往的关系,孩子们很容易变得独来独往,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这样很容易助长他们性格中自私、孤僻的负面因素。我认为,这些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妨碍孩子互助友爱以及宽容善良品德的培养。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每到周末我都会为女儿组织一些非正式的团体活动,把她的小伙伴聚集到一起,指导他们开展一些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我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女儿维尼芙特,她对此心知肚明,而且非常喜欢我组织的活动——说是活动其实主要就是玩,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平常一个人不能玩的游戏。不过,女儿从来不会主动邀请她的伙伴们来参加活动,只有在我提出来后她才会这样做。看起来就好像只有被邀请,她才愿意这样做一样。我想别的孩子可能也是这样。

在日常生活中,女儿已经遇到过许多这样的机会,但她并没有珍惜。而其他参加活动的孩子却很踊跃,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在我看来,如果告诉女儿第二天会有活动,她必定是会参加的,但是我希望女儿可以拿出更多的热情来,能够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而不只是坐享其成。

为了帮助女儿学会珍惜,我打算先让她意识到我为她提供这一切并非理所当然,我要让她知道,只有付出足够的热情和行动后,她才有权享受这种团体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通过我所组织的那场活动,孩子们都对表演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她们穿上“睡美人”“白雪公主”的漂亮衣服,在想象中的舞台上走来走去。有人扮演王后,有人扮演公主,有人扮演卫兵,每个人都演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知道我所组织的这种活动后,有些父母向我提议可以把自主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选故事、安排分工、撰写剧本,练习并演出。我很快采纳了这个建议,我觉得这样做非常好,可以在娱乐的同时刺激孩子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我原本打算把这件事交由女儿安排,借此帮助培养她的组织能力。不过,我后来转念一想,借这个机会刺激一下女儿的进取心或许更好。于是,我便采取了其他做法。

我找来一名小朋友,拜托她负责这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很快,这件事便传到了女儿的耳朵里。她向我抱怨道:“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负责,我肯定会做得很好。”

“你不是对这件事不感兴趣么?”

“谁说我不感兴趣啦,我感兴趣。”

看到女儿那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我心中暗自窃笑,终于成功激发了她主动争取机会的意识。等到第二次举行活动时,女儿一扫先前漫不经心的样子,开始主动要求做这个干那个。

我的观点是,一定要让女儿意识到主动争取机会的重要性,不能让她养成消极等待的坏习惯,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等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后,他们就变得积极主动,珍惜身边的机会了。

对于自己所珍惜的东西,人们往往能够进行充分利用,并且从中获得巨大收益。就像那样由于贫困而辍学的孩子那样,一旦获得读书的机会,他们就会表现得比其他同龄人更为出色,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的孩子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女儿生长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虽然我不能刻意制造贫穷的环境来磨炼她,但是我必须让她意识到,这么好的成长环境来之不易,让她学会珍惜。

女儿深知我爱她,会给她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机会,这让她产生了安全感,同时也有益于其情感的健康发展。不过,我也要让她意识到,她应该珍惜我对她的爱,在我努力为她创造优越的成长环境时,她有义务积极配合我,否则我不可能一直白费力气。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时常针对这一点对她进行提醒,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为了日后获得她的报答,而是为了让女儿知道只有尽力主动争取才能获得机会。众所周知,善于利用各种机会的人通常都会获得成功。给孩子提供机会固然很重要,但是让他们学会珍惜和主动争取更加重要。只有这样做,孩子将来的成功才具备坚实的基础。

作为陪伴女儿时间最长的人,我经常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积极争取的性格,这是因为如果只给她提供机会,而不让知道机会很难得的话,她或许会因此而得意忘形。这样不仅对她的未来无益,甚至可能会让她变得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让孩子学会遵守约定

要让女儿树立正确且健康的道德及价值观念,必须自己先树立相应的正确标准及观念,这是我对女儿进行品德教育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在我看来,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的行为都处于社会规范的约束下。而且,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不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一些共通的基本价值标准,比如自律、诚实、守信、勇敢以及忠诚等。在学校和家庭中,孩子们总会有意无意中受到这些价值标准的影响。我的观点是,这些价值标准并非抽象的说教,而是一种为人的行为准则,孩子们必须自幼便具备这样的优良品德。

有一次,同事沃尔夫告诉我:“我儿子真是太不像话了,整天迟到,看起来一点时间概念都没有。虽然我经常耐心地给他讲道理,但总是被他当成耳旁风。你女儿也这样吗?”

等他说完后,我马上问他平常是怎样给孩子讲道理的,于是他便举了例子对我进行说明:

有一天,沃尔夫对着迟到的儿子说道:“恩特斯,都跟你说过几百遍了,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否则不但会浪费他人的时间,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难不成你都忘了吗?”

儿子恩特斯毫不在意地回答:“你不是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吗,我当然没忘。”

“那你为什么还这样做?”

“虽然知道不对,但我觉得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沃尔夫生气地问:“你说什么?没什么大不了?你小小年纪就如此不守时,长大成人后有谁还会信任你?”

尽管知道惹父亲生气了,但恩特斯仍反驳道:“我看你成人后不也过得挺好吗?也没见有什么麻烦!”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纳闷的沃尔夫向儿子问道。

儿子回答说:“你早就忘记了吧,明明多次承诺要带我去海边,可是至今一次都没兑现过。”

“那是因为这段时间我太忙了,有很多会要开……很多论文要改……还有很多学生……”说到这儿,沃尔夫尴尬地停了下来,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

我告诉沃尔夫:“这就是你不对了。自己不守约却总要求儿子这样做。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肯定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虽然想带儿子去海边,并且已经向他许下承诺,但是却因为工作太忙而身不由己,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这件事的确不好办。尽管大人认为这只是件小事,但是孩子会怎么想呢?他会得出怎样的结论?他说不定会想:爸爸不守信不也过得挺好嘛。看来,不守信也无所谓,我不需要担心,更不需要费力去纠正这个缺点。一旦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不管大人再怎么给他讲道理,他都会不以为然。

更加糟糕的是,单纯一点的孩子甚至会认为:父亲就只知道遵守和别人的约定,特别是涉及工作的约定,但对和我的约定却不怎么上心,这样看来守约也有兴趣和等级,并非每个约都要守。

许多父母都时常抱怨孩子不乖,听不进自己讲的道理,但是他们却很少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这样的父母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让孩子产生父母言行不一的感觉,让他们觉得父母不可信,不认真对待父母的话也没关系。如此一来,孩子便完全听不进父母所讲的道理。

有一个周末,女儿和好友贝蒂相约周六去贝蒂家出席一个聚会,而且要带上自己觉得有趣的玩具。最初,我并不知道她们之间的这个约定。周五晚上,我和女儿一起商量周六郊游的安排,划船以及爬山等,我们打算在外面住一宿,周日再回家。就在这时候,贝蒂的爸爸来到我们家,他替贝蒂转告女儿,要维尼芙雷特带上她的小提琴。

等贝蒂的爸爸回去后,我马上问维尼芙雷特:“你已经和贝蒂约好要去参加她家的聚会?”

“是这样的。不过,我现在更想和你们一起出去玩。”

“不行,既然已经答应她了,就要遵守约定。”

“可是,明天去贝蒂家的人会有很多,少我一个也没关系。”

“妈妈可不这么想,我觉得贝蒂非常重视你喽,她还特意让她爸爸来提醒你。况且,你已经答应她会带玩具和小提琴过去,如果你缺席并且没有带这些东西去的话,贝蒂肯定会非常失望的。就像上次那样,你约她一起玩游戏,但她临时有事没来,你当时不是很生气吗?”

看到女儿还在犹豫,我便继续开导她道:“不遵守约定是错误的,这样很不礼貌。明天你去贝蒂家参加聚会,我们下星期再去郊游,你看行不行?”

女儿思考再三,终于采纳了我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和丈夫在这件事情上都做出了一点儿牺牲,但在我看来为了帮助女儿培养良好品德这样做是值得的。

责任心是提升孩子能力的动力

一些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往往只重视发展孩子的兴趣和智力,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面,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等重要品德。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孩子缺乏必要的综合能力和责任感,那么就算他再聪明、掌握了再多知识,他也无法成为健全的人。从小到大,孩子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有时对他们来说,责任心比技能更为重要。倘若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那么即便他长大后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他也无法将之充分发挥出来。

生长在相对艰苦环境中的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较多,他们经常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父母。这样孩子知道父母养家不易,他们很清楚自己应该分担一些责任,帮忙照看好家人,注重节约资源,减轻家庭负担。看到父母为维持生计而辛苦劳作,孩子就会产生责任感,希望有一天可以分担父母的忧虑。这样有助于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生活价值,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增多,他们的责任心和自豪感也会相应增加,并且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家庭。不过,这些以家庭为基础培养起来的感觉,才是更强责任感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孩子可能便无法产生对社会以及人类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便无法取得很大的成就。

为了让女儿尽早具备责任心,不论她留在家里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时,我总是有意识地安排她担任一些有价值的角色,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以及别的群体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她的自信心。

我时常把女儿当成“助手”,让她帮我做一些她力所能及的活儿,以此培养她的能力与责任心。每每这种时候,女儿总会乐在其中,并且为自己日益增长的能力而自豪。我时常为她安排一些适应她做的一些家务,比如打扫屋子、浇花等。

在家里,我总会和女儿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做也有助于培养她的责任心。我不但会去了解女儿内心的感受,而且也会告诉她我内心的感受。不过,许多父母却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他们不需要给孩子讲大人的事,并且还时常借口太忙不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感觉其实很敏锐,只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罢了。孩子时常会关切地询问父母:“妈妈,发生什么事了吗?你不高兴吗?”但是,他们的这些问题经常被父母所忽视。我的观点是,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这种表现进行鼓励,并且耐心地与孩子进行交流。

在一次,我遇到了令人心烦的情况:丈夫到外地出差,我马上要去参加一个涉及世界语的会议,恰巧保姆也因为家中有事请了假。如此一来,家里便只剩女儿一人了。她的晚饭要怎么解决?

女儿见我一筹莫展便上前问道:“妈妈,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我回答她:“我马上得去开会,这样就只能留下你一个人。我正发愁你的晚饭应该怎么办。”

女儿说:“这样呀。妈妈不用担心,只管去开会吧,我能照顾自己。”

我问她:“真的可以吗?你一个人在家会不会害怕?妈妈可能会晚归哦。”

“不怕,我很勇敢的。”

“那么,你的晚饭呢?”

“我可以吃巧克力面包,而且我会用火炉,可以自己煮牛奶。”

“不过……”

“真的没关系。妈妈要去工作,我照顾好自己便是在帮助妈妈,这是我的责任。妈妈不是经常对我说,要有责任心吗?”

女儿的这些话让我感动不已,她真的长大懂事了。

让孩子变得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