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
2896500000033

第33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行事是男人成大事的制胜法宝(3)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当然,孩子舍出去了,也不是就一定套得着狼,失手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不过,只要你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多一些经历,无论如何总是好的,那么你就会觉得你在向目标接近,而不是原地踏步。

世界是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的,世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成功之路。所以,要想在波涛汹涌的人生中自由遨游,就非得有冒险的勇气不可。甚至有人认为,成功的主要因素便是冒险,它是致富的重要心理条件。

在富人的眼中,生意本身对于经商者就是一种挑战,一种想战胜他人赢得胜利的挑战。所以,在生意场上,人人都应具有强烈的冒险意识。“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已成为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

电影界的骄子“华纳四兄弟”就是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强者。作为补锅匠的儿子,他们从做小生意起家。1904年,兄弟合伙搞了一架电影放映机,从此开始与电影结缘。1912年,迁居美国之后,虽然几经失败,大起大落,但仍不灰心,1927年终于成功地摄制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从此蜚声全球。

商家的法则就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场领域,作为开拓者就更要冒风险。成功者就是这样的冒险家,当然,称冒险家不太时髦了,应该叫“风险管理者”。当机会来临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因为他们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一次风险管理者,说不定就会一鸣惊人!

对一个成大事的男人来说,一个很小的机会也会改变命运,抓住这个机会也许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与失败都不是可以预见的,动手去做就意味着冒险。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机会,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像世界上最能忍辱负重的民族——犹太人一样抵上身家性命,成与不成在此一搏。赢了,我们的人生就此改变;输了,也许是一败涂地,但同样也可以东山再起。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在充分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状况的情况下,不盲目冒进,大胆地去尝试,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冒险家”都是一个贬义的称呼,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转变过来了。因为人们认识到,促成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在严格意义上是无穷尽的,依靠人的力量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控制,所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有成功和失败的可能,只是风险大小不同罢了。

现代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冒险游戏。尤其在经济领域,投资意味着风险,特别是炒股票风险更大。养育孩子也是一件冒风险的事情,并且风险很大。不过,我们要这样安慰自己,也要这样告诫孩子: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

险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有丰硕的结果,就要敢冒风险。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有成功的欲望,却不敢冒险,怎么能够实现伟大目标?希望成功又怕担风险,往往就会在关键时刻失去良机,因为风险总是与机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风险有多大,成功的机会就有多大。由贫穷走向富裕需要的是把握机遇,而机遇是平等地铺展在人们面前的一条通道。不敢冒险的人常常会失掉一次次发财的机会。

7.做事不能一拖再拖,决定后要马上行动

生命中充满了许多的机会,足以使你功成名就或一蹶不振。是否要主动争取,好好利用机会,就得看你自己的决定了。所以,别再拖延,既然决定了,现在就动手吧!

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每天要完成的工作又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善待时间,学会抓住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合理地安排工作日程。善待时间就是善待生命,凡是试图成功,想过上幸福生活的人,都应该从善待时间开始,迅速果断地做好每一件要做的事。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在森林里,阳光明媚,乌儿欢快地歌唱着,辛勤地劳动着。其中有一只寒号鸟,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它到处去卖弄自己的羽毛和歌声。看到别人辛勤地劳动,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百灵鸟提醒它说:“寒号鸟,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你怎么过呢?”

寒号鸟轻蔑地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呢!趁着现在的大好时光,还是快快乐乐地玩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天眨眼就来了。鸟儿们晚上都在自己暖和的窝里安然的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夜间的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用美妙的歌喉悔恨过去,哀叫未来。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的寒号鸟,完全忘记了昨天夜里被冻的痛苦,又快乐地歌唱起来。

有鸟儿劝它:“快垒窝吧!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

寒号鸟嘲笑说:“不会享受的家伙。”

寒冷的夜晚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故事,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了呢?太阳一出来,大家才发现,寒号鸟已经被冻死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又把事情推到后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远没个完。只有那些善待今天的人,才会在“今天”奠定成大事的基石,孕育“明天”的成功。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有些人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行动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行动。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结果往往是明天也做不到,因为“明天再做”的想法已经深深根植于你的大脑。真正到了明天,你也许会想,反正还有“明天”呢。实际上,“明天的明天”还有许多新的事情要做。如此一来,你就会旧账未清,又添新债。

同样都是行动,但由于行动态度、行动方式的不同,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汉斯与邦德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几年前,两人看到本地的人们开始摆脱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鞋戴帽都趋向了商品化。于是,两人决定各自办一家服装厂。汉斯说干就干,立即行动起来,而邦德却多了个心眼,他想先看看汉斯的服装厂效益怎么样,因此没有立即行动。

汉斯的服装厂开办不久,确实遇到了很大困难:市场打不开,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灵,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的积极性下降……见此情况,邦德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盲目行动,否则也会陷入困境。

但是,顽强的汉斯没有在困难面前倒下,他针对困难一一想出解决办法。一年之后,他的服装厂终于渡过难关,利润滚滚而来。

看到汉斯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邦德后悔莫及。于是,他也开办了一家服装厂,但已经为时过晚。由于早办了一年,汉斯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广阔的市场,而邦德的客户寥寥无几。几年之后,汉斯的营销网络遍及全美,拥有数亿元资产,而邦德的服装厂却只能为朋友的鞋厂进行加工,资产更是少得可怜。

这两位朋友同时看到了机会,但汉斯马上行动,占尽先机,而邦德却犹豫观望,坐失良机,最后走上两条不同的人生轨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要使世界动,一定要自己先动。”一个成熟的人,就是一个不需别人提醒,也能够自觉、主动行动的人;而那些如同驴子拉磨似的人,那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那些拖拖拉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注定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解雇,被职场拒签。

有两个学生同时报考某教授的博士生,可是教授只招一个学生,于是教授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两个学生同时做完了题目。过程一样精彩,结果也一样正确,难分伯仲。教授思考了一下,选择了其中一个。

另一个很不服气地问教授:“为什么没有选择我?”教授指着题目开始做的时间说:“题目是我上周五下午布置的,他是上周五下午四点开始做的,而你是周一开始做的。我之所以选择从周五下午四点开始的他,是因为我认为一个立刻开始行动的人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