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魅力经济学
289500000036

第36章

第5章第8节皇帝为何杀重臣——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

皇帝总是拿重臣开刀,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的。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位重臣:文种和范蠡。勾践被吴王打败后,能够东山再起,得益于这两人的协助。这其中文种的贡献不可磨灭。当初,勾践准备率兵抗吴的时候,文种认为时机还未成熟。可惜勾践一意孤行,最终战败。文种又忍辱负重,多方奔走,促使吴王夫差答应不杀勾践。勾践作为人质,留在吴国服侍吴王三年。在这期间,文种代替勾践治理越国,打理朝政。文种一直尽心尽力,大力发展越国经济,为越国后来的称霸打下了坚实基础。

勾践伐吴胜利后,足智多谋的范蠡主动向勾践提出要告老还乡。尽管勾践一再劝留,范蠡还是留下官印不辞而别。范蠡临走前,念及旧日情分,特意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还记得当初吴王夫差临时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吗?他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他其实是说给咱们听的,越王的为人,你我都很清楚。他既能忍受屈辱,又很忌妒他人的功劳。这样的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所以,我劝你也跟我一起退隐,不然只怕日后会遭遇不幸。”

文种看过范蠡的信后,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对越国的贡献足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有一天,勾践亲自去看望文种。谈及往事,勾践对文种说:“当年你有七条破吴计谋,我只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消灭了吴国。你这还剩下四条计谋,将来准备用来对付谁呢?”文种听出勾践话中有话,又不敢贸然回答,只是低头不语。勾践也不多说,起身离开的时候,特意送给文种一把宝剑。

文种拿过宝剑,看到剑匣上刻有“属镂”二字,这才明白勾践的意思。按当时的规矩,国君如果将刻有“属镂”字样的兵器赠给大臣时,意思就是让这个大臣自杀。文种想起范蠡的告诫,只能长叹一声:“不听范蠡的劝告,终于落得如此下场!”说完,文种拔剑自刎了。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一直周而复始地上演着。皇帝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重臣,历史学家自有一番见解。其实,在经济学中,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重臣与皇帝间的关系,也能解答其中的原因。

信息经济学中有一个“委托——代理”理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代理人有多种类型,代理人知道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但委托人不知道,为了显示出类型,代理人会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根据观测到的信号来判断代理人的类型,同代理人签订合同。这就是所谓的信号传递模型。通过这个经济理论,皇帝与大臣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皇帝作为国家的所有者,虽然控制着国家的所有权,但他一个人是没法直接治理国家的,他需要委托一个或数个代理人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于是,皇帝会给予大臣们高官厚禄,要求他们勤奋工作,为自己效命。大臣们是否能够勤奋工作,这属于激励机制,皇帝最关心的还是大臣们的忠心,担心他们是否会造反。因为皇帝要承担大臣因不遵守约定而带来的道德风险。

对皇帝来说,使这种道德风险最小化,保证江山稳固才是第一重点。大臣们了解皇帝和国家机制,他们是最有可能成为造反的力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会造反,皇帝就需要识别哪些大臣最可能造反,于是便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臣们清楚自己会不会造反,皇帝却不知道谁忠谁奸。

于是,皇帝就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他无法从大臣中分离出忠臣和奸臣,但他又必须保证自己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为了降低道德风险,这个时候,皇帝只有用一种非常规的分离信号来进行识别: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

有些开国重臣在交出兵权后,仍会被杀,这也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重臣除了拥有职位、兵权这些有形资产外,还有声望、才能、人际关系等无形资产。即使交出了有形的兵权,那些潜在的无形资产是无法上交的,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仍构成威胁。所以,皇帝只有将那些有能力造反的重臣们杀掉,剩下的大臣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这样一来,皇帝在面临同样困境的时候,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为的就是要降低这种道德风险。

【相关词语链接】

道德风险 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