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魅力经济学
289500000105

第105章

第14章第6节发行多少货币比较合适——货币发行

长期以来,纸币作为一种流通工具,背后都有金银等实物支撑,例如曾经长期存在的金本位制。相对稳定的货币,使得社会能够积累真实的财富。

如果货币发行量增加,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虚假繁荣,不利于积累社会财富。凯恩斯对此曾说:“用(通货膨胀)这个办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难以察觉地没收人民的财富,一百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这中偷窃行为。”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1945年8月到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法币的发行量从5000亿激增至660万亿元,增长1320 倍。1948年8月,又停止法币,发行金圆券,原有的法币按照1∶300万收兑,也就是说,300万法币只能换1元金圆券。并且声称,金圆券发行以 20亿为限。事实上,从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以来的不到一年里,其发行额超过了原来限额的几万倍。据报道,到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的货币发行额比1937年6月增加了1445亿倍,而全国物价上涨85000亿倍。有人根据国民政府的物价统计,对一百元法币购买力做过这样一个对比计算:

1937年可买两头黄牛;

1938年可买一头黄牛;

1939年可买一头猪;

1941年可买一袋面粉;

1943年可买一只鸡;

1945年可买两个鸡蛋;

1946年可买1/6香皂;

1947年可买一粒煤球;

1948年可买0.002416两大米;

1949年可买1粒米的2.45‰。

那么,那些价值哪里去了呢?被掠夺走了。被谁掠夺走了呢?被以控制银行的四大家族蒋介石、陈果夫、宋子文、孔祥熙掠夺走了。四大家族在1927年并不富有,但在此后特别是在40年代,他们就掠夺了高达200亿美元的民脂民膏(那时的200亿美元约相当于现在的4000亿美元)。在全国解放前,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80%,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除了增加赋税、大量举债、收受贿赂等方法外,利用银行滥发纸币,制造通货膨胀是一个重要的掠夺方法。

正如列宁所说:“滥发纸币就是鼓励投机,让资本家靠投机而大发横财。”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流动性到了什么程度才不会过剩呢?投放多少货币才是合理的?经济中到底需要投放多少货币?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曾经针对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的问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有四十份饭、四十个学生,如果分配均匀,刚刚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正是戴根有所领导的部门职责所在。如果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就意味着投放的货币总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货币总量在一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测度货币总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关词语链接】

货币发行 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流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货币发行有两重含义:一是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货币从央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