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做人真经
2894100000057

第57章 时时不忘害怕,时时不忘缩手

孔子被匡人囚禁了五天,后来一提起匡这个地方就后怕。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1.时时不忘害怕。2.时时不忘缩手。

据《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适卫,居十月,去卫过匡。阳虎尝暴匡人,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又据《论语·子罕》: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又据《论语·先进》:

子畏于匡,颜回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到卫国去,住了十个月,离开卫国都城到匡这个地方去。鲁国的阳虎曾经欺负过匡人,孔子长得与阳虎很相像,匡人就把孔子抓起来,囚禁了五天。

孔子的弟子随后赶来,并带着卫国的人救出了孔子。孔子后来一谈起匡这个地方就很害怕。

孔子说:“周文王已经死了这么久!周礼荡然无存了呀,我们的文明不在这里了。看来老天爷要把斯文丧尽,使后来的人再也得不到那么好的礼义文明。但现在既然老天爷还没有使斯文丧尽,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被救出来后,对颜回说:“颜回啊,我以为你死了。”

颜回说:“先生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孔子中庸之道

1.时时不忘害怕。

虽然力大如牛,但应该胆小如鼠。人应该敬畏神与道,并有防人之心。神的道与人的心都让人害怕,但人又是坦荡的。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此。坦荡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害怕。

人有害怕之心,就知道缩手,就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就会更加投身大道,借大道的洪流壮大自己,而不是把自己想象成上帝飘起来。

孔子不是害怕匡人,而是害怕自己的无能。他明白自己的无能,因此更加亲近那有能力的神与道了。

2.时时不忘缩手。

人处天地的大动脉中,又处国家社会的大网络中,牵一发而动全身,随时有蝴蝶效应。勇者放手一搏,智者时时不忘缩手。孔子先为勇者,后为智者,乃穿行天地之中,人不能伤。中庸之道为游刃有余,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