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2887600000031

第31章 丝绸之路重镇遗址姑臧

王九菊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姑臧故城(今武威市城),是“丝绸之路”在甘肃河西段必经重镇之一。历代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武威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是少数民族西戎、匈奴、乌孙、月氏部落住牧的地区。各民族部落之间,为争夺牧场草原和射猎山禽野兽,经常互相发生战争。至汉景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匈奴首领右贤王驱逐了月氏据有其地。延至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l2l年)春,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袭击匈奴,经狄道(今临洮县)、袍罕(今临夏市),于临津渡(今永靖县刘家峡)过黄河,历青海出扁都口,越祁连山到甘肃境,直捣焉支山(今山丹县东南)。长驱千余里,大败匈奴休屠王,斩首8000余级,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被杀;浑邪王的儿子及部下相、都尉等全被俘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佛像)亦被缴获,送交长安,为武帝陈列于甘泉宫,以示武功。汉遂有河西走廊东部地区。是年秋,霍去病乘胜逾居延海(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向南深入祁连山下,又击败匈奴浑(昆)邪王,歼灭3万余人,俘获匈奴单桓王和酋涂主及其相、部尉70多人。匈奴浑邪王惧汉军之声威,便杀休屠王,率残部4万余人(号曰10万)降汉。至此,西汉王朝便在河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4郡,玉门、阳关2关。至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边塞阔远”,增置金城郡,故合称“河西五郡”。武威,是以西汉王朝军威和武功而命名。

在设置武威郡(郡治武威,今民勤县城北120里)时,并置姑臧县(今武威市),扩大城池,设戍卒防守。汉时的姑臧城,即为后来的凉州(武威县)城。据《后汉书·窦融列传》李贤注引《河西旧事》载:“凉州城,昔为匈奴盖臧城,后讹传为姑臧”。姑臧城,为匈奴休屠王所筑的休屠城。初作为王宫,因南山有盖臧山,谷水流经其地而得名,汉代讹传为姑臧。

姑臧素以富邑著称,它不仅是汉时“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闹市,而且是河西走廊政治、军事、文化、交通、民族融洽的中心。据《后汉书·孔奋列传》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曾一度出现“边城晏(晚)闭,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金张掖”、“银武威”的美称一直流传至今。《读史方舆纪要》称:“山川险厄,土田肥饶,自汉开河西,姑臧尝为都会……不特河西之根本,实秦、陇之襟要矣”。由此足证姑臧城在河西地区的重要性。

东汉、三国(魏)、西晋时,姑臧城皆为凉州、武威郡治所。凉州,因地处西方、气候寒凉而得名。

东晋南北朝十六国时期,河西五凉中的前凉、后凉、北凉均建都于此。北凉沮渠蒙逊都姑臧时,在天梯山凿造了著名的武威天梯山石窟。前凉张骏曾大修姑臧城,在匈奴休屠王所筑的“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与“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的基础上,又增筑四城箱,相去各千步。东城植果圃,名讲武场;北城种园果,名玄武圃;与西、南二城内,皆修有宫殿,中城作为军民四时幸游之所,合旧城为五。街衢相通,开22门,大修宫殿、寺观、台阁,其装饰与中国内地建筑相仿。据《晋书·张轨传》载:“茂(张茂)筑灵钧台,周轮80余堵,台高9仞”。建筑宏伟,工程浩大。张骏于东营咸康元年(前凉太元十年、公元335年)为显示其国强民富,曾于姑臧城南筑造一座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南曰朱阳赤殿,西曰政刑白殿;北曰玄武黑殿,分春夏秋冬居住。其旁皆有直省内官寺署,一同方色。”经前凉张氏维修重建,姑臧城已是宫殿林立,道路纵横,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河西大城市。

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7年),武威郡鹰扬府司马李轨(武威人),乘隋末中原大乱之际,起兵割据政权于凉州,自称“河西大凉王”,立国号“凉”,建元“安系”,建都姑臧。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月,李轨被凉州守将安修仁杀而国亡。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凉州属陇右道,州及武威郡均治姑臧。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以“江山阔远,奉使者艰难。自黄河以西,分设河西道”。翌年,因武威在河西军事、政治地位的重要,又增置河西节度使,驻姑臧。节度使在姑臧统兵73000人,马9400匹,下辖赤水、大斗、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8军;张掖、交城、白亭3守捉,驻扎在凉、肃、瓜、沙、会五州境内,以隔绝土蕃和突厥的交通与入侵,守护河西走廊的稳定秩序,使“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中唐诗人张籍的《凉州词》中写道: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同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都曾到过姑臧,留下了描绘凉州城繁荣昌盛的诗篇。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对姑臧这样描述: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诗人元稹在《西凉伎》里写道: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诗人怀旧之辞,写出了盛唐时期姑臧城市人口稠密之盛,中外商贾之多,温故知新,至今令人神往。

武则天提倡佛教,今武威市城东北隅古钟楼上的大云寺铜钟,就是武则天令修凉州大云寺同时铸造的。城内北大街西侧的罗什寺遗址,也是当时佛教盛行时的遗址。唐朝的姑臧城较前凉时规模为大,商业贸易也更发达。《资治通鉴·唐记》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有以下记载:“……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但据胡三省注释的《资治通鉴》载:“旧城为五、余二城未知谁所筑也。”

北宋初,西凉府驻武威,其城规模与隋、唐相仿。《读史方舆纪要》载:“凉州城周四十五里”,而《宋史》又云:“城周回十五里”。据考证,“城周四十五里”是“城周回十五里”之误。至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凉州都指挥濮英加补修武威城墙。在原基础上,增高3尺,共高5丈1尺,厚6尺,周长减去3里余,实为11里零180步。原城开辟东、南、北3个城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增辟西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创修吊桥4座,挖城壕(护城河)阔3丈。城墙四周修箭楼,罗铺36座。并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一座楼,以资瞭望,警报敌情。神宗万历二年(公元l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甘肃总兵石茂华用砖砌包武威城墙,俗名“砖包城”,历时两年完工。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又开辟新南门,名曰“集贤门”,又名“火城门”,后因警守不便,又封闭。

武威城东关长1里许,宽150步,周围筑有高厚的城墙,屏围着本城。武威城经这一番的增修加固,便成了河西走廊的“金城汤池。”清乾隆三年(公元1788年),曾补修,一直保存到民国初年。

1913年2月,撤销清代凉州府,改为甘凉道,驻武威县。1927年废道,武威县直隶于省。1936年,改设甘肃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武威县,直至解放。

1927年4月23日,武威附近古浪发生8级大地震,毁坏古凉州城许多名胜古迹。武威城头的24个城楼,被震毁23个,只有高三层的北城门楼,因构造精巧坚固,未被摇塌。城内的大云寺、罗什寺、清应寺等古建筑,全被毁坏,号称“文笔三峰”之一的罗什寺塔仅存半截塔身,1934年才修复。城北的雷台、东岳台、海藏寺等古建筑大部分被毁。经历代人民辛勤劳动建设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武威城毁于一旦,面貌全非,殊为可惜。

1928年6月30日,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为消灭地方势力,派旅长刘志远率部突袭凉州镇守使马廷勷住所,马狼狈逃走。7月21日早4时左右,马廷勷卷土重来,攻陷凉州城,纵火烧毁了地震幸存下来的北城门楼。至此,武威城上的古建筑,大都毁坏无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城市总体规划建设需要,先后拆除了城墙,扩大新武威市建设面积。现河西重镇——武威市,交通纵横,高楼林立,道路宽畅,绿树成荫,客商云集,经济繁荣。

较之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姑臧(凉州)闹市,真是千百倍胜于昔。

“银武威”的美称,今天才真正名符其实了。

今天的武威地区,既是甘肃省的“河西粮仓”之一,又是河西工业基地。这个两千多年来始终雄踞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重镇,为社会主义伟大建设,发挥着更加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甘肃文史》1991年总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