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孔子大智慧(全集)
2887400000072

第72章 读懂孔子,学会立身处世

【原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大意】孔子说:“不知道命运,就不能够做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够立身不识别言语,就不能够识别人。”

知命、知礼、知言,我们到底又知道多少呢?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读完,莫说治天下,就是治我们自身,又有多少体悟多少长进呢?这些都是留待读者来回答的问题了。

孔子的学说最后落脚到命、礼、言三个支点上,说到底,还是立身处世的学说。

关于“命”的问题,在《为政》篇里,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在《李氏》篇里,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其中第一畏便是“畏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孔子所说的命,既指宇宙的自然规律也指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变迁规律,最后,还包括个人由于所处环境和时代势而造成的命运、归宿。所以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如果你不知道这些,没有自知之明,你怎么可以把握住自己呢?话说回来,孔子自己不也是“五十而知天命”,到了半百之年,人生都走过了大半历程才知道自己的归宿的吗?又何况我们这些人呢?

关于“礼”的问题,在《泰伯》篇里孔子已强调过“立于礼”。在《李氏》篇里教儿子孔鲤时又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所以,其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认为个人立身处世离不开礼。这里的礼,不是指什么具体的礼仪、礼节,甚至也不仅仅是指礼制,而是包括所有这几方面在内的传统礼义,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传统文化”的概念。既然如此,一个人不懂得礼,怎么可能在这世界上立身呢?更不用说做出一番事业和成就来了。

最后说到“言”的问题。这方面的论述,在《论语》里更是不少。比较典型的如《学而》篇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公冶长》篇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些都是说的一个人的言语和实际品德的关系问题。所谓“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测。”所以,语言与内在品德,语言与实际行动的问题一直苦恼着孔子及其弟子。好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识别一个人的言语,多少还是可以识别一个人的。正如孟子继承孔子“知言”的学说而加以研究所说:“偏颇的言语,你能够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你能够知道它过分在哪里;诡辩的言语,你能够知道它荒谬在哪里;躲闪的言语,你能够知道它理屈在哪里。”(《孟子·公朴丑上》)这就算知道一个人的言语了。反过来,“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如果你不能识别一个人的言语,那么,你就很可能不能够真正认识这个人,而很可能被他所蛊惑,所蒙骗。这就是孔子再次强调“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的道理所在。

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不必在别人面前故作姿态以期引人注目,你会发现,效果适得其反。善于倾听有时比善“侃”更能给人好印象。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3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个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3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之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人有两个耳朵,一个嘴巴”,不少人据此说是上帝造人时,刻意安排要人“多听少说”、“有耳无嘴”,即是劝人多听少说的意思,“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正如吕近溪所言:“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听可以广集他人高见,少言可以免除必失的弊端。

先贤说:“莫道闲话是闲话,往往祸从闲话生”,有耳无嘴并不是藏拙,而是大智若愚的表征,为免换得别人讥以有耳无嘴,我们要慎言谨行;平日做个有耳无嘴的人,而不要做一个无耳有嘴的人!

要做到知言,就要善于倾听,善于听不仅仅需要技术,而且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和修养。

多听少说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生活当中,能够做到“善于倾听”的,真的是少而又少,正应了那句“知易行难”的话。

下面的情形经常发生:

大家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沟通起来是各说各的,都说了很多,但是根本就没说到—起去,反而会因为一些根本就不矛盾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你说的口干舌燥,他好像是在认真听你说,然而他一开口,说的全都是跟你刚才讲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搞得你一下子很沮丧。

对方特别好说,你刚想开口,她就将音调提高许多分贝,搞得你兴致全无。

偶尔也有感觉比较舒服的时候。有个资深的同事,平时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她往往会非常认真地听你说,直视你的眼睛,并时不时地记些内容下来,不打断你的话,只在必要的时候就你讲的内容非常精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每次跟她沟通,感觉如沐春风,非常舒服,也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沟通的人这么少?

是大家缺乏沟通的技术?这个理由似乎不很充分,市面上也会有很多教材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沟通高手,书中会传授很多技术和技巧,比如注意一些身体语言、注意直视对方的眼睛、注意记一些内容等等。如果只是技术性的问题,那么现实当中“会”沟通的人至少应当多一些。

那到底是什么在妨碍我们“沟通”?

每人说话时“境界”亦不同,沟通的时候就需要自己能够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揣摩他说的每一句话的意思。

能够做到这样,能够经常做到这样,就不仅仅需要一些“技术”,而是自己在内心里真正尊重沟通的对象,真正将自己放在与对方平等的地位,真正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

因此,掌握所谓沟通技巧,并不是沟通的最高境界,因为当自己内心不情愿的时候,生硬地运用某些技巧是很难过的,甚至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真正沟通的高手,必然有良好的修养和心态。

善于倾听往往不仅仅需要一种技术,更需要尊重别人的修养和虚怀若谷的心态。

一位少年只身离家,要到外面打天下,临行前,他的父亲告诉他:“多听少说常点头”。

这位父亲真是个尝过人性滋味的人,“多听少说常点头”,真是一颗金丹。

“多听少说常点头”的原理就在于顺着客观环境,避免突出自己,为的就是降低别人对你的可能伤害。

要“多听少说常点头”并不容易,其实这并不抵触自己的原则,这是一种处世的方法。柔软才不易断,才能持久,能持久,才能存在。

说要少说,如何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人人都知道,“会不会说话”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很少有人有意识地把“会说话”当作一项财富,从而去努力追求。

美国有个州,居民们有这样一个生活习惯,就是在喝可可时放上鸡蛋。据说有两个毗邻很近的茶室,生意逐渐兴旺的那家,每当顾客到来时,总是问在饮料里放一个鸡蛋还是放两个鸡蛋;而生意萧条的那一家问的则是要不要放鸡蛋,许多顾客都回答不要鸡蛋。这两家老板说话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与失败之间有时仅仅是一步之遥。“恰当的话语”就是一笔财富,它能够让你在实践中转化成大把的钞票。

住宾馆退房结账时,服务台小姐没好气地说:“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们检查一下房间,看看有没有东西损坏和丢失。”“先生,请您稍等,我们去看一看房间中是否有东西丢下了。”这两种说法哪种你愿意听?你选择哪个宾馆?不言自明了。

俗话说:“说话也能当钱使。”“恰当的话语”就是一笔既普通又不普通的财富。当我们在加深了对“会说话也是一笔财富”的印象后,就应该立时做出决定——不断提高我们的说话艺术。

孔子还强调,说话谨慎就是仁。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洌。”曰:“其言也诩,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

司马牛说:“说话谨慎,这就可以做仁了吗?”孔子说:“凡事做起来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