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个人都是强者
2884100000006

第6章 机会喜欢苦干的人(1)

不要只羡慕别人的好运,更不要抱怨自己缺少机会,机会只青睐苦干的人。苦干不只是要坚持不懈地埋头苦干,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机会自然就会来到你身边。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有这样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所有聪明的大臣,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留传给子孙。”这些聪明的大臣离开国王以后,工作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洋洋12卷的巨作。

国王看了说:“各位先生,我相信这是古今智慧的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读不完。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的大臣又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工作,几经删减后,变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结果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缩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则变成了一句。

聪明的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古今智慧的结晶,我们全国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句话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这句话太出名了,在美国似乎没有人不知道,意味着天底下没有那么好的事情,可以不劳而获。人们如果知道要想出人头地,就非得刻苦工作不可,那么大部分人就会有所成就。

我常常看见,人们相信一种能够获益的哲学。他们注意倾听那些能配合正确的心理态度、良好的自我心像,设定目标等方面的美、快乐、喜悦与利益。不幸的是,往往这种哲学实际运用起来,就像是从这个耳朵进去,从另一个耳朵出来一般。

我要强调的是,如果你不做的话,世界上最实用、最美丽、最可行的哲学也无法行得通。可悲的是,很多人一找到工作就不再做好分内的事。若有人问他在公司工作多久了,他的回答是:“自从他们威胁要开除我开始到现在。”当你问一个雇主到底有多少人为他工作,他往往会回答:“大约是他们中的一半。”有那么多需要工作,但又有那么多人像逃避传染病似地逃避工作,这的确是件很奇怪的现象。

虽然都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想不劳而获,我想告诉这些人:你将会为你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很久以前,有一次,一个村庄的几条猪逃跑了,它们逃进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经过几代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甚至威胁经过那里的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很想捕获它们,但这些猪却狡猾得很,从不上当。

一天,一个老人领着一匹拖两轮车的毛驴,走进野猪经常出没的村庄。车上装的是木料和谷粒。老人告诉当地的居民说他要帮助捉野猪。他们都嘲笑他,因为没有人相信老人能做那些猎人做不到的事。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又回到村庄,告诉村民,野猪已经被他关在山顶的围栏了。他向居民解释他是怎样捕捉它们的。

他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方,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间放少许谷粒作为陷阱的诱饵。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了过来,由老野猪开始在周围闻味道。老野猪猛尝了一口,其他猪也跟着吃,这时我知道我能捕到它们了。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点谷粒,并在几尺远的地方树起一块木板。那块木板像幽灵一样,暂时吓退了它们,但是白吃的午餐很有吸引力,所以不久以后,它们又回来吃了。当时野猪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是我的了。此后,我要做的是每天在谷粒旁边多树立几块木板而已,直到我的陷阱完成为止。每次我加进一些东西,它们就会远离一阵子,但最后都会再来‘白吃午餐’。围栏做好了,陷阱的门也准备好了,而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忌地走进围栏。这时我就出其不意地把它们捕捉了。”

这个故事是真的,寓意很简单。一只动物要靠人类供给食物时,机智就被取走了,接着它就会遇到麻烦。人类也一样,如果你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在足够长的时间里给他“免费的午餐”,让他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就行了。

请记住:“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吃到午餐,就要勤奋工作,无论是在别人手下工作,还是自己创业,你都要付出辛劳和汗水。

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关于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一些年轻人去拜访苏格拉底,询问怎样才能拥有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和智慧。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但告诉大家先回去,每天坚持做100个俯卧撑,一个月后再说。年轻人都笑了,这还不简单吗?一个月后,年轻人又一起来到苏格拉底面前,苏格拉底询问有多少人做到了每天100个俯卧撑,有一大半的年轻人做到了。好,再这样过一个月再说。这时只有不到一半的年轻人做到了。如此,一年后,苏格拉底问大家:“请告诉我,这个简单的动作,有哪几位做到了?”这时,只有一个人回答自己做到了,他就是柏拉图,许多年后,他成为了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

坚持不懈,这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美国销售员协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8%的推销员找过一个人之后,就不干了;25%的推销员找过两个人之后,就不干了;12%的推销员找过三个人之后,继续干下去,80%的生意就是这些推销员做成的。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美国的年轻人,他花了10年的时间和达·芬奇,创作一个骑士的雕像。他研究的是那样地细致,以至于他对马的身体结构都了如指掌。而现在许多美国的艺术家,总希望自己能用其1/4的时间,来创作一个阿波罗的雕像。

一位富翁请伯纳特为他的相册做一些装饰处理,伯纳特答应了,并开价1000法郎。富翁很不乐意地说道:“但是这只需要花你5分钟的时间。”伯纳特回答道“没错,但是我却花了30年的时间来学习如何能在5分钟内做到这一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应该学会有勇气和毅力在工作中等待,不论世人给你的是赞赏的掌声,还是否定的嘘声。每个名人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辛酸而又艰难的历程。很多艺术家常常是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后,才有机会向世人展示他多年的创作成果,那往往是让世人震惊和叹为观止的作品。

阿尔伯特比尔斯丹在1859年的时候,第一次经过洛基山,就在那里他作出了他的成名作“西部风景”的草图。当他沿途到达派克山顶时,他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是一群群的野牛在移动。这一幕启发了他的绘画灵感,后来他开始画“最后的野牛”这幅作品,他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幅杰作。

所有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事物,都要有很深的坚实的基础。在罗马,地基往往是一个建筑中造价最高的。

波登山纪念碑有50英尺是深埋在地下的,去那里参观的人永远也不会看到这地下的部分,更不可能对它有什么赞赏的话语。然而就是因为有着深厚的地基,这座纪念碑才能笔直地树立在那里,才能经受风吹雨打,纹丝不动。事实上,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铺垫基石上,成功是刻苦努力与坚持不懈的结晶。

钢琴家莎拉伯格说,他绝对不会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冒险地演奏任何一支曲子,通常他在演出前都会练习至少1500次。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他说他所获得的一切,其实都是坚持不懈努力工作的结果。

在爱德蒙被同意出演“威廉绅士”这个角色之前,他已经在镜子前练习脸部表情将近一年半了。在他真正登台表演的那一天,他淋漓尽致的演绎了剧中人物,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多年来,我一直在全身心的经营着我的业务,”一位白手起家的银行家说道,“我从来不会离开我的业务15到18个小时。”

耐心作可以使桑叶变成绸缎。巨大的橡树为什么能牢牢地生长在山腰,经受住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因为它的根紧紧地缠绕着地下的岩石块,深深地埋在土里。达·芬奇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才画完了蒙娜丽莎的头部,这是整幅画的经典之处,而他的这一幅画也成了艺术界里不朽的杰作。

拿破仑在他出名之前的7年中,抓住每一个可以立功的机会,同时他还系统地学习军事理论和军队管理,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成功的将军奠定了基础。而他出神入化的用兵之术,更使他成为后人谈论的传奇人物。

最终的胜利,往往是长时间努力和长时间等待的结果。库利博士曾说,长期的积累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一种成就。

获得成功的三个要素是努力、耐心和坚持不懈,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懈。

机会喜欢苦干的人

在美国历史上,那些通过个人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事迹是最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无数男女确立了伟大的目标,他们努力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坚韧地面对一切,最终登上了成功的基石。更有许多原本地位十分平庸的人,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努力奋斗的精神,终于跻身到了社会名人领袖之列。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具有才干的人,当他们一事无成时,便总是抱怨上帝不把合适的机会赐给他们。他们中大多数人这样说道:“啊哈,只要给我机会,我就会成为和爱迪生、拿破仑一样伟大的人。”

“我没有机会!”这是失败者常找的借口。失败者总会说他们失败是因为缺少机会,因为没有伯乐慧眼识珠,好机会总是让别人捷足先登而等不到他们去竞争。

但意志坚定的人们不会有这样的借口,他们会凭着自己的苦干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而不会等待机会,更不会向亲友们哀求机会。他们坚信,唯有靠自己才会创造机会。

创造机会就是亚历山大成为伟人的原因。有人在他的某一次战斗胜利后问他,是否等待下一次机会来临去攻占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听后,立刻勃然大怒,大发雷霆。他说:“机会?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因此,建立丰功伟绩的人,必定是主动创造机会的人。

如果总是等待机会的来临才去做某件事情,那是很危险的。因为你所有的努力和热情都会在等待中付诸东流,而机会之神最终也不会降临。

有人认为,有了机会就有了一切,就能稳操胜券而走向成功,因为他们认为机会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但事实并非如此。

即使有了机会,也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苦干,唯有这样才有希望成功。

社会上存在着大批的失业人群,这好像是劳动力过剩的表现。而实际的情形却是,社会上空闲着许多的职位。而每个招聘单位的门前都会贴有“诚聘员工”的广告。当然,企业总是要招聘那些素质更好、技术更高的男男女女,而更为出色的经理和领导只有那些人格非常完善的人才能胜任。

人们总是把自己心仪的事业定位过于高远。事实上,最崇高的事业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的,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前进,这样才能登上事业的顶

看过林肯传记的青年们,对他幼年时代的境遇和他后来的伟业有何感想呢?对比今天的观念,我们会认为他仿佛住在荒郊野外,他住在一所既没有窗户又没有地板的异常简陋的茅舍里,距离学校十分遥远,那里没有可供阅读的报刊书籍,更无任何生活必需品。尽管这样,他仍然坚持每天跑二三十里路到简陋不堪的学校去上课。甚至他要跑到一二百里外去借阅书籍,再在晚上借燃烧木柴的火光阅读这些书。林肯虽然仅受过一年的学校教育,他却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奋起努力,终于一跃而起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人爱戴的总统,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完美的楷模。

伟大的成功业绩永远不会归于那些只会等待机会的人,它只会属于不断拼搏的人们。我们要铭记,良机总是靠自己的拼搏去创造。如果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好运气、好机会在他方,在别人身上,那么他注定失败,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中都蕴含了机会,这就像橡树的果实里孕育着未来的橡树。

如果林肯说“我没有机会”,那么他这个生长在简陋茅舍中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进入白宫,更不会成为美国总统。而那些生长在有图书馆和学校的环境中的孩子,他们的成就不如穷乡僻壤的苦孩子,这又如何解释呢?再看那些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有的做了议员,有的做了大银行家、金融家和大商人。许多“没有机会”的孩子,就是靠着自己的奋斗而创办了那些大商店和大工厂。因此,“我没有机会”,永远是失败者的推辞。

在同样的条件下,有人虚度一生,有人却干成一番大事业。不要为了寻找机会而四处奔走,它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机会:和他人的每一次谈话,报纸上看到的每一条新闻都是机会;走在街上的每一次际遇,到外地的每一次旅游都是机会;每一次不经意的投资,每一次对人所展现的礼貌都是机会。但每一次机会也是一次考验,只有通过考验,才能抓住机会。

朗费罗根据霍桑抛弃的小说素材,写出了被世人所称道的优秀诗篇《伊凡杰琳》。

约翰·洛克菲勒发现美国石油资源丰富,但炼油技术粗糙,于是采用他人改良后的炼油技术,从只有一个油桶的“炼油厂”做起,最后成为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们都是通过考验而抓住机会的人。俗话说得好,只有弱者才等待机会,而强者创造机会。那些一心等待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出人头地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只有那些善于抓住平凡的机会并善于利用的人才会使这些机会最后变得不平凡。

一群巴西人到美国旧金山淘金,从家乡随手带了些半透明的石子在路上玩跳棋。到达目的地之后才发现那些已被扔掉的半透明石子居然是钻石。他们赶紧回到家乡,但那些出产石子的地方已经被别人出售了。

一个农夫为了从事赚钱的煤油事业而卖掉了自己的农场,而人们却从他所卖掉的农场中发现了大量的煤油。

可见,机会虽然到处都是,但它却只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幸运女神随时可能将机会送到你的面前,但一不留神,它就会重新飞走,不再回头。与其抱怨没有机会,我们不如擦亮眼睛,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紧紧抓住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上帝给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每个人一项专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运用它。

有这样一个故事。

博士乘船过河,在船上与船夫闲谈。

“你会文学吗?”博士问船夫。

“不会。”船夫答道。

“那么历史呢?”博士又问。

“也不会。”船夫说。

“那么地理、生物、数学呢?你总会其中的一样吧。”

“不,我一样也不会。”

博士于是感叹起来:“一无所知的人生啊,将是多么可悲!”

正说着,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河中心波涛滚滚,小船危在旦夕。

于是船夫问博士:“你会游泳吗?”

博士怔住了:“我什么都会,就是不会游泳。”

话还未说完,一个大波浪打来,船翻了,博士和船夫落入了水中。船夫凭着自己熟练的游泳技术救起了奄奄一息的博士,这时他对博士说:“我什么都不会,可游泳是我的专长,如果我不会游泳的话,你现在早已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