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我们的渴望就如同撒在人生大海里的一张渔网,我们大多想把网撤得尽量开些,因为我们都想捕捉到可以改善我们生活的东西。可是,许多人从来没有学会打鱼,甚至也不知道如何结网,更不明白如何寻找到水肥的鱼区。
发现:"授人以鱼,聊足一时之饱;教人渔业,终生受用不尽",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谚语。一条鱼是有限的,打鱼的方法却是无限的。
教一个人到因特网上搜寻,他就会终生以独特的方式捕捉、制作和消化信息。教一个人一种在生活、家庭、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超传法,他就会非常高兴,在他的整个一生都会受到启示和启迪。
发明:看一场电影,然后严肃认真地研究它,将它分离开,将它的各个部分与你的生活联系起来。
考虑一下这篇从《新闻周刊》上摘下来的文章,文章名为"挖掘自己的隧道。一场电影如何帮助我重获新生,正确对待日益恶化的病情。"文章是杰夫?考夫曼写的,他是一位39岁的律师,一位丈夫,还是四个孩子的父亲。
考夫曼先生的回忆非常动人,让人想到,超传法如果按这个样子利用起来,效果会有多么大:
人的一生总会不时读到、看到或听到某些东西,例
如,你的存在或者存在的一些部分,这真是让人感到十分
痛苦。最近,我看电影<肖香克的救赎>时,就曾有过这样
的体会。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希望和人的精神上受到终生
监禁所造成的后果。这也是对我这患上娄格热(ALS)病的人的一生最好的隐喻。
我听人说,ALS就好像一个锁在自己的肉体内的囚犯。我一直以为,这是太过简单化的一个说法。
故事的主角安迪因为双重谋杀罪而被判了两次终生监禁罪。在监狱里的第一个晚上,他正面看待自己的暴行。这幕场景让我回想起接受没有希望的刑罚:在我余生中,行动能力将越来越小,3年之内就会死亡。我记得自己躺在医院的那间病房里,心中没有任何希望,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感觉……
跟安迪一样,我的头两年是最难过的。他经常挨打,被迫接受妥协。我却在不停地与自我斗争,有时候还与别人争吵,因为疾病持续无情地侵犯我曾经可以信赖的肉体……
这部电影说明,安迪对失去自由的反应,是与大部分判了无期徒刑的囚徒不一样的。大部分无期徒刑犯很快就投降了,安迪却在尝试各种办法,以强调他作为一个会思想、功能齐全的人类的地位,虽然他的监狱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限制。他为别人充当咨询人,当财务管理人,还当图书室的资料员,以此证明他对别人的价值。他有长期的计划,一副象棋,还有一条隧道,那条隧道将花费他19年的时间才挖成。他从来不要协……他的哲学是:"你要么是忙活,要么就忙死。"
真正使我感动的,倒是安迪的梦想。他挖那条隧道就是为了这个梦想。他幻想他在墨西哥一个小渔镇上的生活,温暖的太阳和温暖的水、凉爽的风,沿海滩摆开的房舍和咖啡屋,海产品、潜泳、深海捕鱼。我知道他说的那个地方,9个月前,我接到诊断书的时候,最难忘的一次旅
行就是到的那个地方。
一些场景可能会消褪下去,人的动机也是一样。可
是,生命可以补充这些东西。有时候,需要用像这场电影
一样的某些东西,来提醒我去忙活。希望可以一直支持
我们,只要我们愿意不停地挖下去就行,哪怕挖19年也
行。
跟杰夫?考夫曼和安迪一样,我们都要挣扎着克服精神和生理的压迫,或者将我们的想像力从自我强加的监狱里解放出来。有时候,是我们梦想中的不足使我们受到限制的,因此,我们就努力构筑更圆满的梦想。
深度观察可以导致
深刻的人生
对我来说,考夫曼的那篇文章的关键在于他最有说服力的那句话:"深入研究不同囚犯的体验和心理后,这部电影将这个比喻切入了对我来说正好合适的深度"。笔者是通过超传而发现这层意思的。
应用:如果他愿意,考夫曼先生可以将他的启迪和发现带入另一层理解,因为他可以发明某种基于他的个人发现的东西。他可以发明一种游戏,或者写一本小说,或者编一个剧本,或者设计一种工具,以帮助他更丰富地生活。
他可以进入另一层超传(发明和应用),再一次"深入地研究"他的体会和别的一些"囚犯"的体验--从所有悲剧和伤心事中存活下来的人们。
当你研究一场喜欢的电影时,把得到的启迪记下来,应用这些想法,帮助其他的人对付绝望的现实,并寻找一些生活的价值。在这里,有你的想像力通过超传法而胜过生理现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