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韩原:今山西河津市和万荣县间)爆发,这场战争也许不是春秋时最激烈的一场战役,也不是最精彩的一场战役,甚至规模也不是很大,可是绝对应该算是最有戏剧性的一场战役,其剧情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端的是有趣的紧。
有趣之一:在开战之前,两方国君有一场十分精彩的对话,这场对话记载在左传上,我转述如下(当然,古代人说话含蓄,原文没这么直白,不过大意是这样!):
先是晋惠公派大臣韩简去约战(也就是撂狠话):“我军兵强马壮,众志成城,你小子若是识相,就赶快退师,你真的要打的话,老子我也会不怕你!”
秦穆公心里暗笑,你小子有啥好狂的!便派公孙枝回答说:“你要当国君,寡人让你当了,你要粮食,寡人也给你了,现在你要找死,寡人怎么敢拒绝你呢?”
这句话说的妙,穆公果然有趣,我喜欢!
韩简无言以对,退下去对左右说道:“道理在秦国人那边啊,我看这仗没法打了,只希望我们不要输得太惨,能保住一条小命就算我走运了!”
没啥好说的了,开打吧!
有趣之二:晋惠公的马。
战争的成败有有多因素,可是谁也没想到,晋惠公的一匹马,改变了整个战局。
按道理,主帅的马应该选择一匹久经沙场的老马,可是晋惠公竟然选择了一匹中看不中用的小马,我想他应该也没打过什么仗,所以他以为自己喜欢的马就一定能打仗,没错,他这匹小马确实很漂亮,身材好,毛鬃也润泽,还很听话,完全是一匹可爱的“宠物马”,不过这“宠物马”跟着晋惠公娇生惯养惯了,哪里能用来冲锋陷阵。
其实没经过战阵也没关系,你就老老实实的躲在司令部指挥好了,可晋惠公偏偏要托大甩下自己的部队独自往前冲,去抢秦军的给养(果然是个见钱眼开的人!),结果回来的时候,驾车的“宠物马”受到了惊吓,腿陷到了深泥里(中看不中用,跟它主人晋惠公一个德性!)。这时候晋惠公慌神了,眼看着后面的秦军就要追上来了,在这危急时刻,突然身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自己的手下庆郑,赶忙大声呼救:“baby,快来救我!”
庆郑停下步子,欠揍的左右看了看,然后指着自己,做无辜状:“您在叫我?”
“放……嘿嘿,寡人当然是叫你了,baby,亲爱的,你快点来救我吧!”
其实庆郑早就看晋惠公不顺眼了,所以根本不想救他,他装模做样的说:“哎呀,事情怎么会这样,好,我赶快叫人来救你。”说着在两秒钟之内消失在惠公的视线之内。(跑得比兔子还快,庆郑跟周星星有的一拼!)
晋惠公呆了五秒钟才反应了过来,气得跳着脚大骂,“叉叉叉,我叉你个叉叉”(活该!)。
有趣之三:乐极生悲。
秦穆公看到没人救晋惠公,心中大喜,连忙率领手下纵马驱车追赶,没想到战场局势瞬息变化,眼看就要抓到惠公,突然旁边晋将韩简不知什么时候带着大部队迂回了过来,反而把穆公给包围了,激战之中,穆公受了伤,他看着周围漫山遍野的晋国军队,扯着嗓子嚎道:“寡人真是倒霉,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抓到别人,反而要被别人给抓了,天哪,天理何在啊……”
有趣之四:三百勇士。
正在这个危机时刻,战场旁突然多了几百个勇士,他们齐声呐喊:“老大莫慌,我们来救你啦!”
穆公抬头一看,只见这些人一个个蓬头垢面,脚穿草鞋,步行如飞,手里的武器都是一些锄头啊镰刀什么的,分明是一群乡民,这些乡民好生厉害,所向披靡,杀的晋军溃不成军,不一会儿就冲开一条血路,穆公趁机冲出包围,率领秦军乘胜掩杀,晋兵大败,韩原战场上尸积如山,晋惠公也被秦将公孙枝给活捉了。
仗是打完了,不过问题来了,这战场上怎么会突然多出一群农民来的,有没搞错,他们不是应该去种田吗,到这来凑活个什么劲!
原来,在几年前,穆公在岐山打猎,晚上丢失了一匹良马,派人去查,结果在山脚下发现了三百多个乡民,正围在一起烧烤,原来穆公的马被他们杀了吃了。穆公的手下正要抓了他们法办,穆公忙阻止了他们说:“慢着,这马再好它也是个畜牲,为了畜牲就杀人,难道畜牲的命比人的命还重要?”说着他走到那群乡民旁边,笑嘻嘻的说:“怎么样,寡人的马好吃吗?”
“好,好吃……”乡民们看着周围全副武装的士兵,吓得直发抖。
“胡说,有肉无酒怎么会好吃,来人啊,把寡人最好的酒哪来,呵呵,有酒有肉赛神仙,来,寡人陪你们一起吃!咱们不醉不归。”
就这样,秦穆公赦免了这些乡民,还大方的跟他们一起喝酒。这三百个乡民十分感动,听说秦国跟晋国开战,就悄悄跟着去帮忙了。结果恰好在危急时刻成了一股奇兵,从而改变了整个战局。(这三百乡民跟前段时间电影里那个斯巴达三百勇士有的一拼啊)
之后,秦穆公重赏这群乡民,感叹地说:“你看看,连乡下的农民都懂得知恩图报,晋夷吾这个白眼狼啊……”
有趣之五:秦国俘虏了晋惠公后,晋国的大夫们披头散发,拔掉帐篷,跟随晋惠公不肯走。(他们倒是很讲义气)秦穆公派使者辞谢说:“你们几个别那么哭丧着脸嘛!你们国君喜欢吃我们秦国的粮食,寡人就带他去秦国吃个够,不会太为难他的。”
晋国的大夫听了三拜叩头说:“君侯脚踩后土,头顶皇天,皇天后土都听到了您的话,下臣们就在下边听候您的处置好了。”(唉,晋国的面子都丢光了。)
韩原之战是春秋时期秦晋两个老冤家之间的第一仗,此役之后,晋国兵员大损,甲兵丧亡几尽,所以晋国后来采取了“作爰田”,“作州兵”等政策,这才大大补充了晋国的兵源,让晋国重新恢复了元气。(州,是被征服民族所居之地,州人本来不服兵役,而“作爰田”,“作州兵”就是把土地分给州众,实行授田制,一面扩大他们的耕地,使成为“自爰其处”的爰田,一面要求他们与国人同服兵役,从而打破“国”、“州”之间的界限,赋予了州人服兵役的权利和义务)
而对于秦国而言,韩原之战则是它对中原列国的第一次货真价实的胜利,意义非常重大,这场战役说明,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不在中原列国之下,而天下之人,从此也对秦穆公这个新冒出来的后起之秀,刮目相看。
终于打败了卑鄙无耻,忘恩负义的晋国,秦国上下都欢欣鼓舞,可是有一个人,却十分的煎敖。
这个人,就是穆公的夫人,伯姬,哦,错了,现在应该叫他穆姬夫人。
穆姬对夷吾这个弟弟其实也没什么好感,曾多次写信责怪他无礼于贾君,不纳群公子,(贾君是夷吾老爸献公的夫人,夷吾当上国君后就把自己这个小妈给接收了,真是无耻之极。)她心里十分明白,自己的丈夫也对夷吾的无耻行径十分恼怒,肯定不会轻饶了他,可是他毕竟是自己的弟弟,血浓于水,现如今他身陷囹圄,命在旦夕,自己怎么能坐视不理呢!
一边是爱情,一边是亲情,该如何抉择呢?
想了半天,她最后决定选择亲情,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任好了:
任好是永远做不了夷吾的,因为他心里有着“情”这个字,这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却说穆公带着夷吾凯旋归国,刚要入城,突然一群穿着丧服的内侍来到军中说奉夫人之命要见他,穆公心中不由一凉:糟了,不会是夫人出了什么事吧!
于是穆公赶忙问原因。
内侍说:“夫人要我跟主公你说:‘上天降下灾祸,使我两国国君不是用玉帛相见而是刀兵相加,现如今晋君战败被俘,实在让身为姐姐的我羞惭不已,为了不有辱君上,晋君白天入城,那么我白天死;晚上入城,我就晚上死。请君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