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2877700000077

第77章 木强则折

原典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尸体就变得僵硬。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都很柔软脆弱,死了以后就干枯变硬了。所以,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兵势强大就会灭亡,树木高大就会摧折。所以,强大的居于劣势,柔弱的处于优势。

名家注解朱元璋:能知柔弱柔脆而皆生,坚强枯槁而皆死,其知修救乎?若君及臣庶,君用此道天下治,臣用此道忠孝两全,匡君不怠,庶人用此,家兴焉。反此道者,岂不坚强枯槁?

王弼: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

河上公:强大之兵,轻战乐杀,毒流怨结。众弱为一强,故不胜。木强大,枝弱共生其上也。兴物造功,大木处下,小物处上,大道抑强扶弱,自然之效。

经典解读在这一章中,老子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反复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柔弱胜刚强。贵柔、处弱,是老子的一贯主张。他以直观的眼光,从自身的经验出发,看到了人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之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刚长出来的时候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了。

由此,老子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坚强的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将这个观点运用到为人处世上,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可以说,这种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洞察,正是老子贵柔、处弱思想的根源。

这一章再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坚强的东西已失去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之意。

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山露水,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这也符合老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聪明的人应从中吸取教训和智慧:做人不能强硬,而要柔弱一些。“强大处下”,强大的就会走下坡路。因为强大到了极点,无法再强大,“盛极而衰”,所以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强大以后很容易骄傲自满,甚至不思进取,“满招损”,所以也会走下坡路。

智慧典例

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即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他还提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即强大的居于劣势,柔弱的反而处于优势。

老子用他那深邃的目光,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历史上,有过不少弱国战胜强国、小国战胜大国的例子,所以说,在特定的条件下,“柔弱”是可以胜过“刚强”的。

你看秦始皇,他并吞四海、一统宇内,何其强大!他处处耀武扬威,“却匈奴七百余里”,以至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可是,他死后不到三年,他一手创建的“强大”帝国,就灰飞烟灭了。你看拿破仑、希特勒,他们的军队不是号称天下无敌吗?可是到了莫斯科,不也都惨败而归了吗?

国是、军事如此,为人、处世也一样。坚硬强大,是衰败之兆;知强守弱,是明智之举。

有一次,明武宗南巡,提督江彬护驾。江彬率领的都是西北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南京兵部尚书乔宇,也让亲信在江南拳师中,挑选一百多位矮小精悍的高手随行。

双方相约在校场比武。西北壮汉自恃力大,出拳极重,可总打不中目标。那些江南拳师,虽身材矮小却跳跃如飞。结果,西北壮汉不是被莫名其妙地撞了肋骨,就是稀里糊涂地被击中了其腰部,全都败下阵来。

乔宇所率领的江南拳师,用的就是“守柔”的策略。从表面上看来,江南拳师是以弱对强。实际上,他们是化弱为强,巧妙地将自身的劣势化为对敌的优势,结果反而能击败强敌。

所以,千万别小看柔弱,柔弱者往往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你看那蚯蚓,多么柔弱,可是它们的生命力是极强的。一条蚯蚓被斩成两段,可是它还是能动、还是能活,原因就在于它至柔至软、没有骨力。所以,太过强硬常是死亡之兆,而至柔至弱则是勃发之机。

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显示自己的强大,他们会内敛锋芒、示人以弱。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武林高手不会随便出手,只有街头的混混才天天喊打喊杀;汪汪大叫的狗不敢咬人,真敢咬人的狗一般都不叫。这叫内敛;这叫引而不发,不发则已,一发必中。

所以,不要故作刚强,不要恃强使气。即使你真的很强,也要内敛几分。不要认为你的对手太软弱,说不定他就是太极高手,早已将你的强大化于无形之中,将你一阵推拿,只轻轻一送就可以让你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在美国一个大公司中,有甲、乙二人争夺头把交椅。甲业绩辉煌,春风得意。他确信,凭自己的业绩,总裁的位子“非我莫属”。所以,他没有进行任何竞选活动。而处于劣势的乙,则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努力才有胜机。因此,他一边积极地工作,一边聘用了一位公共关系专家,到处活动、演讲、拜访公司下属的地区分部经理,与每个董事详谈,与即将退位的总裁套近乎。渐渐地,乙的头上显露出总裁的光环,甲最终只能目瞪口呆、愤而辞职。

甲正是因为强大而走了下坡路,而乙则因为自己是柔弱者,就发奋图强,终于弥补了自身的不足,获得了总裁的位子。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柔弱处上”,即柔弱的走上坡路。

柔弱者知道自己很弱小,所以奋而进取;智商平平者知道自己不够聪明,就笨鸟先飞早入林。因此,我们要善于把自己放在一个“柔弱”的位置,以“柔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以“柔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有大的进步,才不会因为强盛而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