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交金口财
2872500000029

第29章 安慰:适时地送给不幸者(2)

有一个35岁的男子,过生日时颇为忧伤地对友人诉说:“我一直希望当医师,可是,现在年纪已大了,再过5年,就到不惑之年,唉,这辈子算完了!”那友人听罢却说道:“即使你不去读医科学校,5年后的你同样是40岁,难道不是如此吗?”这样的“安慰”,十分冷静地道出了一个道理,竟让对方一愣一惊,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幡然醒悟了。由此可见,对不必要的感伤者,与其用和风细雨的温吞水去安慰,莫如以急风暴雨式的猛击一掌之法去刺激,更能收到醒世良药的妙用。当然,这类仿佛不近人情的“安慰”,一般只在相知者或亲密者之间进行,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5. 一笑了之式的戏慰之言

如果以为安慰是一本正经地表达某种同情的话,那就片面了。事实上,有时候安慰也可能是一种一笑置之式的诙谐之语,戏谑之言。正如人们所知,幽默是一剂良药,它能够像春风化雨似的化解对方心灵上的阴翳。据说某名导演遭遇婚变、情绪不振时,一友人去拜访他,但见等着为他的新片遴选女主角的佳丽络绎不绝,他不由轻松地笑道:“你是失去一棵大树,换来一片森林呀!”此言近乎调侃,却暗含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味,让听者不觉宽慰地一笑。这种插科打诨式的安慰动人处在于:在那貌似无关痛痒的谑语之中,暗含了化解人们困顿的机趣。

某知名女士举行家宴,招待一批慈善捐赠人士。女主人让自己儿子端菜,孩子模仿着杂耍艺人动作,托出一只大火鸡。他正用胳膊肘去顶开房门时,不小心火鸡被撞到了地上,引得客人面面相觑,孩子自己也难过得几乎哭出声来。这时女主人却巧妙地安慰孩子道:“好孩子,别害怕呀。你把那家伙抓起来,放到厨房里去,换一只乖一点儿的端来不就得了。”女主人毫无责怪的话,不仅使孩子一下放松了情绪,而且也包含了一个暗示:家里并没有另外的火鸡,所以,你只需拿脏火鸡往水管里一冲,不就能“换”来“另一只”了吗?一句戏言一个暗示,蓦然间便让安慰变得可亲可爱了,且起到娱人悦己的作用,何其巧妙!

还有一个姑娘,天天向邮递员打听情人的来信,连续几次后,那一次她再度失望了。邮递员望着她一脸的沮丧,忍不住安慰道:“你的信没来,我想,这会儿它正在路上睡觉哩!”虽是玩笑话,却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对姑娘起到了解烦化闷的作用。一笑了之的慰藉,就这样在轻松、活泼与幽默中,在让人会心的笑容中,给了对方心灵的极大慰藉,让人为之忍俊不禁。

6. 理智激励式的勉慰之言

如果在安慰别人时,既能使对方平静下来,又能使之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产生希望,那便达到安慰的最佳境界了。有这么一对夫妻,丈夫哈维喜欢业余登山活动,一次意外地从山上摔了下来。妻子到医院看他时,一开口便这样问道:“亲爱的,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往上爬时摔下来的,还是在下山的路上摔下来的?”丈夫听罢,竟大为感动,对人慨叹道:“她是想要知道我即使在离开人世时,是否拥有过辉煌!”瞧,由于夫妻二人相知甚深,因此,这种表面看毫无同情心的“安慰”,却恰恰激发了丈夫战胜困难的勇气。

有一个潦倒的文人,朋友去看望他时,他一脸愁容,诉苦说他至今还没有一张宽大的书桌,以便能够舒适地工作。友人听罢,平静地安慰说:“其实,环境太安逸了,往往写不出好东西来。你知道吗,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往往都是从小小书桌上诞生,进而走向世界的!”友人的话,在不伤害对方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人以希望和激励,可谓理智、冷静的安慰之最佳表现了。

著名诗人泰戈尔,在去英国深造之前,曾到孟买一个医师家里学习英文。一次,抚养他成人的大姐病重,泰戈尔闻讯后十分难过,再也打不起精神来学习了。医师的女儿安娜得知诗人之姐对他的深情及寄寓的厚望之后,不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她动情地去安慰泰戈尔说:“你要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就应当到外边见世面去,这样才会对你的诗歌有帮助。无论如何,你应当努力实现大姐对你的厚望呵!”一番话,打动了泰戈尔,从此他安下心来,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可见,理智的激励加上糅合进人类的珍贵情感,便会如同燧石一般敲击出心智的火花来,它胜过几多怜惜同情之语呢!

安慰的原则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的安慰方法外,我们在运用安慰语言时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 要同情,不要怜悯

一个人遭到挫折和不幸的时候十分需要人们的同情。同情是人世间十分宝贵的感情。真诚的同情不仅能使不幸者痛苦、懊丧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而且有助于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使他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比如孩子高考失利了,家长是怎样的态度呢?有的是一味责怪:“真是黄鱼脑袋,没出息!好了,现在连大学的门都摸不到。我看你不是读书的料,还是去扫垃圾算了。”也有的是同情安慰,积极开导:“这次是题目不对路吧?没关系的,爸爸年轻时考试也有过失利。生活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平坦的,有些曲折才锻炼人。好好总结经验教训,明年再考,或者边工作边学习吧。自学也能成才嘛。”显然前者的态度只能使孩子倍增痛苦,后者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2. 要真诚地开导,不要摆架子训人

一个人苦恼忧伤的时候,很需要有人给他真诚的开导。所谓真诚,就是要言真意切,感情真挚,切忌浮夸做作。有位身高仅1.60米的矮个子青年,天生的高度近视,人又长得丑,于是产生了“成长的烦恼”,成天自卑地吞着眼泪自问:瞧你这丑相,这辈子能有啥出息?一位长者劝慰他说:“小伙子,请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运动场上,是不是漂亮的人一定比难看的人跑得快?当然不是。因为人的长相与速度、耐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人生也好像赛跑。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主要取决于他的精力、能力,同他的长相美丑没有必然的联系。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并不都是相貌堂堂的。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相貌丑陋,身材矮小,据说只有1.40米,但他为人机敏,才智过人,受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国君的重用。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据说相貌也很丑陋。如果他也相信相貌差就没有出息的推断,恐怕我们今天就看不到他的鸿篇巨制了。你说是吗?小伙子,相貌是天生的,我们无法选择;而‘出息’是可以通过努力取得的,人人都有机会。你完全没有必要自卑。相貌不如人,未必体力、智力不如人,更不等于品德、才能不如人。大胆地挺起胸膛前进吧,成功的路,就在你的脚下!”这样的劝慰真诚恳切,自然能使小伙子茅塞顿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3. 要积极鼓励,不要消极埋怨

受到不幸和挫折的人,由于一时无法摆脱感情的羁绊,往往会垂头丧气、消极悲观,沉溺于一时的悲痛之中,看不到光明的前途和幸福的未来。此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积极鼓励,给他信心和勇气,让他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的前景。一位父亲骑车带儿子去看电影,路上不慎发生车祸。尽管父亲为护儿子而受伤,但儿子仍被撞死了。这时,父亲的心里已经很痛苦,如果家人再一味埋怨他、指责他,会使他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甚至导致精神失常。反之,如果家人积极开导他:“人死不能复生。家里人只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为保护孩子你已经受了伤,如果再因悲痛过度而影响健康,孩子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不安的。”这样,父亲就有可能感到了过分的悲痛于己于人都是无益的,终于摆脱了自责的情绪。

4. 要选择恰当时机

不要时过境迁再安慰,更不要火上浇油惹是非。对生老病死之类的突发事件,要注意及时安慰。时过境迁再去安慰不仅失去意义,而且会使朋友已经平复的心灵重又勾起伤心的回忆,这是很不妥当的。而对于遭受失败与挫折的人的安慰,要选择对方最敏感、最易动情和伤感的时候来安慰与鼓励。

一位屡获大奖的运动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中失败而归,当她低着头看着身边拿了奖的运动员在兴高采烈地接受一束束鲜花和记者采访时,不觉一阵心凉。这时,机场的服务员送来一束鲜花,她有些吃惊地说:“我……我不配,我是个失败者!”服务员说:“不,你同样用尽了汗水和力量。失败和胜利同样重要,没有失败就没有胜利。你应该抬起头,让失败属于过去,让胜利属于未来!”霎时,这个运动员的涌出一股热泪,十分激动地握着服务员的手说:“谢谢,谢谢!”

这个机场服务员的安慰不仅适时、得体,而且正安慰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和最易动情的场景,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