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2869200000019

第19章 日常说话礼仪(3)

尽快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善后工作。自己做错事而招致别人的非难时,应该了解对方之所以那么生气的原因。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尽快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善后工作。

即使有机会辩解,还是要谦虚。言行不可冲动冒失,有话要说,应该采用“请教”、“请问”的谦虚态度。

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或者是由于某种场合的特殊性不便说出口,不妨用别的办法来替代一下。比如,送一束鲜花、做一个动作甚至递一个眼神,等等。在一次宴会上,丘吉尔先生和他的夫人面对面坐着。这时,人们看见丘吉尔先生的一只手在桌子上来回移动,两个手指向着夫人的方向弯曲,便问丘吉尔夫人:“您丈夫为什么这样若有所思地看着您?他那弯曲的手指来回移动又是什么意思呢?”丘吉尔夫人介绍说:“在离家之前,我俩发生过小小的争吵,现在他正在承认过错,用弯曲的手指向我道歉呢!”

避开与上司沟通时的雷区

下班之后,公司举办联欢活动,上司的兴致也很不错,加入了你们的队伍。你的一举一动立刻显得不自然起来,不一会儿,你就离开大家,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喝饮料。这样的事已有多次,不知为什么,你好像天生就有畏惧上司的毛病。午饭时在餐厅遇到上司,你不是主动打招呼,反而迅速离去。上司不在,主管找上门来,你瑟缩一旁,一概扮作不知,应付了事。这样长久下去,你和上司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甚至会产生隔膜。你给上司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动,上司也不会把升职的机会给一个不敢和自己说话、交往的人。

但是,主动与上司沟通绝不是要你去打探老板的私人生活。

有人以为,分享上司的隐私和秘密可以加深彼此间的友谊,事实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既然是隐私和秘密,就不希望被别人知道,上司自然不希望了解他隐私的部属留在他身边,更甭说重用了。

也许有的上司一时高兴,会把自己的秘密、隐私当做可炫耀的事迹宣扬一番,但之后一定会后悔,补救的办法只有一个:“灭口!”炒你的鱿鱼或调你到别的部门任职。所以遇到这种情形,就得假装糊涂或找个话题支开,或找个理由避开。如果你无意中听到了这些隐私,那也最好“闭紧嘴巴”,不要泄漏分毫。

除此之外,更不可主动去打听上司的隐私和秘密,这会被上司怀疑为“别有用心”。四处探听上司的秘密,像个“跳梁小丑”,上司一定会很不满。知道过多关于上司的秘密,不仅不能做上司的密友,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危险性。

主动与老板沟通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处理好同老板身边的人的关系。这有时候比处理与上司的关系还难,有句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在办公室中也如此。如果你和副职关系不好,也许他会暗中捣鬼,严重影响你的工作,给你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所以,在办公室处理好与副职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

与上司关系十分密切的人,往往会对上司的决策、用人及既定看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许多时候可能是决定性的。如果你被上司所亲近的人诽谤,有时甚至只是某种不具恶意的猜疑,也可能对上司产生影响,使他对你的信任产生一道小小的裂痕。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你与上司的关系。

上司处事看人,并非时时理智,情感因素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绝对的客观是做不到的。而一般说来,上司的亲属和朋友,在感情的深厚程度方面,要明显地高于他人,这其中也包括秘书在内。所以,这些人的看法对上司是很有影响力的。有的秘书不注意加强这方面的沟通,得罪了上司的夫人或者他的挚友,最后留下不好的印象,短短的一句话:“我觉得你的那个秘书有点儿……”就会断送其在上司面前的好印象。

公司里有的副职可能不是最直接的决策者,但是,他们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十分重要的参政作用,以非正式的方式对上司施加影响。

一般上司看人,并不拘泥于自己的一隅之见和主观印象,他们往往会更多地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力求对你作一个客观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深层次的考察。然而,就评价的可信度而言,恐怕就要数亲朋挚友了。在上司的眼里,这些人的话未必正确,但却是从维护他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即使是有所偏激,肯定也不乏真知灼见。

别让口头禅毁了你的生意

口头禅是一种相似的言语模式,听来平淡、枯燥。有人甚至把口头禅比做“语言的肿瘤”。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太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口头禅。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有人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口头禅过多,而引起客户的反感,甚至吓跑客户。

有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表达很多的意思,而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的含义。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你真是太伟大了!”“这文章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

最妙的是有人喜欢用“那个”代表一切的形容词,你听他说的是些什么意思吧:“今天太那个了!”“他这个人很那个,是不是?”“我觉得这点事未免有点那个。”这一类的毛病产生,大概是由于太偷懒,不肯动脑筋找一个恰当的词所致。多记一些词语,才能生动而恰当地表达你的想法。

人们在进行商务应酬的时候应尽量使用专业性的商务用语,讲话时要干净、利落、文雅,这不仅是交际的需要,也是培养个人良好谈话修养的要求。如果你的语言中加入过多的口头禅,就好像被玻璃蒙上一层灰一样,大大减少了语言原有的光彩。

一般情况下,别人能够通过你的口头语言(尤其是口头禅)来快速地了解你,因为口头禅带有很深的性格烙印,是最容易了解对手的一种渠道。下面分析一些常见的口头禅。

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多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他们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想法。

经常使用“其实”的人,表现欲较为强烈,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们的性格大多比较任性和倔犟,并且多少有点自负。

经常使用流行词汇的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夸张。这类人独立意识不强,没有自己的主见。

经常使用外语的人,虚荣心强,爱卖弄和夸耀自己。

经常使用地方方言,并且还底气十足、理直气壮的人,自信心很强,富于独特的个性。

经常使用“这个……”“那个……”“啊……”的人,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小心。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好先生”,他们绝对不会到处惹是生非。

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样……怎么样”之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人。

经常使用“确实如此”的人,多浅薄无知,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常常自以为是。

经常使用“我……”之类词汇的人,不是代表着软弱无能、总想求助于别人,就是虚荣浮夸,寻找各种机会表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经常使用“真的”之类强调词汇的人,大多缺乏自信,害怕自己所说的话无人相信。遗憾的是,他们这样再三强调,反而让人起疑。

经常使用“你应该……”“你必须……”等命令式词语的人,多为专制、固执、骄横,有强烈的领导欲望。

经常使用“我个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词汇的人,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别人足够的尊重,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经常使用“我要……”“我想……”“我不知道……”的人,大多思想单纯,喜欢意气用事,情绪不是十分稳定,让人揣摩不透。

经常使用“绝对”这个词语的人,做事十分草率,容易主观臆断,他们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只能自己是主角,自己发挥。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他人的谈话内容,更不要指望他能成为一个热心的听众。

口头禅出现频率极高的人,大多办事不干练,意志不够坚定。如果你在商务应酬时屡屡出现口头禅,那你已经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你们的合作也很难成功。

没必要在口头上争论输赢

有A和B两位先生,A先生的性情非常固执,不肯认错。有一天,他们两人正在闲谈,无意中谈到了砒是一种有毒物质,而A先生偏说没毒,有时吃了还可以滋补身体。B先生反对A先生的主张。但A先生越是受到B先生的反对,越是要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结果,A先生为使他的主张成立,对B先生说:“你不相信吗?那我们可以当场试验,我来吃给你看,到底我吃了砒之后会不会死。”B先生到了这时候,深恐A先生真的中毒而死,所以竭力说砒有大毒,劝A先生不要冒险。但B先生越是劝他不要吃,他越是要吃给B先生看。结果A先生一命呜呼。

A先生死了之后,B先生深感悔恨,说当时不该和他这样地争辩。

为了在口头上争个输赢,竟然一死一伤(心伤),真是令人扼腕。

留心我们的周围,争辩几乎无处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能引起争辩,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能引起争辩,甚至某人的发式与装饰也能引起争辩。而且往往争辩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愉快的,因为其目标指向很明确: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敌”,试图以一己的观念强加于别人。

所以,这种辩论不适合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而如果是用于团体,像辩论会似的,另当别论。比方说,由于最近发生的某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两者间争论,最后,虽然是因为你用某某事件或理论来证明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也通过争论的手段达到了胜利的目的,而他也已哑口无言了,但你万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他不一定就放弃他的思想来信奉你的主张。因为,他在心里所感觉到的,已经不是谁对与谁错的问题,而是他对于你驳倒他怀恨在心,因为他的自尊心受打击了。

这样看来,你虽然得到了口头的胜利,但和那位朋友的关系却从此疏远了,甚至一刀两断。比较之下,你会不会觉得,当初真是有欠考虑,仅仅为了口头的胜利,而得罪了一个朋友——如果那位朋友较小气,说不定他正在伺机报复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脸之后,明知大错已铸成,也故作不后悔状,还经常这样认为:“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其实这样对你又有什么好处?而坏处却很快可以看到,因为和别人结怨,你就少了一位倾吐心事的人。

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专爱与人作对的人。对于那些与你唱反调的人,你采取何种态度呢?通常,大多数人所采取的态度是,向对方展开反驳。

你必须冷静思考什么是你自己所希望的,并非彻底地去击败他,使他投降,而是欲使对方同意你的看法、意见,使他的观点与你一致。

为了说服对方,改变他的意见及行为,必须冷静地把事实指示给他看,与他从容地交谈。当你与某人议论时,必须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在展开争论时,切勿冲动地大嚷起来,或采取激烈的态度。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耶鲁大学的两位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这两位教授耗费了7年的时间,调查了种种争论的实态。例如,店员之间的争执,夫妇间的吵架,售货员与顾客间的斗嘴等,甚至还调查了联合国的讨论会。

结果,他俩证明了凡是去攻击对方的人,绝对无法在争论方面获胜。相反,能够在尊重对方人格方面动脑筋的人,则往往能够改变对方的想法,甚至能够按自己的想法操纵对方。

人们都有保护自己,避免被他人攻击的本能。当你对他人说:“哪有那种荒谬透顶之事”或者“你的思想有问题”之时,那个人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以及守住自己的立场,定会紧紧地闭起他的心扉。因而,与人展开议论之时,总是以采取冷静的态度为妙。

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不同意见,而得罪了许多朋友,所以常常有人认为不要表示出不同意见。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而且也是不老实的。只要你的办法是正确的,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不但不会得罪人,而且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