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2847300000037

第37章 生活心理学(2)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的原则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们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们控制和努力的支配。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3.自爱

自爱不是“自私”,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

4.性爱

性爱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我们的爱光是感情,而不同时又是一种判断和一项决定的话,我们如何才能肯定我们会永远保持相爱呢?

趣味扩展

弗洛姆通常被归类为“新弗洛伊德”学派的成员。其思想体系建立在“人本主义的精神分析”基础上,“人本主义的精神分析”的重点是指出:人类基本需求并非植根于他的本能,而是在人类生存的特殊情境,在于寻找人和自然新的关联性的需求——当人丧失了其在演化成人类以前与自然的原始关联性之后,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弗洛姆在《心理分析与宗教》一书中特别论述了宗教问题。其他涉及宗教问题的著作主要有《拥有还是存在》、《基督的教条》、《禅与精神分析》等。

弗洛姆是一位无神论者,但他发现宗教在人们生活中非常普遍。他说,人们有着深深地植根于克服他们与自然分裂的强烈的宗教愿望。他从人的当前状态出发,谈到了人与宗教的关系。人本属于自然,但又由于意识的缘故而超越于它,由此打破了原来的与自然一体的状态,于是人们感到无家可归的焦虑并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除此之外,人还面临着几种生存的二分状态:有生命的存在,但最后要死亡;承认人有无限的潜能,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在广袤的宇宙中有一种根本上的孤独感,同时又与他的同类相连。弗洛姆认为,正是在人们寻求新的统一与平衡的处境中,宗教有了它的地位。我们需要一个“献身的对象”来整合我们的“能量”,来超越我们隔绝的存在,去获取生命的意义。

AStudyofthePopularMind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LeBoin)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有着“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他自1894年开始,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多部著作,其中以《乌合之众》最为著名,影响最为广泛,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

名著导读

该书出版于1895年。勒庞认为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群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他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lawofthementalunityofcrowds),这种统一可以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智力过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机械的。这是当时盛行的几种“群体心理”理论之一。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群集时还会产生一种思想的感染,使得偏者和群众的无意识思想通过一种神秘物作用互相渗透。勒庞总结说,当它成为集体时,任何一种虚弱的个人信念都有可能被强化。

勒庞在他的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此书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理论精读

1.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所有的群体,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构成这个群体的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区别、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不管他是男还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只要他们是一个群体,那么他们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

当他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时候,他们的感情、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迥然不同。

他们在群体中的思维观念或是感情,在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是绝无可能出现的,即使出现也绝不会形成具体的行动。

这就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足够数量的不同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诸多的有机质汇聚在一起形成的细胞一样,当这些类别成分完全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新的生命个体的时候,这个新生命个体的表现与构成他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

完全不同的个体就会组合成一种全新的存在,这个全新存在与构成这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而群体的表现也正与构成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完全不同,没有任何或丝毫的近似之处。

2.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

简单地说,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有两类。

第一类是时髦的观念,这类观念因为环境影响而产生,非常容易让人着迷,然而来的快去得也快,因此很少具有生命力并很少能够发挥持久的影响。

第二类是基本观念,比如说过去的宗教观念及今天的社会主义和民主观念,都属于这一类的范畴。

相比起第一类观念,它们因为环境、遗传规律和公众意见而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不过现在,那些曾经被我们的父辈视为人生支柱的伟大的基本观念,正在摇摇欲坠。它们的稳定性已丧失殆尽,同时,建立于其上的制度也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无论为群体提供上述观念中的哪一种,它们都必须是绝对的、毫不妥协的、不容置疑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必须是最简单明了的。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并且容易夸张,容易陷入极端。正因为如此,想要某一种观念对群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它就必须披上形象化的外衣。因为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3.如何影响群众

勒庞指出,真正有效的手段只有三种: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所谓断言法,即作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接着,必须措辞尽可能不变地重复断言,就能让群众将其当成真理。勒庞还指出:“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尤其会因为传染,但绝不会因为推理而得到普及。”勒庞跟后来的凯恩斯一样,认为理论的力量十分巨大。但凯恩斯认为正确的理论能够说服社会中的明智之士改变决策,而勒庞则认为,一种高深的观念,“在自己的诞生地往往一直没有什么影响。领袖和鼓动家被这种更高深的观念征服以后,就会把它取为己用,对它进行歪曲,组织起使它再次受到歪曲的宗派,然后在群众中加以传播,而他们会使这种篡改过程更上一层楼。观念变成大众的真理,它就会回到自己的发源地,对一个民族的上层产生影响。从长远看是智力在塑造着世界的命运,但这种作用十分间接。当哲学家的思想通过我所描述的这个过程终于大获全胜时,提出观念的哲人们早已化为尘土。”

趣味扩展

勒庞从1894年开始,写过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鱼龙混杂,蔚为大观,除了上面提到的《乌合之众》外,还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1894)、《社会主义心理学》(1898)、《俄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1912)及《战争心理学》(1916),等等。

不过这些著作因为既不十分合乎学术规范,又是一些过于严肃的话题,因此大多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唯独《乌合之众》一书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它在1895年出版后,以平均不到一年再版一次的速度,至1921年已印到第29版。即使是在今天,我们在主要的网上书店也仍可看到此书的多个网页和读者针对此书的一些奇谈怪论。

罗伯特·墨顿在为此书的简装本所写的长篇序言中,曾特别提到了奥尔波特给予勒庞的极高评价。这位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泰斗说,“在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当中,最有影响者,也许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墨顿先生则认为,“反对者可以驳斥勒庞的言论,但是他们不能对它视而不见,至少,假如他们不想放弃对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关心,他们就不能这样做,因为那都是些基本的问题。这正是勒庞此书的主要功绩所在:它几乎从头到尾表现出一种对重要问题的敏感性……只有在极少数思想家中,才能看到这种不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本领。对于社会心理学家及所有思考自己社会的人,勒庞的著作所关注的问题,几乎无一例外地注定会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持论稳健而超脱的熊彼特在其著名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也曾特别强调了勒庞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作为一个时代表征的重要意义,认为勒庞最早有效地阐明了“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的实相,从而“给予作为古典民主学说和关于革命的民主神话基础的人性画面沉重一击”。只要读一下勒庞的此书,人们想必也会很容易理解以上这些言论。的确,对于20世纪出现的许多成功或失败的群众运动及由此造成的巨大灾难,我们如想对其寻求一点心理学上的理解,从勒庞那里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

Procrastination

《拖延心理学》

简·博克、莱诺拉·袁(JaneB.BurkaLenoraM.Yuen)

作者简介

简·博克、莱诺拉·袁,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

博克和袁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

博克和袁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

名著导读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该书的两位作者基于她们备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做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到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该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该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理论精读

1.内在后果与外在后果

一些人的拖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拖延给拖延者造成的内在后果就是他们必须承受某些内在情绪的折磨,从恼怒、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对一个旁观者而言,很多这样的人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问题。他们可能非常成功,他们或许是一个埋首公司业务的律师,或者是一个兼顾三个孩子、志愿者工作和正常上班的妇女。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却感到极度辛苦。他们对自己感到挫败和愤怒,因为拖延使他们无法完成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的事情。虽然在外表上他们一切顺利,但是在内心他们却备受煎熬。

拖延不仅会引发内在的痛苦,也会产生严重的外在后果。有时候,如果你未曾料想到拖延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这些外在后果会让你大吃一惊。有些后果是轻微的,比如因为没有及时支付而造成的一笔小额罚款,但是很多拖延者最终必须承受在工作、学业、家庭及人际关系上的重大挫折,他们会失去很多对他们相当重要的东西。

2.拖延怪圈

许多拖延者发现拖延似乎有其自身的生命和意志。他们将之比拟为乘坐在一辆过山车上,情绪随之起起落落,虽然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他们开始了一项新的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

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你或许在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内都挣扎在这个怪圈当中,或者,你也可能从头到尾只需要几个小时就经历了一个怪圈。

(1)“这次我想早点开始。”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当你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总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会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将它完成。虽然你感到自己不能够或不愿意马上就开始,但是你还是相信:不管怎么样,事情不需要你做什么特别的安排,总会自然而然地启动。只有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发现这一次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的时候,你的希望才变成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