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2847300000034

第34章 发展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日语译为发达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是研究人类成长发展过程的心理转变。这当中包括了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当儿童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

过去的学者把儿童心理学等同于发展心理学,原因是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都不超过50岁,很多人在30~40岁期间因为战乱或疾病而离世。根据约翰·桑托洛克(Santrock,2004)的理论,在当时的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在成年以后就不再改变。所以,当时的发展心理学只着重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过,随着人类的平均寿命增长,以及社会变得复杂化,心理学家开始发现人类在成年以后,心理状况也会继续发展。所以,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开始如雨后春笋的发表。之后,不少人开始以整全的角度来观看人生的心理发展,成为今日的毕生发展心理学。

在儿童心理学还没有正式独立出来之前,卢梭(JJRousseau)所写的《爱弥儿》(Emile)是公认的第一本有关研究儿童心理较详尽的著作,这是一本儿童教育著作。

许多理论观点都试图解释发展是什么,而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有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利维·维谷斯基的社会关系论及资讯处理架构理论。

EgoDevelopment:ConceptionsandTheories

《自我的发展》

简·卢文格(JaneLoevinger)

作者简介

简·卢文格,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当代西方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曾长期研究自我发展,是发展类型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名著导读

该书涉及思维、人际关系、冲动的控制,以及用某种或多或少一致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性格等许多不同的方面,并提出了两个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呈现的逻辑,而把历史的转化降低到最小限度;如何使该领域中具有各种背景的读者不感到厌烦,而不使初次阅读这本书的人感到神秘。

书中,卢文格把人们对自我的理解分为三个时期:前精神分析时期、精神分析时期、新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时期;把自我发展阶段的划定分为两种类型:以序列为主的阶段划分和以类型学为主的阶段划分,他阐述了自己的阶段概念的划分,既非序列也非类型学的“发展的类型学”。

理论精读

1.自我发展的特征

在卢文格看来,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一个过程,一个结构,其起因在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起作用,并受目的和意义的指导。

(1)自我发展首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运动着的,并在运动中得到平衡。自我发展的过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过程体现出阶段,从低级的自我水平过渡到高级的自我水平需要经历诸多阶段,阶段之间是连续的,但在连续的变量中间又包含着非连续性。第二,这种非连续性表明阶段与阶段间的相对独立性,它既有量的差异,又有质的差异。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数量方面的差异变量称为“极性变量”,而标志阶段之间具有性质上不同的转折点称为“里程碑顺序”。

(2)结构及由结构派生的类型是自我发展区别于其他发展的关键特征之一。自我发展的结构意指:它有许多要素或成分,这些要素或成分不是简单地集合在一起的,而是彼此联系形成一个合理的序列。这些联系的性质可以是空间的、时间的、原因的,也可以是其他别的东西。但在每一种情形里,结构是由要素或成分之间的一系列联系组成的。这些联系提供了一个统一体,并给每种要素以意义,使其成为整体的一个有意义部分。同质要素或成分构成类型,类型是某一阶段的结构区别于另一阶段的结构的同质要素的联系。一旦这种联系被确定下来,就可以通过测量,适当地将人的自我发展进行分类,以便用简化的方式表达自我发展的差异。随着成熟和经验的累积,处在某一阶段的个体其自我结构中的同质要素出现“极性变量”(即量的变化),引起要素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于是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结构的变化也即自我发展阶段的过渡,标志个体或退化到次一阶段,或发展到高一阶段(即“里程碑顺序”)。

(3)自我发展的理论应该把人的社会化作为其研究自我发展的基石,因为从本质上说人是社会成员。自我发展不等于道德发展、认知复杂性发展,或人际关系的发展,但所有这些发展都应该涉及,这是因为这些发展的背景是社会,并起源于社会。例如,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迟早会出现遵奉自我和公正自我。遵奉自我是对外部规则的反映,如果社会对维护或违背规则的行为不置可否,则遵奉自我也无从建立。同理,公正自我是对社会价值的反映,如果一个人不能摆脱社会奖惩的左右,则他的理想、责任和互惠也就无从落脚。所以,研究自我发展首先要研究自我与历史、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

(4)自我发展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和理论的心理学课题,而不是一种本体论,因为它的主要论据是人。当一个人的观念或感觉、特质或因素被研究时,人本身是研究的单元,而不是心与身的对立。任何一种二元论的或元素主义的自我研究,要么把行为与心理对立起来,要么把偶尔发现的一种现象作为自我发展的整个现象,而忽略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整体的观念应该成为自我发展研究者的指导思想。

(5)自我发展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反映了人类生活现象。同样,一个人的行为不可能由他的认识范围以外的无意义力量所决定,相反,他是在寻求意义和目的的过程中决定行为的。因此,自我发展既不能用准机械论或自然主义来解释,也不完全孕育在既往的岁月中,更非本能。目的和意义应成为自我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2.测量的问题和策略

卢文格测量自我发展的基本策略是“用造句测验对自我发展作等第评定”。其基本做法如下:

(1)确定两条指导规则。其一,尽可能记下每一细节,这样,有些矛盾在口头上不易觉察,但在书面记录上就一目了然了。而且,每当评定人员混淆不清时,或碰到有旁注的个案时,书面记录可以提供指导。

其二,对每个反应都得记分,这样,不仅可以评定与自我水平有关的反应,而且也注意到那些虽与自我水平无关但可以使自我研究避免混淆的反应。

(2)设计三类记分手册,它们是样本手册、分类手册和合理分类手册。样本手册由被试的一系列反应组成,评定人员根据反应的特征决定反应在量表上的位置。分类手册包括造句测验的36个评定项目或主题句子,依类对这些项目或句子记分。合理分类手册试图从经验上和理论上为每个记分决定提供证据。

(3)决定基本的定量策略。把每一个评定过的项目与一个等第评定的量表相匹配,该量表由若干点组成,每个点都以性质术语来定义,代表了一个自我类型,按发展序列排列。而且,由于制定了评定每个反应的规则,因此记分算法就成了一个把36个项目的评定转化成总的原始记录评定的规则。一个明显的可供选择的算法是把每一记分水平转化成与它的顺序位置相对应的一个数。用分数表示每一个项目评定,项目的评定之和就是整个原始记录的等第评定。

(4)处理复合反应。所谓复合反应是指那些具有两个以上部分的反应,每个部分又是一个可以评定的反应。主要有下面三种:

其一,假性复合反应。例如,“一个好母亲——具有爱和理解”,这类反应在同一类别里被评定为一个反应。因为虽然有两个反应,但都属于同质类型。

其二,重复的假性复合反应。例如,“我的主要问题是——有时我太羞怯,自我意识过强”,这类反应在同一类别里被评定为两个反应,这两个反应应该分别予以评定。然后再参照其他一系列造句,决定其类型。

基三,两个以上对应的反应。例如,“如果我得不到我想得到的东西,那么,我设法忘了它,自我安慰地说,没有它我也行,或者我设法得到它而不损害他人”。这类反应应在不同类别里被评定,比如第一个想法(设法忘了它)可以归类于良心——遵奉水平,第二个想法(没有它我也行)可以归类于良心——自主水平,第三个想法(设法得到它而不损害他人)可以归类于良心水平。然后再参照其他一系列造句,决定其类型。

3.划定阶段和类型的问题

卢文格在划定阶段和类型时,把下列8点作为其依据,从而体现了他的自我发展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区别。这8点依据是:

(1)在特殊的行为和潜在的特质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任何一种行为和特质与自我水平也不存在一一对应。因此,不存在绝对确凿的有关任何一种水平的迹象,只有可能的迹象。可是,当有些迹象比其他一些迹象在一个特定的自我水平上具有较高概率时,这些迹象就可以作为测量的手段,借以确定阶段和类型。

(2)在研究自我发展时,一种既不是结构的又不是非结构的测验会得到最明显的迹象。如果测验是结构的,它投射的是测验编制者的参照构架,而不是被试的参照构架。因为大多数被试在选择反应时,宁可选择一个由最高的自我水平自发给出的反应。如果测验是非结构的,主试无法控制被试的选择能揭示他自我水平的东西。被试总是有机会把一切隐藏起来,用某种方式反映出一个不同的自我水平的特征。

(3)各种发展在儿童身上是同时发生的,一种行为可能反映不止一种发展。自我发展与其他心理发展有着相互关联。如果这种关联存在,则在将自我发展分类时,会导致变化的混乱,难以确证它是自我发展还是其他心理发展,以致所获资料无法解释它的组成的来源。如果全部依靠经验的方法,那就会受混乱的变化所摆布。这时理论必须指导所获资料。

(4)自我发展还与其他非心理的发展相关,如与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相关。诚然,在最低的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氛围中,自我水平低的人(诸如粗鄙和猥亵的行为反应)要比自我水平中等或高的人似乎为数更多,但我们是否应该把这些反应作为自我水平低的迹象?如果这些反应的出现仅仅是因为那些被试是低阶层的成员,而不管他们的自我水平,那么事实上,把这些反应作为自我水平的一种迹象是错误的。

(5)通常,每个人不止在一个水平上表现行为,也就是说,必须假定每一个行为样本(一个测验是一个行为样本)不止在一个水平上表现。这样,在把变化转化为单一分数时,不存在独特的心理测量策略。自我发展的阶段和类型也可以由不同的心理测量策略来划定。

(6)当我们为自我发展确定某种行为迹象时,应该考虑到潜在的连续一直在发展。结果,同一种迹象可能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水平。比如,我们根据什么说小孩学会了走路?是当他在别人帮助下迈开第一步或自己走第一步的时候呢?还是当他蹒跚行走不愿爬行的时候?还是当他信心十足掌握走路技能的时候?对自我发展来说也有类似情况。

(7)一种行为迹象也许只能从一个方面来辨别。再借走路来比喻。走路的技能是幼儿时期身体发展的标志,但4~5岁后就不能以此来鉴别了。假定我们有一个身体完善的量表,我们将“熟练走路”这一项目放在哪里?如果放在3岁水平,则15岁儿童也处在这一项目的3岁水平上;反之一样。因此,只能从一个方面来确定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