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语言的突破
2845800000003

第3章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3)

当他一站到讲台上,我们就立刻发现,他事前并未作准备。起先,他本想随意作一番即兴演讲的,结果不成。于是他又匆匆忙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笔记来。但是这些东西显得如此杂乱无章,就像一辆货车所载的碎铁片。他手忙脚乱地在这些东西中乱翻了一阵,说起话来越发显得尴尬而笨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也变得越发无助,越发糊涂。到了这种地步他却继续挣扎着,还不时说些道歉的话。他寄希望于将笔记理出一点头绪来,同时用颤抖的手举起一杯水,凑到焦干的唇边。真是惨不忍睹!他已完全被恐惧所击倒,就因为他对此演讲几乎没有准备。最后他只好无可奈何地坐了下来。可以说,这是我所见到的最丢脸的演讲家之一了。他发表演讲的方式正像卢梭所说的:他始于不知所云,止于不知所云。

1912年以来,由于职业上的需要,我每年都要评鉴5 000次以上的演讲。这些演讲者也给我大大上了一课:只有那些有备而来的演讲者才能获得自信。试想想,当一个人上战场时,如果他携带着有故障的武器,身无半点弹药,还奢谈什么向敌方发起猛攻?林肯说:“我相信,我要是无话可说时,就是经验再丰富,手段再老到,也无法免于难为情的境地。”

如果你想培养一种自信,何不在你演讲之前就好好做些准备,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呢?丹尼尔·韦伯斯特曾说,未经准备就出现在听众的面前,就像是未穿衣服就跑在大街上一样。

下面我们将提到一些演讲时的具体技巧。

(一)不要逐字地记忆演讲的内容

美国资深新闻评论家H·V·卡腾伯恩,当他还是一名哈佛大学的学生时,就参加过一次演讲竞赛。当时他选了一则短篇故事,题为“先生们,国王”。为了取得演讲成功,他把它逐字记诵,还预讲了数百次。比赛现场,当他在说出题目“先生们,国王”之后,脑子里就立刻空白一片。岂止是一片空白,里面压根儿就成了漆黑的一片。他顿时吓得不知所措。绝望之下,他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他终于成功了!当评委把一等奖颁给他的时候,他真是吃惊极了。从那天至今,卡腾伯恩便不再读过或背过一篇讲稿。在总结他从事新闻事业取得成功的秘诀时,他说他只是做些笔记,然后自然地对听众说话,绝不用讲稿。

范斯曾是巴黎波欧艺术学校的一名毕业生,以后成了世界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的副总裁。多年前,他曾在弗吉尼亚州对来自全美各地的2 000多名人寿保险业务员发表演讲。那时,他从事人寿保险行业其实才两年,尽管时间不长,却相当成功,所以主持人安排他做一个20分钟的演讲。

得知这一安排,范斯欢喜异常,他觉得这是一次提高自己身价的难得机会。为了赢得这一机会,他把讲辞写下来,然后拼命去背,还在镜子面前演练了40个回合。在上台之前,他连每个细节都准备得非常细致——每句台词、每个手势、每个面部表情都恰到好处。他认为自己真是准备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瑕了。

可是,当他站起身要演讲之时,忽然临阵害怕起来。他只说了一句:“我在本计划里的职能是……”之后脑中便一片空茫。慌乱之下,他后退了两步,想要重新开始。可是他的脑子里仍然白茫茫的一片,于是再退后两步,想重新再来。这番表演,他共重复了三次。讲台高有4英尺,后边没有栏杆,讲台和墙之间隔有5英尺宽。所以,当他第四度朝后退时,便仰后摔下了讲台,消失到隔缝里去了。听众哄然大笑,有个人甚至笑得前仰后合,跌出椅子,滚到了走道上。一家保险公司的头头闹出这等滑稽表演,可谓空前绝后。可笑的是,观众以为这是一段为了助兴而有意安排的插曲。

可是演讲者本人——范斯·布斯勒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呢?他亲口对我说,那是他一生当中最有损颜面的演讲。他觉得羞辱难当,因此还写了辞呈。

好在范斯的上司说服了他,把辞呈给撕掉了,他们帮他重建了自信。范斯在有过这次经历以后,竟神奇般地成了公司里数一数二的说话高手。不过,他再也不背讲稿了。就让我们以他的经验作为借鉴吧。

(二)预先将自己的意念汇集整理

准备演讲有没有一个恰当的方法呢?有的,而且并不复杂深奥。你只需在你的生活背景中,搜寻那些有意义、曾经教导你有关人生内涵的经验,然后汇集由这些经验提炼出来的思想、概念、彻悟等。你要做的真正准备就是要对你的题目加以深思。正如若干年前查尔斯·雷诺·伯朗博士在耶鲁大学所做的一系列令人回味无穷的演讲中所说的:

“深思你的题目,至其成熟,况味横溢……再把所有这些思想写下,寥寥数语足够表达概念即可……把它们写在纸片上——像这样把资料整理就绪后,这些松散的片断便易于安排和组织了。”

听起来并不难吧?当然不难。你只需付出一点专注和思考便能达到目的。

(三)在朋友面前预讲

当演讲准备得有点眉目后,是否该演习一下呢?是的。这里有个万无一失、简易而又有效的方法:把你选来做演讲的主题用来和朋友及同事进行日常谈话。你不必搬出全套内容,只需在午餐桌前倾过身去,说些类似这样的话:“乔,你知不知道,有一天我遭遇了一件不平凡的事,告诉你吧!”乔可能很愿意听听你的故事。仔细观察他的反应,听他的回响,他说不定会有什么有趣的主意,而那恰恰是颇有价值的。他不会知道你是在预演,待你“预演”完毕之后,他或许会说,谈得真痛快。

杰出的历史学家艾兰·尼文斯也对作家做过类似的忠告:找一个对你的题材有兴趣的朋友,详尽地将你的心得倾诉给他听。这种方式,可以帮你发现你可能遗漏的见解、事先无法预料的争论,并能从中找到最适合讲述这个故事的形式。

立下决心,必须成功

你该记得,在第一章里,我们曾提到,你在当众说话时,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这条法则对于这里要阐述的另一项特殊工作——尽量利用机会说出一项成功的经验——依然适用。有三种方法可以奏效:

(一)融入自己的题材中

题材选好后,应按照计划进行整理,并在朋友面前“说出来”进行演习。这样的准备还不算完备。你还得让自己相信你的题材深具价值,你还必须具备些曾在历史上激励过人们的态度,那就是——笃信自己的信念。如何使演讲的内容煽起令人信服之火呢?没有其他办法,除了详细探究题材,抓住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外,需自问,你的演讲将会怎样帮助听众,使他们听过之后深受其益。

(二)不要去想那些令你不安的尴尬场面

举例来说,设想自己会犯文法错误,或讲至中途某处会突然停顿,这就是一种负面的假想,它很可能在你开始之前便会抹杀掉你的信心。开始演讲之前,尤其重要的是要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集中精神听听别的演讲者说些什么,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这样你登台时就不会造成过度的恐惧了。

(三)鼓舞自己

除非怀抱某种远大的目标,并觉得自己在为此而奉献生命,否则任何一位演讲者都会有怀疑自己题材的时刻。他会问自己,题目是否适合,听众是否会感兴趣。他很可能一气之下便把题目改了。遇到这种时候,当消极思想极有可能完全摧毁你的自信时,你就该为自己做一番精神激励。用简明、平直的言词跟自己说,你的演讲是很适合你的,因为它来自你的经验,来自你对生命的看法。跟自己说,你比听众中任何一位都更有资格来做这番特别的演讲,并且,你将全力以赴,把这个问题述说清楚。这种老式的方法管用吗?可能。不过,现代实验心理学家都认为,由自我启发而产生的动机,即使是佯装的,也是导致快速学习最有力的刺激之一。

表现得信心十足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写道:“行动似乎显得是紧随于感觉之后的,但事实上行动与感觉是并行的,行动受到意念的直接控制。同样,通过制约行动,我们可以间接制约感觉,而它是不受意志直接控制的。

因此,假若我们失去了原有的自然欢乐,那么通往欢乐的最佳的方法便是快快乐乐地坐起、说话,表现得一如欢乐就在那里。如果这样的举动不能让你感到快乐,那就别无良方了。

所以,如果你令人感觉很勇敢,那你就表现得好像真的很勇敢。运用一切意志去达成那个目标,勇气就很可能会取代恐惧感。”

接受詹姆斯教授的劝告吧!为了培养勇气,当你面对观众时,不妨表现得就像真的很有勇气一般。当然除非你早有准备,否则再怎么表演也是无用的。如果你对自己所讲的东西了如指掌的话,那就轻松道出便是了,并且在讲话之前做一次深呼吸效果会更好。事实上,面对听众之前,应深呼吸30秒,增加氧气供应可以提神,给你勇气。杰出的男高音佳恩·雷斯基常说,如果你气充胸臆,可以“席气而坐”,紧张感便自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身体站直,看到听众的眼睛里,然后开始信心十足地讲话,好似他们每个人都欠你的钱似的。假想他们欠你的债,假想他们聚在那里要求你宽限还债的时间。这种心理作用对你大有帮助。

如果你怀疑这种理论没有道理,你可以找一位参加过我的训练班的学员问一问,他们早就接纳了本书的意见。只消几分钟,他们就能令你改变想法。不如就相信一个美国人的话吧,他常被视为勇气的象征。但实际上他一度胆小异常,后来花了一段时间训练自己的自我信赖,最终居然成了勇者之最。他便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在自传中写道:

“由于自己曾是一个病歪歪而又笨拙的孩子,年轻时,我曾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我不得不艰苦而辛劳地训练自己,这种训练不只是身体,而且还有灵魂和精神。

孩提时期,我在马利奥特的一本书里读到一段话,印象极为深刻,并时时刻刻将之铭记在心。在这段话里,一艘小型英国军舰的舰长向主角解说如何保持无畏无惧。他说,起初,临到有所行动时,人人都会害怕,不过他应依循一个法则——驾驭自己,使自己表现得好像无所畏惧。只要这样持之以恒,原先的假装就会变成事实,而他只不过是通过练习一种无畏的精神而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无惧的勇士。

这便是我据以训练自己的理论。刚开始,我害怕的事情真多,从大灰熊、野马到枪手,无一不怕,可是我总是表现得好似不怕的样子,渐渐地我便停止了害怕。其实,每个人要是愿意,也能像我一样。”

克服当众说话的恐惧,对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功效。那些接受挑战的人会发现自己人品俱佳,会发现自己一旦战胜当众说话的恐惧,便使他们脱胎换骨,实现一种更丰富、更圆满的人生。

有效说话的简单方法

我白天很少看电视,但有个朋友要我看一个专为家庭主妇开设的栏目。栏目的收视率很高。这位朋友非得让我看,因为他认为参与该节目的观众一定会引起我的兴趣。事实的确如此!我收看了几次,这个节目就打动了我,并且我很欣赏主持人的一种做法:他能够请观众发表谈话。他们说话的方式也颇能引起我的注意。这些人显然都不是职业演讲家,他们从未接受过有关沟通艺术的训练,其中有些人文法很差,可是他们都很有趣。他们开始说话时,似乎都没有上镜头时的恐惧,而且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当然知晓其中的缘由,而且我在自己的训练班里采取这种技巧已经多年。这些单纯而平常的人们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他们谈论的是自己,自己的那些难为情的时刻,最美好的回忆,或是如何遇见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他们压根儿没想到什么绪论、正文和结论,他们也不关心什么用字遣词或语法结构等。但是他们却能获得观众的欣赏——完全倾注于他们所要说的事情。我以为,学习当众说话有三个法则,那就是:说自己的经历或研究过的事情;对自己的题材确有热忱;激起听众对演讲产生共鸣。

说自己的经历或研究过的事

前面说到的那些人谈论自身的故事,使得那个电视节目如此有趣。因为他们是在谈论自己亲身的经历,他们谈的都是自己知道的事。

若干年前,训练班的教师们在芝加哥的希尔顿饭店开会。会上,一位学员这样开头:“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是人类字典中最伟大的思想。没有自由,生命便无法存活。试想,如果人的行动自由处处受到限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一说到这儿,他的老师便明智地请他停止,并问他何以相信自己所言。老师问他是否有什么证明或亲身遭遇可以支持他刚才所说的内容。于是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撼人心弦的故事。

他曾是一名法国的地下斗士。他告诉我们他与家人在纳粹统治下所遭受的屈辱。他以鲜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和家人是如何逃过秘密警察并最后来到美国的。他是这样结束自己的讲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