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秦相吕不韦手下做门客,取得了吕不韦的信任,凭借他的推举,李斯当上了秦王嬴政的近侍。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终成天下一统”。秦王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令他来制定统一天下的策略。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利用各种借口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不甘这样走下历史舞台,于是他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
秦王看了《谏逐客书》深受感动,于是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他佐助秦王嬴政,用了仅仅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大业。李斯当上丞相以后,利用权职,大肆改革。历史上著名的惨剧“焚书坑儒”就是李斯建议的为了打击儒生、诽谤朝政的倒行逆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害怕自己的权贵地位因先帝的去世而受到影响,于是为了保住他的利益,他和赵高狼狈为奸,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他一生精明,却万万没有想到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李斯就是因为私心而一时糊涂,从而落了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他临刑时和他儿子抱在一起痛哭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试想,倘若李斯早就有一颗平和之心,淡然地看待权贵和地位,能够做到天天牵着黄狗打猎这点要求就满足了的话,又岂能被赵高蒙骗,卷入一场黑暗的政治陷阱中呢?
平和之心,贵在淡然。《道德经》中对于平和之贵也有过如此评价:“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古代的圣人告诉我们,如果对于荣华富贵和屈辱不能淡然对之,这不是圣哲之人的举动。要做到宠辱不惊,必须首先在心态上放平稳,不能仅仅为了一些得失迷失了心智,做出一些后悔的行为。这些不明智的行为,小则影响一时,重则影响一生,可谓得不偿失。
有一颗平和的心,就要做到淡泊名利,分清是非,懂得生命中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有了千斗黄金,换不来诚心一笑;有了天下权势,换不来健康的身体。人生的价值在于活得快乐和幸福。然而,生命是否快乐和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一颗平和的心比一颗计较利益得失的心更容易看到幸福罢了。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的一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平常之心,当平常之事待之,乐观向上,得失随缘,心态就会平衡。从容地对待生活才是智者之为。
谦虚之心,不上巅峰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谦虚不但是人类的美德,更是一种从容的心态:谦虚之心,才能给人生留出更大的空间。有了不上巅峰的坦然,才能爬上更高的山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谦虚的人生才是不断进步,不断高攀的人生。
提起姚明,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这个身高超过2米的篮球明星深得人心,即使他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可是谦虚的特质依然在他身上显现。对他而言,谦虚是他不能放弃的美德。即使在把谦虚看作虚伪或无能的美国,姚明也没有放弃他的谦虚。在一场球赛中,当他贡献了41分的时候,他依然没有给人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感觉,面对记者他依然谦逊地评价自己。即使在奥尼尔面前,他取得了绝对优势,他也没有炫耀自己,而是夸赞对方。记得有一次,美国媒体称赞他是NBA的第一中锋时,他只是谦虚地回答道:我会做得更好。在姚明身上,他谦虚的优点或许大大胜过他的篮球得分,中国传统的谦逊文化被他完好地传播和发扬。
东汉初时,名将冯异在建立东汉王朝的战争中屡立功勋,但是他在每次战争后,都是独自一人躲在大树下,静思功过,从来没有聚集一帮人摆庆功宴等,因此世人称赞他是大树将军,同时也为他谦虚的品质折服。
谦虚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总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那么只能是故步自封,永远也得不到大的发展。刘邦的左右手之一张良便是谦逊之人。
一日,张良在外散步,当他走上一座桥上时,一位老人也走上了桥。他走到张良面前,弯身脱下鞋子,扔到桥下,然后以命令的口气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张良虽然觉得这个老人不该让他去取鞋,可是念在对方是老者,于是谦逊地说:“好吧。”他跑下桥去,捡起了鞋子,再回到桥上来递给老人。
老人没有接鞋,对他说:“小伙子,替老人家穿上。”张良无奈,心想,好事做到底吧。于是跪在老人身下,帮他穿上了鞋子。老人对他说:“你这年轻人还值得一教,五天之后天亮时,你到桥头和我见面吧。”
五天后,张良准时来到了桥头,然而老人已经在那儿等候了。老人说:“你迟到了,五天后再来吧!”于是老人生气地离开了。过了五天,天才微亮,张良就赶到桥头去,可是那老人还是比他早到了。老人说:“你又迟到了!倘若你有心学东西,五天后再来吧!”
张良并没有放弃,他虽然不肯定老人是否在作弄他,但是他还是决定五天后去探个究竟。到了第五天,张良没有睡觉,半夜就到桥上去等待老人。不久,老人就来了,这次他没有训斥这个年轻人,赞许地说道:“不错,这才是虚心拜师的做法啊。”老人从怀里拿出一本《太公兵法》,对张良说:“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能屈能伸,将来才有可能拥有一番作为。这本书你拿回去好好研究,将来必能助你成为国之栋梁。”张良从此潜心研究老人赠予的《太公兵法》,后来他听说汉王刘邦带兵起义,便投靠刘邦,用所学所知辅佐刘邦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刘邦在张良的辅佐下,最后推翻秦朝,建立了汉朝。
居功自傲的人是目光短浅的,他们容易因为一两次的成功就自以为是,放弃继续进步的旅程。世界上是没有真正的巅峰的,只要生命在,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努力。继承这样的美德,才能保有一颗谦虚之心。自吹自擂、自我膨胀只会导致最终的梦想破裂,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吹嘘上的,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再苦也要笑一笑
谦虚是一种美好的道德修养,有了这样的修养,人生才更加美丽和充实。常怀有谦虚的心态,才能不断地自我升华。“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于谦虚的人而言,人生是一个永远也注不满的瓶子,他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心胸,不断地吸收精华,才能天天都有新的进步。
好学之心,每天进步
对于好学的益处,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评价:“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其意思就是说,倘若人能够有一颗好学的心,那么几年以后,这个人不可同日而语,必将取得大的成就。
“性相近,习相远也”。每一个人生下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恰恰是后天的学习让他们各有所长,从而走上了不同的岗位与不同的领域。学习之重,是孔圣人一直所强调的。学习是一个人由无知走上智慧的唯一之路,要想成大事业,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否则就是白日做梦。那么知识何来呢,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见,学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了天资等先天条件,勤能补拙,倘若能够早点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就比别人早到终点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