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2845600000005

第5章 经济危机:从历史看现实(4)

危机像瘟疫一般很快波及英、法、德、日等其他国家,并逐渐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都下降了几十个百分点。最严重的是美国,以危机的最低点与危机前的最高点相比,下降了55.6%,这已经到了令人无法置信的地步。通常以超过两位数为临界点。银行破产数也是让人吃惊的,几乎有一半的银行在危机中破产。

2. 特点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与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比较,具有下列显著的新特点{1}。

(1)危机持续的时间最长,生产下降的幅度最大。危机从1929年开始到1933年结束,拖了4年之久。在以前的各次危机中,工业生产约倒退一两年,这次危机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下降了40%,倒退了30年,即退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以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例,从1929年的危机前最高点到1932年的危机最低点,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退回到1905—1906年的生产水平;德国下降了40.6%,退回到30年前的生产水平;法国下降了36.2%,约倒退20年;日本下降了32.9%(危机的最低点是在1931年);英国下降了23.8%。

(2)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猛增。在这次危机中,美国有13万多家企业破产,德国约6万家企业倒闭,甚至一些大康采恩也摇摇欲坠。没有倒闭的企业开工率也是很低的,结果大量工人被赶出工厂。在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高达3500万。其中,美国全失业工人从危机前的150万人增加到1320万人,占劳动人数的四分之一。德国失业人数高达700多万,接近全国工人的半数。英、法两国也都有约300万人失业。失业工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3)农业危机、工业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同时并发,相互激荡。随着工业危机的不断加深,对粮食及农业原料的需要迅速减少,造成农产品大量“过剩”,价格一落千丈。在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产品价格分别下跌了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以上。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70%,棉花、黄麻、羊毛等工业原料价格下跌50%以上。各国的农业收入大幅度减少,许多农户破产。各国政府和垄断资本家为了摆脱农业危机,竟采取了有组织的大规模销毁农产品的措施。1933年8月24日的《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政府计划规定销毁500万头猪并控制繁殖新生猪。销毁生猪的工作业已开始进行。”由于农产品价格的跌落远远超过工业品价格的跌落,所以农民购买工业品的能力进一步降低,其结果是农业危机又使工业危机更趋严重。

工农业危机的尖锐化,必然促使货币信用危机的加深。在1931—1933年,欧、美、日等国的银行纷纷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濒于崩溃。各国竞相实行货币贬值,并先后废止了金本位制。在欧洲,以1931年5月奥地利信用银行宣告破产为先导,其他各国相继陷入信用货币危机的漩涡。德国由于大量外国短期信贷数十亿马克被提走,导致柏林许多大银行破产倒闭;国库黄金储备锐减五分之四,整个信贷系统和金汇兑本位制濒于总崩溃的边缘。在德国银行倒闭后的两个月之内,英国被各国从伦敦提走近半数存款而导致黄金大量外流,被迫在1931年9月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美国的信用危机虽到1933年3月才爆发,但其情势比别国更为严重。全国有10 500家银行破产,占银行总数的49%。各种重要商品(如棉花、小麦等)的交易所、股票交易所都陷于停业。海外汇兑也完全停顿,整个银行信贷系统几乎陷于瘫痪。这次规模空前的货币信用危机,在工农业危机的高潮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国际贸易额和资本输出量急剧下降。在危机期间,由于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对国内市场的垄断,从而使国际市场缩小到极点。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出口贸易和资本输出都受到严重打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额下降了60%,资本输出额也大幅度减少。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只有242亿美元,比危机爆发前的1929年降低三分之二。美国进出口总值都缩减了70%左右。美国发行的外国有价证券,从1928年的13亿美元降到1933年的160万美元,资本输出几乎停止了。1929—1935年,德国进出口总额减少了69.1%。英国经济一贯依赖于世界市场,因而受的打击也很沉重。它的出口贸易下降了50%,资本输出减少了25%。法国是高利贷国家,它的资本输出受到的影响特别大。在危机年代,日本出口贸易总额下降了76.5%,进口下降了71.7%。国际贸易额的急剧下降,使生产“过剩”的问题更加尖锐。

3. 原因

1929—1933年,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需求不足,发生经济危机是必然的{1}。

(1)投资过度,导致经济高涨。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带来严重创伤,为了弥补战时损耗,各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恢复和更新固定资产,这使生产资料的生产得到相当的发展。

{2} 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汽车开始广泛地用于运输业,致使汽车工业与建筑业一起成为维持各国经济“繁荣”的两大支柱。1929年,美国汽车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消耗了全国钢材的15%。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橡胶、石油加工、制革及其他许多相关部门的发展。一系列新兴加工业部门建立和发展起来,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化学纤维工业等日益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新兴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3} 战后各国大力推行“产业合理化”措施,采用各种新式机器设备,实行标准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 由于受到广告宣传和分期付款购买方式的刺激,汽车、家具、收音机、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出现了广泛的需求。据统计,美国1927年用分期付款方法售出的汽车大约占60%;据比较保守的估计,1925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共为48亿多美元。在以后的各年中,这些数字都继续有所增加。

(2)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实行了农业机械化,并采用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如施用化肥,改良和培育品种,发展灌溉,利用电力、防治病虫害等,这使农业劳动率大为提高,产量猛增,导致农产品价格迅速下跌。农民的收入下降,而他们所负担的税款却在不断增加。农业人口差不多完全丧失了工业品购买力,最终导致需求不足,生产过剩。

{2} 利润分配不适当,需求相对减少。在国民收入中,成为利润的部分越来越多,而作为工资与薪水的那一部分却相应地减少,这就使财富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充工业,而购买力却相对下降。与这种情况一道,还有另一个惊人事实,那就是:就业人数上升得很少,甚至没有上升,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在某些领域,如在采矿、铁路和农业方面,就业人数实际上下降了。根据保守的估计,甚至于在繁荣的年份里,失业人数平均在150万以上。换句话说,与资本设备的增加比较起来,就业并没有增加。

③ 国际需求不足。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量黄金流入美国,欧洲各国贫困了,而美国却富裕了。由于美国的高额关税,使欧洲各国不可能用黄金或商品来偿还美国的贷款,而战争所造成的严重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在欧洲产生了高额关税的新浪潮,甚至连英国也放弃了它行之已久的自由贸易,以保护自己的工业,随后它的各个殖民地也积极地加以仿效。实行这种保护主义政策的结果,必然是减少国际市场需求。

(二)1973年、1979年的石油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般来说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即按一定的周期循环变化,这种变化源于资本主义内部。但是,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政府政策等也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对西方工业国来讲,石油危机冲击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在因素{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危机的时间长度一般为8~15个月;但石油冲击下的两次经济危机的时间长度为16个月和44个月。英国自1979年开始的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法国为41个月,加拿大为37个月,意大利为28个月。一般情况下,危机发生后,物价急剧下跌,但在战后第二次世界性危机中,有几个国家的物价出现了上涨的苗头,但涨幅不大。在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的物价指数普遍上涨,产生了滞胀趋势。1973年危机开始后,物价迅速上涨,1975年与1973年水平相比,美国增长了21.1%,日本增长了39.1%,西德、英国和法国分别增长了13.4%、44.1%和27.1%。危机过后,物价指数依然上升。危机期间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垄断高度发展的原因外,石油价格上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3年和1979年的经济危机过后,不仅物价居高不下,而且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更加明显。英国1973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为123.3(1967年为100),1977年才到124.2。整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从

1974—1978年,年均工业生产指数增长了1.4%。1973—1978年,美国的年均工业生产指数增长了3.0%,加拿大和日本各为2.2%和1.4%。这种经济发展速度与1963—1973年的10年相比,相差较远。在那个阶段,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年均工业生产指数增长了5.4%、6.7%、11.9%和5.3%。

1973年的危机过后所呈现的滞胀局面,在1979年的危机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严重。战后,在西方工业国的经济发展中,唯有1973年和1979年发生了石油危机,这就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与前一阶段相比,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尤其是在危机阶段表现得更加突出。

这两次危机是燃料供给不足、价格上涨与生产过剩并发的危机。石油价格上涨,引起所有燃料价格的上升,使资本周转困难,开工不足。例如,在美国的前五次危机中,设备利用率下跌最严重的一次是1957—1958年的危机,下降了10.2%,较轻的一次是1969—1970年的危机,仅下降了6.8%。但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危机,设备利用率下降幅度之大,是前一阶段中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1973年的设备利用率为87.6%;1975年为72.9%,降幅为14.7%;1979年的设备利用率为86.0%,1982年降到71.1%,下跌了15.9%。开工不足,部分部门生产活动中断或减少,在工业上表现为工业生产指数下降,同时伴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失业率上升。

石油危机改变了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形势,加剧了贸易不平衡。石油价格上涨必然使西方工业国的石油进口支付增加、尽管西方各国采取了节油措施,但进口支付仍急剧上升。1973年,美国的贸易顺差为9.1亿美元,1974年逆差为53.5亿美元。此后,国际贸易年年赤字,1979年为273亿美元,1982年为363.9亿美元。法国1973年的顺差为4.4亿美元,1974年的逆差为4.5亿美元,1979年和1982年仍为逆差,分别高达32.2亿和160.3亿美元。同期的英国外贸赤字从63.1亿增加到125.2亿美元,1979年逆差缩小到72.1亿美元,1982年由于北海油田的开发,使英国的外贸扭亏为盈。石油危机期间的日本和西德,虽然存在外贸盈余,但由于进口油价上涨,盈余减少。贸易不平衡、赤字增大,是造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因素。

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瞩目并受其影响的大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9年1月28日发布春季经济预测,全球经济增速调低至0.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最低。根据其预测,2009年发达经济体情况最为惨烈,总体下降2%左右,其中美国为1.5%,欧洲为2%,日本为2.5%。新兴市场尽管有可能成为增长发动机,但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也只有6.75%和5%。相比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8年11月6日的最近一次经济预测,此次预测显示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根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的官方界定,此次危机发生于2008年年初。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于2008年12月30日发布2009年美国经济预测,认为美国主要研究机构对这场经济危机总体上显示悲观态度,专家认为这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从短期来看,这一轮经济衰退是自2001年最近一轮经济衰退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下降最快的一轮,比1991—1992年第一次海湾危机时的经济衰退严重,失业率已经接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