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白话全译
2838000000043

第43章 损卦

损卦,由下兑上艮组成,卦形作“”,象征“减损”。上卦“艮”为山,下卦“兑”为泽:山下有深泽,犹如泽自损以增山高,喻示“减损”之义。损卦,象征减省也,其意主要在损下益上,损刚益柔,损有余以益不足。损卦强调能以诚信为前提,行减损之道,将可获致“大吉祥、无咎害、可合乎正道、并利于往前有所作为”等四项善果。损下益上之道惟在心诚,不必损其过甚,只要心存诚信恭敬,虽微薄之物,亦足以奉献于上。并不要求皆以丰盛之物益上。全卦揭示事物有时必须在某个方面作一定的减损,才能获益;并侧重指出“损下益上”的道理。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损卦象征减损:心存诚信,非常吉祥,没有咎害,可以守持正固,利于有所前往。用什么来表现减损之道呢?两簋祭品就足以表示享祀的诚敬了。

解读损卦所谈的主要是损下益上的道理和各种具体情况。按照卦变的规律,损卦是泰卦变来的,其下体可以看成原本是乾,上体可以看成原本是坤,减损下体乾卦的第三爻增益到上体坤卦的第三爻位置,坤卦的第三爻位置就退到乾卦的第三爻位置,经过这番损下益上的运动,阴阳互换位置,乾坤交错,就形成兑下艮上的新卦体。由于它是损下益上而形成的,所以叫损卦。如果你的减损是出于诚信,合乎时宜,既不过也不及,简言之就是损所当损,那么你的损就可以符合人心,取信于人,只有这样的损才能得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意为这样一种心怀诚信的减损之道用什么来表现呢?回答是:“二簋可用享。”即两簋祭品就可以表示享祀的诚敬了。古人享祭之礼,最多用八簋,一般用四簋,最少用二簋。卦辞是说如果心存孚信,用不着繁文缛节,也不在乎供品多少,只需二簋祭礼就足以表示自己的心意了。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亨。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译文《彖传》说:减损,意思是减损下面的,增益上面的,其道理是下者有所奉献于尊上。减损之时如果能够心存诚信,就非常吉祥,没有咎害,可以守持正固,利于有所前往。用什么来表现减损之道呢?二簋祭品就足以表示享祀的诚敬了。奉献二簋祭品必须应合其时。减损刚强补益柔弱也要适时,事物的减损增益、盈满亏虚,都是配合时机而自然进行的。

解读损卦就是下者自行减损以奉献于上,所以《彖传》说“损下益上,其道上行”。在“损”与“有孚”之间加一连词“而”字,含有假设的意味,强调如果能够心存诚信,这种减损才会得大吉,无过错。“二簋应有时”,就祭享而言,一般说来,当然是祭品越丰盛,典礼越隆重,越能说明对上帝鬼神的虔诚,然而如果一味地去追求表面形式,而忽略内心的诚敬,那就会变成虚文。只要心怀诚信,甚至只用二簋微薄的祭品也照样可以用于祭享。这里就有一个“时”的问题,时当损则损,时不当损则不损。当盛礼虚祭风行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的诚信,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只用二簋就可以表示自己的心意。但并不是说任何时候祭祀都只用二簋。只是该使用二簋的时候才使用,故《彖传》说“二簋应有时”。刚为德长。既然刚为德长,就不能无休止地减损,只能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发生,所以《彖传》说“损刚益柔有时”。刚与柔作为矛盾的对立面,有损就有益,有盈就有虚,损益盈虚都离不开具体的条件,就是说要依时而定。所以《彖传》说“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当然由损益而言及盈虚,已不是单纯地谈损卦卦体了,也不是仅仅谈人事问题,而是扩展到自然界。“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既是人们在行事时应遵循的准则,也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可见山下有泽是损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泽水浸蚀山脚为戒,从而制止其忿怒,杜塞其贪欲。

解读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说:“‘泽在山下’,泽卑山高,似泽之自损以崇山之象也。”意为水泽将本属于自己的土石损去以增加山的高度,故象征损。君子观此卦象意识到在修身立德方面也应有所减损。减损什么?怎么减损?那就是“惩忿窒欲”。人有七情六欲,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作为一个君子,应该认识到人往往会因为一时情感冲动而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来,因此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制止匹夫之怒。至于“窒欲”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周易》并不是提倡禁欲,但对于过分的欲望——贪欲、邪欲则要制止。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译文初九:完成自己的工作,迅速前往辅助尊者,没有咎害;应当酌情适度地减损自己。

《象传》说:完成自己的工作,迅速前往辅助尊者,说明初九与在上的尊者心志相合。

解读《彖传》强调“损刚益柔有时”,即当损则损,不当损则不损。初九与六四正应,而且初九以刚居阳位,是刚有余者,六四以柔居阴位,是刚不足者,正是初九当损己益上之时。故初九完成自己的工作后,便迅速往上应六四,以为辅助。由于此举符合损卦的损下益上之道,故爻辞说“无咎”。“酌损之”就是说初九要斟酌实际情况减损自己的刚质来增益六四,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只有心怀诚信,才能把减损之事处理得恰到好处。爻辞这里以臣下自损奉上为喻。臣下各自都有手头的工作,如果搁下自己的工作,废事而往,那就是没有敬业精神;如果工作已经完成,事已而不往,那就是怠慢尊上。然而初九现在是“已事遄往”,而又“酌损之”,正是抓住了时机,又做得恰到好处。初九的确做到了“损刚益柔有时”。这样一来,《象传》也就好理解了。在上位的六四需要初九的帮助,而初九又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迅速前往帮助,二者志同道,所以《象传》说“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译文九二:利于守持正固,出行则有凶险;不用自我减损就可以施益于上。

《象传》说:九二利于守持正固,说明他应当以坚守中道作为自己的志向。

解读九二阳爻居阴位,刚柔适中,不似初九是刚有余者;六五阴爻居阳位,也是刚柔适中,不似六四刚不足者。因此两者虽正应,九二却不能“遄往”。在两爻均适中的情况下,九二如果晕头晕脑地减损自己去增益六五,就会造成自己的不足和六五的有余,这就破坏了原有的阴阳平衡,两爻均失中了。所以爻辞说九二“利贞,征,凶”,即利于守持正固,出行则有凶险。九二作为一个处下的阳爻,本当自损以益上,但由于九二与六五处于刚柔适中的特殊时位,如果九二自损,反倒不能益上,若不自损,反而能保持六五的适中,也就是说它不自损就算是益上了,故爻辞言“弗损,益之”。而《象传》说“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正是肯定了九二处中位并以守住刚柔适中为己志、不行减损之道是正确的。九二爻揭示了不当损则不损的道理。它启示我们,当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要自守不妄进,当别人不需要帮助时不要硬去帮倒忙。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译文六三:三人同行,则将会减损一人;一人独行,则可得其朋友。

《象传》说:一人独行可得其朋友,三人同行将会产生疑惑。

解读六三的爻辞要联系前边所谈的损卦卦体的形成来理解。所谓“三人行”,是说原下体乾卦三阳爻,损去第三爻以益上体,就是“损一人”。这样做正体现了损卦损下益上、损刚益柔的卦义。“一人行则得其友”,是指六三为“一人”独行,则与上九正应得其强健友朋。六三爻辞中的所谓“三人行”之类,只是以人为喻象,其实质是谈阴阳之间的减损之道。阴阳之间的减损具有普遍意义。就本卦来说,如果“三人行”不“损一人”的话,那么下体是乾,上体是坤,上下二体虽然能构成对立统一,但上、下体内部均属纯阳或纯阴,不能构成阴阳合体的对立统一,而且此时仍属泰卦而并非是损卦,也就谈不上损益之道。然而“一人行”之后,即九三与上六交换位置,整个卦爻的关系就变了。从六爻来说,初九对六四(阳对阴)、九二对六五(阳对阴)、六三对上九(阴对阳),两两构成对立统一;从上下二体来说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二者构成对立统一;从上下二体内部关系来说,也均为阴阳合体,构成了对立统一。一人行则得友而成为二,达到了阴阳相应的平衡。三人行则无法实现上面所讲的对立统一的和谐。怎么办?这就产生了疑问,所以《象传》说:“一人行,三则疑也。”解决的办法当然是“损一人”。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译文六四:减损自己的疾患,使初九迅速前来增益自己,必有喜庆,没有咎害。

《象传》说:减损自己的疾患,说明六四能损柔而受刚,当然至为可喜。

解读六四以阴居阴,阳刚严重不足,因以“疾”喻指其无刚之弊。“损其疾”就是减损自己的柔弱而益之以阳刚。但是六四是柔弱之体,他要靠初九来增益其阳刚。“遄”的行为主体即为初九。六四自损其疾的行为,促使初九迅速前来帮助他,这当然是可喜之事。所以爻辞说“有喜,无咎”。学习六四这一爻,我们应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自己乐于克服自身的弱点,别人就会感到容易与你相处并迅速地、真诚地来帮助你,即使你犯了严重的错误,所处的环境非常不佳,只要真诚地表示出改过从善的愿望,仍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帮助。有些人老是抱怨老天爷不公平,从来没有人帮助他,学了六四这一爻,应该认识到,首先应该检点自己,“损其疾”,才能“使遄有喜,无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译文六五:有人进献价值十朋的宝龟,无法辞谢,非常吉祥。

《象传》说:六五非常吉祥,这是上九施予的佑助。

解读六五以柔中而居五之尊位,有“虚中”自损而不自益之象,颇得天下的好感,所以尽管与之正应的九二不自损去增益之,仍有别人来增益之。故爻辞才说“或(即有人)益之十朋之龟”。别人既然是诚心实意来益之,而六五又居尊位,不便辞谢,只好接受了,故爻辞又说“弗克违”。这里实际上有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六五处尊位却能虚中自损而不自益,结果天下反而纷纷益之,甚至有人赠送了价值十朋之龟的厚礼,说明六五是很得人心的。“元吉”不是仅指六五得了大宝龟,而是指从得龟之事中看到了六五的威望。根据《象传》所言,看来是上九。上九将他受益于六三的东西归诸六五,故《象传》说“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译文上九:不减损他人反而增益他人,没有咎害,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有所前往,必将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象传》说:不减损他人而增益他人,说明上九大得施惠天下的志向。

解读上九与九二爻辞都有“弗损益之”这一句,但因两者居位不同,意旨有别。九二的意思为弗损自己就是增益别人,上九则为弗损别人而去增益别人。从爻辞来看,上九的确是一位高尚之士,难怪他能将“十朋之龟”这样贵重的礼物赠送他人。上九本来就是由下卦乾阳自损而增益坤阴形成的。现在上九本身是阳刚了,与他正应的六三却是阴柔,损卦虽说是“损下益上”,但还有个“损刚益柔”的限制。六三既然已经是阴爻,就不能再损了。因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以当下属已无法再损的时候如还要损下益上,那就等于损害自己的统治根基了。上九有鉴于此,故反其道而行之,不减损他人反而增益他人。这样做看起来是增益他人,其实也是巩固自己。因此与其说上九是一个高尚之士,毋宁说上九是一个高明的统治者。故而爻辞说上九“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而且这种做法的确合于统治者的正道,符合君上施惠于下的心志,所以《象传》也赞之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