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是一种习惯
2837300000029

第29章 让自己快乐的好习惯(2)

贝尔太太是美国一位有钱的贵妇人,她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游玩。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当中支起了帐篷,打算在此过他们浪漫的盛夏之夜。贝尔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群快乐得忘乎所以的人们,看着他们在属于她的园子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欢笑。她越看越生气,就叫仆人在园门外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可是这一点儿也不管用,那些人还是成群结队地走进花园里游玩。贝尔太太只好让她的仆人前去阻拦,结果发生了争执,有人竟拆毁了花园的篱笆墙。

后来贝尔太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让仆人把园门外的那块牌子取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否则性命难保。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那些贪玩的游客看了这块牌子后,对这座美丽的花园望而却步了。

几年后,有人再往贝尔太太的花园去,却发现那里因为园子太大,走动的人太少而真的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孤独、寂寞的贝尔太太守着她的大花园,她非常怀念那些曾经来她的园子里玩的快乐的游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不抱太多侥幸,遏制痴迷之心

一个人一天也不能没有理想,但凭侥幸,怕吃苦,没有真才实学,再好的理想也实现不了。

——张华

人是很奇怪的,常常为“万一”两字花钱,比如抽奖、摸彩票,明知不一定能中却抱着“万一”中了的想法去参加。同样,即使是我们遭遇灾祸的几率很小,也完全没有理由让太太和小孩承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威胁,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给他们完整的保障,才是积极面对“万一”的态度。

爱默生曾经写道:“我们只要缩减需求,就会非常富有。”这一告诫可谓洞穿肺腑之言,一语道破运气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己的需求,需求就会把我们当作手中玩物。每种欲望都像孩子一样,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其严加约束。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不能对一次好运预期过高。”但对弱者和愚人来说,好运却可能演变成为陷阱。如果不加以遏制,任何欲望都可能蔓延滋长,无限膨胀,演变成一种痴迷,最终毁掉我们的运气。

有些人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欲壑难填,像澡盆里的水一样四处流溢”。每当我们看到这种人就有足够的理由预言他们必遭厄运,除非他们遏制住痴迷之心。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耐之际碰到一个赶骆驼的老人,骆驼上放着一大皮囊水。于是他们便向老人讨碗水喝。老人却仅给了他们每人半碗水。其中一个人在老人走后,一个劲地抱怨老人吝啬,有那么多水,却只给半碗,一怒之下,他竟将半碗水泼掉了。而另一个虽然也知道这半碗水并不能完全解除饥渴,但还是怀着感激之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他们又往前走了很远也没再碰到水源,而前者因为拒绝喝半碗水死在沙漠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老人施舍的分明是一种爱心,而后者喝下的也是一种感激,正是这种感激,才支撑着他走出沙漠。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感恩,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感激国家给了我们和平,感激路人给了我们帮助,感激……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事实在是很多。生活中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体味到人生的幸福。

每天睡觉前花一点时间去想一想,今天有什么让自己感激的事,比如:父亲的一句叮咛,母亲的一顿早餐,妻子的一个微笑,邻居的一声问候,这些都是生命中爱的体现,都是值得我们感激的。如果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爱,便会充满感恩之心,我们的生活也就变得可爱、美好而充实。

以微笑面对生活

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施皮特勒

一个王子吃饭时,喉咙里卡了一根鱼刺,医生们束手无策。这时一位农民走过来,一个劲儿地扮鬼脸,逗得王子止不住地笑,终于吐出了鱼刺。

一对夫妻因为一点生活琐事吵了半天,最后丈夫低头喝闷酒,不再搭理妻子。吵过之后,妻子先想通了,便想和丈夫和好,但又感到没有台阶可下,于是她便灵机一动,炒了一盘菜端给丈夫说:“吃吧,吃饱了我们接着吵。”一句话把正在生闷气的丈夫给逗乐了,见丈夫真心地笑了,她自己也乐开了。就这样,一场矛盾在笑声中化解开来。

雪莱说过:“笑实在是仁爱的表现,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桥梁。”笑是快乐的象征,是快乐的源泉。笑能化解生活中的尴尬,能缓解工作中的紧张气氛,也能淡化忧郁。既然笑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生活充满笑声呢?不妨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还生活一片笑声,让自己勇敢地面对艰难!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怎样的一种豁达,怎样的一种鼓励啊!

忘记那些不应该记住的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士比亚

人不但要学会记忆,而且要学会遗忘。遗忘,对痛苦是解脱,对疲惫是宽慰,对自我是一种升华。

一个人如果把什么都记得很清楚,大脑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记忆,那实在是很恼人的事,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脑子特别好使,把什么鸡毛蒜皮、恩恩怨怨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结果不但事业无成,还成了个病秧子;一些人则该记的记,该忘的忘,精力充沛,胸怀坦荡,事业有成,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遗忘不仅是一种风度,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

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把什么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等都牢记心中,让那些伤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萦绕于脑际,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那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无形的枷锁,就会活得很苦很累,以至精神萎靡、心力憔悴,生命之舟就会无所依存,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倾覆的危险。如果我们善于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东西统统忘掉,那就会给我们带来心境的愉快和精神的轻松。正像陶铸所说:“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知足是一种智慧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老子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我们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知足呢?这其实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有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唯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一夜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但知足的农民从不强迫自己当总统,安分守己的乡村教师会把按时领到薪水作为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才不至于把该炼成钢材的炼成了生铁。《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那个老太婆的最大失败,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

面对人生,拿出热情

热情是一种无穷的动力,因此你要理智地克制它,智慧地运用它,以求进步的表现。

——唐拉德·希尔顿

每天走在上班下班的人潮中,面对着拥挤的人流,徒生感慨: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枯燥的事情,面对索然无味的工作及生活,生命是否平淡得略显苍白了?长此以往,生命的意义何在呢?生命何时才有激情可言呢?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思考。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生活只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贤者说得好,或许我辈正是如此吧!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我们忘记了给生命点燃一份热情,以至于把重复的事情看得索然无味,把吃饭、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实际上,生活是船,热情便是帆。你可以没有金钱,但你不能没有精神;你可以没有权势,但你不能没有生活的热情。

无论生命的旅程是一帆风顺,还是充满磨难,都请你拿出热情来。在风平浪静时,从容地打点生活;在浊浪排空时,豁达地欣赏自我的生命的力量。

王蒙的《青春万岁》写得很美,让我们一同欣赏这段激动人心的诗句: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希望所有人都过得好

只有对人类的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探求和领会生活的意义。

——高尔基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避免不了要犯错误的。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做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真的梦想。在别人出现错误时,以理解的心宽容别人,这决不是软弱,而是人生中的一种哲学。生发这种哲学的土壤就是爱,爱所有人,希望所有人都过得好,自己也会因此过得很好。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18岁的姑娘曼莎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一家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男顾客。他虽然穿着很整齐干净,看上去很有修养,但很明显,这也是一个遭受失业打击的不幸的人。

此时,店里只有曼莎一个人,其他几个职员刚刚出去。

曼莎向他打招呼时,男子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目光从曼莎的脸上慌忙躲闪开,仿佛在说:你不用理我,我只是看看。

这时,电话铃响了。曼莎去接电话,一不小心,将摆在柜台上的盘子弄翻了,盘子里装着的六枚精美绝伦的金戒指掉在了地上。姑娘慌忙去捡。可她捡回了五枚以后,却怎么也找不到第六枚戒指。当她抬起头时,看到那位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明白了那第六枚戒指在哪里。

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到门框时,曼莎柔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个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曼莎的心在狂跳,他要是来粗的怎么办?他会不会……

“什么事?”他终于开口说道。

曼莎极力压住心跳,鼓足勇气,说道:“先生,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真不容易,是不是?”

男子长久地审视着她,良久,一丝微笑在他脸上浮现出来,曼莎终于也平静下来,她也微笑着看着他,两人就像老朋友见面似的那样亲切自然。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

停了一下,他向她走去,并把手伸给她:

“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紧紧地握完手后,他转身缓缓地走向门口。

曼莎目送他的身影在门外消失,转身走回柜台,把手中的戒指放回原处。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她心里想:上帝呀,这些日子赶快过去,让大家都好起来吧。

让大家都好起来吧!这是多么善良的一句话啊!

保持一颗童心

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

有个人是个乐天派,不论遇到好事坏事,整天都笑嘻嘻的,好像一个孩子一样,家人说他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整天没个正经。而他自己则说之所以能每天过得很开心,就是因为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有一颗“童心”。

有位老师曾问他7岁的学生:“你幸福吗?”

“是的,我很幸福。”她回答道。

“经常都是幸福的吗?”老师再问道。

“对,我经常都是幸福的。”

“是什么使你感到如此幸福呢?”老师接着问道。

“是什么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真的很幸福。”

“一定是什么事物带给你幸福的吧?”老师追问道。

“是啊!我告诉您吧,我的伙伴们使我幸福,我喜欢他们。学校使我幸福,我喜欢上学,我喜欢我的老师们。还有,我喜欢上教堂,也喜欢学校。我爱姐姐和弟弟。我也爱爸爸和妈妈,因为爸妈在我生病时关心我。爸妈是爱我的,而且对我很亲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身边的一切,小朋友、学校、教堂、爸妈等都给他们幸福感,都让他们快乐。

放下昨天,把握今天

今天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时间,我们不要庸人自扰——或为未来而漫无目的地苦闷,或为昨天的过失而伤感——而使它成了我们身体和精神上的地狱。

——富兰克林

隆萨乐尔曾经说过:“不是时间流逝,而是我们流逝。”不是吗,在已逝的岁月里,我们毫无抗拒地让生命在时间里一点一滴地流逝,却做出了分秒必争的滑稽模样。

其实说穿了,回到从前也只能是一个心灵的谎言,是对现在的一种不负责的敷衍。史威福说:“没有人活在现在,大家都活着为其他时间做准备。”所谓“活在现在”,就是指活在今天,今天应该好好地生活。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都可以轻易做到。

昨天就像使用过的支票,明天则像还没有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是现金,可以马上使用。今天是我们轻易就可以拥有的财富,无度的挥霍和无端的错过,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不要回避今天的真实与琐碎,走脚下的路,唱心底的歌,把头顶的阳光编织成五彩的云裳,遮挡凌空而至的风霜雨雪。每一个日子都向人们敞开,让花朵与微笑回归你疲惫的心灵,让欢乐成为今天的中心。如果有荆棘刺破你匆匆的脚步,那也是今天最真实的痛苦。

迎接今天的最佳姿势就是站立,用你的手拂去昨天的狂热与沉寂,用你的手推开明天的迷雾与霞辉,用你的手握住今天的沉重与轻松。把迎风而舞的好心情留在今天,把若隐若现的阴影也留给今天。

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让生命感知生活的无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