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是一种习惯
2837300000013

第13章 说话的好习惯(1)

善于说话的人,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也能把道理说得清楚、动听,并使别人乐意接受。有些人善言健谈、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说出无数金玉良言、绝词妙句、豪言壮语、警世箴言;又有些人信口雌黄、搬弄是非,制造多少废话、蠢话、无用之话,给人留下说话轻浮、行动草率的不良印象。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把人说得笑,一句话也可以把人说得跳。言语是思想的衣裳,在粗俗和优美的措辞中,展现出不同的品格,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间给别人描绘出自己的轮廓和画像。

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文明社会,探讨学习、接洽事务、交换信息、传授技艺,还有交际应酬、传递情感和娱乐消遣都离不开说话。甚至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否表现出来,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他说话的能力。另外,我们还知道口才不是先天造就的,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提高。因此,说,还是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和谁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艺术。掌握这门艺术多就能驾驭奇妙的舌头,改变你的一生。

说话时用字精确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斯泰

让今天所说的每个字都正好表达你所要说的话,也不要浪费一个字,不要为说话而说话——只为打发时间,或者因为沉默让你不安。把言语当作沟通思想和情感的最佳方式。

这可能意味着你必须把步调放慢,在说话之前先想好,比平常更仔细地听,并且随时暂停一下,以选择正确的字或词。不要自视过高地说话,或用些让人听不懂的字,也不要叫人猜你说话的意思。

如果你要让某人知道某件事在你生命中意义重大,就说“意义重大”,而不要说“好像颇具意义”。把一些口头禅,像是“那个”、“你知道”、“真的吗”等省略掉,设定你有用字上的限制,但是你不知道界限在哪里。用字要谨慎,但是要能传达你说话时的目的和情感。适时运用一些姿势和表情来辅助你的谈话,如此可以更完整地表达你的意思,同时可以减少你所需要用的字数。

总之,简短、精练是最有力的说话方式。要使自己的语言“简短、精练”,说话就要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同时还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根据事物的本质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僻、有力度、有魅力。

学会用语言去表现自己

当你与人互动交往时,记住:要满怀热情和诚信地与人交谈。

——卡耐基

和初见面的人说话,刚开始大家都介意面子,所以表现得很恭敬,等逐渐松弛下来,则不仅是姿态,连说话也会很随便,甚至连人的本性都不自觉地显露出来了。H饭店的总经理C先生表示,他主持招聘考试时,总是故意对前来应试的人采取非常随便的态度,起初,年轻人都规规矩矩地应答着,但过了不久,他们用惯了的语言就会随口而出,而C先生即从中了解应试人的品格。由此可见,惯用的语言的确是了解其人的一个珍贵的“情报源”。

任何地方都有地区性的方言,甚至连闹市区也有闹市区的方言,郊区也有郊区的常用语。因此,各人成长的环境不同,说话的言词的习惯也不同。著名电影《窈窕淑女》,即描写一个身份原本卑贱的少女,为进入上流社会而接受严格的训练。语言不仅可以标志一个人的成长环境,而且会影响其人的人格形成,只要听一个人说话,即可大致推测出其身份,这一点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改变、不可忽视的。除了社会性、阶层性或地理性的语言差距外,还有因个人水平、气质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性用语。所以,语言本身即有表现自我的属性,当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各种曲折的深层心理。换句话说,不论你想把自己装扮成什么样子,固有的语言往往难以和这种外在的表现配合,经常会意外地从你的语言中,显露出你的实像。因此,一个人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往往能比他说话的内容更能表现其人。

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你本来很想吃清粥小菜,当对方问:“今天你想吃什么?”你不好意思直说,于是就敷衍:“随便,看你想吃什么。”对方说:“那我们吃麻辣火锅好了。”你回应:“嗯……也好……”然后,对方兴奋地吃麻辣火锅,你却食不下咽地坐在一旁,一脸沮丧。对方再三催问,你才说:“我最近肠胃不太好,只想吃清粥小菜……”

很扫兴不是吗?你应该一开始就告诉他自己的想法。

与人沟通,不要含含糊糊,而应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要抗拒每个引诱你、使你向自己的欲望妥协的感觉。如果有个人请你做一件事,而且是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人,问问你自己,你是否想要做,还是你觉得很勉强。

如果你觉得你并不是真的想要做,而是因为朋友或社会的人情压力,你才说“好”,那就忠于自己,诚实地说“不”吧!有能力说“不”,是迈向快乐生活的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同样地,当你的意思是“好”时,就说“好”。如果你想做某件事,就遵循别人的提议,而不要管其他人怎么说,做你自己的主人,照你自己订立的游戏规则来进行。就如同说“不”的能力一样,学习说“好”对你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某人请你做某件事,而你并不确定想不想做时,那就说“或许”,然后告诉他们,等你更确定时,你会让他们知道。

改掉口头禅

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

——斯迈尔斯

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这样的口头禅,如“那个”、“你知道不”、“是不是”、“对不对”、“嗯”等。如果一个人在说话中反复不断地使用这些词语,一定会损失自己说话的形象。口头禅的种类繁多,即使是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在电视访谈中也会出现这种毛病。

如果你有录音机,不妨将自己打电话时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是否有这一毛病。一旦弄清了自己的毛病,那么以后在与人讲话的过程中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下面介绍几种克服口头禅的方法以供参考。

默讲。出现口头禅的原因之一,是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讲了上句,忘了下句,此时就要用口头禅来获得一点思考的时间,以便想起下句话。事前默讲几遍,对内容、措辞十分熟悉,正式讲话时就能减少或不出现口头禅了。

朗读。克服口头禅的朗读法,就是将自己的口语,从不清楚变为清楚、流利的语言。如果内部语言流畅贯通,就不会出现口头禅。出声朗读老舍、叶圣陶等语言大师的作品,有助于用规范的语言来改善自己不规范的语言。

耳听。广播员、演员的语言,一般都较为规范,没有口头禅。平时听广播、看电影时,可边听边轻声跟着说。久而久之,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语精练了,口头禅少了,连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

慢语。在一段时间内,尽量讲慢些,养成从容不迫地思维和说话的习惯,一句句想,一句句说,对克服口头禅有很好的效果。

讲粗话是说话的恶习

经过一场不流血的征战,美在粗鄙的灵魂中确立了绝对的主宰地位。

——埃·沃勒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随便什么事情,只要成了习惯,就会自然地发生。讲粗话也是如此,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讲粗话的习惯,往往是出口不雅,自己还意识不到。讲粗话是一种坏习惯,是极不文明的表现,但要克服这种习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备。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大可能在一两天内把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迅速改掉。有时,讲话中仍然漏出几句粗话,也是在所难免的。对此,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备。如果一下子要求把所有的粗话统统改掉,反而会因难以办到而感到失望,影响克服讲粗话习惯的信心。

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找出自己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

或者改变讲话频率,每句话末停顿一下;其次讲话前提醒自己,改变原有的条件反射。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改掉了,其他粗话的克服也就不难了。

请别人督促也很重要。当然,这里的“别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这样督促起来可以直截了当。由于有时自己讲了粗话还不知道,请别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检查的作用。

督促还有另一层心理意义,那就是造成一种不利于原有条件反射自然发生的外界环境,以促进旧习惯的终止。

把握好说话的节奏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

——卡耐基

说话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在形象,更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那些讲话磕磕绊绊没有任何节奏感的人,很少能够打动我们,这样的人,几乎说不出什么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东西。只有懂得说话的节奏、思路清晰的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

掌握好节奏的最高境界是说话自然流利。

当然,恰当的停顿不属于不流利,因为我们经常利用停顿展开新的思路,或者从一个要点过渡到另一个要点,或者重复某个词以期给听众留下更深一层的印象。

磕绊的次数是可以数出来的,这也是熬过听那些令人生厌的讲话的有趣方法。在大多数无味的讲话中都会有磕绊。在你自己的讲话中,请别人统计一下你发生磕绊的次数,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很少有人能够在即兴讲话中不出现磕绊情况。有关研究发现最多达到每分钟30处,有许多的教授也有20处之多。

那么,如何提高说话的流利水平呢?

首先,应熟悉讲话的主题。当我们的思考不发生任何迟疑的情况时,要说的话也自动地到了嘴边。充分的准备可以增加流利的程度,因为这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更能坚定自己要讲的东西。另外,熟悉主题会使讲话者有更大激情,这种激情会使讲话者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其演说的境界之中。这样,流利也就不成其问题了。

其次,发音要准确。发音含糊不清是说话犹豫的一种表现。如果讲话者连续几个地方都有迟疑不决的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他其实并不知自己在讲什么,而是在头脑中力图发现哪儿出了毛病,结果说话更加不流利。因此,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流利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会收到很好的成效;反之,如果我们只在演说的其他方面下工夫,而认为到时候自然会流利起来,那结果将只有失望。

再次,要充满热情。我们注意到,人们激动时,声音变高,语速变快,此时,语言似乎更加流利。所以,在演讲时,要用你的热情感染他人,要大声讲话。如果你的情绪已经紊乱,如果你站在听众前面怕得发抖,你就特别要大声地讲话。

最后,迅速地讲话也能提高流利程度。当你迅速讲话时,你的心理便能更快地发挥功能,就像阅读一样,如果你能集中力量快速阅读,那么,在你只用于读一本书的时间内,你就能读两本书,并且可能获得更透彻的理解。掌握好说话的节奏,使说话就像琴弦一样有张力,像流水一样缓缓而流。对此,我们应去积极地学习。

记住对方所说的话

可以赢得对方欢心的方法是:以一种不露痕迹的方法让对方明白,你确认他(她)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是个重要的人物,而且你是真诚地确认他(她)这点。

——卡耐基

一位心理学家应邀去演讲,不料主办方却问他:“请问先生的专长是什么?”他颇为不高兴地回答:“你请我来演讲,还问我的专长是什么?”

招待他人或是主动邀约他人见面,事先多少都应该先收集对方的资料,这是一种礼貌。换句话说,表现自己相当关心对方,必然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每个人的话语并非句句金科玉律,并非句句掷地有声,有些话语说过了,不多久,言者就会忘了,或者不再去留意它了。这种随意话语很有文章可做。如果你适时适地提起他以前说过的话,如:“你曾说过……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对方一定会因为受到你的重视而高兴万分,认为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一个能有大作为的人,一个非常关心他人的人。如果你不但记住他人的随意话语,而且还按照他的随意话语办理,那会更加效果显著了。

记住对方说过的话,事后再提出来做话题,是表示关心的做法之一,也是说话的策略之一。尤其是兴趣、嗜好、梦想等事,对对方来说,是最重要、最有趣的事情,一旦提出来作为话题,对方一定会觉得很愉快。

在面试时,不妨引用主考官说过的话,定能使主考官对你另眼相看,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话要注意分寸

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

——莎士比亚

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分寸取决于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有度的反面则是“失度”,什么叫做“失度”呢?一般说来,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些在谈话中禁忌的话题,接触这些话题容易导致谈话“失度”,产生不良效果。

1.随意询问健康状况。向初次见面或者还不相熟的人询问健康问题,会让人觉得你很唐突,当然如果是和十分亲密的人交谈,这种情况不在此列。

2.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等易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话题。

3.谈话涉及他人的隐私。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不要轻易接触,这里包括年龄、东西的价钱、薪酬等,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4.个人的不幸。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要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

5.讲一些低品位的故事。一些有色的笑话,在房间内说可能很有趣,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效果就不好了,容易引起他人的尴尬和反感。

留意自己说话的声音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申居郧

你和对方的谈话已经开始,那么在言语交换中,最好分出一部分精神来,留心你的声音。“我说话是不是太快了?”说话的目的在于使人全部明了,如果话说得太快,别人听不清楚、听不懂,就是白费口舌。

再问一句:“我说话的声音是不是太响了?”试想在宁静的黄昏,树下谈心,或在温暖的炉边,围炉叙旧,高声谈话是如何煞风景啊!选在客厅里,过高的声音会使主人嫌恶;若在公共地方,更会令你的同伴感到难堪。你说话时要记着,对方并不是聋子。

除了不能太快和太响,谈话中每句话的声调还应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抑扬顿挫,这是获得听众的唯一秘诀。在乐曲里,有极快、快、略快、慢、略慢、最慢等快慢符号;也有极强、强、渐弱、弱、极弱等强弱符号。若想使你的话如同音乐一般动听,不可忘记应快时要快,应高时要高,应慢时要慢,应低沉时要低沉。毫无抑扬顿挫地说话,是最易使听者疲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