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幽默与口才
2837100000024

第24章 幽默方法(4)

故卖关子幽默术是幽默的一个重要技巧,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幽默方法。它是指用夸张性的语言和戏剧性的情节,伴以煽动性的动作,让听众自觉不自觉地随着你的思路走,然后在结尾处一语点睛,抖出出人意料的结局,从而产生强烈幽默效果。它要求说话者在最后的关键话语说出来之前,一定要不露声色,巧卖“关子”,让听众“着道”,然后再打开“关子”,抖出真相,幽默效果就产生了。也就是说,你的“关子”卖得越巧,埋伏打得越好,听众入“道”越深,最后的幽默效果就越强。请看下面一则幽默是怎样运用故卖关子幽默术的。

一位有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对朋友们说:“我的歌声曾经救过我一命。”

“快把这件事讲给我们听听。”

“我每天早晨在城里练嗓子。有一天,我的邻居对我说:‘如果你再唱下去,我就割断你的喉咙!’”

“后来呢?”朋友问道。

“后来吗?我就不唱了。”

这则例子后来曾被一些聪明人反向利用过,虽然大意一样,但语言不同,幽默效果也不相上下。那位歌唱家对朋友们吹嘘他的歌声曾救过别人一条命,朋友便让他讲讲,他就讲他有一天练嗓子时,邻居对他说:“你要是再唱下去,我就自杀!”后来那歌唱家便不唱了。两者异曲同工,相比之下,前一个故事的“关子”设置得更巧妙一些。刚开始,歌唱家一句话“我的歌声曾经救过我一命”便把听众吸引住了。接着讲到“如果你再唱下去,我就割断你的喉咙!”时,听众已经完全入了道,都是心提到嗓子眼上了,不禁为歌唱家的命运担忧,这时整个故事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悬念却达到了顶高潮,确实悬起来了,也就是说埋伏已经打好,下面就准备“露底”了。按照听众的常规思路,歌唱家一定会和他的邻居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想到歌唱家会报警之类的事。但歌唱家紧接着一句“后来吗?我就不唱了。”确实让听众意料不到,同时马上想到前边歌唱家说他的歌声曾救他一命的真实含义,不由捧腹大笑。好像一个气球,前面歌唱家一直吹一直吹,直到把它吹得大大的,忽然,最后一句话却像一枚钢针猛然向气球上扎了一个洞一样,顿时气瘪,幽默效果也随之而起。不论怎样,两者都运用了故卖关子幽默术,并且非常成功,幽默味道焯然而出。

运用这种幽默技巧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故弄玄虚让人不着边际,否则“斧凿”的痕迹太重了,不仅不幽默,反而会使人反感;二是不要急于求成。如果你太早泄露“谜底”,也就泄露了惊奇,就会由于铺垫不够、火候不成熟而失去幽默感。

所以,运用此法时,千万要不急不躁,娓娓而谈,让听众有思考时间,从而产生错误的预期,然后再一语道破,就大功告成了。

旁敲侧击:谜底深藏于谜面

旁敲侧击法就是利用风趣的语言来回击或反驳一些错误的观点,是一种更加含蓄迂回的方法。

旁敲侧击法要取得幽默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听众的静心默想、反复品味,因为它的特点是:谜底被深深地埋藏在谜面的下面。所以,听众在听完话之后,必须有个回味的时间,才能体会到谜面和谜底之间微妙的联系。因此,一个真正有幽默感的人,不但要自己善于说,而且要善于领悟别人的幽默。

请看这样两个例子:

“哪种笨蛋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有人问一位哲学家。

“在同一地方被绊倒两次的人。”哲学家回答。

哲学家似乎答非所问,他没有具体回答不可救药的人生什么病,却指同一地方绊倒两次的人,提示这些人不会吸取教训,便无可救药。用这种旁敲侧击,含义则丰富得多。

1937年的时候,维也纳的人们谈论的中心是合并的危险性。

地理教师断言:“希特勒永远也不会进攻奥地利,否则就要打大仗了。请你们注意看这个地球仪,德国在这里,那么一点点大,而在它的周围,有英国、法国还有俄国,都比德国大。美国就更不用讲了……”

历史教师摇着头说:“这个我也知道,可是老弟,希特勒也知道这点吗?”

历史教师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即为希特勒这个法西斯的头子是战争狂,他决不会量力而行的。

在现代交际中,当需要批评或提醒他人又不便直接向他人提出时,便可考虑使用这种幽默风趣的旁敲侧击法。从侧面提出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话题,以此来达到启示、提醒、劝阻、教育他人的目的。

运用旁敲侧击法时,要注意在话说出口之前,不妨先开动脑筋,从正面、反面、侧面多角度地想一想,寻找出可以使人得到启示的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其中一种最好的,从而达到预定的交际目的。

以谬就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谬就谬幽默法是不要立刻纠正对方的荒谬,而是模仿他的推理方法,使戏谑味升级的一种幽默技巧。

人际交往中,互相幽默地攻击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纯粹戏谑的,主要为了显示亲切的情感,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为了展示智慧,引导对方欣赏。一种是互相斗智性的,好像进行幽默外的比赛,互相争上风,这时的调笑性攻击性更重要。当然,有时攻击性是很凶猛的,但表现形式是很轻松的。不管有无攻击性,都以戏谑意味升级为主,以谬就谬乃是使戏谑意味升级的常用办法。即明明知道对方错了,不但不予以否定,反而予以肯定。肯定的结果是更彻底地否定。

一位小姐与一位先生在聊天。小姐认为世界上最锋利的是这位先生的胡子。这位先生不解。小姐说:“你脸皮这么厚,但你的胡子居然还能破皮而出。”

这显而易见是戏谑性的,因为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荒谬的。与其说是显示先生的脸皮之厚,不如说显示了小姐的口齿之伶俐。在戏谑性的相互攻击中,戏谑性要递增,但方向要恰恰相反。正如中国古书上所说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然而,这位先生却以谬就谬,将这位小姐的荒谬往更荒谬处推演。

他反问:“小姐,你知道吗?你为什么不生胡子?”小姐自然不知道。

“因为你脸皮更厚的缘故,连尖锐、锋利的胡子也无法破皮。”这位先生反攻小姐的根据并不是另行构思的,而是从小姐攻击他的逻辑引申出来的。即我有胡子是因胡子尖利穿透了皮肤,而你没有胡子则是因为你的脸皮更厚,再尖利的胡子也无用。同样的前提得出相反的结论,指向不同的目标。

这种以谬攻谬的幽默的特点是后发制人。关键不在于揭露对方的错误,而是在荒谬升级中共享幽默之趣。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得有模仿对手推理错误的能耐。

当你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时,直接拒绝会导致不必要的紧张。如果用以谬还谬法,让对方去体会自己要求的不妥之处,比正面顶回去要文雅得多。

故作愚蠢:偶尔故意地装装傻

故作愚蠢幽默法是通过故意装傻的方式,以表面的愚蠢来掩饰自己的难堪或寄寓过人的智慧,让人透过表象,曲折地品尝出潜藏的幽默之趣。

通常,人们都十分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力求给人留下聪明绝伦的印象,稍稍做了一点“傻”事,都要想方设法地掩饰过去,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的“愚蠢”暴露给大家看。这几乎成了一个思维定式。正是这个定式给我们提供了施展幽默才华的空间。偶尔故意地装装傻,煞有介事地暴露一下自己的缺陷,人们初看之下会吃上一惊,不免对你产生疑问,继而加以思考,随即完全领悟,发出会心的微笑,进而佩服你的机智和幽默。

有一个流浪汉闯进一个果园,他见到什么摘什么。苹果、梨什么的,摘了好多。一边摘一边塞进自己的怀里和口袋里。

园主突然走过来,一把抓住他的衣襟,问道:“你怎么跑进我的果园里来了?”

流浪汉吃了一惊,只好答道:“对不起,老兄!这几天刮大风,是风把我吹到这里来的。”

园主问:“那你为什么要摘我的苹果和梨?”

流浪汉:“风太大了,把我吹得东倒西歪,所以我碰到什么就抓什么,要不风就把我刮跑啦!”

园主问:“那你为什么把果子装到你的口袋里呢?”

流浪汉:“真对不起,你来的时候,我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呢!”

流浪汉偷摘园主的苹果和梨被当场拿获,当然十分难堪,却又不得不找些理由为自己辩护。他厚着脸皮,东拉西扯,却不能自圆其说,被园主抓住要害,逼得无路可走。忽然间,急中生智,来一个故意装傻,把过人的机敏隐藏于痴呆木讷的表象之中。园主听了他最后一句话,会不免一怔,随即自然会哈哈大笑,佩服流浪汉的幽默,当然也会宽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