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挖历史(第一辑)
2822300000043

第43章 雄霸的马幼垣

读《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

邝海炎

早就知道研究《水浒传》的海外学者马幼垣先生还在台湾出过一本《靖海澄疆: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新诠》,而且学界评价不错。去年我在淘宝看到时,曾想买下,但300元实在太贵,也就忍痛作罢。好在今年我们内地的中华书局出版了此书,于是急匆匆买来。该书600多页,篇篇精品,我花了6天读毕,一句话:“快哉!”

读完后的整体印象是——马幼垣雄霸,可与何炳棣、黄彰健并称“海外史学三雄”。因为三人都脾气比较大,对自己的专业研究又相当自信,而且在史料的掌握上涸泽而渔,相当扎实。所以,在这本论文集中,不但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这些海军掌事者被马老骂作“废物”,张荫麟、王家俭、唐德刚这些名家也尽被他数落。民国天才史家张荫麟的《甲午中国海军战绩考》被他批评“长于资料挖掘但英语不够好,海军知识贫乏”。唐德刚论史亦庄亦谐,《晚清七十年》里说“在下没钞票也没时间,若有机会也去伦敦住它个把月,我保证把这些个小格林威治的成绩单,翻他个娄底朝天。”可刘步蟾、林泰曾根本没有在格林威治读过书,你去哪翻成绩单啊?因此被马老斥为“大放厥词”、“不经大脑”。王家俭更被他讥为“经常作出伟大发明的王先生”,“乱说一顿”,“文章遍布陷阱”,“清季的海校根本没有一所取名北洋水师学堂,一个研究中国近代海军三十多年,著述丰富,享誉弥远的学者,怎么会连这类基本常识也没有!”

马老对49年后大陆海军史研究更多有批评,老辈只肯定了戚其章,新辈则赞姜鸣注释清晰、能用西方罕见史料,赞陈悦《北洋海军舰船志》图文并茂。

第一篇谈鸦片战争时的侵华英舰,马老利用外文资料涸泽而渔,是其长处,这点茅海建都相形见绌。但其议论却也多文人臆想,比如认为应待英舰近海时万舟齐发,“一旦靠近彼舰,即可飞索攀登,短兵攻击。”这已是茅海建批评过的文人用兵。

而且,马老鄙夷林则徐的无知,怎么却不知道“飞索攀登,短兵攻击”本是林则徐准备好的战法之一呢?对于这一战法,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里列出的批评理由是:清船靠近必遭重大损失;难进入专对敌舰首尾的斜向夹角;作扇面运动将导致阵法大乱;英舰多包金属材料,即使你靠近了,鸟枪、火罐、喷筒难以得力;英舰高,战斗中攀爬不易……我个人是赞同茅先生观点的。

第二篇谈奥意利萨海战,马老强调作战态度、将领才干、训练素质,而不是奥军的横阵如何正确,进而对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采用横阵提出批评,认为是不晓世界海军大势。可我却倾向国内主流研究的观点。北洋舰队的“夹缝雁行阵”是当时世界海军流行的乱战机动战术相配合的上佳阵型(尽管不如日本的先进)。主要靠舰首火力和撞角战术取胜。在战斗一开始,丁汝昌采用这种阵型,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五个小队(两两一队)从五个方向突破、截断日军的阵型,逼迫日舰进入混战战术。一旦进入混战,北洋海军在航速、火炮方面的劣势,都可以通过近距离肉博一般的撞击战来略微弥补。海战打响约20分钟后,北洋舰队终于与日本联合舰队的部分老旧军舰接近到足以发起乱战战术的距离,下午1时14分,从联合舰队本队中央的位置,北洋舰队成功突击,扰乱了敌方阵地型,导致“比睿”、“扶桑”、“赤城”从本队分出,陷入被北洋舰队围攻的态势,日本联合舰队的指挥也一度陷入混乱。以上说明,北洋舰队的“夹缝雁行阵”并非一无可取,开始也是成功的。但要成功发起乱战术攻击,最关系的因素就是航速。可北洋舰队的军舰老旧,锅炉接近报废,又用着劣质煤,竭尽全力也无法获得高航速,导致乱战术发挥得相当有限,才在下半段的战斗中被高速的日舰围着打,最终败北。

第三篇谈亨利代沪购美制舰骗局,针对“亨利代购的舰62年秋曾赴沪”说,马老的驳斥相当精彩。亨利62年3月才离中赴美,按照当时航速加上逗留时间,他怎么也要秋初才到美。而且,代购舰只最大航速才4浬,横穿太平洋风险大,从欧洲回的话要5、6个月,所以,此说在逻辑和时间上都不可能。

对于甲午战败,马老师似乎更强调软体,而不是硬件,所以,在后面的多篇文章里,马老都强调日本海军的软体素质(人才、训练、纪律等)优于北洋海军。典型即是,现在海军史著能把黄海海战的过程讲清楚,就得益于日本海军留下的详细、且依行规作的记录(按分秒记录战程,并附以照片和详确的海战进展图)。否则,单凭中方间接片段偏颇护短的记述,根本无法说清。

茅海建曾对他一个学生说:“一定要把英语学好!然后,赶快去学法语!你想做上海史的话现在法文档案利用率很低。如果你想要弄国际关系的话,去越南!中法、中美都在那里打过仗,但一直没人能做多国档案的比较研究,最好的方法是去越南留学,学越南语!”马幼垣雄霸的原因有二:一是,外语好,他弟弟又先后掌理过芝加哥大学、香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三校藏书特丰的东亚图书馆数十载,以至有对海外海军史档案涸泽而渔的客观条件。二是,他将尽量网罗海外刊物、档案视为必须的研究程序,以详尽交代细节和史源为责任所在,遇到编辑经费不够要删减篇幅时,情愿不发表。这种固执与曾国藩“扎硬寨,打死仗”的战法何其相似?而何炳棣、黄彰健、茅海建也都推崇过这种治史方法,又岂是偶然?!

(作者简介:邝海炎,1982年生,湖南郴州人,供职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代表作《史学的下里巴人曲线--从黄仁宇、吴思到易中天》、《俄国知识分子的罪与罚》、《巫风楚雨再招魂——读野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