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句话改变孩子一生
2821700000077

第77章 忠告80: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英国哲学家培根

精彩故事:歌德的初恋

歌德在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初恋。有一个名叫格兰脱欣的小姑娘和他很要好,是他的邻居,他们经常一起玩。渐渐地,歌德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一种莫名其妙的好奇心驱使下,他别出心裁地杜撰了一封想象中的格兰脱欣写给他的情书,并拿去找格兰脱欣,要求她在这份情书上正式签名。格兰脱欣以为歌德在开玩笑,感到很有趣,就开心地应允了,顺手签上了自己的芳名。多情的歌德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欣喜若狂,独自堕入情网。

然而,爱情是不能靠开玩笑获得成功的。不久,格兰脱欣就正式申明:她是以大姐姐的身份把歌德当作孩童看待的,他们之间,只有姐弟之爱,绝无婚配之意。就这样,刚刚编织的虚渺浪漫的爱网被撕碎。初恋告吹了,歌德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伤心落泪,悲痛欲绝。

失恋是痛苦的,然而泪水、怨气于事无补。可以看得出,歌德的第一次恋爱失败是必然的,他盲目地闯入情场,和自己的感情开了一个庄重而又幼稚的玩笑。经过认真反思,歌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很快地重新投入到学习当中。两年后,歌德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莱比锡大学,他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

23岁时,歌德便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名噪一时,在整个欧洲掀起了一股“维特热”。《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他写这部巨著,前后曾用了60年之久。他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

父母指导:恋爱,你的准备远远不够

孩子,“早恋”这个话题,对于你来说一定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好吗?

有些早恋的孩子,面对家长和老师的责问,有自己的理由,解释说,早恋可以让两个人相互激励,一起更好地学习,没有什么害处。但是,事实是——就是神,在一种非理性的感情中也难保聪明。

有一个叫伶俐的小女孩,这个女孩原来学习很好,后来,她喜欢上了自己班上的同学小烨,小烨是一个很优秀的男生,有时候为伶俐补课。在补课的过程中,两个人开始了早恋。

伶俐的家庭非常贫困,父亲早早地就过世了,只有母亲辛苦经营一个水果摊。没有早恋之前,伶俐放学后总是早早地回家帮助母亲。可是恋爱以后,逐渐地,她回家越来越晚。

以前的伶俐非常懂事,知道自己家里贫困,从不向母亲开口要钱,可是有一天,她居然和母亲要了一千元钱,借口补课,悄悄地去买了个手机,用来和小烨联系。小烨原来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是自从脑子里有了伶俐的影子,他上课时便再也专不下心来,总想扭头看看旁边的伶俐,他的学习也开始慢慢退步了。

终于有一天,伶俐的母亲发觉了不对劲,为了找出真相,“挽救”女儿,这天伶俐的妈妈早早收了水果摊,来到学校找伶俐,当发现伶俐原来一直在欺骗她之后,就狠狠心没收了女儿的手机。而且从此以后,母亲中午到学校给伶俐送饭,晚上去学校接她回家,避免伶俐继续早恋。

可是,伶俐的情绪非常不稳定,一回家就和母亲大吵大闹,常常将“你再干涉我,我以后就不上学了!”挂在嘴上,作为母亲,当然不愿看到女儿因此辍学,但又无计可施。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头发已经花白了,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母亲的阻力小了之后,伶俐就更加过分了,成绩一落千丈。她也连累了小烨,因为两个人总是把时间放在聊天和谈情说爱上,已经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巨大反感,现在在学校他们已经成为了人人瞧不起的“坏学生”。

孩子,看完这个例子你明白了早恋的危害了吧?是的,对于中学生来说,恋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每一个中学生都没有足够的准备去恋爱,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这场“爱”终究会变成一生的伤害。而且早恋还会让一个人失去自己的理性,影响整个学校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也会遭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反感。

没有熟透的果子不要摘,中学生的“好感”是非常不成熟的,对异性的“好感”也会逐渐地改变,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会用不同的欣赏眼光去看待他人,等长了之后才发现当时自己怎么那么幼稚。所以,孩子,对某一个同学的好感,为什么不能让这段感情化为心底永久的秘密,或者转化正常的友谊呢?

孩子,如果你有早恋的倾向,我希望你能远离“早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深刻认识自己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要偏离学习这个大方向。平常要注意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学习要高标准、严要求。

第二,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和异性同学可以做朋友,但是要把握一个度,只做一般的朋友即可。而且和异性同学接触,要广泛接触,不要只针对某一个人。

第三,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早恋”,不要对异性表白或暗示。告诉自己,早恋注定不会开花结果,那就收在回忆里好好珍藏吧。